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他的玄武门之变,真实目的是什么?

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他的玄武门之变,真实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37 更新时间:2024/2/21 19:58:40

李世民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从他出生至18岁,是其少年时期的成长阶段,18岁至20岁。为其跟随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阶段、20至28岁,是李世民为大唐征战的四方时期。28岁至51岁,是其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开贞观之治阶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世民的世界。李世民出生于武功的李家别馆,从小就十分聪明机智。面对一些问题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有的时候,看问题的深度已经超过了成年人,对许多关键大势的决断也十分的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少年的能力不可估量。

在李世民17岁那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响应朝廷的招募前往救援,还没等军队出发,李世民就建议,统帅一定要携带大量的旗鼓来不值疑兵,胡掳看到已经集结好的营救大军必定会不战而逃。事实也正如李世民所料。一年后,18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来到太原,又在高阳贼寇的包围中深入贼人阵营,击溃敌军,在万众敌营之中,救出了李渊,继而大破敌军。李世民就这样以一位少年战神的姿态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跟随父亲在晋阳起兵。隋朝末年各地爆发起义,19岁的李世民看到隋朝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扭转。

于是暗中图谋起义,经常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结交豪杰,并鼓动自己的父亲起兵反隋,就这样父子二人在晋阳起兵,李世民身先士卒,率军攻下了西河,被李渊分为了右领军大都督。到了河东以后,关中的各路豪杰争相投奔义军,李世民在得到李渊的许可后,继续率秦军渡过黄河,先平定了渭北之后,又平定了大兴城,一路上军令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20岁的李世民被晋封为秦王,开启了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为大唐征战四方。

在接下来的七年中,李世民率中军先是讨伐了薛仁杲和宋金刚,之后率军打败了洛阳的王世充。活捉了窦建德,平定了窦建德旧将刘黑闼的反叛,还在突厥侵犯边境之时,亲率100骑与突厥首领举行会谈,最终使得突厥军队在结盟后撤离,因公被晋升为中书令。自此四海平定,但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官职已经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于是李渊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了自己的儿子地位,在诸王之上,仅次于李渊和太子李建成,本来秦王府内就人才济济,这下更是拥有了更多的支持者,逐步形成了秦王党,开始与太子党相抗衡,天下未定之时。李渊曾允诺李世民,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如今天下已经平定面对功名日盛的李世民李渊却犹豫不决。

太子李建成随即联合亲王李元吉开始排挤自己的弟弟。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得朝中政令相互冲突,无形中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不甘示弱的李世民便和一杆亲信在秦府密谋,炮制的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李世民28岁的一天,太白金星在大白天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当事人的看法,这就是变天的象征,是爆发革命和当权者更迭的前兆。李世民先是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淫乱,还打算杀死自己。

李建成得知后,决定新入大内皇宫,逼迫自己的父亲表态。不料此时宫城北门玄武门的禁军早已被李世民收买,最终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均死在了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李渊的船上,将太子和齐王作乱已被李世民诛杀的消息告诉了李渊,李渊自知,事情已无法改变,干脆直接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

自此,李世民的人生进入第四阶段,开启了贞观之治。李世民登基后,皆是派兵大破突厥,与颉利可汗杀白马而设盟,之后禁绝了所有不合礼法的祭祀祈祷,立中山王李承乾为皇太子,将没有建立功勋的皇族中的郡王降级为县公,停止收取各方所进贡的奇珍异宝,政治上崇尚简要严肃,致使天下百姓大喜。从29岁开始至51岁驾崩,李世民屡扩疆土,被西北藩王尊为天可汗,向天下颁布了新法令,命房玄龄等人修订《五礼》,并诏令有关部门施行,开创了贞观之治,为盛世大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李世民45岁这一年,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含风殿,享年51岁。

更多文章

  • 小时候学过司马光砸坦克,你知道孩子是谁救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熟悉司马光主要是因为小学课本上学过的“司马光砸坦克”的故事。值得称赞。但长大后才明白,“司马光砸缸”并不是成人世界最好的结局。砸坦克虽然能救人,但损失绝对不会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叫身边的人帮忙。这是最好的方法。其实从司马光砸坦克救人就可以看出,司马光为人处事不懂得变通。北宋时

  • 李世民与朱元璋是有何相似与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和朱元璋都是马背皇帝,两人都是造反起身,只是李世民是贵族公子,朱元璋是草根出身,起点是云泥之别,但共同点是两人都是战阵好手,是能独立领兵攻城略地的。 明太祖朱元璋 两人手下有众多谋臣良将,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及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李世民和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态度确实完全不一样的,

  • 刘涛新剧大宋宫词杀青,还或将还原真实版的狸猫换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娥是北宋第一位摄政王太后。她常被拿来与吕后、武则天相提并论,但事实上,不少历史学家都表示,她虽然有前两者的才能,但并不像他们那样阴险无情。赵恒死后,由于儿子赵震年纪尚小,刘娥在幕后听政,手握实权。再加上她出众的执政能力,有人写信要她效仿武则天称帝,但刘娥对此事表示:这种对不起宋祖宗的事,我不会做!

  • 《大明风华》朱祁镇要杀于谦,孙若微阻拦没用,萧魂君不听良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孙若微并不贪权。等朱祁镇长大后,她交权了,但她还是会旁听,毕竟心里不放心,还当着朱瞻基的面宣过誓。朱祁镇年少气盛,有部族招惹明。他会不考虑任何因果关系而派兵作战。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在朝堂上,敢说真话的只有于谦。于谦在法庭上说明了战争的后果。此战不能打,战是有因的。于谦在主会场的出言不逊激

  • 《大明风华》:看似拥有无限美貌的朱瞻基,其实是最可怜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经典语录,大明风华之我是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儿子登基

    朱瞻基年轻的时候,朱棣决定造反,朱棣带着儿孙进了皇城。还是个孩子的朱瞻基亲眼目睹了朱棣的杀戮。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样的童年无疑是一场噩梦。从此,他每天都活在刀尖上。在大局不稳的基础上,他又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成了众矢之的。暗地里想要他性命的人太多了。为了保命,他谁都不能相信,为了保命,他成了杀人犯。

  • 曹丕为何用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门的西晋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墓,曹丕羞辱甄皇后片段,曹丕简介及历史地位

    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谥曰武王。在魏太子之争中险胜弟弟的曹丕要完成曹操的心愿,顺

  • 《大明风华》朱瞻基结婚,两姐妹分侍一夫,不爱他,让人心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结婚片段,大明风华之我是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宣读祭文

    朱瞻基终于结婚了,姐妹们共享侍一夫。然而,这对姐妹并不爱他。这不是很荒谬吗?一个平静,一个充满了仇恨和恶意。这对姐妹花长得很漂亮,里面却有毒!朱瞻基能否享受这份福祉?朱瞻基结婚的时候很担心,因为胡善祥是太孙妃,孙若薇是他的孙子,他还娶了孙若微为妾,所以朱瞻基心里充满了愧疚,更何况他爱的人是孙若微,他

  • 《大宋宫词》越来越好,只有了解了这些细节,才知道李少红的戏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是我们第一次走进武则天的情感世界,也是我们第一次了解到太平公主和皇权下的女人们的奋斗与隐忍。给我们带来这一切的是李少红导演,一位在众多男导演扎堆圈子中脱颖而出的女导演。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审视一代皇后的情感起伏。她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太平公主身边,默默地看着皇权中的女人是如何一步步迷失,又是如何活下来的

  • 雍正怒摔茶杯,张廷玉说了一句话,雍正马上将茶杯捡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廷玉几次暗示雍正,雍正赞张廷玉,雍正对张廷玉的评论

    张廷玉历经康雍乾三朝,倍受康熙和雍正的赏识,在雍正继位的关键时刻,曾扮演了重要角色。雍正是清朝历史上一位饱受非议的帝王,作为九子夺嫡的最后胜利者,雍正继位后对于建功立业有着迫切的愿望,他急于在天下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康熙并没有选错人。雍正首先任命年羹尧取代十四阿哥担任了西北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不

  • 《大明风华》朱祁钰不想当皇帝,为什么不把皇位让给哥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十六帝之朱祁钰大结局,大明风华朱祁钰看到母亲欺负媳妇,朱祁钰大明风华

    朱祁钰不想当皇帝只是改编的假象,朱祁钰其实很想当皇帝的,但是改编不是随便编的,朱祁钰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是历史事实,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电视剧里就出现了朱祁钰不想当皇帝,要传位给儿子的矛盾。朱祁钰称帝是因为朱祁镇(当时的皇帝)被敌人俘虏,而朱祁镇的儿子(当时的太子)才两岁,所以朱祁钰监国,后来被于谦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