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突然改国号,改了一个无迹可寻的“清”,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太极突然改国号,改了一个无迹可寻的“清”,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51 更新时间:2024/1/23 19:28:13

清朝官员

至于元明清,已经不按上面的规则定国号了,元朝则是《易经》“大哉乾元”取了一个全新的国号大元,明朝有明教的说法,也有日月的意思,至于清朝,“清”这个国号则来源不明,众说纷纭,毕竟皇太极之前已经有国号“后金”了,突然改国号,还改了一个无迹可寻的“清”,那么这个“清”到底有和含义?

努尔哈赤建立的国号是“后金”而不是“金”

后金是由努尔哈赤建立的,努尔哈赤出生于赫图阿拉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是建州女真人,赫图阿拉城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很多女真人都学习明朝在这里农耕,这些土地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希望。

如今的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

有着原始崇拜的女真人对红色的太阳、黄色的土地、蓝色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有着浓厚的敬畏之情,因此红色、白色、蓝色和黄色也是女真人最喜欢的四种颜色,后来努尔哈赤以这四种颜色创立了八旗。

八旗颜色

随着明朝的衰弱,对于关外控制力也越来越薄弱,而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也因为与明军交战战死,愤怒之下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反明,趁机一统女真部落,一统女真后,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1616年)在老家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定国号为“后金”,注意,国号就是“后金”,而不是“金”。

在满语里,努尔哈赤建立的国家名字叫amaga aisin gurun,amaga是后来的意思,aisin是金的意思,爱新觉罗的爱新就是这么来的,意思是金家族,gurun是国家的意思,这连起来就叫“后金”,意思是“后来的金朝”。

后金疆域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给朝鲜的国书中,就以“maga aisin gurun”的名义自称,当然努尔哈赤只是想要在关外称雄,也没想入主中原这种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取名也相当随意,而且有时候称“后金”为“女真诸国”,这个情况直到皇太极时期才有所改变。

为何突然改族名和国号?

皇太极继位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用“后金”这个国号的,或许这个国号不太好听,他后来基本都简称“金”或者“大金”,毕竟是努尔哈赤起的名字,也是凝聚女真人的重要旗帜,他可不敢随便瞎改,但随着后金疆域的不断开拓,迫使朝鲜臣服免了后顾之忧,又和草原蒙古联盟,加上明朝起义不断,皇太极的眼光已经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了,他要入主中原。

没有皇太极,后金早完犊子了

在此之前,林丹汗之子额哲携大元的玉玺归降,这可是一件大事,也让皇太极的眼光放了很长远,此时皇太极重用汉人谋士,现在蒙古归降,蒙满联合的格局已经显现了,和原先的后金已经不一样了,改国号和改族名已经势在必行了。

至于有人说是为了消灭皇太极汉人身边金灭宋的不良印象,这原因是有,但不是主要原因,要改早就改了,何必等十年。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下令改女真为满洲,为何是满洲,目前基本认识都是来源于佛教,首先释迦牟尼的老师叫做曼殊室利,以曼殊的满语读音命名为“满洲”,而曼殊室利也就是日后的文殊菩萨,而且此时皇太极皈依藏传佛教,自称文殊后人,也有拉拢蒙古人的意思。

满族名字得以确立

至于国号为“大清”,这就有意思了,之前从来都没有以“清”为国号的,有人说明朝是属火,清朝带有水,水灭火,符合古代五行代替之说,不过能灭火的可不只是清,还有江河湖海,明显这是后人的强行解释。

后来乾隆还强行解释“天造皇清,发祥大东”,以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的一句“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来说明,说“大清”是“大青”,东方属于青色,满人又以天为至高存在,青天青天,加上三点水意思大清扫除污浊。

五行

虽然东方是青色,但却属木,属水的是北方的黑色,木头可不能灭明朝的火德,只能是北方水,因此如果要灭火,干脆取名大黑岂不更好?所以这个解释也很牵强。

大清其实叫“代青”

这么多解释都说不过去,其实还得看满语,在满文中,清朝的正式称呼是“amba daicing gurun”,amba的意思是“大”,daicing音译叫代青,gurun是国家,连在一起就是大代青国,当然daicing是音译读法,其在满文的意思是“勇士、善战者”的意思,来源蒙古语daicin,在满语里是对勇士的封号之一。

大家都知道多尔衮的封号是和硕睿亲,其实他原本的称号叫“mergen daicing beile”,也叫墨尔根代青贝勒,意思是战无不胜的贝勒,或者叫勇士贝勒,后来改国号后才拿走这个称号。

多尔衮原先叫墨尔根代青贝勒

因此皇太极用daicing作为国号,就是显示自己建立的国家战无不胜,是一个勇士的国家,当然来源于蒙语也体现了满蒙联盟局面,毕竟这个词在蒙古语也深受大家欢迎,蒙古人也明白,因此daicing也体现了皇太极的政治智慧。

按照daicing的音译,其实应该叫清朝为“代青”,那为何变成大清了呢?这就体现出跟随皇太极的一帮汉人谋士了,毕竟代青这个国号不管怎么看都不行,在汉人眼中一点也不威猛,因此根据信达雅原则,改称为“大清”,同时也可以解释五行相生相克。

这个翻译就和之前把皇太极的本名hong taiji改为皇太极一样,本来是叫“洪台吉”或者“黄台吉”,改为皇太极,这名字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所以清朝的国号其实叫“代青”,在一番美化翻译后才叫“大清”的,而且国号是两个字,大也算国号之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请回答: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乞丐为什么能当皇帝?朱元璋从乞丐和尚一跃而为明朝开国皇帝,自称帝之日起,他就必须好好回答这道论述题。他一开始想找个名人联个宗,谎称自己是朱熹的后代。可是这个谎也太经不起推敲了,不但不能给自己增光,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心虚。为这个问题苦恼许久之后,朱元璋突然脑筋急转:自己的出身利用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华夏大地上到底出现了多少部分派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我国同日本打了十四年的战争。当时我们国家有多少军队?为什么这场战争这么困难,据统计,在战争中期,我军、海、空军合二为一,总人数超过200万人,但当时派系太多,中央军队只有40多万人。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中央军队。北伐和中原战争后,中国军阀虽然很少能威胁到中央的权威,但仍有一大批独立的军队。

  • 湖州宋韵文化日历 | 3月17日:南宋龙泉窑青釉瓜棱壁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二 〇 二 三 癸 卯 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廿六 星期五 ▲ 南宋龙泉窑青釉瓜棱壁瓶出土于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银子桥村凡石桥宋元聚落遗址。收藏单位: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日历版权归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所有。

  • 乾隆在路边吃西瓜,边吃边夸赞瓜农,刚走出400米却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在封建社会,地位是最为尊崇的的,同时帝王的心意是不允许他人任意揣测的,俗话说,帝王的心是最难猜策的,还有一句话就是君子一怒浮尸百万,说起来帝王我们最常听说的就是乾隆了,因为很多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都喜欢从乾隆入手,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不过前段时间十分热播的一个剧《延禧攻略》也是讲他的故

  • 高太后在女性中被称为姚顺,在当时有什么帮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高太后也很任劳任怨。太后不同意新法,重用司马光等像她这样不同意新法的人。而她的身份也被司马光利用改母改子废除新法。就这样,从熙宁二年开始,王安石的很多条约都被废除了。1086年王安石病逝,他的改革没有成功,但高太后的做法却为司马光等人所喜爱。就这两点而言,说她是女子中的尧舜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她

  • 湖北省造的大清铜币目前市场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湖北省造的铜币虽然珍稀的品种比较少,但是它的银币收藏空间就不一样了,我们一般市场上面比较常见的两种版本的湖北省造的银币就是宣统时期的和光绪两种版本的钱,这两种版本的钱一般情况下来说,它们的收藏空间都是能够在我们的收藏范围内,很多藏友估计都有收藏这类钱币。宣统的版本和光绪的版本在大体相差不是特别大,一

  • 为什么盗墓贼打开宋太祖和赵匡胤的棺材时会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是曹操发明了摸金孝威的暴利行业倒是没错,但在宋朝末年,还有一个傀儡皇帝将盗墓彻底“发家致富”,这个人就是刘豫。当时,他就直接萌生了宋太祖孔陵的念头。在他的影响下,不少盗墓贼蠢蠢欲动,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寻找。其中有一位名叫朱漆脸的盗墓贼,出生于河南巩义,在当地也颇有名气。后来,当他一天晚上独自潜入宋太

  • 后人对北宋司马光评价不高,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光的生活很简单,简单的菜和简单的饭菜,穿着普通的衣服。他的政治生涯并不突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他是典型的封建保守派。宋朝在多次战争中都输给了对手。国情已到了危急关头。司马光仍然坚持宗法和伦理治国。不过这种局面在宋哲宗和赵煦登基后被打破,王安石的宰相由司马光继任。他非常讨厌

  • 说说民国那些滥情的娘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国渣女知乎,滥情年代的说说,民国风照片说说

    于是涌现了很多美女,当然应该没有现在多。但是因为当时的美女兼有封建余气的闺阁气质,更新有新时代女性的大胆泼辣,所以才显得更加可人。据说有一年,林徽因在国外觉得苦闷,给徐志摩发电报发牢骚,徐志摩第二天就跑到邮局给林回电安慰她,但是电报局的工作人员看了看电文,说先生今天您是第四个给这位女士发这种电报的了

  • 袁世凯临终前叮嘱儿子:给我送葬时,见穿红衣之人,除掉方可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爹啊,您老人家还有什么嘱咐的,尽管对儿子说。”“出殡那天,你就甭来亲自抬棺送行了。”老人忽然间犹如回光返照一般,仔细叮嘱道。“为什么呢?”“你要紧紧盯住那些宾客,一旦见了穿红衣服的人,你就立马将他除掉,方可自保。”这段对话发生在1916年6月6日,是袁世凯在临死前和儿子袁克定之间的对话。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