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62 更新时间:2024/1/23 23:04:08

在影视剧中,不论是姜文演的《大太监李莲英》,还是《大宅门》中张艺谋所诠释的李莲英,无不彰显出李莲英在朝堂上的权力地位,不仅手握朝权,更深得皇帝、太后爱怜,风光无限。

可是真实照片里的李莲英,虽面貌丑陋,满脸疙瘩,却浑身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让我们一起透过外表,走进李莲英的真实内心。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祖籍山东,据其墓志铭记载,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八岁就入了宫。

古代思想老旧,更是注重男丁,小小年纪就做太监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犯重罪逃避刑罚、无奈入宫、自愿入宫。

而太监多出身于贫苦之家,身在社会底层。他们急切寻求出路改变命运,只能赌一把,无奈走上一条不归路。

李莲英是十六岁,才被调到慈禧太后身边侍奉的,之前的大红人安德海恃宠而骄,碰触朝权,卷入权力斗争,最终自食其果,被凌迟处死。

安德海之死让李莲英吸取前车之鉴,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明白宦官干涉朝政的后果。可是为什么后世对李莲英的印象却是清朝第一权臣呢?

李莲英因为慈禧太后的宠爱成为了清王朝唯一的二品宦官,地位很高,说他是清朝第一权臣或许有些名不副实,毕竟清朝时期的权臣也着实不少。但若是说李莲英是清朝第一"权宦",便十分贴切了。

唯一一次风光时刻,是在光绪十二年,慈禧派他与醇亲王奕譞视察北洋水军一事,奕譞作为海军的最高统帅,地位可见一斑,李莲英却与他同起同坐,如此"宦官监军"的场面引起大臣热议,但李莲英本身并没有逾越之举,所以也相安无事。

李莲英不是历史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宦官,虽然品级高,却没有实权,不会干涉政事决策,反而恪守本分。

李莲英的墓志铭上面铭刻着这样一句话,"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李莲英地处高位,实则却是一个十分谨小慎微的人。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李莲英作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贴身太监,不得不懂得审时度势,拿捏好自己的一言一行

权力是位置,更是距离,和中心越近,辐射的效果也就越好。皇权至高无上,而身处皇帝身边的太监无疑是皇权的延伸,他们依附于皇帝给予自己的权力。

有的人就会迷失在这无限的权力中。明朝太监最负盛名,权势遮天,无疑是借助于皇权。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都懒得去处理琐碎的公文、奏折,于是就让太监代替皇上执笔,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慈禧太后与前朝的皇帝不同,她善于玩弄权术,也十分忌惮太过张狂之人。也因此赐名"莲英",就是教导李莲英,在皇宫这种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的地方,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谨慎。

所以李莲英唯有本分的为慈禧做事。

慈禧太后不是一般的人物,如果不真正的从心底里信任李莲英,就不会把他作为心腹。李莲英是真心对待慈禧太后,忠心耿耿。

当初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往外出逃时,马车差点掉在山沟里,李莲英硬是拿着肩膀扛起来了,慈禧最后平安无事,他却受了重伤。这样的举动能不让李莲英深受感动吗?

李莲英为了让慈禧高兴,想方设法地找寻新鲜玩意儿。

慈禧喜欢听京剧,有次武生泰斗杨小楼进宫唱戏,博得了慈禧欢心。杨小楼便趁机求慈禧太后赐字给他,慈禧正在兴头上,就答应了他。

于是拿起毛笔挥墨写下了一个福气的福字。杨小楼接过来一看却傻眼了,原来是慈禧一着急多写了一撇,成了错字。众人也不敢说话,万一哪里说不对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李莲英这时却站出来解围:杨小楼,老佛爷赐你这字你可不敢领,老佛爷写的福比别人都多那么一点。

这话一语双关,既替杨小楼解了围,又把错字的事情巧妙化解,聪明机智,令人不得不称赞连连。

李莲英升官后并没有摆出大太监的架子,而是恩威并施,对于下属从不莫名发火,遇到事情都会冷静沉重处理。他手底下的宫女太监也都心甘情愿地去维护他。

所以说,要想得人心,就得拿出自己的真心去与人交往,如果自己也不愿以真面目示人,那么也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亲近。

在这凶险的宫中,只有"事上以敬时,事下以宽",才是长久之道,也是得人心的处世之道。

在慈禧去世之后,李莲英在李莲英为慈禧守孝100天之后,便辞去了太监大总管的职务。

其实李莲英退出皇宫,其实有点明哲保身的意思——毕竟李莲英当年是慈禧的心腹,如果继续在皇宫里,难免会惹事上身。

李莲英没了慈禧,也就像浮萍一样没了依靠,退出权力的中心便是最好的归宿。

李莲英,这个起初名不见经传的穷困小人物,却最终能够站在慈禧太后身边。他一生历经艰险与磨难,慎言慎行。他看似权力很大,实际却也是被朝廷的斗争的棋子,成为慈禧斗争朝权的工具和挡箭牌。

因此,客观的说来,李莲英并不是像他外表所看那样恶贯满盈,也并没有众多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那样嚣张跋扈,权倾朝野。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客观的去看待,我们只能说李莲英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虽得宠,却也知进退。

他之所以直到现在都被人记住,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无论是他的处事待人,还是他与人相处之道,都值得现在或者即将要步入职场的人们去思考和借鉴。

更多文章

  • 百姓送给左宗棠两头牛,左宗棠却把牛给了两户贫民,好人有好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左宗棠全记录,晚清最有远见的人左宗棠,左宗棠历史人物评说

    那时候,左宗棠率领部下在江西景德镇与太平军三战三捷,当地百姓特地送来两头牛犒劳将士,左大人执意不收,说:“牛是庄稼人的宝,我怎么舍得杀?心意我收下,牛,牵回去送给村里的穷苦人家。”于是,牛被送给村里的两家贫民。4年后,左宗棠率军与杭州的太平军交锋,5个多月没有拿下。太平军首领乃听王陈炳文,此人手使8

  • 乾隆最长寿的儿子,钟情一个女子,却被笑话沉迷酒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最长寿的子孙,乾隆长寿酒,乾隆皇帝的长寿补肾方

    乾隆虽然好色,寿命也长,但子嗣却并不算多,顺利成人的只有一半。因此,乾隆曾经也为继承人的问题大伤脑筋,左右都不如意,只好将就选择了皇十五子永琰。嘉庆的能力很平庸,但乾隆的选择面实在有限,比如他的第八子永璇,就没有被正眼瞧过。永璇其实是第一个被排除在继位人选之外的,原因也很简单,他的腿有残疾,行动不便

  • 董鄂妃病逝后,顺治断言自己活不过40岁,学者:25岁都活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鄂妃死后多久顺治就死了,顺治在董鄂妃死后一个月死亡,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怎么死的

    而除了这几位,顺治皇帝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并且比起前几位以治国有方而闻名的皇帝,顺治帝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魔幻的色彩,毕竟他可是中国历史上头一个不要江山而去做和尚的皇帝。政治上的野心勃勃很多人以为顺治帝因为一个妃子而出家,就认为他是一个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的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顺治皇帝作为生在皇家

  • 清朝的人不要太会玩,把腰间的佩刀反着来戴,原来其中是另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腰间佩戴的什么,佩刀图片大全,将军佩刀

    腰刀的作用就是方便人们随身携带自卫的工具,面对危险的状况,随时可以将刀抽出来保护自己,所以应该是刀柄向前才是,但是我们在看一些清宫剧的时候,却会发现,清朝的男子在佩戴腰刀的时候,刀柄是向后的,这样的话不就不容易往外拔刀了吗?难道是粗心的服装师弄错了?别急,我们再来看一些史料。在这些记载中,我们不难发

  •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炮弹炸不响,是灌沙子的原因?这是一种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甲午战争清军炮弹,解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北洋海军战舰上炮弹为什么是沙子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了血泪的教科书,我们没有任何的实力和资本,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和资本,去和那些侵略者作斗争,只能任由他们宰割与凌辱,丧权辱国,永远的悲伤与耻辱。其中,大家肯定对甲午海战不陌生,由邓世昌率领的北洋水师,因为不敌日军,最终全军覆没,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据说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北洋水师

  • 1659年,吴三桂进攻云南,南明最后一位皇帝退到缅甸,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三桂反清 南明,吴三桂背叛大清的史实,吴三桂与清军的战争

    当时,清朝的皇帝是康熙,还只有9岁,朝政基本上由孝庄太后和辅政大臣作主。但无论是康熙还是孝庄,都没有明确下令要杀掉朱由榔。吴三桂左等右等,等不到消息,干脆直接带着手下,用绳子把朱由榔给勒死了。因为这件事,南明遗民对吴三桂恨之入骨,毕竟,清朝皇室都没下令处决,他却着急动手,毁掉了南明唯一的希望。但事实

  • 宫斗赢家慈禧才是时尚鼻祖?爱法式、爱cos,还是伪素颜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慈禧太后,大家估计第一反应都是“宫斗”吧?作为一个宫斗的大赢家,相信没人比她“名气”更大了!什么《甄嬛传》里嚣张跋扈的华妃啊,还有《延禧攻略》里一路走爽文女主路线的魏璎珞啊,在慈禧太后的手里,估计分分钟就捏成碎渣儿了~但今天我们不聊慈禧的宫斗历史,那些百度都能告诉你,今天我们聊一聊慈禧的美容美发

  • 88岁乾隆非要纳2名15岁堂侄孙女为贵人,嘉庆愁坏了,却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晚年对嘉庆的评价,乾隆非要纳15岁堂侄孙女,嘉庆乾隆相处原因

    乾隆,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89岁驾崩,在位60年,主动当了太上皇,但却抱着权力不肯撒手。可怜的嘉庆,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当上皇帝,还要被迫居住在太子宫。乾隆是风流帝王,一生爱好美人,爱好写诗,可惜,他写了3万多首诗,却没几首经典传世之作。而他的后宫,但有品级的后妃就足足43人,去世时,还

  •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他真的去当和尚了?有考古证据,大概率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真的当和尚了吗,顺治皇帝和尚照片,历史上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世人都说,顺治皇帝爱董鄂妃入骨,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董鄂氏是顺治的专宠。她进宫一个月就晋封为皇贵妃,行册封礼时,还有满清最高礼节“大赦天下”相随。1657年,她生下四阿哥,顺治高兴得就要立他为太子。但没到100天,四阿哥就夭折了,顺治非常伤心,将四阿哥的葬礼大办特办。这下,就苦了刚经历丧子之痛的

  • 曾国藩:这3件事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格局和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国藩看人的三大境界,曾国藩的做人方法和态度,曾国藩人生三种态度

    曾文正,不光在军事上有建树,他还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另外,他著述的《曾国藩家书》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今天,小编就曾文正的观点总结了决定人和人之间格局和差距的3件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