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缅战争胜利,为何清朝没将缅甸纳入版图?

清缅战争胜利,为何清朝没将缅甸纳入版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2/19 3:51:06

尤其是在元、明二代,中原朝一度统治了今缅甸大部分地区。

不过,到清代时,大清在缅甸问题上一退再退。

这是怎么回事呢?

清代以前,中原王朝对今缅甸部分地区的统治

汉代、三国、西晋时期的益州,即包括了今缅甸西北部。

不过,在缅甸大部分地区,已有地区性国家,其与中原王朝仍是友好交流的关系,并未在帝国版图内。

后来,南诏、大理国先后崛起,这些势力也统治了今缅甸的西北部,但缅甸大部分地区仍然是独立的地区性国家掌控。

元灭大理国后,派人招降缅国蒲甘王朝。

蒲甘王朝不但杀死元廷招降使者,还发兵攻打云南行省,大元与缅甸的战争爆发。

然而,元军的攻缅作战,表现并不理想,打得很拉垮,最终撤军北还。

不过,本就摇摇欲坠的蒲甘王朝也付出沉重代价,随后分崩离析,分成若干禅邦。

这些禅邦大多臣服于元朝,由此,元朝得以建立了对今缅甸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明代建立后,在元代的基础上,陆续在西南部边境设立了若干宣慰司,并通过土司,建立了包括今缅甸大部分地区、今泰国北部地区、今老挝北部地区的统治。

不过,土木之变后,大明衰落,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缅甸地区建立起来的东吁王朝,得到葡萄牙殖民者火器支持,开始大明边境发起攻势。

另一方面,大明腐败后,边疆地方官吏对各土司不断盘剥,使这些土司倒向新崛起的东吁王朝。

因此,到万历年间时,今缅甸大部分地区,已为东吁王朝所控制了。

其后,大明曾派兵反击缅甸军,后来在抗倭援朝战争中表现突出的邓子龙、刘珽,都曾经大败缅军,收复了许多地方。但是,由于国力已不如前,终究不能恢复明初旧疆。

但是,明末,风雨飘摇的大明实在无力经营西南,又被缅军夺取了一些地区。

到明代灭亡时,大明基本上退出了今缅甸地区,只是在北部还稍控制了一小块地方。

清初(吴三桂治云南时期):退让

中缅边境的云南,是南明永历帝最后盘踞的地方。

永历帝失败后,退入缅甸。

其后,云南成为吴三桂“裂土封王”的地区。

抓住永历帝,彻底消灭南明抵抗力量,是吴三桂的主要任务。

因此,在缅甸送还永历帝后,“是十三桂未及为善后,许边外木邦、猛密、大山诸土司听其仍为缅属,不复如明初之众建而分其势”。

此后,“缅自是不通中国者六七十年”。

也就是说,此时,大清默认了明末以来对木邦、孟密等地区的管辖权,也放弃了对缅甸的宗主权。

清初(三藩之乱平息-乾隆年间):无瑕南顾,息事宁人

三藩之乱平息后,西北的准噶尔成为大清最主要的威胁。

康熙雍正、乾隆,与准噶尔进行了长达百年的角逐,双方角力从内外蒙古到西藏、青海、新疆等地,直到乾隆时期,准噶尔问题才彻底解决。

这段时间,大清与缅甸基本上是和平相处。

而且,大清极为克制,着力避免与缅甸发生纠纷。

比如:一些在大清管辖境内的土司,也向缅甸纳贡,违背了大清“人臣无境外之交”的原则,但大清也是息事宁人,睁只眼闭只眼,不过问。

又比如:雍正年间,缅甸管辖的整迈土司请求内附,大清拒绝。

可以说,维持与缅甸的友好关系,是大清的一贯政策。

大清对缅甸,从来没有提出过领土要求,即便是想让其纳入藩属体系,也十分谨慎,并未做强迫,只是试图”以德化之“。

不过,到乾隆十五年时,缅国东吁王朝在内外交困之际,主动奉表纳贡,双方重新建立宗藩关系。

其后,缅甸发生政权更迭,东吁王朝为贡榜王朝所取代。

其间,大清虽将贡榜定性为”僭越“,但仍然严格守中立,没有加以干涉。

可以说,大清对缅甸,从来没有提出领土要求,更没有将其纳入版图之意。

清缅战争:规模有限的反击战

乾隆时期,大清与缅甸发生了三次战争。

即便如此,大清对缅甸也从未有吞并之意。

清缅战争,缘于缅甸新王朝疯狂的扩张。其一面攻陷了暹罗,一面又多次侵扰大清边境土司。

因此,大清发起的征缅作战,实际上就是自卫反击战。

三次征缅战争,大清用兵规模始终在1-2万以内,尚不及其对大小金川和大小和卓的用兵。

因此,清缅战争,其用意从一开始就不是要吞并缅甸。

最终,双方以缅甸继续依古礼纳贡、承诺永不犯大清、释放战俘为条件,承认了缅甸对相关土司的主权。

不必苛求古人

大清从来没有要将缅甸纳入版图的意思。

而且,大清也从来没有提出“复旧疆”的要求,甚至承认了缅甸对一些“旧疆”的占领。

可以说,尽管我们要承认清代对我国边疆开发的历史贡献,但对其在西南问题上的态度,还是应该批评的。

不过,这反映的,只是一个古老的旧有观念。

尽管缅甸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早已展现,但是,我国古代,一直是典型的大陆国家,并没有,也不可能有近代海权观念。

所以,我国一直将国防安全重心放在北方、西北,对西南没有十分重视。

所以,包括大清在内的古代中原王朝,对缅甸的态度,始终只是“维持天朝体面”,“不使其生事端”上,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今天,缅甸的地缘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国与超级大国进行严重冲突,对手很可能通过控制马六甲海峡等手段,封锁我国的贸易与能源通道。

而缅甸的印度洋出海口,对我国的贸易通道和能源通道的安全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今人的问题,自然要今人自己去解决,必苛求古人呢?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一名贵妇坐在门前的藤椅上,妆容威仪、气度不凡。身边站着的是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皇后仪仗示意图,清朝最后一位压寨夫人,清朝后宫里的传奇人物

    这是一个富贵人家,宽宅大院。母亲穿着清朝女子特有的服饰,容荣华贵。胸前挂有一块大玉佩,头戴旗髻,脚踩花盆鞋,手握折扇。双手无名指和小拇指上,都戴着金子做的指甲套。站在身上的女孩,年纪不大,她戴着漂亮的耳环和三只戒指,也戴着指甲套。她正替母亲拿着旱烟。不知为何,她表情有点不悦地看着自己的母亲。说到清朝

  • 中国的僵尸,为何都是一副清朝官员打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据说,僵尸随时间而演变:在死后不久,尸体会呈现紫色,此时就是紫僵。埋葬后,再过几个月,身体会长满白色的毛发,这时尸体进化成了白僵。再过几年,褪去白色毛发,长出黑色的毛发,就成了毛僵。这个时候的僵尸,很害怕见到阳光,战斗力也很弱。但是经过修练百年之后又变成了飞僵,能打能抗、一跳数米、拥有金刚不坏之身。

  • 大清铜币中心湘里,因为一朵云的不同,价值80000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大清铜币中心湘中的驼背龙里,共可以分为3个版别,每一个版别都是按照云来进行区分的它的价值,先对比图片中这两枚币,它们的正面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关键是看背面龙身上的这两朵云,左边这枚是最普通的小版,市价不高。

  • 努尔哈赤43年来战无不胜,为何败在宁远城,战死数千人被迫撤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努尔哈赤兵力从哪里来,努尔哈赤死于哪一战,努尔哈赤起兵时一共有几人

    努尔哈赤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创建了后金政权,统一了满族各部,对明朝展开了长达43年的战争。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不断扩张领土,取得了数次惊人的胜利,成为中国历史上战无不胜的传奇人物之一。然而,努尔哈赤在宁远城战役中,却遭到了重创,最终被迫撤军。那么,为什么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在宁远城战役

  • 雍正即位重惩八爷党,唯独不罚他,还被雍正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赐死八爷的密诏,八爷扳倒雍正完整版,雍正里面的八爷扮演者

    说的这个大臣就是康熙年间的大臣马齐,他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享年88岁,是个高寿了。但要说到一个大臣参与到夺嫡了,成功了还好,失败的几乎没有善终的,但马齐是一个特例,这就要说说他的经历了。首先他的祖父是跟随皇太极一起南征北战的,一生所立战功无数,到后来祖父也是成为议政大臣,父亲也跟随成为户

  • 清代四朝元老张之万的书法雄峻秀逸,不输张之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他四岁开始读书,十七岁进学为秀才,二十六岁被选拔为贡生,送京城国子监读书。二十九岁应乡试中举人,三十六岁入京会试、殿试,中进士第一名状元。张之万历任修撰,河南学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河南巡抚,漕运总督,江苏巡抚,浙闽总督,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张之万为官期间勤政不渝,身体力行,关注民生,体察

  • 和珅给灾民米汤里撒了一把沙子,这就是工作经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每日精选 史 上那点事儿 01一个地方遭灾了,国家开办粥厂赈灾,和珅去视察粥厂随手抓了一把沙土洒在粥里,纪晓岚很生气地问和珅你这是干什么。和珅说,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是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来蹭吃蹭喝的就不来了,这样才能让最困难的人活下来。纪晓岚看到了表象,和珅却看到了表象背后的深刻逻辑。如果赈灾

  • 雍正宠信田文镜,更关心他府中的瘸腿师爷,特地在奏折上写字问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田文镜入朝为官是在康熙年间,但是在康熙一朝却并不怎么受到重用。康熙去世的时候,田文镜已经61岁,但是任职的也不过是州县官和郎官而已。雍正帝上位之后,田文镜受到重用,一路走上封疆大吏的位置。雍正元年,山西发生灾害。田文镜受命赈灾,因为在山西工作的出色表现而受到雍正帝重用。加之在雍正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 雍正到死都不知,为何只有胧月公主能解开这九连环?原因竟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大家还记得吗?在宫宴上,摩格给雍正出了个难题,把宝物九连环拿了出来,放言大清多智者要请皇上帮他解开这九连环。皇上看了一眼,就让苏培盛拿下去让文武百官去解。可是转了一圈后竟无人能够解开。最后胧月自告奋勇,拿起摩格的九连环就往地上一摔,结果九连环解开了,可是玉环也碎了一地,胧月此举文武百官可谓是看的

  • 由苏麻喇姑养大的康熙皇子,一生中不参与夺嫡,众皇子中寿命最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难发现,在这九人人最大的是皇长子胤禔,最小的是皇十四子胤禵,中间的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皇十一子、皇十二子都缺席了本次夺嫡,为何呢?皇六子和皇十一子在几岁的时候便去世了,皇七子身体残疾,皇五子和皇十二子都无心皇权地位。其中皇十二子胤裪在康熙皇帝所有的皇子中寿命最长,本是康熙皇帝第二十一个皇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