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战国名将李牧没死,是否会抵御住秦军,不让赵国灭亡?

如果战国名将李牧没死,是否会抵御住秦军,不让赵国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20 更新时间:2024/1/16 17:07:54

[var1]

李牧,在《史记》当中是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身份,有着单独的传记,再加上吴起孙膑,战国其余的将领就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也可以看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不过,他却是四大名将中最低的一个。比如廉颇是赵之良将,而李牧是赵之北边良将。北边二字,就是说李牧只是打匈奴厉害的将领而已。

李牧战绩

要看李牧有没有能力力挽狂澜,那么用战绩来说话,是最直接的表现。

首先,就是抵抗匈奴的战斗。李牧镇守边关多年,一直示弱敌方,最后诱敌深入让这些草原骑兵全部消灭殆尽,这一下草原损失几十万将士。从此,匈奴不敢再犯赵国边境。

之后,就是抵御秦将桓齮的进攻,这一战让曾经斩首十万的桓齮大败而归。也因为此战的战功,让李牧成为武安君。但是以前得到这个称呼的人,下场都不好,比如杀神白起苏秦还有项燕。

[var1]

随后,秦军于第二年再次进攻赵国,被李牧各个击破。两场大胜,延缓了秦军进攻赵国的步伐,也让赵国在秦军的巨大攻势下得到了暂时的喘息之机。可以看出,李牧的两次战役,对于赵国来说有着定海神针的感觉。

这几次战役,李牧也是把自己高超的军事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攻守平衡,智计穷出,在防守反击方面,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和杀神白起有的一比。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

百战百胜是难得一见的,总会有各种小挫折。前几场战役,不论是灭掉十万赵军的桓齮,还是后期其余的秦军将领,可以说都是给李牧送战功去了。最后,迎来了另一位四大名将王翦

王翦的战功是不用怀疑的,秦国灭掉六国,其中三国都是王翦所为。并且,灭掉赵国和楚国,更是统一六国中最难的战役。这两国的战役之后,几乎就没有任何波澜。

这两位名将遇到一处,短时间内是难以分出胜负的。虽然此时秦国进攻赵国,但李牧也一直寻找良机主动进攻秦军,力图一举击溃。王翦则是准备利用秦国强大的国力,和赵国拼消耗,让赵军无以为继,自然不战而溃。

[var1]

那王翦如果没有反间赵国,李牧一直抵御秦军,是否能保证赵国不灭呢?

首先,就是保持现状,两军相持。如果后勤补给可以保证的话,加上李牧又是在赵国作战,对抗王翦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实际上,两国的差距明显,秦军也强于赵军。面对王翦,李牧保持现状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强大了,要击败对方,几乎不可能完成。

其次,此时的赵军,单独对抗秦国很难,李牧王翦也不可能对等的交战。所以,若要击败秦军,保证赵国不亡,必须要合纵,联合其他六国之力。但这也完全不行,曾经李牧前两次击败秦军的之后,还曾经抗击了韩国和魏国。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这两国没有想着唇亡齿寒,还准备在秦攻赵的时机下,准备掠夺赵国一次。明显,六国是无法齐心抗秦的,并不是六国羸弱的不堪一击,赵国都独立可以击败秦军两次了,何况集六国之力。

最后,在实际情况上考虑,李牧重创秦军两次,但是感觉秦军并没有损失多大,依然可以组成大军攻赵。而李牧一死,此战失败,赵国就之间亡国。说明,两国的军事、国力等的差距已经是天壤之别。李牧即便不死,此战也胜利,面对王翦也不可能是大胜,绝对赵军也损失不小。之后,秦国再次组织大军前来,李牧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var1]

所以,王翦也明白,赵军只是在苟延残喘。面对李牧胜利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利用反间计谋,除去这位对手。李牧不死,赵国也会亡国。但是李牧的死,加速了赵国灭亡的速度而已。可惜,一代名将没有马革裹尸,却败在了朝堂。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称霸两百年,解体后依然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时期晋国为什么能二次崛起,临汾曲沃春秋晋国城,春秋晋国在哪里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诸侯争霸。林立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彼此之间征伐不断,混战不休,一打打了200多年。在漫长的争霸中,晋国力压群雄,一枝独秀,当了长达100多年老大。不是晋国解体,也许统一天下就没秦国什么事了。那么春秋时代的晋国有多强大?[var1]晋国占据了

  • 蜀国名将张飞曾铸造一把宝刀,后被范疆带到吴国,如今失传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我国南北朝的梁朝时期,有位大学者叫陶宏景,他写了本《刀剑录》记载了张飞铸造宝刀的事情。原文写道:“张飞新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张飞的确铸造了一把宝刀,可是被范疆带到了吴国。不过后来一千多年没有人用过

  • 他是魏国名将,能够战平张飞却打不过赵云,真是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飞和赵云谁厉害,张辽许褚vs张飞赵云,赵云张飞徐庶组蜀骑

    [var1]这里来说一个魏国名将,本来武艺超群,可是却有些奇怪:他能够与张飞打成平手,可是却打不过赵云。此人就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郃。张郃本来袁绍的手下大将,与高览、颜良、文丑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在群雄割据的乱世,盘踞北方的袁绍实力最为强大: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等名将;文有,

  • 李斯是怎么成为吕不韦的舍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斯哪一年被吕不韦收为舍人,李斯吕简介,吕善和李斯关系

    李斯刚来到秦国时,还只是无名小卒一个,想要在秦国的政坛谋取一席之地,就必须先成为吕相国的门人。因此他自信满满地来到了相府门口,未经引荐就想直接进去,结果被守门的侍卫揍了一顿轰走了。因为进不去门,李斯只能抑郁的待在咸阳城中,另想办法。[var1]后来,在居住的小酒馆里,李斯遇到了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

  • 历史冷知识:为什么马服君赵奢只赢了秦国一次,就能炫耀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马服君赵奢简介,赵奢家谱一览表,赵奢秉公执法

    [var1]赵奢能一战能位列武庙七十二名将,凭的就是硬生生把廉颇和乐乘,都胆怯不敢去的阏与之战,他却逆袭完歼秦军,甚至斩杀了秦军主将。这份功绩当时和后来都令人震撼,以后赵国名将中,除李牧能与之一比,其他名将对赵奢都只能是仰望。阏与之战赵国要赢秦国有多难,我们现在看不过就是一场山地阻击战,为何能让赵奢

  • 刘备手下两人投降了魏国,一个被封为大官,另一个杀死了魏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死后魏国现状,刘备打魏国会怎么样,刘备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一向以仁厚君子的形象赢得了百姓们的支持以及读者们的喜;就连他手下的大将也大多非常忠于他,即使刘备输得再惨,像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依然对其不离不弃。不过在原著中刘备手下有两人投降了魏国,一个被封为大官得到了善终,另一个还杀死了位魏国名将。[var1]在《三国演义》中刘备、

  • 唐德宗采取武力削藩,本来有希望成功,为何却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德宗削藩的政策,削藩之乱,朱允炆会对秦晋二王削藩吗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时期,造反的安禄山是身兼范阳、平卢、河东的三镇节度使。这场叛乱持续了近八年时间,当时李适是太子,他对于这场叛乱是深有感触,也对大唐从巅峰走向衰落深感忧虑。所以唐德宗在登基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当时的大唐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同时他也开始了削藩。就在唐德宗继位第二年,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

  • 玄武门之变,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十位参与者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有几次,唐朝玄武门之变一共发生过四次,唐朝玄武门事件的真相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豪赌,对于李世民集团来说,胜则君临天下,败则满门抄斩。据史书记载,当时跟着李世民一起行事的共有十人: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那么事成之后,这些人得到了什么样的封赏,他们的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第一类:身败名裂长孙无忌:凌

  • 分裂的三国可以吊打外族,为什么统一的西晋却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晋灭三国的顺序,西晋如何灭国,三国时期西晋统一了吗

    汉末三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分裂时期,一直乱了几十年,最后被西晋统一。不过三国时代虽然四分五裂、非常混乱,但却没有出现外族入主中原的情况,连外族犯边的情况都很少,反而是魏吴蜀三国经常暴外族,把乌桓、鲜卑、西羌、南蛮和山越等周边民族统统修理了一遍。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西晋统一了三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

  • 江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为什么隋唐以前人烟稀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洛阳投资5百亿建隋唐城遗址,隋唐历史简介,古代富庶的省份

    提起江南,人们普遍的印象是小桥流水、衣被天下、富甲一方,是繁华富庶的温柔乡。不过在隋唐以前,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当时的江南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根本没人愿意去,直到宋朝时期南方很多地方还是犯人流放之地,北宋大文豪苏轼就被流放到儋州(今海南省儋县)看风景。那么为什么江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隋唐以前大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