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往事2|三次意外定废立,东周第一王都遭遇了哪些坎坷?

春秋往事2|三次意外定废立,东周第一王都遭遇了哪些坎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23 更新时间:2024/2/4 0:16:40

两军相遇,分外眼红,不由分说便厮杀起来。须发皆白的卫武公亲自上阵,大振诸侯联军气势。秦襄公率领的彪悍秦军因长期与犬戎交战,熟悉敌情,故而重创犬戎,立功甚多。

[var1]

接下来,按《史记》的说法,犬戎受到救周诸侯联军的围攻后,把镐京洗劫一空而退。众诸侯会合申侯,一起立宜臼为天子,称周平王,并于次年(公元前771年)东迁洛邑,正式开东周时代。

但是,这段史料明显不对劲,想必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赶来救援的秦、晋、郑、卫等国救周,救的可是周幽王;而申侯、缯侯、宜臼等,可是引入犬戎的“引狼入室者”,还是弑杀周幽王的参与者。

两方阵营针锋相对,救周诸侯又怎会如此神速地跟申侯、缯侯和解,共立宜臼为天子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显然是有人刻意隐瞒历史真相,不想让后人了解实情。若非后世出土了《竹书纪年》及“清华简”《系年》,他们几乎可以说是成功了。毕竟有司马迁老先生的《史记》加持。

[var1]

现在才非常理解孟老夫子的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根据《竹书纪年》及“清华简”《系年》的记载,周幽王和新太子伯服被杀之后,西虢国君主虢公翰立了周幽王的弟弟王子余臣继任周王,称周携王。这样一来,就与申国、缯国、许国所立的天王,形成了“二王并立”局面。

除了利益相关方外,众诸侯都对“二王并立”的局面都作壁上观。一来是因为这两个王的继位合法性都不足:一个是兄终弟及、不合周礼;一个是合谋弑君、为人不齿。二来,没了周天子的辖制,诸侯也乐得逍遥自在。

因此,如无意外,宜臼这辈子顶多也就是一个割据一方的王了,而且有没有实权还不一定。

但是,毫无意外的是,意外来了。

周平王这一生,真的是处处有意外,人生大起大落、几经沉浮。现在我们就先从头说起,抽丝剥茧、层层剥离,看看宜臼这位悲剧太子是如何被一次次意外,推向历史潮头的。

第一次意外——太子之位被废

在周礼齐备、登记森严的西周王朝,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士人百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名分地位就几乎已经注定。嫡长子继承制,是整个西周社会公认的铁律。

所以,对于年少的宜臼来说,只要能健康长大,在周幽王龙驭宾天之后,他就是西周王朝名正言顺的继承者,是大小诸侯名义上公认的王。

然而,意外出现了。父亲周幽王和褒姒生下伯服之后,便不管不顾地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自己母亲的王后之位也被废除。灭顶之灾,随时都会到来。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周幽王这样做,一定有原因。

上文我们猜测过,说周幽王这样做自傲自大、有恃无恐,这是在心理状态上的猜测,也就是说他不怕得罪申国,不怕与之交战,甚至还有可能是故意找茬,目的就是想要与申国开战。

[var1]

为什么呢?千年之后唐高宗时的一段故事,或许能让我们一窥其中缘由。

与周幽王一样,唐高宗也曾废掉原配王皇后的后位,及其养子李忠的太子之位,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之子李弘为太子。这其中固然有唐高宗喜爱武则天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借机打破他的舅舅、权臣长孙无忌对朝政的把控。

以改立皇后、太子为契机,摸清朝臣的立场,看看有哪些大臣是站在舅舅一边的、哪些大臣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以便在立后过程中,清除反对势力,实现真正的亲政。

历史往往有相似之处。早在周幽王的父亲宣王在位时,申国就与王室发生过冲突,并大败王师。到了幽王时期,申侯以国丈之尊外御犬戎,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这样的局面,想来是周幽王不愿看到,并想极力打破的。

只是,周幽王高估了自身的实力,低估了申后和太子宜臼背后的势力。

第二次意外——背负弑君之名

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宜臼是个“狠人”,相反,他本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非常若,被大家看重的,只是他的那层身份。

即便是大家对这段历史都很熟悉,但依旧并不清楚太子宜臼,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一定的机智这是肯定的,否则也不会在被废之后奔逃申国。从这点看,他不愿坐以待毙,懂得自保,不像晋献公的太子那样愚忠愚孝。

但逃到申国后,他的个人意愿就左右不了局势了。也许一开始他只是想保命,或者想得再远点,就是等幽王去世后,在外公的支持下,回镐京夺回王位。

只可惜,周幽王带给申侯的屈辱实在太大,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一怒之下,申侯便联合缯国、许国立宜臼为王。

一个废太子,就这样被猛烈地推向历史前台,他已经没有任何许选择,苟安一方也不可能了,除非打败他的父亲,争一个政治身份,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过,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就不是他这个既无兵又无权的人能控制的了,尤其是自己的外公还引入了犬戎。作为周朝的宿敌,千百年的仇家,他们又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重创周朝的机会。

[var1]

申侯和缯侯有没有想过弑君已经不重要了。即便动手的是犬戎,在天下人眼里,他们也是参与者。作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周幽王虽然有错在先,但引狼入室、弑杀天子是无论如何都洗刷不了大罪。

所以,即便是幽王和新太子伯服都死了,天下诸侯依然不承认宜臼的天子身份。虢公翰才能在乱局之中另立新君,并且一立就是十二年。

那宜臼是如何咸鱼翻身,成为大周王朝“正统君王”的呢?这就是他人生的第三个意外了。

第三次意外——晋文侯的提携

如果非要给宜臼找个生命中的贵人的话,非晋文侯莫属。

当年的“父子之战”中,宜臼虽然和晋文侯分属两个不同阵营,但他们本身并无利害冲突。如今十二年过去了,关系该缓和的也缓和了,晋文侯一方面对宜臼的遭遇感同身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下篇专门讲述);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慢慢看清了宜臼这个天子身份的价值。

是以在公元前760年,他突然率军袭击了今天河南三门峡的西虢国携地,杀死了西虢公一手扶持的周携王,除去了周平王的竞争对手。

按说,没了竞争对手的周平王这下可以顺利入继大统了,但没想到的是,天下诸侯还记得他弑杀君父的事情,所以周平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这点在“清华简”《系年》中有明确记载,说周朝当时“无王”九年。显然,人们根本不把周平王当领导。

一看周平王名声不好,晋文侯也不好冒天下之大不韪,硬推宜臼为天下共主。直到十年之后,看时机成熟了,才把周平王从少鄂这个地方接到宗周,坐进了镐京的旧王宫内。

镐京毕竟是周朝的正式都城,晋文侯让周平王入住镐京,就是要为他镀一层“正统”光环。不过,当时的镐京早已破败不堪,是以镀了三年“金”后,在公元前747年,晋文侯联合秦襄公、郑武公又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

东周时代,正式开启。

[var1]

最后的话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敌对阵营的秦襄公、郑武公都加入了护送周平王的队伍,天下诸侯也就再无话说,周平王的天子之位算是尘埃落定。

到这儿我们也就清楚了,“二王并立”和“无王”九年的历史为什么要被刻意隐瞒了。

但就周平王的遭遇来说,这点事情又似乎不值一提。

公元前720年,内外交困中的周平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这一生有太多的意外,有太多的无奈。虽然身处西周崩溃、东周开启的历史关键期,但他从头到尾都不是主角,历史甚至都没有给他一个清晰的面庞。

他像是一片羽毛,被时代裹挟着,被吹到哪儿就在哪儿落下。

他走了,留给后世的是一个“王室日益衰、诸侯日益强”尴尬局面,而等待天下诸侯的,将是一个“弑君三十六,亡国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的血腥春秋。

关于平王继位,您有什么想法?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正历史上的纣王或许是位明君,究竟是谁抹黑了他三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纣王老胡,历史上真实纣王简介,妲己去纣王寝宫吻戏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登上皇位,在编撰唐朝历史的时候,他就命令史官将前太子李建成描绘成了一个软弱无能、嫉妒弟弟的形象,但实际上,李建成的军事实力也很强,刘黑闼就是他打败的。无独有偶,史上著名的暴君商纣王真实的样子也不是那么残暴,他甚至能称得上是明君,但是周武王将其打败之后,便抹黑了他,这个骗

  • 周朝的祖先,是怎么一步步给周文王周武王打下来的灭商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和夏朝商朝一样,都是黄帝的后裔。周朝的祖先号后稷(名弃),是黄帝的四世孙是帝喾的儿子,与商朝祖先契是兄弟。所以,弃的血统是贵族,这也就为他以后封官甚至成为诸侯,贵族血统为周提供了身份基础。弃在儿时,就已经表现得跟常人不一样。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游戏的时候,弃玩的游戏已经是种植棉麻、豆类等农作物,并且

  • 春秋往事5|爹不疼妈不疼、取个名字叫寤生,奸雄郑庄公的悲惨童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的源起,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噩梦;开端,是由于一个女人的私心;推进,是一家三口的各怀鬼胎;结尾,则是一个人孤独的、看似胜利的胜利。这个女人,就是郑武公的夫人武姜。[var1]母亲的来历说起这个武姜,可是有些来头,她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申侯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初就是他,联合许国、犬戎进攻镐京杀了周幽王

  • 这一次,秦国出了个卑鄙的君主,一下子把老秦人的好名声全败光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老秦在线阅读完整版,守门大爷老秦的故事续写,史君是老秦吗

    [var1]秦国君主历代贤明,可这一次,却出了个卑鄙的君主,一下子把老秦人的好名声全败光了,那么,这位君主到底怎么个卑鄙法呢,你看下去就知道了。桓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577年,秦桓公忧愤而死,世子赢石继位,江湖人称秦景公。其时秦国刚刚打败麻隧之战,被晋国率十国联军打到距雍都只有二百余里的侯丽(陕西泾

  • 《他是谁》聂小雨遇跟踪,卫国平以身犯险受重伤,聂宝华找到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么多年不止有卫国平记的,聂小雨也是无法忘记,只要是有关那起割喉案凶手的人或物,都能让聂小雨胆战心惊、冷汗直流。而现在当年那种被偷窥的感觉,竟然再次出现了,这让聂小雨十分的害怕,于是聂小雨急忙找卫国平,告诉卫国平自己的感受,并希望卫国平能调查真相,这次能将凶手绳之以法。然而卫国平找了一圈

  • 天意:穿越女叙述季姜被秦王凌辱的过程,韩信痛哭,她这样安慰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意韩信和季姜的结局,天意之寻秦宝鉴季姜恢忆,季姜韩信

    [var1]刘邦要进军中原,所以重用了韩信。韩信虽然没有像刘备那样理会茅草王,但也有意试探刘邦的诚意,让他久等了。韩信看出了刘邦的诚意,接受了刘邦的招募。刘邦问韩信如何进入中原。韩信献明修栈道、暗陈仓之计,使汉军进军中原,韩信被封为将军。韩信回到家,让穿越女给自己讲讲季姜的事。穿越少女生怕韩信伤心。

  • 五国联军打败秦国后,秦国为何变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从这里就可以体现出秦国的厉害了。即便五国联手进攻秦国,秦国依然没有灭亡。五国第一次联手对付秦国的时候,其实这五个国家并没有全力出力。当时秦国的实力很强,远非这三个国家可比,因此秦国赢得了这场战争。[var1]在接下来的几场战争中,虽然五国有时击败了秦国,但秦国还是利用了地理环境的优势,在函谷关进行了

  • 三国群雄韩遂,为何注定了这无法挣脱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晚年丧子,老部下纷纷叛变,连他女婿阎行也背叛了他。最后病死,头颅还被手下当礼物送给了曹操。[var1]说起韩遂,他的人生开局也是非常牛逼的。当年,他和曹操父亲同被推举为孝廉;虽在边疆,但名气却早已传到数千里之外的京城,连大将军何进都曾主动招揽他;黄巾起义前,韩遂曾去过洛阳,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对他说:“

  • 拜师学到黄忠廉颇刀法的他,比武场击退罗家将,战杨再兴夺武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忠能打过廉颇吗,李广和黄忠谁剑术厉害,黄忠廉颇成语

    [var1]undefined【群雄鏖战比武场】面对眼前的钢叉来袭,初显身手的小梁王来了招怀中抱月,运上八成力气的他用刀杆往外一崩,奋力而击的梁兴被震得双臂一阵酥麻,钢叉被架开的他并没有慌乱,严谨的他迎头又是一击,盖顶的气势看着都让人心寒,机敏的小梁王只是闪身相避,刚准备出挥刀劈斩之时,钢叉招法突然

  • 战国战国时期建筑业发展曾是古代巅峰,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周朝的分封制逐渐演化成为诸侯争霸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var1]研究战国时期建筑业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历史学研究,能够深入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在本次研究中,将会对战国时期建筑业的地位和作用、建筑风格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