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襄公召集诸侯在盂地会盟,想当盟主却被楚成王抓住差点送命

宋襄公召集诸侯在盂地会盟,想当盟主却被楚成王抓住差点送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59 更新时间:2023/12/19 4:26:03

宋襄公是个资质平平的人,宋国的实力也不强大,可是成为霸主的诱惑实在太大了。齐桓公薨逝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是个可利用的机会,就收留了公子昭。

周襄王十年(前642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要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没几个人理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宋襄公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边界上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就是齐孝公。宋襄公为齐孝公复位出了力,自认为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足够树立威信称霸诸侯的时候了,便想会盟诸侯,把自己的盟主地位确定。于是,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

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春季,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宋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霸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已莫属。他事先末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把时间定在当年秋季。楚成王和齐孝公两人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心里却不痛快,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当时楚成王和齐孝公都在口头上答应宋襄公提出的以宋国为盟主,约定效齐桓公“衣裳之会”,不以兵车,择定日期于宋国的盂地会盟诸侯。

当时诸侯会盟有两种方式:一是为了方便或防止意外的事情发生,都带兵车,称为“兵车之会”。二是有时怕带兵车会引起别人怀疑,便约定不带兵车,称为“衣裳之会”。《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载:“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但也有的国君心怀叵测,背信弃义,答应人家“衣裳之会”,自己却暗中带兵车作以埋伏,会上对人家搞突然袭击,楚成王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他包藏祸心,表面上答应宋襄公,心里却另有打算。

[var1]

宋襄公

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七月,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宋襄公的哥哥目夷向宋襄公进谏道:“楚,蛮夷也,其心不测。君得其口,未得其心。臣恐君之见欺也。”襄公不以为然,说:“寡人以忠信待人,人岂忍欺寡人哉?”不听目夷之谏,传檄征会,先遣人于盂地筑起坛场。目夷又进谏说:“楚强而无义,请以兵车往。”襄公说:“寡人与诸侯约为‘衣裳之会’,若用兵车,自我约之,自我堕之,异日无以示信于诸侯矣。”到了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登坛后陈牲歃血,推盟主为尊时,楚成王竟毫不客气地立在第一个位次。宋襄公和他辩理时,他的臣子成得臣、斗勃卸去礼服,现出重铠,招来跟随楚王前来的上千兵士飞奔上坛,先把宋襄公两袖紧紧捻定,指挥甲士,掳掠坛上所陈设的玉帛器皿之类。楚成王逮捕了宋襄公,众甲士将公馆中所备献享犒劳之仪及仓中积粟掳掠一空。宋襄公的随行车乘全被劫掳。然后,楚成王带领人马,押着宋襄公,杀向宋国国都睢阳。“

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后来,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就把宋襄公放回去了。

从那时起,宋襄公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出气。后来,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机会,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知道消息后,求救于楚成王,楚成王答应来救援郑国。

楚成王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星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涨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虽说他事实上称霸失败,也是春秋时代礼乐崩坏的必然结局,但后人对襄公的评价并不低。事实上楚国也正是因为依仗蛮力欺负礼让的襄公也最终为中原诸侯所不齿,埋下了城濮之战被晋侯重耳击败的伏笔。五霸之说有两种,其一认为是齐、晋、楚、宋、秦,这是孟子提出的,还有一种认为是齐、晋、楚、吴、越,这是荀子主张的。因孟子讲究仁义,所以评定标准不以成败,而以其为人来界定,但荀子注重现实,因此从成败的角度上主张吴、越。但荀子终究没有成为儒家正朔,因此后世仍以孟子的五霸之说为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吴越所谓霸业并没有得到中原诸侯承认,当时它们虽然兴盛一时,但在中原诸侯眼中仍然是蛮夷之国。

司马迁在《宋微子世家》最后的太史公曰里面就品评了宋襄公,说“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var1]

宋襄公

事实上,现在的主流观点评价宋襄公总是说他多么愚蠢,多么迂腐,但却看不到他讲仁义绝不是“空谈仁义”,而是确确实实地将仁义的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因为在周代,按照华夏礼仪和道德要求,确实是很多地方都有讲究的,连贵族出去打猎都要依照礼法,比如不杀幼兽、一箭射中没射死的伤兽也不能赶尽杀绝,还有诸多礼制的规定。这些都体现了华夏先民是文明礼仪之邦,这些繁复的周礼正体现了古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诸侯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准则。而在战斗中不杀老人之类虽说仁义得过分,但按照周礼的精神也是很符合的,要知道,春秋前期的诸侯战斗都是要下战书约定时间地点,然后带军队双方列阵完毕,然后堂堂正正对决,类似于“决斗”这种形式。而绝对不是春秋后期到战国以后的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在宋襄公时代,只有他还谨守着这些古老的礼仪和道德,其他所有人却已经不将这些礼让的精神放在眼里了,当然这也是乱世的必然。

所以可以说他天真,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宋襄公绝非“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可是那个时代正如阿赫马德·玉格乃克《真理的入门》所说:“谁若是伪君子,他就成人上人。谁若想成人上人,他必须先当伪善者。谁若讲道理,他会走投无路,谁若蛮横无理,他竟前程宽阔。”宋襄公抱残守缺、不知变通、妄自尊大自然不当,但是其本身恪守礼仪这一点却是不可抹杀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花脚大仙分享:《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6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系列之六花脚大仙分享陕西曾长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心舞台,特别是周秦汉唐四个大一统王朝,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本次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奉贤博物馆承办,陕西省多家文博单位大力支持。四个时

  • 在内乱和戎狄的侵略下周王室东迁权力下移,春秋战国鏖兵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打击之下,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依仗晋、郑等诸侯的力量迁都“洛邑”。从此王室开始衰弱,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大夫专政与夷夏斗争登上舞台。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

  •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以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闻名于世。2022年7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西吴壁遗址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东部(遗址IE4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考古工作者共清理16座墓葬,墓葬时段相当于二里岗下层一、二期

  • 秦灭六国之后,六个亡国之君结局如何,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与六国,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老梁讲秦灭六国完整版

    这一计谋具体是指“胜燕齐,稳魏楚,灭韩赵;结交相攻,一一击破”。秦王政府采取这一战略,在十年内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楚、赵。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之后,嬴政建立了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越了“三皇五皇”,自封“始皇”。这段历史相信

  • 在三国众英雄中,谁才是撩妹的第一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志女武将谁最强,盘点三国中的搞笑撩妹片段,论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里面这样的事儿也同样脍炙人口。那么多的英雄人物,千人千面,一个个都是鲜活的面孔。若比起撩妹的技巧来,有时候真难分出高下伯仲。情景不同,撩法各一,可比性就不是那么鲜明。我以为,撩妹强哥首选吕布吕奉先,原因大家都了解了。人家吕布奉先哥与那美女貂蝉的风流故事,一点儿也不逊色楚霸王项羽和虞姬。吕布爱美女

  • 古代刺客之首是荆轲,当年他刺秦失败了,为何还能得到这个称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史记》中是有记载的,说荆轲曾和盖聂谈论剑术,最后还不欢而散了,盖聂就把荆轲给赶走了,从这里也可出看出来,他并不是当时技术最好的刺客,剑术也不是最好的,但就是名垂千史。 其实有这么两点,一个是勇气,一个就是他的义气。秦王是一个很威严的人,秦舞阳那么一个嚣张跋扈的人,面对秦王都怕的要死

  • 到底有多厉害?他若没死,曹操可能早就完成了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图/翻摄自百科词条)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可惜郭嘉英年早逝,他若不死,三国局势有可能因此改变

  • 【历史文化】三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梅铮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梅铮铮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璀璨,三国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当时的中华大地诸侯纷争、群雄割据,众多风云人物在这不足百年的历史舞台上展示才能,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剧”。三国英雄家喻户晓,英雄传奇妇孺皆知,故有“唐三千,宋八百,说不尽的三

  • 被罗贯中置之死地的吴国三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贯忠与罗贯中,罗贯中的谋略在三国和谁相当,三国被罗贯中忽视的名将

    一、孙韶——鲜有负败[var1]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富阳人。“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本姓俞,为孙策钟爱,赐姓为孙。甚得孙权器重,历官偏将军、广陵太守。魏文帝曹丕南征至广陵,孙韶率死士五百人,突袭曹丕大军,得其副车车盖,以功迁镇北将军,封建德侯。孙韶为边将数十年,善于抚御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戒、侦悉

  • 吕布糊涂一生,临终前却聪明一回,怒喊6个字当众拆穿刘备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为三国第一猛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吕布当时身边有一个很厉害的谋士名叫陈宫,按照常理来说,有陈宫这种顶级谋士辅助,加上吕布自身实力也强,想要在天下占据一席之地应该不难,很可惜,吕布并不能做到知人善用!吕布听信妇人之言,根本不采纳陈宫的建议,整日纵情声色,打骂属下,最终惨败!▲曹操打败了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