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帝国暗藏一个神秘家族?曾力助诸葛亮北伐,刘备夫人是其族人!

蜀汉帝国暗藏一个神秘家族?曾力助诸葛亮北伐,刘备夫人是其族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31 更新时间:2024/1/21 22:21:29

说起刘备的夫人,多数人印象深刻的是才捷刚猛的孙夫人,再就是甘、麋二位夫人,而吴夫人虽然贵为蜀汉皇后、皇太后,其知名度和存在感似乎并不如刘备的前三位夫人。不仅如此,吴夫人的家族成员吴壹、吴班亦是身后殊荣但表现似乎也都不甚亮眼。吴氏家族虽非益州本土人士,但却与两任益州统治者皆为婚亲(笔者按:吴夫人曾先嫁与刘焉之子刘瑁为妻,刘瑁早夭,后孀居;刘备取得益州,又聘娶吴夫人为妻)。本篇就笔者将来谈谈吴夫人、吴壹、吴班三位吴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在小说和历史中的形象。

吴夫人在小说中的戏份并不多,其被刘备聘为夫人是刘备取得东川自封汉中王后,由于吴夫人先前曾嫁与刘焉之子刘瑁为妻,刘备起初碍于礼法不愿答应这门亲事,后在法正劝说之下才娶得吴夫人。小说中还提及吴夫人为刘备生下刘永刘理二子。[1]

历史上,除刘瑁遗孀的身份外,关于吴夫人的记载与小说所描述的略有不同。一是刘备聘娶吴夫人的时间,据《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记载,刘备定益州后即聘娶吴夫人而并非是取下东川后,刘备称汉中王时,吴夫人亦被立为汉中王后[2]。二是刘永、刘理是否为吴夫人所生《三国志》并未有载。可以肯定的是,刘永、刘理是同父异母[3],故二人不可能同为一人所生。至于刘永、刘理生母为何人,似不得而知(笔者按:笔者倾向认为刘永、刘理皆非吴夫人所生,因史载刘永、刘理皆为刘禅庶弟,如为吴夫人所生,则吴夫人被立为皇后后,永、理作为其所生之子称庶则不甚妥当)。后吴夫人先后被尊为蜀汉皇后(穆皇后)、皇太后,延熙八年(公元245年)去世,与刘备合葬惠陵。

吴壹(笔者按:《华阳国志》中作吴懿,小说中亦作吴懿,清人潘眉指出“壹”和“懿”之分并非是为避司马懿之讳,而是传写之误)在小说中的存在感并不强,可以说更像一位路人武将。吴壹在小说中主要活跃在两个时段,即刘备入川时和诸葛亮北伐时。刘备入川时,吴壹曾自告奋勇辅佐刘璋之子刘循守御雒城,又保荐吴兰、雷铜为副将。但雒城守御战的主角是张任,吴壹似无突出表现。雒城混战中,吴壹被赵云生擒,随即归降刘备。此后,吴壹一度沉寂,直至诸葛亮北伐时,吴壹才再度登场。北伐战役中,吴壹虽然频繁出场,但似乎也缺乏突出表现。诸葛亮病逝后,吴壹被加封为车骑将军,假节都督汉中。

历史上,关于吴壹的事迹零星散见于《三国志》《华阳国志》,就吴壹曾率军抵御刘备取川的事迹见载于史,但相关情节未如小说中叙述的详细。此外,历史上,吴壹似在抵御刘备节节失利后主动率领人马归降[4]而非小说中所言被擒后归降[5]。不同于小说中路人武将的形象,历史上的吴壹实为蜀汉宿将,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吴壹一度为蜀汉军队主力(亦曾被考虑作为守御街亭第一梯队的人选)[6]。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吴壹又与魏延一道奉命西征,在南安郡大败魏将费瑶[7]。至于诸葛亮逝世后吴壹的大体情况,小说描述的和历史记载的大体一致,即吴壹以车骑将军假节都督汉中[8],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吴壹逝世。

作为国戚、蜀汉宿将的吴壹在《三国志》中却未有立传,《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解释是“失其行事,故不为传”,而近人刘咸炘却认为:“吴壹位则大将,谊兼外戚,又注其姓氏、官阶,本末无不备具,若列作大字不减于孙乾、伊籍等传,有何遗缺而言‘失其行事’乎?”历史评价“高劲”的吴壹相应事迹的失传不免让人感到遗憾,在笔者看来,这大抵以也影响了后世小说吴壹形象的塑造,使得吴壹在小说中的表现平凡甚至于平庸。

吴班是吴壹的族弟,在小说中亦是一位路人武将。不过,有趣的是,小说中吴班竟以旧日荆襄文武(而非益州归降文武)的身份登场[9],随后又被刘备派遣至阆中辅佐张飞[10]。夷陵之战中,吴班任蜀军先锋,虽未建立奇功,但也尽职尽责。后陆逊火烧夷陵击溃蜀军,吴班被东吴人马围困,幸得赵云接应方平安撤回。诸葛亮北伐时,吴班多次随征,颇负辛勤。在六出祁山初期,吴班奉命引木筏兵去烧浮桥,结果遭遇魏军埋伏,中箭落水身亡。

历史上,关于吴班的记载亦零星散见于《三国志》,其中,吴班从征夷陵[11]、随军北伐[12]的事迹历史有所见载,至于吴班是否属刘备集团荆襄旧部(笔者按:夷陵之战中,与吴班同袍的冯习、张南、辅匡、赵融、傅彤等人几乎为荆襄人士或自荆州随刘备入蜀,据此,吴班虽籍为兖州陈留,但很有可能早年就寄寓荆襄,故小说将吴班划为荆襄旧部亦非空穴来风。又如刘备集团的伊籍亦为兖州人士,后寄寓荆襄)、是否曾辅佐张飞镇守阆中则不得而知,至于吴班在北伐时遇伏中箭身亡的情节,大抵应为小说所杜撰。

当然,史载吴班虽然为大将军何进属官吴匡之子,又“以豪侠称”,但其声名似乎也确实不够响亮,以至于近人钱振鍠在评析夷陵之战时曾指出东吴麾下诸如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大抵均为宿将,而蜀汉方面的冯习、张南、辅匡、赵融、傅彤、吴班等则绝大不知名。

吴氏家族可谓随汉末天下之板荡而漂浮,几经波折,不幸与幸运交替并存。小说对吴夫人、吴壹、吴班这些吴氏家族成员的塑造虽然正面但不甚典型,原因大抵在于吴氏家族人物的历史事迹散佚。不过,即便是从零星的历史资料中,亦能够发现诸如吴壹这样的蜀汉国戚其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1]《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却说汉中王自东川回成都,法正奏曰:‘王上先夫人去世;孙夫人又南归。未必再来。人伦之道,不可废也,必纳王妃,以襄内政。’汉中王从之,法正复奏曰:‘吴懿有一妹,美而且贤。尝闻有相者,相此女后必大贵。先曾许刘焉之子刘瑁,瑁早夭。其女至今寡居,大王可纳之为妃。’汉中王曰:‘刘瑁与我同宗,于理不可。’法正曰:‘论其亲疏,何异晋文之与怀嬴乎?’汉中王乃依允,遂纳吴氏为王妃。后生二子:长刘永,字公寿;次刘理,字奉孝。”

[2]《三国志 二主妃子传》:“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于是纳后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

[3]《三国志 二主妃子传》:“刘理字奉孝,亦后主庶弟也,与(刘)永异母。”

[4]《三国志 杨戏传》:“子远名壹,陈留人也。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为中郎将,将兵拒先主于涪,诣降。”

《华阳国志 卷五 公孙述刘二牧志》:“(建安)十八年,(刘)璋遣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刘主于涪,皆破败,还保绵竹。懿诣军降,拜讨逆将军。”

[5]《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赵云解吴懿见玄德。玄德曰:‘汝降否?’吴懿曰:‘我既被捉,如何不降?’”

[6]《三国志 马良传》:“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

[7]《三国志 杨戏传》:“建兴八年,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

[8]《三国志 后主传》:“(建兴十二年)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

[9]《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刘封、吴班、关平、周仓、廖化、马良、马谡、蒋琬、伊籍,及旧日荆襄一班文武官员,尽皆升赏。”

[10]《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时有张飞部将吴班,向自荆州来见先主,先主用为牙门将,使佐张飞守阆中。”

[11]《三国志 先主传》:“(章武元年)秋七月,(先主)遂帅诸军伐吴……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

《三国志 陆逊传》:“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12]《三国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更多文章

  • 曹操当年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终于明白,曹操才是最睿智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华佗,曹操杀华佗的读后感,曹操错杀华佗完整版

    华佗当年的手术工具能出土就能明白是否用斧头开颅的,也许是演义中的作者写华佗治曹操时添加的场景和词句好描述,毕竟作者是写书,这场景只有曹操和华佗二人知道,其它人可以说是添油加醋的,但是,华佗一定是位仁心仁术医德医术高尚的圣人!此举是一大错,惋惜华佗,对曹操不再过多评价。王朝兴亡,制度不改,终是害苦百姓

  • 曹操曾采取了一项政策,保证了边关的稳定,现在的中国人都感谢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于曹操详细的真实历史资料,曹操杀粮官稳定军心,感谢曹操

    导语:提起三国的曹操,想必脑海中冒出的就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这个身份。这句话是他年轻的时候在月旦评中用武力得来的评价,原本是一句贬义词,但曹操听后却非常开心。后来天下大乱,曹操完美的践行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把持朝政,然后一步步歼灭各地不服王化的诸侯,最后给儿子曹丕代汉自立打下了坚实

  • 专家通过盗洞探查古墓,意外发现了曹操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挖掘曹操古墓,古墓盗洞图片,古墓盗洞

    这位考古学者来到村子中,让贾书记带着他探查了农田中的盗洞。学者随即让贾书记拿来了,长绳索和手电筒。在贾书记的帮助下,考古学者通过盗洞进入到了古墓里面探查情况。盗洞内的环境幽深漆黑,当学者下落到五六米时,突然踩到了一处松软的土堆。一下子这位学者就滑落到了洞底,他手里拿着的手电筒也被甩到了一边。洞底漆黑

  • 如果刘备让诸葛亮留守西川,自己亲自镇守荆州,荆州最后会是这个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14年10月,刘璋投降,刘备自领益州牧;公元215年初,孙权遣诸葛瑾道贺,并讨要荆州,刘备回复:等老子得了凉州再说;同年,孙权得到回复后大怒,派吕蒙攻打荆州,连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得知荆州危机,起兵五万赴公安,双方对峙;公元215年7月,曹操攻打汉中,刘备担心益州有失,无奈求和,于是“

  • 魏蜀吴三国,最后统一的为啥不是刘备的蜀国,你能猜得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死后多久蜀国灭亡,吴魏蜀三国谁统一了,刘备建立蜀国剪辑

    三国局势图魏、蜀、吴三国的实力我们先看下三国时代的开始时间,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曹魏定都洛阳,主要控制长江以北的北方九个州,其势力是最为强大的。魏国的国土面积约为291万平方公里。经济方面,魏国主要还是是延续以前的正统王朝传统,把自己的作为中原正统的王

  •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曹魏则力主薄葬,原因是有了这个随葬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晋朝主张薄葬还是厚葬,曹魏为什么要薄葬,魏晋厚葬

    厚葬在汉代极为普遍;据《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 一年而为陵, 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于是上行下效,全京师的皇亲国戚以及权贵,在制作葬具时,"必欲江南檽梓, 豫章楩楠 ";意思是做棺材一定要用特定树木的木料,是为"大木";而且一些地方的小官吏也是"厚资多藏, 器用如生人";其墓葬往往是"积土如山,

  • 名城广州究竟暗藏啥来历?答案或藏在三国雄主孙权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九岁取回父亲尸首,孙权祖籍,孙权孙尚香太史慈

    关山迢递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这是出自于唐后期李郢七言律诗《送人之岭南》的首联。诗中古交州,是指王莽于元始五年(5年)进行罢刺史改州牧的复古改制时,将交趾刺史部改为交州。此时的广州,不叫广州,而叫一个更有纪念意义的名字——楚庭。公元226年前,广州只是部分交州。公元226年,即吴黄武五年,孙权将交

  • 曹操借着献宝刀的名义,想要刺杀董卓,这样的勇气可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他还把自己封为了丞相,手里握有很多的权利,而且他这个人,为人特别的凶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看到这样的局势,都想要找个方法把他除掉,但是他的身边有着很多的武士,一般文人难以接近,而这个时候曹操因为自己职务上的便利,经常可以到相国府里面,也就取得了对方的信任。有一天他就从另一个官员那里借来了一个宝刀,藏在

  • 蜀汉五虎将之中,张飞和黄忠关系怎样?答案或藏在夏侯渊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张飞黄忠,s2赵云张飞黄忠怎么配,黄忠出天穹还是日渊

    从建安十四年(209年)在长沙归顺刘备,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短短的十余年,黄忠从统属于长少太守韩玄的中郎将,假行裨将军,一下子跃升到汉中王刘备帐下的后将军,赐爵关内侯,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一同位列蜀汉五虎将。黄忠死后四十余年,即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被后主刘禅追谥为刚侯

  • 诸葛亮为何故意让关羽放走曹操,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吗,新三国关羽放走曹操回来受罚,老版关羽放走曹操片段

    那么,光说不练假把式,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究竟实际成效如何呢?《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被罗贯中严重神话了。但是艺术性的加工不影响我们吸取古人的用人智慧。诸葛亮用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用关羽把守华容道。《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