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贬低孔子地位,还将《论语》说成邪书?

朱元璋为何贬低孔子地位,还将《论语》说成邪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22 更新时间:2024/1/19 12:35:35

[var1]

朱元璋曾与刘伯温交流时谈到《论语》,刘伯温认为《论语》不过是孔子和弟子们坐而论道的记录,而孔子一生并未当过大官,很怀疑赵普当初是否真的是用半部《论语》打天下。没想到刘伯温的想法正中朱元璋的下怀,朱元璋说自己曾经在《论语》中找过治国方针,却没有找到。

朱元璋不仅不用《论语》治天下,还将《论语》等儒家经典学说划为“异端邪说”,并严厉禁止百姓阅读。就连对孔子的祭祀也曾被朱元璋下令停止,更是百般打压和责难孔子的嫡系后人“衍圣公”。不过当时的“衍圣公”孔克坚确实也有些怠慢这位洪武皇帝。

[var1]

据《明史》记载,洪武元年三月,徐达攻克山东济宁,天下大势已定,元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卧病在床孔克坚为了不给新朝留下坏印象,特意派儿子孔希学去拜会徐达,之后徐达将其送往南京朝见朱元璋。孔希学特意上奏朱元璋解释父亲因卧病在床才不能亲自来朝贺。可朱元璋并不吃这套,他给孔克坚下了一道手谕,明确说明“称疾则不可”,吓得孔克坚“惶恐兼程进京”。

[var1]

之后朱元璋不仅没有给孔克坚一官半职,还于洪武二年下诏:“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朝中不少大臣认为不妥,刑部尚书钱唐就上书说“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报本之礼不可废。”

侍郎徐程也上书称:“古今祀典,独社稷、三皇与孔子通祀。天下民非社稷、三皇则无以生,非孔子之道则无以立。、舜、禹、汤、文、武、周公,皆圣人也,然发挥三纲五常之道,载之于经,仪范百王,师表万世,使世愈降而人极不坠者,孔子力也。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今使天下之人读其书,由其教,行其道,而不得举其祀,非所以维人心、扶世教也。”

有了钱唐和徐程带头,其他大臣也大着胆子一起进言,朱元璋见阻力如此之大,又考虑到这一做法与自己常说的“治天下以仁义为本”自相矛盾,只得收回了成名。

[var1]

其实朱元璋如此打压孔子就是为了改“道统”为“帝统”。“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是以儒学思想和理论治理国家,在此框架下“儒家教主”孔子的地位是高于皇帝的,而熟读儒家经典的文人有机会便会指点江山、批判时政,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帝统”就比较好理解了,皇帝高于一切,没有条条框框能够约束皇帝。只是儒家传承两千多年了,教众遍布天下,强如朱元璋也没办法彻底打压。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达三年的长平之战中,秦国到底是靠什么补给来养活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秦国长平,长平之战秦国为啥没退兵

    [var1]但是古代最大的问题就是产粮跟不上,因为壮丁都被拉去打仗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这才会造成战场粮食紧缺。首先从两国的国力看,秦国是强于赵国的。赵国地处华北平原一带,土地贫瘠又人口众多,农业资源十分有限。加之赵国地处中原北境,连年与中山、与匈奴、与中原诸国战争,农业水准在战国七国中处于下游。

  • 孟子论廉 | 可以取 可以无取 取伤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邹鲁清风)来源:清廉济宁

  • 《他是谁》:赵刚收揽宝丽与陈浩瀚欲对付卫国平是自寻死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他究竟是谁,卫国平从88年一直到96年都在追寻着这个问题。陈山河的死一直是卫国平心里的一块石头,唯有找到这个凶手才能抚平卫国平心里对陈山河的愧疚。[var1]陈山河的弟弟陈浩瀚本来很喜欢卫国平这个哥哥,却也因为陈山河的死对卫国平有了抵触。[var1]陈浩瀚误入歧途成为了别人的小弟,动手打了赵刚。赵刚

  • 为什么盖聂是秦王主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盖聂的简介,秦时明月大结局盖聂之死,端木蓉醒来与盖聂再见

    [var1]秦始皇正在与他的大将军王交换剑。曰:“六国中,谁剑法最好?”王建将军本来就是一个正直的人。秦始皇虽是一流的剑客,却并不阿谀奉承。不知道当今世界上谁的刀法最好,但在他看来,虽然高手众多,但真正的刀法高手是赵国的王牌。他的剑法真的是高超。与之相比,秦王爱才,费了很大功夫才将其收归麾下,成为一

  • 春秋战国比三国精彩多了,为什么没有三国之火?以下原因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和春秋战国,北欧三国指哪三国,日本战国名将对应的三国人物

    [var1]因为它面临着很多不切实际的困难。[var1][var1]就算只拍战国历史,恐怕总投资也将近百亿。如此巨大的投资,恐怕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的投资人和导演敢拍这样的题材电影。但一个好处是,随着CG技术的进步,战争大场面、城市等元素已经可以用电脑完成。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拍摄与《敦刻尔克》在海

  • 有哪个春秋时期发生在齐国的短篇小说,看完后会觉得心情很沉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时期的书籍推荐,田冲齐国,齐国公子焦石

    [var1]四代太史纪上任时,崔柕有些感动。他用同样的方法来威胁太史纪。只要你写齐庄公病死,你就可以幸免。不要像你的王牌一样直截了当。“好的”!太史极挥笔:崔柕杀其王。崔柕明白威逼利杀对史家无用,就放了太史纪。太史济出来一看,有人抱着竹简跑来。一问才知道是南史氏。他听说太史的兄弟都被杀了,连忙赶去看

  • 春秋奇事:因为一个女人的任性,晋国公成为春秋最弱势的统治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国演义,晋国公子夷吾简介,晋国小老妹相片

    这场动乱,是晋国前所未有的动摇国基的内乱。“骊姬的叛乱”.骊姬是古戎人的国君之女,晋献公在自己的国家打败了骊姬。晋献公非常喜欢异国情调、野性十足的骊姬,所以对他爱不释手。当时,已经为人母的骊姬一心想为儿子奚齐谋位,于是对晋献公吹枕边风,立儿子奚齐为晋太子。不过,太子是立国之本,可以随意更改。连上面的

  • 他是周朝守国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华夏族,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西周政治家。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

  • 周襄王让晋文公当春秋“班长”的用意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周襄王时代,他选择了晋文公作为“班长”。那么为什么是晋文公而不是其他王子。首先,周襄王能够上位,晋文公曾经帮助过他。周襄王曾被小妾和弟弟赶走,是晋文公帮助他重新进入大典。所以,周襄王选择了晋文公,而不是其他的王子,这是老朋友的缘故。[var1]其次,当时晋文公的势力仅次于齐国,但也不算

  • 春秋时期的范蠡,是如何在逃离越国之后,最终成为一代商圣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他本是越王勾践手下的将领,但勾践上位后,杀戮了众多功臣,逃亡越国。[var1]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忍辱负重在吴国做了三年奴隶。回到越国后,勾践决心报仇雪恨。他生怕安定的生活磨灭了意志,每天睡在稻草堆上,每天早上尝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国耻。勾践努力统治,终于耻辱灭吴成功。文仲等几位随勾践回国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