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代厚葬之风盛行,曹魏则力主薄葬,原因是有了这个随葬品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曹魏则力主薄葬,原因是有了这个随葬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74 更新时间:2024/1/22 23:18:24

厚葬在汉代极为普遍;据《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 一年而为陵, 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于是上行下效,全京师的皇亲国戚以及权贵,在制作葬具时,"必欲江南檽梓, 豫章楩楠 ";意思是做棺材一定要用特定树木的木料,是为"大木";而且一些地方的小官吏也是"厚资多藏, 器用如生人";其墓葬往往是"积土如山, 列树成林";就是庶民百姓和"边远下士, 亦竞相仿效"。

这种现象在考古过程中得到印证;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就是最好的证明;河北西汉中山靖王刘旺及妻窦绾之墓,就是被盗过,出土的随葬器物也多达4200多件,一件金镂玉衣用了2408片玉片和1 100克金丝拼成;气势非同一般。

汉代实行厚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历史根源深重;汉以前的朝代,无一不实行厚葬,特别是秦代;厚葬之风达到了高峰;如始皇陵高五十丈,面积方圆达五里之广,征集了七十多万民工,前后连续修建了三十余年。

汉王朝正是在这种厚葬之风的影响下,天子即位一年,就决定用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来营造陵墓。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却一改前朝厚葬之风,极力推崇薄葬;有一人名曰杨王孙,孝武时人;他在国力强盛,家业富裕,厚葬盛行之际,力行裸葬,可谓惊天动地之举;他临死时嘱令儿子:"吾欲裸葬以反吾真……"

曹操于公元205年下令革除厚葬,一之于法,并严禁墓道立碑;他自己率先薄葬,将自己的墓地选在瘠薄之地,不封不树;他死前遗诏:"天下尚未安定……葬毕便除服……敛以无藏金玉珍宝。" 在曹操的影响下,其亲属以及朝中大臣纷纷效仿,力主薄葬。

人们对葬丧的观念转变得如此之快,是和当时社会情况有关的;正如曹操所说,"天下未定",三国时期兵荒马乱,经济萧条,人们没有更多财富来修墓;但是这也许是平民中的现象,贵族士大夫们还是有一定财力的;相比汉朝时期的拿出三分之一财富去建墓,曹魏时期的贵族还真是"薄葬"。

这样看来,曹魏力主薄葬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专家经过考古发现,曹魏时期的人们找到另一种精神替代品——俑;殉葬用的"俑",据《礼记·檀弓》,孔子"谓为俑者不仁"。郑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是最早的机器人的雏形。

中国古代墓葬中用俑类物品始于春秋战国,是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体型基本上是仿生大小;在已发掘的秦汉朝墓葬中,小型俑类非常少见;一般而言,秦汉墓规模讲究"大",越大越好;而曹魏时期,战乱不断,经济萎靡,墓葬规模就小很多;于是人们墓葬中的随葬品都用前朝的"缩小版",比如俑类;人们制作各种身份的俑人,包括侍婢、卫兵、歌妓等等来陪伴自己;而且发现俑类不仅能制作成人型,还有车马、农具,家畜等。

尽管曹魏在历史上存在时间短暂,但它在中国墓葬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一席,完成了墓葬形制从"汉制"到"晋制"的转化,并且在随葬品方便,开创了以俑类为随葬主体的先河;后来制作俑类的材质和方法逐渐发展,比如盛唐时的"三彩俑"在今天价值连城;俑类留下了历史上每个时期的特点印记;让我们能看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

【参考资料:《晋书》《三国志》《考古与文物》《礼记·檀弓》】

更多文章

  • 名城广州究竟暗藏啥来历?答案或藏在三国雄主孙权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九岁取回父亲尸首,孙权祖籍,孙权孙尚香太史慈

    关山迢递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这是出自于唐后期李郢七言律诗《送人之岭南》的首联。诗中古交州,是指王莽于元始五年(5年)进行罢刺史改州牧的复古改制时,将交趾刺史部改为交州。此时的广州,不叫广州,而叫一个更有纪念意义的名字——楚庭。公元226年前,广州只是部分交州。公元226年,即吴黄武五年,孙权将交

  • 曹操借着献宝刀的名义,想要刺杀董卓,这样的勇气可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他还把自己封为了丞相,手里握有很多的权利,而且他这个人,为人特别的凶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看到这样的局势,都想要找个方法把他除掉,但是他的身边有着很多的武士,一般文人难以接近,而这个时候曹操因为自己职务上的便利,经常可以到相国府里面,也就取得了对方的信任。有一天他就从另一个官员那里借来了一个宝刀,藏在

  • 蜀汉五虎将之中,张飞和黄忠关系怎样?答案或藏在夏侯渊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张飞黄忠,s2赵云张飞黄忠怎么配,黄忠出天穹还是日渊

    从建安十四年(209年)在长沙归顺刘备,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短短的十余年,黄忠从统属于长少太守韩玄的中郎将,假行裨将军,一下子跃升到汉中王刘备帐下的后将军,赐爵关内侯,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一同位列蜀汉五虎将。黄忠死后四十余年,即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被后主刘禅追谥为刚侯

  • 诸葛亮为何故意让关羽放走曹操,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吗,新三国关羽放走曹操回来受罚,老版关羽放走曹操片段

    那么,光说不练假把式,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究竟实际成效如何呢?《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被罗贯中严重神话了。但是艺术性的加工不影响我们吸取古人的用人智慧。诸葛亮用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用关羽把守华容道。《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说:曹操战船被烧,率军从华容道步行而归。华容道上一片泥泞,

  • 东汉最强势的一对兄弟,都被曹操锤爆,这张底牌决定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东汉,曹操东汉末著名政治家,曹操到底是属于三国还是东汉

    东汉末年是非常精彩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权谋斗争已经达到了巅峰,今天回味这些故事的时候,依旧让很多人觉得相当过瘾。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开端是相当的波澜壮阔,只可惜最终的赢家永远都只有一个,而最后司马懿家族用比较特殊的手段拿下了这一切。四世五公三国时期的故事确实很有意思,因为最强大的不是一定笑到最后,而

  • 三国美女如云,曹操为啥就喜欢寡妇?看完才明白,曹操玩一手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最爱的三大寡妇,曹操爱上寡妇全集,老版曹操与新版曹操

    江山和美人自古以来就是难舍难分。有些君王为了美人丢了江山,有些君王为了江山丢了美人,当然了有的君王江山也有,美人也有,比如说曹操。曹操是三国第一枭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统一北方,为魏国奠定了基础,而魏国又为晋朝奠定了基础,最终天下统一,与曹操有着密切的。在历史上,某些枭雄都有一些特殊的癖好,而曹操

  • 刘备最信任的人是诸葛亮,还是法正,或者都不是而是其他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法正死时刘备表现,刘备张飞法正强吗,刘备法正黄忠陷阵营

    如果我问你孙权最信任的人是谁?你就会发现,孙权对于他手下的人,好像都信任,好像又都不信任,赤壁之战,孙权让周瑜为左都督,同时任命程普为右都督,我们总以为赤壁之战是周瑜领导的,其实是周瑜与程普两人并列领导的,也许你会认为孙权最信任的是鲁肃,可鲁肃尸骨未寒,孙权就改变了鲁肃生前的战略,也许你会认为陆逊才

  • 三国此人实力直逼张郃,五子良将却没有上榜?他曾替袁绍冲锋陷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郃资料,三国最恐怖的四大虎将,奔剑阁张郃中计

    在《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里张辽等五子良将的传记后,竟还附有朱灵的传记。朱灵传记,极简略,全文连字带标点符号,才113字。可是裴松之在注朱灵传时,却引用416字,其中西晋司马彪著《九州春秋》86字及北齐魏收著《魏书》330字。这种现象或情况在裴松之注《三国志》整本书中,仅此一例,特殊中的特

  • 刘备能力并不出众,手下良将也不如曹操,何以在三国乱世立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死后曹操还是先死的,刘备骗走曹操5万兵马是哪一集,刘备孙权曹操搞笑对话

    反倒是刘备,他所创下的基业几乎都不由他自己打下来,而是由身边的几个牛人给打下的,武功方面有关羽张飞,文略方面有诸葛亮、庞统,甚至益州基业都是庞统给刘备一步步设计出来的基业。因而,刘备实际上的能力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刘备和庞统诸葛亮相比,他的能力压根不够看。可为什么刘备这么一个能力不突出的君王却能够牢

  • 你们认为刘备是正人君子,我却觉得他是野心勃勃,因为他与曹操是同类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出身贫寒,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并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威望,所以他要想起步很难。但是,幸亏他有两个好兄弟。我猜测,这两个好兄弟,刘备也不是随随便便交的。刘备看中了关羽和张飞的勇猛,这样日后,他倘若想要飞黄腾达,身边怎么说也有两个得力助手可以帮助他。所以,刘备第一个聪明的地方就在这里,他用心交到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