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俄国与英国在印度、中亚之间,扩张势力,争夺领土。特别是帕米尔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是英俄两国争夺的焦点。在这一地区,清政府与俄国之间签订了《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确定了该地区的边界走向。
然而,沙俄一直没有放弃对帕米尔地区的争夺,这件事因为一个人,出现了对我国不利的情况。
这个人就是洪钧,当时的内阁总理衙门外交官。洪钧在同治七年高中状元,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了兵部左侍郎,并在总理衙门供职,负责外交事务。
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条约后,为进一步强化国防,在帕米尔地区增兵设卡。这本来是正当行为,贪婪的沙俄却横加指责,内阁总理衙门主张向俄国妥协,洪钧也对清政府强化边防的行为持反对态度。‘
’1887年,洪钧奉命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到俄国时,为了熟悉该国人文地理情况,洪钧购买了一张俄国地图,该图制作精良,记载详细,当时中俄两国因边界问题大打口水仗,这张地图被洪钧视为珍宝,立即找来翻译将地图译成中文后寄回国内,大量刊印。
洪钧急于立功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他找来的翻译有点不靠谱,由于不懂地理常识,竟错把帕米尔地区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多上海的土地划给了俄国。
把地图传回国内,洪钧的初衷是让清政府作参考。结果,事与愿违,沙俄本来就是狼子野心,对我国的领土虎视眈眈,这件事正好给了他们借口,于是趁机出兵,占领了我帕米尔地区国2.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洪钧懊悔不已,但木已成舟,悔之晚矣。为此他受到了一些人的弹劾,指责他丧权辱国。洪钧在事实面前无法辩驳,忧郁成疾,得了重病,不久后病逝,终年54岁。一代状元,落得如此结局,令人扼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