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的关键一战,不是牧野之战

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的关键一战,不是牧野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09 更新时间:2024/2/4 1:20:17

上古医学不发达,人们以为生病了就是鬼神作祟,只要向鬼神祈祷,请求鬼神原谅,就能转病为安。但是鬼神并非无回报赐予,他们会提出各种要求,看你能否满足。这个提要求的中间传话人就是巫。西周以来,巫术盛行。卓越者进入庙堂,预卜军政大事,拙劣者浪迹江湖,给人看病算命。直到唐代,岭南地区人们生病了,不吃药,而是向鬼神祈祷,先杀鸡,不行杀猪,再不行杀牛,杀了牛病还没好,就把病人放在家里,一家人出去躲几天,让他自生自灭。因为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舍了,病还没好,说明神灵还是不满意,那就没辙了。因此周公肯以自己代替武王,在当时绝对是值得称道的伟大之举,相当于现在兄弟之间一人得了尿毒症,另一人慷慨换肾。因此上天看中了谁,就会把谁带走。周公能舍身代兄,这让武王非常感动。武王由于此祷,回光返照了一阵子,但还是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尚在襁褓的大儿子姬诵即位,是为成王。周公也因自己舍身替兄的诚意赢得武王肯定,托孤由他辅政。

但周公做了一件让全国诸侯纳闷不解的事,就是摄政。用周公的说法:“天下初定,主少国疑,怕诸侯群起叛乱,我暂时代理几天王位,等成王长大了,我就还政给他。”但摄政并非武王遗诏,武王托孤,犹如刘皇叔托孤诸葛亮,是辅政,而非摄政。虽然刘备说过让孔明取而代之的话,可是孔明不干。武王临终也跟周公说过“咱们哥俩谁跟谁,我的就是你的(乃今我兄弟相后)”之语,人们误以为武王要传位周公,搞兄终弟及,其实不然。辅政,顾名思义,就是驾车三匹马的旁边那匹,而非中间那匹。摄政,看字形就知道,用手把别人的两耳朵揪住,不听不行,不跟着走不行。这就引起了别人的不满和猜忌,这些“别人”就是周公的兄弟们。

《封神演义》说文王有一百个儿子,此为小说家言,不足为信,有史可考的十七个。二子姬发,就是武王,三子姬鲜,分封管地,后世称管叔。四子姬旦,就是周公,五子姬段,分封于蔡,后世称蔡叔。周公本分封于鲁,不出意料的话,后世称为鲁叔,而不会是周公,因为他不是周的公,只是鲁的候。但是他没有上任,而是坐镇首都,让儿子伯禽去做了鲁公。管叔和蔡叔也没有上任,他们监守在纣王儿子武庚身边,防止武庚叛乱。不想管叔蔡叔联合武庚叛乱了,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当时西周草创,民心不稳,殷人伺机反扑,因为输的不服。武王趁着纣王儿子武庚带着国中精锐殷八师远征东夷后方空虚之际,对朝歌发动了突然袭击,将纣王一举击灭。武庚闻讯赶紧回国勤王,发现江山已经易手,于是迅速召集族人,以图报仇雪恨。但是纣王刚死,人心未安,况且千里急行军回来,尚待休整,用诸葛亮话说,此时的战斗力不能穿鲁縞。而周人在牧野之战中也是实力大伤,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也不能一下将殷人吃掉,于是整编制的将朝歌留给殷人,自己退守丰地,形成两个政权暂时并存的局面。双方都明白,如果不能分疆而治,日后必有一战。这一天很快来了。

武王驾崩,主少国疑,人心惶惶,殷人起事势在必然。而管蔡伙同武庚作乱,半为自愿,半为强迫。换言之,被殷人绑架了。反还好说,不反就得被拿来祭旗。碰巧管蔡本身也对周公不满,于是利用自己武王兄弟的政治资源大造舆论:“周公将不利于成王,想取而代之,大家伙擦亮眼睛,不要被他的假仁假义蒙蔽了。”周公意识到自己处境很危险,立即给齐国的姜子牙和燕国的召公两位实力派打招呼:“我之所以摄政,是怕诸侯谋反,为了大周社稷。宗周江山如若在我手里失去,我就对不起我的太爷爷、爷爷、爸爸、哥哥,他们辛苦操劳了好几代。”齐国表示全程观望。燕国的召公对周公明确表示了支持,因为他是成王上位的铁杆支持者,也是武王托孤的三位顾命大臣之一,另一位是毛公。

这下周公放了心,于是亲自带兵,称奉成王之命,征伐管蔡。周公为何要举国亲征,因为夜长梦多,天下舆论对他很不利,再说周人克殷本身的政权合法性尚未完全建立,时间一长,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双方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鬼神皆泣。战争结果,周人再次惨胜,可见的确殷道已衰,天道在周。周公诛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将殷人瓜分统治,于是天下始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子牙的子孙明明不姓王,非要学人家隔壁老王,结果引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老梁讲姜子牙,86封神榜老版姜子牙

    自古山东出美女,齐国棠邑大夫棠公就娶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东郭姜。不幸的是,东郭姜的欲望太强,这棠公身体不大行,无福享受美人恩,结婚没几年就累死了,只留下东郭姜和棠无咎孤儿寡母。因为孩子还小,东郭姜一个女人无力应付繁重的葬礼,于是只好请弟弟东郭偃前来帮忙。东郭偃当时在齐国大夫崔杼的门下当差。可能是

  • 本是大唐名将的李靖,为什么会乱入殷商的“封神榜”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靖为什么能封神,封神英雄榜李靖被绑,封神十大殷商元帅

    然而李靖的真实原型,其实是来自唐朝的名将李靖,并非殷商时期的陈塘关总兵,为何唐朝的李靖,会被写入商朝的“封神榜”之中?李靖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其实李靖被“神化”,都是因其卓越的功绩,被世人赞颂,因此才会被后人编撰成神仙,在书中拥有传奇的人生。书外的李靖也具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他出身于隋朝末期的一个官宦世

  • 最早的“红颜祸水”是妲己吗?不,还有一个女人,比妲己手段更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十大祸水红颜,苏妲己历史,红颜多祸水高清图片

    晋国是其中的霸主之一,国君在位之时,实际权力是掌握在贵族曲沃武公父子手中的,有了实权之后,他们想要造反,要废掉国君。公元前679年,国公势力被铲除,曲沃武公在晋国只手遮天,而势弱的周天子对此不敢表达任何的想法,反而是为了讨好曲沃武公,第二年将他封为晋侯。等到他去世后,晋国再次被王室统治,晋献公继位,

  • 此人是千古一帝,却自称是姜子牙的化身,且肩负重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千古一帝最公认的一位,历史上真的有姜子牙这个人物吗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帝位,那时的唐朝外有夷族侵犯,内部政斗不止,局势动荡,处于一种百废待兴的状态。太宗认为自己责任重大,他希望自己能完成天下太平的目标,便自称是姜子牙的化身,还在磻溪修了一座太公庙。太宗此举是告诉天下人,他是和周文王一样渴求贤臣良将的皇帝,后来有一大批优秀的臣子都来投奔于太宗

  • 她是最美妲己,后面出来的不是高仿就是九块九包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妲己迷人照片,日本妹子cos妲己,圆肥白妲己仿妆

    其中最不能释怀的就是,她假装晕倒,挖了比干的心,还故意让姐妹忽悠比干,最后比干命丧黄泉……不过,小时候看封神榜,就记着看一群老头儿,还有各路神仙妖魔,却忘记,妲己能这么得到纣王的宠爱,就是她美!绝美!超级美!有美颜和没有美颜,对她来说,区别不是很大,一个眼神,就能勾魂摄魄。当初听说傅艺伟因为服装过于

  • 印第安人到底是不是殷商后裔?二者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印第安人是不是殷商后裔,美国人是中国殷商人后裔吗,赵宋是殷商后裔吗

    在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3000多年前,周武王带兵伐商,攻入商朝国都朝歌,灭亡了大商。当时正在征伐东夷的二十五万商朝军民无法归国,在攸侯喜的带领下东渡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甚至还有一些专家和学者信誓旦旦的拿出一些证据,来证明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那么印第安人到底是不是殷商后裔

  • 干掉六国的秦国,为何被一群农民起义给灭了?“作死”注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灭六国顺序顺口溜,六国合纵为啥仍然打不过秦国,秦国灭六国完整版

    [var1] 当初瘦弱的秦国被山东六国打得鼻青脸肿,是老秦人在战场上拼死战斗,护着秦国不让它灭亡。在秦国走向强盛的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粮食和以时间都献给了国家,为秦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秦国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秦国本地的一群人就自称为老秦人,秦国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和他们离不开关系,所以作为

  • 一度跻身世界第一大国,楚国为何没成功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楚国世界第一大国,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vs秦国

    关于楚庄王有一个故事,叫做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是一个相当传奇的故事,也帮助楚庄王成功问鼎中原成为霸主。在楚国势力最鼎盛的这段时间里,西方各国十分分散没啥威胁,东南亚的孔雀王国刚刚兴起,还不具备规模化战斗力,所以当时只整个地球只有楚国最强,但最后楚国连中国本土都没能统一,这就让人

  •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出处,灭齐欺楚的吴国,真就被3000人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国灭齐国,三千越甲可吞吴下一句,为什么说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乃明末清初小说家,生于明崇祯时代,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一日他诗兴大发,作出千古对联如下。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天不负,苦心人,三千越甲可吞吴。第一句描述的是项羽跟秦军的战斗,尽管项羽势弱秦国势大,然百二秦关终属楚。而第二句是说中国东南方的吴越之地。吴越虽然水乳相融,但是依旧存在着吴

  • 孔子是“孔老二”,“孔老大”是谁?孔老大为何这么低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为什么不姓孔,孔墓里有没有孔子尸骨,孔海钦是孔子嫡传吗

    [var1] 而有些不喜欢的儒家的人却给孔子起了个十分不雅的外号“孔老二”,壮大了儒家学说的亚圣孟子也随之被称为“孟老二”。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孔子真的有个哥哥吗? 的确,孔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称他为“孔老二”并没有错,但是却有些欠妥,毕竟孔子是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孔子的父亲叫做孔叔屹,在当时是属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