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圣关羽一生最耀眼之战?曹魏两大名将一死一降,背后还藏一个秘密!

武圣关羽一生最耀眼之战?曹魏两大名将一死一降,背后还藏一个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98 更新时间:2023/12/16 9:10:13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迫使曹操放弃了汉中,至此,刘备集团达到最鼎盛时期。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夺取汉中并没有改变刘备集团在三方中最弱的地位。

且不说势力最强的曹操,人家此时完全消化了北方和西凉的战果。就是孙权方面,把岭南纳入了势力范围,当初刘备辛苦打下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也落入孙权之手,江东统治的面积、人口都大大增加。反观刘备,汉中之战已经暴露出内部矛盾,马超张飞两军配合不力,汉中之战前期,西线输的极为窝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更无从谈起。已获得的荆州部分处于曹操、孙权双方的威胁之中,且与益州之间的军事联系薄弱。总之,当时的局势其实很不乐观。如果稍微理性一点,应该巩固既有成果,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特别是荆州,更应采取守势。

但刘备集团显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在汉中之战结束这一年,关羽发动著名的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究竟是关羽擅自发动,还是如演义所说孔明提议,关羽奉刘备之命发动,尚有诸多争议,但刘备集团主动挑起襄樊之战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先来看看襄樊之战形势图:

从图上看,关羽发动襄攀之战,向北进攻襄阳和樊城,而东就是孙权,西面与刘备统治区的腹地遥远,仅仅是离上庸、房陵较近,总体处境十分孤立。当然,在关羽的眼里,孙权集团只是“江东群鼠”,对孙刘两家早已撕破脸不管不顾,执意进攻襄阳、樊城。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吹嘘关羽一鼓作气下襄阳,曹仁被迫退守樊城。实际上,关羽从来就没有攻克过襄阳城。相反,关羽在襄樊之战正式发动前,可能花了很长时间,从当阳一线一直向北打,并且极有可能是水陆并进,推进到了襄樊地区,发动了襄樊之战。关羽后来把守荆州的兵力调来,总兵力约有5万。镇守襄阳的是太守吕常,镇守樊城的则是名将曹仁。吕常和曹仁的兵力大约各有三、四千人,自然无力抵挡关羽的大军,关羽对襄阳和樊城形成了分割包围,曹仁急忙求救,曹操命于禁庞德率七军约三万人来救援,于是发生了著名的“水淹七军”。

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在兵力上并没有优势。关羽军队要分割包围襄阳、樊城,除去这部分兵力,剩余的应该与于禁、庞德的七军相差无几。在《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被着力渲染,说关羽见襄江水势汹猛,产生了水淹七军之计。当时,骤雨数日,关羽一面收拾船筏水具,一面派人堰住各水口,待水发时,放水淹城。结果,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士兵被淹,于禁投降,庞德死战失败被生擒,宁死不屈被杀。其实,真实的襄樊之战中,关羽并没有堰住各处水口,但关羽比于禁、庞德更熟悉襄樊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河流水文条件,才得以取胜。

关羽镇守荆州多年,熟悉这里的气候。襄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上看,襄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水淹七军的发生时间是“八月秋天”,阳历应该是9月。此时,降水总体上比7、8月减少,但是,9月时锋面雨带从最北的华北、东北南撤,长江流域开始了第二次雨季,所以一连十天阴雨也是很常见的。于禁、庞德来自北方,9月的北方,雨季结束,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这就难怪,于禁会忽视南北方气候差异,把军队驻扎在江边,结果吃了大亏。

水淹七军的发生地是汉江流域,于禁、庞德对汉江的水文特征,也明显不如关羽熟悉。汉江干流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5到10月为汛期。全年中最高水位与最大流量出现的时期,呈现自下游向上游逐步推迟的规律。此外,由于受到降水变率大的影响,汉江流量过程极不稳定。如碾盘山站最大月平均流量是最小月平均流量的7.6倍。该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710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29100立方米/秒,是前者的17.7倍;实测最小流量仅172立方米/秒,为实侧最大流量的1/169。另据洪水调查资料,碾盘山1935年最大洪峰流量高达579400立方米/秒,中游襄阳站为52400立方米/秒,反映出汉江洪水威胁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关羽不派人堰住水口,天然的洪水也是极其可怕的。于禁、庞德驻军低处,洪水来袭,在关羽水军攻击下自然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水淹七军最多只是一场“大捷”,事实上并没有改变整体上的被动局面。可惜的是,关羽对此浑然不觉。关羽虽借助天气,破了于禁、庞德的七军,但始终没有拿下襄阳和樊城。一方面说明襄阳、樊城城池坚固,曹军防守顽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关羽其实没有太多攻城的手段,且军队早已疲惫不堪。但关羽早已因为眼前的胜利内心膨胀到极点,仍然不顾一切地全面进攻。所以,等徐晃的三万救兵赶到时,即使吕蒙不袭夺荆州,关羽失败的命运也早已注定。

更多文章

  • 三国看人最准的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一句话概括一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正史诸葛亮,三国诸葛亮配音视频,三国诸葛亮第一次用兵

    一般来说品评人物,这都是那些文官们做的事情,这些人不管本事怎么样,反正说大话是可以的。而在三国之中,诸葛亮也曾经培养或者推荐过不少的人才,比如说马谡、姜维。说实话,诸葛亮看人的水平有一些不稳定,在选举接班人的时候选的蒋琬还算是比较准确,而用兵的时候用的马谡和魏延,就表示诸葛亮的水平明显下降了,不过吕

  • 刘邦最亲密的兄弟卢绾,为何要背叛他呢?《史记》:他是被逼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和卢绾苦肉计,刘邦杀卢绾,卢绾与刘邦的关系

    是呀,卢绾是刘邦从小的玩伴,一直都跟随在刘邦身边,当他的左膀右臂,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为何要反刘邦呢?据《史记》记载,答案很简单,卢绾是被逼无奈的。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陈豨在代地造反,刘邦亲御驾亲征,到邯郸去平定陈豨,并且下令让卢绾攻打陈豨的东北部。陈豨在这个危机时刻

  • 汉武帝后宫美人无数,为何他偏偏爱上歌女卫子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喜欢卫子夫吗,从歌女到汉武帝身边最受宠的皇后,歌女皇后卫子夫的小说

    开玩笑的,但是细数汉朝,尤其是西汉的公主们,有许多都做过这件事儿:窦太后长女刘嫖,就对给景帝进献美女乐此不疲,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送去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供景帝挑选。景帝的儿子刘彻,甚至娶了刘嫖自己的女儿。汉昭帝的姐姐鄂邑盖,亲自为弟弟挑选皇后,把上官安的女儿送进皇宫,要知道,那个时候,小皇后才有六岁,

  • 历史上虞姬确有其人吗?为什么她的姓名、生平全部不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项羽老婆虞姬个人资料,虞姬启明星皮肤裸眼照,虞姬真人照片

    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并不多,而且可信度有待考证。项羽死后五十多年司马迁出生,他的父亲又是史官,杜撰可能性不大。《史记》中对虞姬描述如下:“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虞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2、良马是战将的半条命,和项羽的爱马并列,说明虞姬非常受项羽宠爱;3、又

  • 三国志12:曹操最快统一天下需要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志12 袁绍曹操,三国志12官渡之战曹操怎么玩,三国志12曹操怎样打刘备

    魏武帝曹操作为三国中距离统一最近的种子选手,有诸多遗憾。因此首先选择曹操,看最快统一需要多久。时间来到251年1月,作为假象的各路英雄都已经登场。曹操来到许昌,首席谋士荀彧已经前来拜见,向曹操说明了许昌的基本情况。荀彧,乃曹操手下的王佐之才,一路扶持曹操到魏公的宝座,前期的荀彧是曹操的重要支柱。历史

  • 魏灭蜀:东吴为何不救?是真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吗?来看出兵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吴为何不能灭蜀,建安二十四年东吴斩杀蜀将,易中天谈刘备出兵东吴

    最重要的是清楚几个时间节点。魏灭蜀,从263年8月进军,到同年11月刘禅投降,历时仅仅3个月而已。刘禅听黄皓谗言,信神婆不信将军。直到魏军攻入汉中,才一方面派遣廖化、张翼前往剑阁增援,一方面告救于东吴。“冬10月,蜀以魏见伐来告(东吴)。”吴主孙休在内有内乱“交阯郡吏反”,天有横灾”业石头小城火“的

  • 如果在夷陵是刘备歼灭了陆逊,对三国会有什么影响?刘备能灭吴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夷陵之战后陆逊为什么不追杀刘备,火烧夷陵陆逊完整版,夷陵之战陆逊拜将原文

    而蜀汉这边一大批中生代将领如:马良、黄权、冯习、吴班、程几等如能保全。就算刘备寸土不占,一伐时的街亭也轮不到马谡来叽叽歪歪。像黄权这样能在曹魏也做到三公的人,到了后期至少是参考李严起步的重臣。夷陵之战之所以叫生死之战、中期对峙时间长达1年左右,其实就是刘备和陆逊在比拼谁能找到对方的破绽。而无论哪方失

  • 关羽不是大意失荆州,而是因为听了此人谗言飘了,最终曹操说活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为人正直,但是又缺乏一定的政治才干,一届莽夫的他得到兄长刘备的任务,没有严谨的进行完成,而是表现的非常不屑,认为以自己的头脑,再加上自己的胆略谁人可敌。然而刘备给予的任务不是关羽想象中那么简单,荆州此地一直都是三国时期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看出他的重要性。 这个战略要地,交给了关羽去把守,荆州

  • 孙策的托孤大臣,能力不输诸葛亮,可惜一生未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策托孤,孙策被刺杀为什么还能托孤,新三国孙策临死托孤大乔

    明朝的三国演义让后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变得为人熟知。现如今的人们了解三国,大多数也是从三国演义入手,不过三国演义始终是小说,与正史还是有区别的。除了耳熟能详的几位厉害人物以外,史书上面同样记载了很多厉害人物。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厉害人物就是诸葛亮了,作为蜀汉的谋士,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恐怕刘备连蜀汉都建

  • 刘秀建立了东汉、赵构继承了南宋?不,其实这都是后人强加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是的,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都是后人取的名字。一、为什么是两个王朝?刘秀和赵构重新建国的时候,他们自己都不认为他们是建立王朝,而是延续王朝。刘秀和西汉皇室虽然血脉已经偏远,但为了表明自己是延续汉室,刘秀以汉元帝刘奭为“皇考”,把自己的国号仍然叫做汉,刘秀的庙号也叫“世祖”,意为中兴汉室。同样,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