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临死前直言:能挽救中国命运的只有3人,分别是谁?

袁世凯临死前直言:能挽救中国命运的只有3人,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33 更新时间:2024/1/31 5:52:02

最终,他也得不到好下场,不过在临死前曾直言:能拯救中国命运的只有这三个人了。那么这三个人到底是谁呢?

第一个是黎元洪

此人因为资历和能力在民国成立的时候,被推举为第一届国家副总统,之后成为第二任民国总统。并且各界人士尊称黎元洪为“共和先行者”。实际上,他是一个左右逢源,流连在政客、商界、各路军阀间的风云人物。

自从革命同志们打响辛亥革命,推翻大清后,黎元洪便被一众革命同志推选当上湖北总督。至于原因,是革命同志们想通过黎元洪对湖北新军的号召力,引领革命走向大成功。

当时,黎元洪人脉很广,得人心,还深受北洋水师的敬仰。清廷垮台后,黎元洪很快就以民国副总统的身份亮相,但手中并无实际权力,只是靠他的威望影响而已。袁世凯得知后,一度想争取黎元洪加入自己的袁家军,并且在登基之际,表示要封黎元洪为亲王。

1916年,黎元洪成为民国大总统,但有名无权,一度被北洋政府的总理段祺瑞打压。黎元洪深知自己只是一个摆设和利用之物。数年后,便自动辞去了职务。

1928年,黎元洪患得脑溢血,突然在天津公寓不治逝世。事实证明,黎元洪虽然有威望,但手中无权,自己也没有拯救大中国的强烈意志,根本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只能说是袁世凯看错的人。

第二个徐世昌

他早年是袁世凯的亲信,以前袁世凯在小站操练人马,徐世昌就找机会成为了袁世凯的小弟,并且以自己的智谋,化身成为袁世凯的核心部下。

光绪三十一年,袁世凯得势,徐世昌跟着也享受了福利,被重任为清朝军机大臣,瞬间威风八面。此后,徐世昌便成为了北洋军的第二号人物,威望仅在袁世凯之下。所以袁世凯在临死前,这认为徐世昌有拯救中国的可能性,毕竟徐世昌是自己的亲信,总不能打自己的老脸了。然而,袁世凯埋好后,徐世昌却突然辞官,隐退过了一段天伦好日子,但他没有完全放掉政界影响力,甚至还能影响北洋政府的决定。

之后,段祺瑞和黎元洪矛盾激化,引发府院斗争,徐世昌顾全大局就当了和事佬,摆平了这件事。

不久后,徐世昌意外得到冯国璋、段祺瑞的大力支持,出任新一届民国总统,以自己的才能正式治理中国。不过真正的权力掌握人是段祺瑞和冯国璋。徐世昌没有实际大权,大事情还是要问过两人,自己做不了主。1922年,曹锟开始发难,徐世昌无依无靠,只能退位,从此离开政坛,低调消退了。

1939年6月,徐世昌在天津的修养家居,安祥宁静的结束自己的人生。而他在政期间,为中国做过最值得提的事,就是毅然回拒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为伪满州邀请,总算是没有当过卖国贼。

第三个人物是段祺瑞。

此人和前两者不同,手中有权袁世凯一死,北洋军阀几乎就归他管了。但段祺瑞的性格十分敏感逞强,总是不服输。1912年的时候,段祺瑞就看不惯清廷,站起来联合其他40多个军阀头目,联名弹劾宣统皇帝。这点,也是袁世凯欣赏他的地方。

所以袁世凯大权在握后,对段祺瑞也挺重用,赋予了高职。可惜,当袁世凯要复辟帝制的时候,段祺瑞同样看不惯,又主动站出来强烈反对。最终袁世凯一死,段祺瑞更是只手遮天,慢慢握住了民国大权。

段祺瑞在政期间,让北洋政府重了《临时约法》,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意思一下,但还是受到了不少民众的爱戴。后来,张勋又想拯救大清,复辟皇帝制度,段祺瑞便出兵讨伐了他。

有人说段祺瑞的性情较为古怪,对权力渴望,同时还支持民国体制,这点让人琢磨不透。到了晚年的时候,日本人又想着法子拉拢段祺瑞,但一直被他坚持拒绝,在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北京西郊,到了1937年方才寿终正寝。

然而,袁世凯所指的三个人物,老百姓一个都指望不上。黎元洪有名无权,徐世昌同样也是,段祺瑞虽然一度大权在握,但有自己的小算盘和奇特性格。对此,只能说要拯救中国,还是要靠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同志和每一个中国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鎏金铜铺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晚清影像,裹小脚女子行动不便骑毛驴,清朝官员身着蟒袍相馆摆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统治的晚期,也就是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国家的介入,很多洋人来到中国,在这个时期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让我们得以了解那个时候的历史。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不仅帮助后来的人更好地进行史实研究,同时也见证着清朝统治的由盛转衰。我们来看看这些照片背后的一些故事。这是晚清时期的裹小脚女子骑毛驴的老照片。从照片中

  • 李翼圣曾叛唐,为何后来却变成唐朝的忠心拥护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还是有的大臣忠心于旧朝的,在唐朝灭亡之后,旧臣李翼圣依然十分忠心,不仅与后梁等几方势力殊死战斗,还教育自己的儿子也要为复兴大唐而努力。在他的教导之下,他的儿子建立的王朝也沿用唐朝名字和旧历。虽然他对唐忠心,但谁能想到早年时还曾反叛唐朝呢。 翼圣是他的字,而他其实也本不姓李,但是因为祖上几辈都对唐

  • 清朝前两百年没有列强入侵的?这两次入侵怎么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错误的观点他在反驳这个观点的时候,说这个是明粉提出来的,说明粉说了,清朝二百年没列强入侵,是因为明朝的余威!然后他自己再正义凛然地反驳明粉!最终就是告诉人们,清朝二百年没有列强入侵,压根和明朝没关系,明粉都是无脑明吹!东南抗倭首先,到底是明粉说的,还是你自己造的这么一个假想观点,咱就不知道了。明粉说

  • 清朝九子夺嫡失败者的命运:家族的荣辱与个人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九子夺嫡的失败者们的结局。一、康熙帝第八子福临 福临,康熙帝的第八个儿子,也是九子中的老大。他母亲是孝庄太后,身份显赫。但是,福临在九子夺嫡中没有胜出。他后来被封为和碩公,进入了宫廷。但是,由于权力的游戏和阴谋斗争,他始终没有成为皇帝。最终,在6

  • 《儒林外史》的吃喝:考场官二代食物清单,名副其实的酒囊饭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佑和汤实是贵州总镇唐佐的儿子,人称汤大爷和汤二爷。这两个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没学问,无能的官二代。但他们不这么认为,他们相当自信,自我感觉超级好,所以他们决定去南京参加乡试,他们一定会考上的。他们的样子是这样的:《头戴慈荫巾,一身红直袍,一身双人直袍,脚着粉底皂靴;下人四人,大白天提两对灯笼;府邸》

  • 《儒林外史》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讽刺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第四轮,张静斋和范进一起去拜访县令上汤。席间,知县摆桌坐下,用镶银的杯筷坐下,范进却畏缩不前,没有举酒杯。县令不解。景斋说,范进是服从制度,而不是利用制度。知府连忙换了一个磁杯和一双象牙筷子,范进还是没有用,直到换了一双白竹筷子。县令见他办丧事如此守规矩,担心他的酒肉。不过转眼看到范进从燕窝碗里

  • 《儒林外史》吃喝玩乐:千里寻父,他摸自己,摸不到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儒林外史中有亲戚关系太乱了吧,儒林外史江西人,儒林外史寻父遇虎

    《孔庙祭祀》是《儒林外史》的高潮。众多学者齐聚南京,参与见证这一文化盛典。过程虽然读起来枯燥,但感受更重要。但是感情是不能当食物吃的。盛典过后,大家又要继续往各自的人生岁月迈进。这一天,杜少卿的好友武书在栎社桥遇到了一个人:“头戴方巾,身着旧布直袍,束着绢带,脚着草鞋,身上背着行李,胡子花白,憔悴憔

  • 晋妃13岁嫁给88岁的乾隆,历经三朝,出身尊贵,却一生都在守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她刚被嘉庆封为贵人,转眼就要给老态龙钟的乾隆侍寝,少女强按住心底的悲哀,无可奈何地钻进被子里。那夜过后,老迈的乾隆再也没有临幸富察氏。仅过一年,89岁的乾隆带着满足辞世。14岁的富察氏成了皇宫里年纪最小的寡妇。富察氏不是嘉庆封的晋贵人吗?怎么又变成了乾隆的妃子?原来,她是嘉庆精心挑选的礼物,送给父亲

  • 辛亥革命让男女平等成为现实,并进一步提高了女子的参政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辛亥革命实现妇女解放了吗,辛亥大英雄简介,辛亥男

    辛亥革命让男女平等成为现实,并进一步提高了女子的参政能力辛亥革命改变了国家现状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促进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巩固,是封建主义观念推出了主流文化,让封建复辟不再为国人接受,同时,辛亥革命还让男女平等真正的成为现实,并进一步提高了女子的参政能力,让中国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民主与民权。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