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古代剧的人都知道,太子这个位置相当于下一任皇帝,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当太子的基本都是大皇子。李治作为第九个孩子,还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孩子,为什么他能当皇帝呢?
在李世民登基后,过了不久,和大多数皇帝的选择一样,立了嫡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从小就认真学习有关皇帝的一切,在十几岁的时候处理国事的能力让李世民赞不绝口。到了弱冠之年,沉迷于女色,不理朝政,又受到野心巨大的李泰挑拨,李泰是想把李承乾干掉他好当太子,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皇室内亲兄弟也不能信啊。后来,李承乾开始走上了谋反的道路,但他哪能干得过李世民呢,被李世民处死。
在李承乾死后,李泰就成了最佳人选,于是开始不停地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后来长孙无忌察觉到了李泰的野心,向李世民进谏。
李世民刚开始不信,后来发现了,觉得不能让当时的玄武门事件重演,所以除掉了以后长孙皇后的孩子就剩李治了。正好李治性格温顺善良,非常符合当时李世民的要求。
在立李治为太子后,李世民又为李治选定了一个强大的“辅政班子”。这是唐太宗对李治的关心,希望有这些大臣的辅佐能帮助李治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但是这群大臣也大大限制了李治的权力,很多事情李治都没有很大的决策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治就甘心做一个平庸的皇帝。在他可以使用的有限的权力里,他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命令人完善律法,让大唐的律法更加合理也更加严密。
同时,他鼓励科举,注重科举的选材,科举考试里的殿试就是李治开创的。他深知只有选拔出一些优秀的人才,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同时才能分散一部分那些重臣手里的权力,让自己拿到更多的实权。
我们现世常常评价李治平庸的原因是他在位的后期权力被武则天把控着,他作为皇帝却没有把控好自己的权力,被一个后宫的女子夺了去,甚至因此有了我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女皇帝。但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李治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得不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管理,但即使是这样在身体稍微好一点时,还是会自己亲力亲为。即使是在身体虚弱时,也还是关注朝廷里官员的情况。同时他也很注重培养太子的能力,常常让太子建国,辅助他处理朝政。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来李治在位的时期武则天并不是一手遮天,更不存在什么李治自己能力不足,导致李唐的权力被武则天夺去了这情况。
此外李治在位时,还夺回了长孙无忌等重臣手里的权力,巩固了皇室的政权,这里也能看出来李治并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李治在历史上总是会被说成一个平庸的人,甚至会说他得到皇位是运气好。其实,人们说李治平庸也好,不配得到皇位也好,追究这件事的根本原因不过是对李治生平的不了解。李治的一些无能的名声也不过是后来的人们编造出来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