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一战,白起坑杀赵国将士40万,为何不一举攻破赵国首都邯郸?

长平一战,白起坑杀赵国将士40万,为何不一举攻破赵国首都邯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06 更新时间:2024/2/7 18:59:39

由于后期赵武灵王昏庸,两个儿子之间为了王位,打的是不可开交,赵武灵王自己也病死沙丘,从此赵国开始往下坡路走了。而反观秦国这边,经过商鞅一系列变法改革,国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就在此刻,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40万人马,打的赵国一蹶不振,国力大衰。那为什么秦昭襄王不命令白起直接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一举灭了赵国了?这其中原因一一道来!

[var1]

众所周知,打仗拼的就是物力和人力。要知道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国与国之间都是拼尽了所有家底,甚至老百姓都是亲自上阵杀敌。秦国为了争夺上党区域的领土,出动了60万军队;而赵国这边可是出动了45万人马。由此可见,两个国家之间所有的青壮勇士都掏光了。

一开始廉颇带领赵军一直和秦军僵持不下,闭城不出,后来由于白起让士兵散播谣言,秦军只怕赵括,结果赵孝成王急于求成,竟然临阵换将,把廉颇换成了赵括。赵括只是个纸上谈兵之辈,贸然改变赵军进军策略,在长平主动调动所有军队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

秦将白起大喜过望,改变战术从而分兵两路:一路开始佯败,把赵军引诱到秦军主力的包围圈;另一路命大军切断赵军的后勤补给,就这样秦军来了个反围剿,导致赵军粮草断绝,困于长平。赵括不甘于求困,反复想率军突破重围,都被秦军打退,最后自己却被秦军弓箭射死,主将一死,赵军上下军心动摇,20万降卒最后被白起一夜斩杀。

[var1]

其一,秦昭襄王也得知白起大胜,也想一举进军赵国首都邯郸,灭了赵国。但是此一战秦国也是耗损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虽然赵军40多万人损失殆尽,但是秦军这边也损兵折将十几万人,而且国中粮食也所剩无几,大量的良田无人耕种。如果这时候继续命令白起进军赵国,国内的物力和人力是难以维持的,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其二,虽然秦军大胜,必定坑杀赵国这么多人,如果贸然进军赵国本土,肯定会遭到赵国上下所有人的反抗,赵国经过长平一战,上下齐心,同仇敌忾,即使秦军战斗力再猛,面对赵国全民皆兵,恐怕自己也得损失巨大,这不利于自己国内的经济发展。

其三,即使灭了赵国,秦军估计也是精锐丧失七七八八了,以后还怎么较量其他五个国家,要是东边的齐国和魏国联手一起攻打自己,那还有那么多军队抵挡嘛。所以秦昭襄王的策略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到的。只有和赵孝成王签下停战协议,养精蓄锐,才能双方皆大欢喜,这对于秦国发展和积蓄力量大大有利,等以后强大了继续攻打,岂不是易如反掌,必定孤注一掷风险太大。

[var1]

综上所述,不是秦国不能一举灭掉赵国,而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个大国之间的殊死较量,无非就是鱼死网破。秦昭襄王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国家命运做赌注。所以只能命令白起收军,让秦军上下养精蓄锐,等到真正的兵精粮足,粮草无数,在进行逐鹿其他六国才是上上之策!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时局那么混乱,为何孔子还敢到处讲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能安然无恙周游列国并不是巧合,只是我们对孔子不够了解,对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语文课本上,其实孔子的形象,颠覆我们的想象。首先,孔子并不是身材矮小的、看上去和蔼和亲的、成天把“之乎者也”挂在嘴上的文弱书生,他身高九尺三寸,按现代的度量标准有一米九以上,放到现在都算是很高的了,况且当时百姓

  • 淮水之战: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韩信再现龙王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淮水之战,韩信当龙王,淮水的典故

    项羽派龙且领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前来援救齐国,在高密与齐王的军队会师。[var1]龙且剧照韩信袭齐,让项羽感到非常忧惧,因为如果失掉齐国这个东北方的屏障,自己就会更加被动。项羽当然知道齐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他为什么没有自己亲自带兵去齐国征讨韩信呢?是他看不上韩信吗?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走不开。成皋

  • 爱上太子妃,春秋这些国君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多发生老子强娶儿媳的不光彩事件,像鲁国的惠公,本是为儿子息娶了宋女,惠公看到宋女漂亮就夺过来做了自己的妻子并封为正妻,生下儿子允立为太子。惠公算是幸运的,儿子息忠厚老实,没有因此而怨恨父亲,反而在父亲去世后太子允年幼时替太子做了十年代理国君,是为鲁隐公。可下面三个国家就没那么幸运了:[va

  • 周公旦因辅佐年幼成王受谤,却制定出一套制度,使周朝延续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于周公旦的典故,周公旦辅佐周武王,周公旦分封的诸侯

    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周公旦代年幼成王摄行国政,引起自家兄弟心存篡位的猜疑,因此发生了反周叛乱。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当即举兵征讨平叛。后来周公旦总结反思历史实践,制定了一整套制度,保证了周王朝800年的统治。一、代替周成王掌政这个故事发生在西周,就是现在的岐山县,当地不但有周公庙,还有凤雏遗址以及凤

  • 晋国乱中发展,最后成了春秋二霸,他们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晋国的始祖是周成王幼弟虞,成王灭了唐国(今山西太原), 封其在此,所以称“唐叔虞”。唐叔之子晋侯變父迁居晋水旁, 因此改国号为晋。晋侯经武侯到成侯都迁居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又传厉侯、靖侯、釐(mi)侯、献侯至穆侯费王复都绛即翼(今山西翼城东南)。穆侯生两子,长子仇,次子成师。公元前784年, 穆侯

  • 张飞在长坂坡叫阵,张辽想杀回去,许褚为何沉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有能力杀死许褚吗,郭淮许褚张辽,张辽许褚乐进战法搭配

    不仅演义中精彩,在正史中也非常精彩,曹操精锐部队虎豹骑追上了刘备,张飞以二十个骑兵,挡住了曹操五千虎豹骑,这里只讨论演义。当时,许褚明明在,面对张飞叫阵,为何沉默了呢?许褚在场,证据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

  • 他是曹营第一猛将,三战关羽不分上下,他离世后诸葛亮才敢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曹操年轻的时候在洛阳做官,任职期间颇有政绩,对汉室也非常忠诚,所以当董卓乱京的时候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集合十八路诸侯于虎牢关下。董卓不敌联军的兵锋,当他焚烧洛阳后天下诸侯看见了汉室的虚弱,于是开始拥兵自重。当时曹操的仅仅只有陈留、许县一地,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广发求贤令,同时通过家族的影

  • 《左传》故事:齐国争霸之终于做了几件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左传十大寓言故事,春秋左传故事有哪些,左传记录春秋战国历史

    公元前677年,郑国由于在两年前攻打过宋国,又不向齐国朝贡。所以当郑国执政官詹来到齐国出使的时候,齐桓公便趁机逮捕了詹。公元前675年,齐国和宋国在鄄地会盟,鲁国的公子结当时正在送陪嫁女到陈国[1],听到会盟的消息以后,便赶到鄄,一起参加会盟。按理来说,大夫出境,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但冬

  • 东汉最厉害皇帝,光武帝刘秀也比不上他,可惜后世不提电视剧不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光武刘秀简介,小说大汉光武皇帝刘秀,刘秀光武大帝免费观看

    在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个朝代就是唐汉两个朝代,唐朝是以盛况出名,汉朝则是以强大出名,但是,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出名的都不是东汉,而是西汉。东汉似乎是被人们刻意的遗忘,人们只记住了西汉的辉煌,却是忽视了东汉也有过许多英明的君主,提起东汉大部分人记住的只有东汉的光武帝以及最后的汉献帝的耻辱,但事实上,

  • 《左传》故事:楚国扩张路之骄兵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左传十大寓言故事,骄兵必败录音,骄兵必败的名人事例

    《左传》故事:楚国扩张路之楚、绞之战,诱敌出城),军队经过了彭水。罗国就在附近,知道楚国想扩张的想法, 于是想提前备战,便派出伯嘉刺探楚军的情况,前后三次,终于数清楚了楚军的人数。第二年,公元前699年,楚国的莫敖屈瑕派兵讨伐罗国,依旧是没有任何理由。楚国大夫斗伯比送行,回来以后,便对自己的驾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