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建国时有34个功臣,无情残杀了30人,还剩下4人分别是谁?

朱元璋建国时有34个功臣,无情残杀了30人,还剩下4人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6 更新时间:2024/2/28 14:48:14

朱元璋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朱元璋年轻时非常英勇,而且为人豪气,没过多久就在军中崭露头角,在他的影响下,包含徐达、郭英、周德兴等人也加入到起义队伍中。后来,还陆续加入了刘伯温、常遇春、蓝玉等人,这些人虽然都来自不同的背景,但都认同朱元璋的理念,奋力作战,力求推翻元朝,确实也收到了结果。

然而,朱元璋登基之后,对于这些人的态度却丕变,担心他们会有叛变的可能,陆陆续续杀害了30人,最为知名的就是胡惟庸家族,留下来的4人分别是汤和、耿炳文、沐英、郭英

汤和

四人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位正是“汤和”。汤和在幼年时是孤儿,与朱元璋是同乡。他幼年便有远大志向,嬉戏玩耍时,曾练习骑马射箭,统率群童。郭子兴起兵时,汤和带领十余人前去归附,因功被授予千户之职。后来,他写信邀请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可以说没有他,朱元璋还是一介平民。

后来,朱元璋升任大将,诸将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辈,都不肯居于他人之下,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唯独他认真谨慎听从指挥,朱元璋为此非常高兴。

不过或许因为是幼年同伴,汤和很早就看穿了朱元璋的个性,因此朱元璋登基后没多久,汤和就告老还乡,解甲归田,远离了权力的斗争,也成功躲过了被杀害的风险

耿炳文

元朝末年,耿炳文与其父亲耿君用追随朱元璋渡过长江。耿君用在1356年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力战而死。耿炳文承袭其父的管军总管之职,继续统领其部众。后来,耿炳文攻下长兴州,获战船三百多艘。

朱元璋改长兴为长安州,在县署内设立永兴翼元帅府,耿炳文任总兵都元帅。此后,耿炳文固守长兴十年,前后历数十战,多次打败张士诚。明太祖排列功臣之时,耿炳文与大将军徐达等人列为一等,后来靖难之役时,耿炳文率军坚守真定城(今河北正定),朱棣攻城三日,一直没有攻下,遂解围而去。

郭英

郭英十八岁与兄长郭兴一同跟随朱元璋起兵,朱元璋十分赏识他,命他在军帐里值宿,称呼他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武定侯。郭英身经大小五百余战,总计擒斩获俘人马一十七万余,身被七十余伤。郭宁妃是他的同胞妹妹,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

建文时期,郭英参加靖难之役,随耿炳文、李景隆讨伐燕王朱棣[8]。白沟河之战中,朝廷军战败,李景隆向南撤退,郭英等向西撤退。靖难之役后,郭英罢官回归故里。永乐元年(1403年),郭英去世,终年69岁。追封营国公,谥号威襄。

郭英对朋友很忠义,精通史书,统率军队纪律严明,对朱元璋十分忠诚。又因为宁妃的缘故,他得到的恩宠尤多,这是诸功臣望尘莫及的

沐英

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十八岁时授帐前都尉,守镇江,后随大军入福建,以功迁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年(1377年),充征西副将军,讨西蕃。封西平侯。

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右副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攻讨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大兴屯田,劝课农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云南逝世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荆轲:君子死于知己,拔剑刺燕京是一门古老的生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荆轲作为我国人民所知的最著名的古代刺客,却是一个失败的刺客。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失败的刺客为何传唱千年?这个答案在陶渊明的《咏荆轲》中得到了回答。君子与知己同归于尽,举剑出燕京。谁是荆轲的心腹?我觉得是田广,至少不是太子丹。从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到二年,秦将王建一直率兵攻赵。赵

  •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为何超越北方,改变中国经济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卑湿之地当时的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不太适合人们居住,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南方的土地也不够肥沃,粮食产量也不高,“地薄,寡於积聚”。当时,南方的生产方式非常落后,还是那种刀耕火种式的,“或火耕而水耨”,产生的粮食虽然够吃,但是“无积聚而多贫”。所以“江淮以南

  • 战国时六国人才远比秦国多,为什么最后却输给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1、与秦相比,各国的变法都不够彻底。秦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实行郡县制,商鞅虽死,秦法却延续下来。而列国的变法,诸如申不害变法或是吴起变法,都没有秦国的变法来的彻底,秦变法比六国变法都成功,铲除旧势力也比较彻底,为秦的强盛打好了基础。2、秦的连横策略与

  • 屈原一生经历了什么,又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屈原“善治乱,善言辞”,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提出了非常精辟的建议。可惜被小人陷害,落得“信而疑,忠而毁”的下场。[var1]最终,在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都营后,屈原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跳汨罗江自尽。相传,当地百姓听说后,纷纷划船抢救这

  • 赵匡胤是死于谋杀还是急病?他妻子死前一句话,透露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金碧辉煌的宋朝皇宫大殿中,处处透露出一股诡异气息。赵匡胤在当夜把弟弟赵光义召进宫中,二人在殿中开怀畅饮,促膝长谈。赵光义走时,侍从们看见赵匡胤用斧柄戳地,对赵光义说了一句话:“好为之!”夜半时分,一向健壮的赵匡胤突然死去,年方四十九岁。宋皇后传令內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召进

  • 重庆钓鱼城遗址新发现南宋末年规模宏大建筑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2月9日在重庆合川钓鱼城遗址拍摄的新发掘出的城门、城墙遗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钓鱼城地处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汇处的重庆市合川区,占地2.5平方公里。宋元(蒙)战争时期,蒙古大汗蒙哥兵临钓鱼城,在当地将士顽强抗击下,蒙古大军不能越雷池一步。钓鱼城战争时长逾36年,是历史上有名的

  • 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是怎样对待24岁的皇后大嫂的?行为令人费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为何没有传位与自己的儿子,历史上有种种猜测,大多偏向于赵光义杀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死的节点实在是太特殊了,他邀请自己的弟弟进宫吃饭,顺便让他留宿在宫中议事,第二天早上被发现一命呜呼了,在他死前并没有留下遗嘱,按理来说,这皇位应该是赵匡胤儿子的,但是却被赵光义拿到了手里。第一个知道赵匡胤驾崩的,是

  •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如何对待年仅24岁的皇后嫂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题主的这个问题,的确容易让人想歪,难免会想起一些桃色绯闻。毕竟,宋太宗还是名声在外的。李煜的小周后,被黑黑胖胖的赵光义霸占,还叫人现场做了春宫图,历史上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例。此文所提到的皇后,应该是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孝章皇后宋氏。宋氏嫁给赵匡胤之时不过17岁,比老赵足足小了25岁,典型的老夫少妻啊!

  • 秦始皇并不是头脑发热,才统一六国的,而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始皇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据说秦始皇在掌握了大权之后,就和身边的一些谋士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主要采取的就是远方来交往,近出来攻打的战略,最终把弱小的国家占为己有,而距离秦国远的一些地方,则需要通过友好的交往,避免出现引起多个国家来进攻,先攻打离秦朝比较近的韩国,这样就比较方便,大大的节约了物

  • 张无忌在朱元璋做皇帝后,结局如何?网友:派大军全力追杀张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位网友说:张无忌武功天下第一对吧。没事,拿人命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人总有睡觉打盹的时候。是杀不了你,可你也没法逍遥活着。张无忌你也应该明白我的态度了吧,就是撵你走。不厌其烦,躲得远远的,去大漠,去印度泰国,去波斯,哪里都好,总之不要再在中原出现了。张无忌的结局,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和赵敏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