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后来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清军入关后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后来只有“三藩之乱”?谁没参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00 更新时间:2024/1/25 20:55:33

他们可以得到一时的荣华富贵,却一辈子难以得到内心的自我救赎,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钉在民族的耻辱墙上。

满清最终能够定鼎中原,有四个贪生怕死的败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充当清军的急先锋,屠杀百姓,攻城略地,将南明政权赶尽杀绝,为了让这四个“奴才”更加卖力为清朝效力,清朝不但给予他们无尽的荣华富贵,而且在摄政王多尔衮的主导下,封这四人为异姓王。

然而,满人从汉文化中学会了“非我族类,其心必诛”。再加上这几个汉人藩王在自己的封地里,胡作非为,肆意扩军。

最最重要的是,后来登基的康熙皇帝并不是他的老爸顺治,更不是多尔衮,他是绝对不会容许自己的帝国,有着自己掌控不了的不稳定因素,他想要的是超越祖先,成为一个如唐宗宋祖一般的千古一帝。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三藩之乱”爆发了,但问题来了,清军攻入中原时,可是封了四位藩王,为何后来不是“四藩之乱”,哪位藩王没有参与?他又是为什么没有参与?

熟读明末清初的正史,我们就可以了解,在清朝初步统一全国后,一共封了四位汉人异姓王,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和最“低调”的定南王孔有德

前三位仁兄,相信经过《康熙王朝》的一遍遍复习,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三藩之乱实力最强,出镜率最高的吴三桂。

之所以是“三藩之乱”,而不是“四藩之乱”,真相是因为孔有德没法参与进来,因为吴三桂在发动三藩之乱的时候,已经是公元1673年,这一年,孔有德已经整整死去了近12年。

孔有德,早年是皮岛总指挥毛文龙的爱将,也是他的养子,因为孔有德英勇善战,武力值很高,再加上打仗总是身先士卒,所以,毛文龙很是喜欢他。在皮岛,孔有德就和后来的靖南王耿仲明关系非常铁,后来,两人也是一起投奔的清朝。

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应该算是孔有德最终降清的导火索,作为毛文龙的嫡系,孔有德当然惧怕自己被清洗掉,应该来说,这个时候,孔有德已经有了别样的想法。

公元1631年,孔有德和耿仲明一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吴桥兵变”。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已经走上了和明朝决裂的道路。

事实上,从这一刻,两人的结局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战死,第二就是投降清朝,很遗憾,他们选择了后者。

公元1633年,孔有德带着众多军队,一支庞大的水师,一大批清朝急缺的火炮,一批清朝奇缺的工匠投降了清朝,这些“投名状”也为孔有德换来了清朝的厚待,并成为清朝炮兵部队总指挥,他也绝对算是一位汉人实权派武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孔有德指挥所属的炮兵部队为清朝拿下朝鲜立下赫赫战功,对明战争,孔有德同样沾满了同胞的鲜血。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在吴三桂的里应外合下,清军铁骑疯狂涌入饱经战乱的中原大地。而在接下来的清朝消灭李自成,以及疯狂屠杀江南民众的战争中,孔有德越陷越深!

公元1648年,孔有德得到定南王的头衔,孔有德的2万广西军战略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消灭弱小的南明政权。只可惜,这一次孔有德碰到了南明第一名将李定国,公元1652年,李定国率军攻破桂林,孔有德兵败自杀。

发生在公元1673年-1681年的三藩之乱之所以孔有德没有参加,当然是因为包括他在内的整个孔家都在桂林战役中死掉了。

试想一下,如果孔有德没有在当年李定国发动的桂林战役中兵败自杀,而是活到了1673年,那么孔有德会不会加入其中呢?

根据不少历史学者的分析,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唇亡齿寒的道理,孔有德还是明白的,而且,孔有德等四个汉人藩王是有共同利益的,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从孔有德的人生履历表来看,他当然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应该明白,如果自己不一起跟着干,康熙迟早也会让自己回家养老去,搞不好自己的结局还是死路一条。

当然,正如很多历史学者所说的一样,哪怕“三藩之乱”真的升级到“四藩之乱“,最后的赢家也只会是康熙皇帝。

只可惜,历史从来都不可能改变,至少孔有德的桂林兵败自杀,还能让他在《清史》上留下一个“大清忠臣”得“好评”,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孝庄会收孔有德女儿孔四贞为养女的原因吧!

提到三藩之乱,不得不提一下为什么三藩之乱最终会失败。这一场整整打了8年的战争,开始的战局对三藩是非常有利的,甚至整个南方都差不多被三藩给占领了。

但在1676年以后,整个战局就往清朝倾斜了,一旦三藩陷入到了持久战的战争泥潭中,那么这就注定了他们的败亡。

虽然吴三桂等三藩试图以“反清”来取得百姓的支持,但是吴三桂亲手杀死南明皇帝,吴三桂背叛明朝,三藩血腥镇压南方的种种汉奸行为,已经让他们彻底无法洗白了。

甚至于,不少百姓们对三藩的恨,要多于清朝。没有了百姓的支持,三藩注定只能失败。

其次,三藩内部矛盾重重,在三藩之乱中,他们的军队并没有做到协同作战,而是被朝廷各个击破。三藩虽然一起起事,但每个势力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而且就各方面能力来说,耿精忠和尚之信是没法和自己的父亲相比的,这不,在公元1676年朝廷大军一两次击败他们的时候,在郑经来凑热闹的时候,这二位仁兄居然就投降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打仗始终比拼的是综合国力,此时的清朝已经统一全国许多年,基本上稳固了政权,这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中,诸如周培公、李光地汉人名将死心塌地效力就可以看得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清朝掌握了全国最为繁华的江南和中原地区,以这些地区的实力,是完全可以给清朝缓缓不断地输血的,充足的后勤物资、足够的银子、足够的兵员,这些都可以让清朝在持久战中取得胜利。

当然,此时的清朝,八旗军虽然已经没有入关时的“悍不畏死”,但仍然还有一批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之所以四位汉人藩王中只有三藩参与,原因很简单,另外一位藩王定南王孔有德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南明最能打的名将李定国给打的绝望自杀了。

当然,哪怕孔有德将三藩之乱变成“四藩之乱”,他们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至多也就是多苟延残喘几年罢了。事实上,从他们背叛民族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可能得到一个“善终”。

更多文章

  • 京剧名伶刘喜奎,胆大包天敢拒绝五位民国大军阀的骚扰,让人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她的唱法特别,嗓音圆润细腻又饱含能量,同时她还是当时中国第一位现代戏演员,她将自己的理解融合自己所学,创造出了独属于她自己的唱腔,再加上她精致的容颜,柔美的身段,一时之间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一个明星,世家公子人人都想得到美人芳心,成为她的心上人。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的曾有五位著名的军阀将军,社会名流对她

  • 李鸿章的最高官职,放在今天相当于什么职务?官职太高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官职几品,李鸿章最大的官职是什么,李鸿章巅峰官职有多高

    在清朝末代,似乎出现了不少有名的臣子们,而在当时的乱世之中,这些人处处透露着不易。作为末期权臣李鸿章,乍一看得风得水、搅动风云,但其实众人评价褒贬不一。那么这样一个名臣李鸿章,曾经都做过哪些官职?最高官职放在今天相当于什么职务?官职太高你可能不信。生不逢时他最一开始,因为种种与历史密切相关的事件,而

  • 和珅被抄家时,有一件东西连嘉庆都不敢动,至今还留在北京恭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恭王府藏宝楼,嘉庆抄家和珅,和珅府恭王府全景图

    和珅在被抄家的时候,有一件东西连嘉庆皇帝都不敢动,甚至到如今这件东西还留在北京的恭王府中。抄家和珅在乾隆时期备受皇帝看重,在皇帝的默许下贪污了大笔钱财,朝中官员无人敢去指责。乾隆晚年时期依然把持朝政,因为身体不好话都说不清楚了,当时能听懂他说话内容的只有和珅。此后在朝堂上,和珅就站在乾隆的身边,代替

  • 同治6年,慈禧为给母亲庆寿写下4句诗,有一句流传至今老少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给母亲祝寿时写下的一首诗,慈禧临终遗言名句,慈禧临死前的话

    相传在同治6年,慈禧的生母富察氏70岁大寿,慈禧早早就准备给母亲好好庆祝一番,亲自为母亲庆寿。然而,富察氏70岁大寿当天,太监突然来报,说有外国使团来访。听闻消息后,本还沉浸在为母亲庆寿喜悦当中的慈禧眉头一皱:“这帮洋人,真不叫哀家省心,所来非时,该如何是好?”慈禧端起桌上的白玉金杯,随着一股茶香慢

  • 千古一帝康熙有多荒淫?国外有一本书,专门揭露了他荒淫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千古一帝康熙一生简短评价,秦始皇和康熙哪个是千古一帝,康熙千古一帝完整版视频

    正是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世学者对于他的评价都是非常正面的,但随着国外一本书的出现,让人对他也产生了怀疑,千古一帝康熙有多荒淫?国外一本书专门揭露了他荒淫的一面。皇帝的另一面康熙在年幼时期就成为了皇帝,14岁的时候就打败权臣鳌拜,将政权夺回了自己的手中,在位时期去除了三位藩王让国家更加稳定,收复

  • 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和珅回答后,嘉庆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把和珅的钱都花哪了,嘉庆杀和珅完整版,和珅送美女给嘉庆

    小官小贪、大官巨贪,从我国的封建制度形成后,官员贪污已然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但在众多贪官之后,和珅凭借其超强的敛财能力脱颖而出,成为了历史中的“第一贪官”。和珅虽然有着当朝皇帝乾隆的庇护,但依旧引起了他人的不满,例如嘉庆就曾当众指责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可谁知和珅的回答却让嘉庆哑口无言,久久

  • 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莲英临死说出慈禧的秘史,慈禧死后三年李莲英怎么死的,清朝末年李莲英

    在影视剧中,不论是姜文演的《大太监李莲英》,还是《大宅门》中张艺谋所诠释的李莲英,无不彰显出李莲英在朝堂上的权力地位,不仅手握朝权,更深得皇帝、太后爱怜,风光无限。可是真实照片里的李莲英,虽面貌丑陋,满脸疙瘩,却浑身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让我们一起透过外表,走进

  • 百姓送给左宗棠两头牛,左宗棠却把牛给了两户贫民,好人有好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左宗棠全记录,晚清最有远见的人左宗棠,左宗棠历史人物评说

    那时候,左宗棠率领部下在江西景德镇与太平军三战三捷,当地百姓特地送来两头牛犒劳将士,左大人执意不收,说:“牛是庄稼人的宝,我怎么舍得杀?心意我收下,牛,牵回去送给村里的穷苦人家。”于是,牛被送给村里的两家贫民。4年后,左宗棠率军与杭州的太平军交锋,5个多月没有拿下。太平军首领乃听王陈炳文,此人手使8

  • 乾隆最长寿的儿子,钟情一个女子,却被笑话沉迷酒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最长寿的子孙,乾隆长寿酒,乾隆皇帝的长寿补肾方

    乾隆虽然好色,寿命也长,但子嗣却并不算多,顺利成人的只有一半。因此,乾隆曾经也为继承人的问题大伤脑筋,左右都不如意,只好将就选择了皇十五子永琰。嘉庆的能力很平庸,但乾隆的选择面实在有限,比如他的第八子永璇,就没有被正眼瞧过。永璇其实是第一个被排除在继位人选之外的,原因也很简单,他的腿有残疾,行动不便

  • 董鄂妃病逝后,顺治断言自己活不过40岁,学者:25岁都活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鄂妃死后多久顺治就死了,顺治在董鄂妃死后一个月死亡,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怎么死的

    而除了这几位,顺治皇帝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并且比起前几位以治国有方而闻名的皇帝,顺治帝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魔幻的色彩,毕竟他可是中国历史上头一个不要江山而去做和尚的皇帝。政治上的野心勃勃很多人以为顺治帝因为一个妃子而出家,就认为他是一个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的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顺治皇帝作为生在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