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名臣张之洞:老来得子乐开花,儿子长大后却成著名汉奸

晚清名臣张之洞:老来得子乐开花,儿子长大后却成著名汉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54 更新时间:2024/1/20 14:11:00

在晚清时期列强压迫,国家风雨飘摇,张之洞积极求变,推动了洋务运动,主张实业救国,并且大办新式学堂,积极学习新思想,为祖国寻求出路。

但是与一生忠君爱国的张之洞不同,他晚年所出的儿子,却成为了彻头彻尾的汉奸,压迫百姓,不得善终。

张之洞的儿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卖国贼的道路呢?

张之洞本身能力卓越,小小年纪就金榜题名,在走入仕途后,也一路顺风顺水。成为了清朝四大名臣之一,深受百姓爱戴。

可是在多年之后却因为自己的儿子,给他光明磊落的一生染上了污点。

这个孩子,在张之洞63岁高龄时出生,深受喜爱。

因为老年得子,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种祥瑞,张之洞十分高兴,取名为张仁蠡,希望这个孩子能有出息,自信自强。

渐渐长大的张仁蠡,没有辜负张之洞的期待,十分聪慧。上了年纪的张之洞,对于这个还没有自己长孙大的小儿子,总会多一些偏爱。

并且张仁蠡的哥哥姐姐们也比他大很多,对待这个格外小的弟弟,也是十分宠溺,张仁蠡可以说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

从小的生长环境,使张仁蠡的性子变得骄纵,张之洞自然不会放任张仁蠡,可是还没来得及矫正张仁蠡的性格,张之洞就撒手人寰了。

这个时候,张仁蠡才9岁,没有生存能力的他,只能寻求哥哥们的帮助,但是哥哥们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给予张仁蠡的也只有微薄的物质上的帮助。

虽说长兄如父,实际上哥哥们教育张仁蠡和自己的孩子,还是有差别的,并没有那么尽心尽力,自从张之洞去世,张仁蠡实际上已经开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经历骤然间的变故,让张仁蠡渴望力量,渴望做出一番事业。

只比张仁蠡长两岁的哥哥张仁乐,同张仁蠡的境遇没有太多不同,相似的经历,相仿的年纪,因此两人的关系十分要好。

张仁乐和张仁蠡虽然寄人篱下,但是哥哥们对这两个幼弟也不算苛待,不仅资助二人读书,张仁乐还凭借自己父亲的力量,出国留学日本。

到达日本的张仁乐,被日本的一切迷花了眼,没有正确三观指引的张仁乐,拜倒在日本的国土上,成为了一个日本狂热粉。

他的狂热不仅仅是对日本的喜爱,还有对自己祖国的不屑,他认为日本的一切都是好的,而中国即使优秀的精华,也被张仁乐认为是糟粕。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张仁乐成为了一个傲慢,拜金的人。

回国之后,张仁乐就向弟弟炫耀,自己在日本的见闻,灌输给张仁蠡一些思想,张仁蠡根本就没能建立完全的三观,就这样被自己的哥哥带偏了。

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张仁乐因为对日本的热爱,毫不犹豫地投靠了日本,风光无限。

张仁蠡长大后,封建势力大不如前,但张仁蠡多年努力学习,考入了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个县官。

但当了十年县官后,张仁蠡仍毫无寸进,他十分不满,于是开始搜刮民众的财富,以供自己享乐。

后来,张仁乐成为了日本的外务大臣,深得日本人的信任。张仁蠡又深受张仁乐的影响,对日本有不同的感情,就找到张仁乐,希望张仁乐可以帮助自己平步青云。

正巧,日本占领了武汉,需要一位市长,日本有意让张仁乐管理武汉,但是张仁乐觉得职位太小,不想去,就顺水推舟举荐了张仁蠡。

从此之后,张仁蠡就开始勤勤恳恳地为日本卖命了。

张仁蠡生活奢靡,而且还不知在什么时候染上了鸦片,他深知大家对鸦片深恶痛绝,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一习性,还大力主张禁烟活动。

但他自己却悄悄吸食鸦片,为了能有更多的钱吸食鸦片,以及享受奢靡的生活,张仁蠡成立了许多税收名目,一部分自己贪下,一部分上交日本。

只是当时的百姓,生活的却痛苦不堪。即便张仁蠡如此讨好日本,但是日本却没有给予张仁蠡实权,为了权力张仁蠡又斥巨资讨好汪精卫,成功加入汪精卫的麾下。

此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当了汉奸,配合日本对武汉财富的掠夺,为此将自己父亲张之洞的产业都尽数搜刮,替日本制造兵器。

为了向日本表现忠心,大力镇压抗日民众,奉行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准则,直接纵火,焚烧了一大片居民区。

一时之间死伤惨重,造成了十几万人流离失所,不少家庭家毁人亡。

在这之后,张仁蠡仍旧没有反思,还变本加厉,推行奴化教育,让青少年们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传播“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思想。

甚至为了推行奴化教育,毁掉中国书籍,监视教师的言行,肆意抓捕学生老师,震慑民众,企图从根基上毁掉中国。

张仁蠡投靠日本后,无恶不作,烧杀抢掠,行经与强盗一般无二,武汉人民对张仁蠡敢怒不敢言。

但是这种叛国行为始终不是正义的,他们终将被正义打倒。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日本对这些汉奸也并不真心,只是利用他们而已。

这些汉奸没有了靠山,也就不足为惧,全部被抓进了监狱。张仁蠡和张仁乐也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

张仁乐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就没有功夫管这个总是跟着自己的弟弟。于是凭借自己多年的财富,贿赂了看管监牢的人,只身逃去了日本,最后客死他乡。

张仁蠡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在监狱中静静等待死亡,最后在51岁的时候,枪决处死了。

汉奸是背叛祖国,出卖祖国利益的败类,他们被人所唾弃,为人所不耻,但是他们也是历史的缩影,是我们引以为鉴的痛苦。

他们之所以当汉奸,就是因为当时我们自己国家的不强大,给了他们肆无忌惮损害我国利益的缝隙。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为了捍卫祖国,守护和平,吾辈当自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和珅贪污金额如此之大却没有被诛灭九族?多亏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被灭九族了吗,和珅死前有没有说不要株连九族,和珅举报刘墉贪污

    其实和珅最初并不是通过考试而走上仕途的,而是再一次机缘巧合下,深得皇上的喜欢,他本身也很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加上和珅会来事,特别的机灵,所以是皇上的心腹,再加上后来,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说在朝廷上谁也不怕,野心,欲望也是越来越大,大到最后让人不敢想象,之后皇上还把自己的是公主许给他的儿子,此时的

  • 钮祜禄氏伺候雍正一次,便生下大清天子,康熙也说她是有福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评价雍正,康熙喜欢钮祜禄么,康熙是雍正的什么人

    影视剧中,钮祜禄氏并不是甄嬛的原型,甄嬛是杜撰出来的一位人物,真实历史上的的钮祜禄氏,并没有像甄嬛一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是默默无闻多年。只是偶然一次,照顾了病中的雍正,因此诞下之后的天子,一生福寿绵长,连康熙都不禁赞叹其,运气绝佳。钮祜禄氏天选之人的一生钮祜禄氏作为满洲大姓,是满洲镶黄旗,而孝圣宪

  • 多尔衮和孝庄是否做过名正言顺的夫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庄和多尔衮有私情吗,孝庄跟多尔衮真实历史,多尔衮死后孝庄的态度

    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绝对藏着猫腻。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常年在外征战,立下军功无数;孝庄是皇太极的庄妃,幽居深宫后院,不受宠,也不过问前朝之事。两人只在重大典礼时有过几面之缘。然而,1643年,皇太极驾崩,没有来得及留下传位诏书。这件事,成了孝庄和多尔衮频繁相会的契机。孝庄需要拉拢多尔衮,让他扶持儿子

  • 清朝银库看守,用伤害身体的方式偷银,年入上百两,晚年痛苦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银库一览表,银库图片,大清银库真品图片

    而这笔钱本来是道光需要用银库的钱去修筑被黄河冲毁的河堤,这下出现了大问题。这不禁让人好奇,国库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道光怎么没有去查清楚,反而隐瞒了下来,是不是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让皇帝都不敢继续查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国库的上百万两白银不翼而飞,这件事情肯定和看守白银的官兵有关系,莫非是他们监守自盗

  • 蔡元培想请爱因斯坦做演讲,爱因斯坦答应了,最后却没来,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蔡元培之所以找梁启超,主要是因为后者在柏林游学期间跟爱因斯坦有过一面之缘,次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比自己有钱。年初的时候,蔡元培托人找到爱因斯坦,表示想邀请他来中国访问并在北大给学子做演讲,为此愿意支付1000大洋作为酬劳。没想到爱因斯坦一口拒绝了,“少了1000美元,这件事免谈。”这个回答,让蔡元培喜忧

  • 他是嘉庆最宠爱的皇子,14岁封亲王,还差点挤掉道光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嘉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嘉庆皇帝有几位皇子,嘉庆想把皇位传给谁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储君继位都没再出什么幺蛾子。到了嘉庆时期,突然就出了个意外,嘉庆突然驾崩了。而按照惯例,应该是找到嘉庆生前立下的传位诏书来确定继承人是谁,但是无论怎么找都没有。这下皇位的人选可就令人发了愁。最受疼爱的儿子,却没有继承皇位很多人都认为当时会立最受宠的皇子爱新觉罗·绵忻为皇帝,或者

  • 清朝闭关锁国仅仅是盲目自大?中西文明的礼仪秩序碰撞是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闭关锁国的影响,清朝闭关锁国多长时间,清朝闭关锁国是什么时期

    其实还真不全是,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面临来自海外的、历朝历代从没有面临过的危机。中西方礼仪制度的碰撞和矛盾。明朝之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一直是引领世界的最先进国家之一,中国的强大,除了国家力量上,文化制度上也几乎是最先进的。自古以来,中国都是礼仪之邦,是先进文明的代表,是中

  • 清朝末期居然靠这种方式延续香火,是生活所逼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的香火有多旺,老爷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农村小伙帮别人延续香火

    其实在当时大清的时候,清朝前期还好,国家虽然当时战事不断,但是好在皇第治理到位,国家依旧是一片和平的状态,在前期也是积极治理国,禁止以前的一些旧习俗再盛行,也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百姓创造一个安定的天下。百姓们也是安居乐业,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不错。但是随着新皇帝的上位,到了清朝的后期,皇帝不作为,导

  • 清朝的女子为什么要在脖子上系白布,看完之后明白了,真是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女子脖子上的白布,古代女子被白布勒住脖子电视剧,白绫脖子上系二圈就会死

    就比如最近清宫剧可以说是在电视上播的相当的火热,在网上掀起了很大的舆论,引起广大网友极大的关注度,而且一直到剧播完还是深受观众朋友的议论,那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看清宫剧的时候,皇宫里后宫的妃子所穿的衣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服饰上都有白布条,这白布条就会一直系在妃子的脖子上,大家是不是很纳闷,这条

  • 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最早的护照,清朝护照图片大全,清代护照是印刷的吗

    我国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赢得了高速发展,也奠定了我国富强的基础,正是因为有改革开放,我国与国外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为了方便需要出境的同胞们,我国政府开通了公民护照,只要出境就必须办理护照,它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还可以得到国际保护。《战狼》2中是这样形容护照的意义:当你在海外遭遇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