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主人公不是一般人物——他的父亲傅恒,不仅是乾隆皇帝原配皇后孝贤纯皇后的亲弟弟,而且因为战功卓著、智勇双全,而被乾隆皇帝宠信长达三十余年。
他就是傅恒的四子——福长安。
因为父亲和姑姑的缘故,福长安也早早进入皇宫当了差。
最初,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廷侍卫。数年之后,他就被提拔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而且负责管理内务府的一些事情。
要知道,在清代,能够进入内务府工作、并且担任要职的人,和皇家的关系绝非一般。
经过二十多年的历练,在乾隆五十年的时候,福长安被任命为户部尚书,正式成为了朝廷的大员。
乾隆末年,乾隆皇帝命画工画下跟随自己多年的功臣的肖像,福长安和父亲傅恒,均在其中。
作为乾隆皇帝的侄子,福长安在乾隆朝是享尽了荣华富贵。
然而,到了嘉庆帝上台之后,他的日子逐渐地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在最开始的三年,由于乾隆皇帝还是太上皇,嘉庆帝并没有特意为难他。
但是,就在乾隆帝去世半个月后,福长安就被乾隆帝给关进了大牢之中——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早在多年前就投靠了以贪腐而著称的和珅,是和珅的死党。
而和珅,则是嘉庆帝早就恶心的人,早就想要除之而后快。
当然,对于和珅的党羽,嘉庆帝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
按照大清律,福长安的罪名完全可以按照结党营私而被处斩,然后全家人该发配的发配,该变卖为奴的变卖为奴。
然而,嘉庆帝不能够不顾及父亲的颜面,毕竟福长安还是自己父亲的内侄(妻子的侄子)。
于是,在让福长安亲自到和珅家目睹和珅被处死后,嘉庆帝让他去看守自己父亲的陵墓——裕陵。
在裕陵吹了三年风后,福长安又因为擅自请求回京,再度被嘉庆帝发配到了东北地区的盛京,让他去那里当了一个小小的校尉。
本打算回家的福长安,结果被嘉庆帝发配到了千里之外的东北严寒地带。
对此,福长安自然是非常的气愤。
但是,自己即使气死,也毫无作用。
于是,对嘉庆帝不满的他,开始无事生非,时常给领导找些小麻烦。
当然,最终倒霉的还是他自己。
终于,在嘉庆二十二年的时候,福长安总算是熬出了头,被任命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但是,由于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再加上心情多年不爽,他的身体早就已经支撑不住了。
几个月之后,福长安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