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魏韩三国初期可以一致对外,后面为什么会翻脸?

赵魏韩三国初期可以一致对外,后面为什么会翻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15 更新时间:2024/2/7 2:44:12

晋国的赵魏韩三家,联手灭掉了原本的国君,新成立了三个诸侯国。

齐国的田氏灭掉了其他贵族,以及国君姜氏,成为了齐国的新国君。

虽然都发生了剧变,但晋国和齐国的台本为什么不一样呢?

根据传统史书的说法,原本晋国也会走齐国的道路,那就是决出唯一的胜者。

赵氏家主找到魏氏家主,希望两家联合灭韩,魏氏家主拒绝了他。

韩氏家主也找到魏氏家主,希望两家联合灭赵,魏氏家主同样拒绝了。

后来,赵韩两家得知了这件事,都感到非羞愧,纷纷佩服魏氏家主的深谋远虑,于是登门拜谢。

魏氏家主对两人说:“天下那么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绝对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魏氏家主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侯,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呢?真是因为心胸宽广吗?

首先我要说的是,魏文侯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雄主,但他之所以会说出这番话,主要还是受实力制约。

当时,齐国的情况是,田氏的实力逐渐发展壮大,曾经与他们并驾齐驱的鲍氏、国氏、高氏慢慢衰落,所以田氏完全掌控了齐国。

而晋国的情况呢?赵魏韩三家谁也吃不掉谁,必须联合一家打一家,才能得以实现。

换言之,如果魏氏拥有独自吞并其他两家的实力,魏文侯还会这样说吗?恐怕要打个问号了。

我们再来看看赵魏韩三国的地图,这是标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

[var1]

(网络取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赵国的中山和魏国的东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显然都应该属于韩国。

而韩国的都城平阳呢?居然靠近魏国边境,这恐怕才是1.0版本的“天子守国门”吧?

三家之所以会把自己的领土折腾成这样,其实也有相互取信的因素在内。

从韩国角度来说,如确保你们赵国和魏国不会联手攻打我呢?不如放两块飞地在我边上。

从魏国和赵国的角度来看,如何确保你韩国不会对我们的飞地搞幺蛾子呢?干脆你把都城搬到边境上。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互信,三家才陆续通过变法,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机遇。

我们完全可以说,初期的赵魏韩三国,在魏文侯的极力斡旋之下,勉强拧成了一股绳。

中期的赵魏韩三国,就是通过这种领土互相制衡的方式,获得对方的信任。

如果这种局面能够长期维持下去,那么赵魏韩三家联手,灭掉秦楚齐燕似乎也不会有多难。

毕竟,一个魏国就能把秦国打得不敢东出,楚国的大梁被魏国强占之后,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可是随着三国的体量不断增加,这种筹码所能起到的作用,就一定会越来越小。

比如说,如果一个国家只有30万平方公里,那么10万平方公里的飞地,就是一块面积很大,也很难割舍的地区。

可如果这个国家的领土,已经扩张到100万平方公里之后呢?10万平方公里的飞地依然很重要,但似乎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如果这个国家的领土进一步扩大到200万平方公里,它真的还会在乎那块飞地吗?

或许是会在乎的,但这个国家可以郑重地对邻国说:“我的飞地如果出了问题,我就灭了你。”

毕竟,领土增长的同时,国家的总体实力也在增长啊。

如果赵魏韩三国可以同时发展壮大,那么这种问题或许不会出现,可问题是:三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发展壮大啊。

就拿韩国来说,和赵国、魏国比起来,它是最弱的一个,为什么呢?因为发展空间被堵死了。

大家可以继续看上面那张图,韩国西面被赵魏两国的本土堵死,东边被赵魏两国的飞地堵死,只有东南角那里有个郑国

在三国高速发展的时候,韩国第一时间灭掉了郑国,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郑国的旁边就是强大的楚国,想要灭楚,显然不是这么简单的,所以韩国发展来发展去,慢慢地落后于赵国和魏国了。

一旦三足鼎立的均势被打破之后,赵魏韩三国就再也回不到过去那种互信的局面了。

这,其实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陆逊坚持北伐,最后都没有能够让魏国臣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陆逊北伐简介,陆逊北伐很厉害吗,陆逊北伐次次失败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是有一段段的历史故事衔接而成的。只要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就能够发现期间的精彩璀璨之处。同时更吸引我们的就是历史当中的不解之谜,那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在我国三国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比如说陆逊北伐,但是最后都没能够让魏国投降。这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曲折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

  • 赵括真冤,白起歼敌无数,曾灭多个诸侯国,为何只有他被贻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起大战赵括完整视频,白起评价赵括文言文,历史上的赵括真的是不堪一击吗

    [var1]笔者认为,赵括之所以会被当做反面典型,无非是有两个方面原因导致。第一点,长平之战影响实在太过巨大,即使那些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朋友,也会从其他途径听说过长平之战。听的人多了,肯定会将其中的一些细节夸大。白起自是顶级名将,也是秦国中后期,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员猛将。那么与他对立的赵括,则有很多细

  • 上官婉儿的家人被武则天所杀,为何她还愿意给武则天办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读书人大体是很忠的,对君主,对父亲,对恩人。看着武氏渐渐掌握朝政,上官仪开始为李朝鸣不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起草废后诏书,意料之中地被武则天报复,和儿子庭芝一起下入大狱。上官家也随之迎来灭顶之灾,因为背负“谋反”罪名(被冤枉的),家人不是被杀,就是充为奴隶,从此没落。多年过去,大唐皇宫里走出来

  • 一个朝代赶走了匈奴,一个朝代赶走了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突厥和匈奴是什么关系,金灿荣谈匈奴和突厥,蒙古突厥匈奴的关系

    对于现在教科书以及我们国内现在历史学的主流说法很多当时汉民族于外族的战争都变成了国家的内战,其实这种事情完全可以分开来看,那就是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那时候抵御外辱,强盛中华的英雄依然是英雄,只不过是时代背景不一样而已。而他们的事迹同样还是伟大的,就像我们的解放战争一样也同样是伟大的。 对于现

  • “美女”杨贵妃和“硬汉”项羽,他们之间还有一段孽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贵妃和项羽的关系,杨贵妃真实情史,项羽一生最爱的女人

    杨贵妃(杨玉环)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丰腴”著称,她和另一位知名美女——赵飞燕被风流才子们合并评价为“环肥燕瘦”。可惜我们已经无法一睹这些旷世美女的容颜,尤为遗憾,她们只存在于我们的臆想之中,除非哪一天,我们找到了她们的遗骸,再通过现代科技将其复原。杨贵妃除了美貌,其身世也盘根错节、源远流

  • 武则天为什么要在洛阳建都,而不是在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何时建都洛阳,洛阳武则天墓,武则天在洛阳的宫殿

    ——武则天《曳鼎歌》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存在很多于国家政治领域颇具影响的女性。而这些女性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武则天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位女皇帝,且最难得的是,唐朝并没有因为她而衰落,相反,她为李隆基后来能够开创开元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很多人也存在一个这样的疑问,当年武则天选址建

  • 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如今全都搞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匈奴突厥女真契丹什么关系,辽宁是女真还是契丹,乔峰帮女真部落打契丹

    少数民族在翻看历史书籍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古代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大家比较熟悉的或许有匈奴、契丹、女真等等。但是对于这些民族我们也只是知道名字,并不了解他们的历史,他们现在又在何处?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发现匈奴、突厥、契丹、柔然、女真、鞑靼……这几个令人头昏的少数民族,现在全搞懂了。这些民族其实很早

  • 李白被妻子“嫌弃”,写下一首诗,最后14字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白专门写给媳妇的一首道歉诗,李白最富浪漫的诗,李白最经典的七言诗

    可如此出彩的诗人,却被妻子嫌弃,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好在李白作诗证明,最后十四个字甚至还被无数人当成人生座右铭。落魄纵使一生光芒万丈,李白也曾遭遇低谷。尤其是仕途上的不顺,更让李白的希望一次次落空。说不上心灰意冷,可总是事业无成,这也不算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古人曾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 她不一定是唐朝最幸福的女人,却一定是唐朝权利最大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最惊艳的三个女人,历史上唐朝最出色的女人,唐朝美女喜欢唐朝男人

    武则天出身于一个非士族的官僚地主家庭,从小精通文史,明敏机智,性格倔强,具有政治上的胆略和气魄,有权术,善于应变。她十四岁的时候,做了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利用这个机缘,她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太宗李世民死后,她寄身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高宗在永微初年,趁太宗忌日到感业焚香,碰巧遇到武则天,

  • 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从自己儿子手中抢下杨玉环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为了得到杨玉环,颇费心思地设计了一番表面文章。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说是要为母亲窦太后荐福,便下诏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命令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进太真宫。然后,玄宗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并立为妃,以此来安抚寿王。五年之后,唐玄宗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到宫中,正是册封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