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是如何对待24岁皇后嫂子的?种种行为令人不齿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是如何对待24岁皇后嫂子的?种种行为令人不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28 更新时间:2024/1/17 10:07:38

毕竟野史里,赵光义曾经觊觎过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频繁临幸南唐后主李煜小周后。赵匡胤先后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位是孝惠贺皇后,贺皇后比赵匡胤小两岁,两人算是青梅竹马,婚后夫妻恩爱,只是贺皇后在958年去世,时年三十岁,彼时赵匡胤还只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后来赵匡胤又迎娶孝明王皇后做继室,赵匡胤做皇帝后,王氏被册立为皇后,只是王皇后也是个命短的,963年去世,时年二十二岁。968年,孝章宋皇后被赵匡胤纳入宫中做了皇后,那一年,赵匡胤42岁,宋皇后17岁,赵德昭18岁,赵德芳10岁。宋皇后出自大家,母亲安宁公主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儿,父亲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宋偓。宋皇后自小见多识广,进退有度。

据说宋皇后身上有赵匡胤原配贺皇后的影子,虽然相差25岁,但赵匡胤和宋皇后很恩爱,每当赵匡胤下朝的时候,宋皇后都换好衣服去迎接,然后伺候赵匡胤进膳,如平常夫妻一般,只是两人之间也没有长久。976年,十月十九日晚,赵匡胤和赵光义在宫中饮酒,赵光义离去后,过了一段时间,赵匡胤莫名其妙的死了,时年五十岁。赵匡胤去世的时候,宋皇后是在场的,她马上让心腹太监王继恩去宣赵德芳(赵匡胤第四子,《七侠五义》和《包青天》中的那个“八贤王”)入宫。但是王继恩却另有主张,他去了赵光义府上,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宋皇后不可谓不镇定机智,瞬间就明白天下将是赵光义的,于是说:“我孤儿寡母,就全仰仗您了。”赵光义心里跟明镜似的,嘴上是共富贵的话,转眼把宋皇后迁到了西宫软禁起来,后来又迁到东宫。

可能有人会问,难道赵光义就没有把年轻漂亮的嫂子占为己有?毕竟赵光义劣迹斑斑。当年,赵匡胤灭了后蜀,纳后蜀后主孟昶的贵妃花蕊夫人为妃,就有传说赵光义看上了花蕊夫人,调戏不成找了个机会把花蕊夫人解决了,赵匡胤也并没有说什么,实际上当时花蕊夫人很可能是牵扯进立嗣问题里去了。触动了赵光义的利益,所以赵光义才除去了花蕊夫人。又传说赵光义强占小周后,当年后唐灭亡,李煜举族迁往宋都,赵匡胤还好吃好喝的软禁着他们,到了赵光义继位,就开始召小周后入宫,每次回来,小周后就哭着骂李煜,后来李煜被赐死,小周后也很快死去。关于这件事,还有一幅画为证。即《熙陵幸小周后图》。这件事包括这幅画都很值得怀疑,正史里丝毫没有任何痕迹,况且赵光义继位本就不服于天下,他怎么可能还去做这样的事。

赵光义继位并非名正言顺。所以他坐上皇位后,一直在努力证明他是合法的继承人,并且是个明君(虽然他确实比赵匡胤弱很多)。所以五年后有了赵普所谓的“金匮之盟”,说是杜太后病重之际,找来赵普记录,然后劝说赵匡胤去世时将皇位传给赵光义,防止出现幼主失国的情况,赵匡胤应了此事,这份盟书藏在金匮中,由妥善之人保存。这里有一个疑问,杜太后去世的时候是961年,彼时赵匡胤35岁,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11岁,而杜太后何以认为赵匡胤会早死,儿子们继位就成了幼主,实际上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18岁。即便“金匮之盟”存在,那么究竟是只让赵匡胤传位于赵光义,还是还有下文,赵光义之后传位于弟弟赵延美,再传之于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怎么想,后者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去世的很早,979年,赵德昭随赵光义攻打幽州,赵光义短暂的失联,军中有人想要让赵德昭做皇帝,赵光义记恨在心,回朝后并未论功行赏,赵德昭议及此事,赵光义一句:“等你做了皇帝,再来论功行赏吧”打发了赵德昭。回去后,赵德昭就自杀了。时年29岁。而到了981年,赵德芳病死了,时年23岁。宋皇后欲扶立赵德芳的事实惹恼了赵光义,赵光义将她软禁起来,直到995年去世,时年44岁。宋皇后去世后并没有享受到前朝皇后该有的礼仪规制,赵光义拒绝为皇嫂成服,也不让群臣临丧,甚至不让宋皇后与赵匡胤合葬,神主也不升祔于庙。翰林学士王禹偁对宾客说了句打抱不平的话,赵光义把他贬到了滁州。可见赵光义对宋皇后有怎样的恨意。

至于宋皇后欲扶立赵德芳是不是赵匡胤的意思,赵匡胤是不是赵光义谋害的,赵德昭和赵德芳的死有没有赵光义的身影,“金匮之盟”究竟是怎样的,都还是迷。

更多文章

  • 宜妃娘娘受到康熙的青睐,雍正一登基就杀了她,他就不怕父亲生气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宜妃简介,宜妃被康熙宠爱的证据,雍正为何不杀了宜妃

    贵妃深受康熙的宠爱,但这只是康熙的一厢情愿。宜妃娘娘未必真的爱康熙。雍正登基后杀死宜妃娘娘是有导火索的。原因是康熙去世时,大臣们都去吊唁,而那天宜妃是坐轿子来吊唁康熙的。都说死者最伟大,宜妃的行为被认为是对先帝的不敬。于是雍正就以此为由杀死了宜妃娘娘。但这也算是宜妃娘娘的死。就算全康熙知道了,估计也

  • 让北宋头疼的“契丹”是今天的哪一个族群?说到这里,您也许不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契丹祖源简介,契丹萧雪,契丹女人长相图片

    我国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王朝,每隔数百年王朝就被改变,最后有些王朝淹没于历史长河中。我们国家历史上有个民族令北宋朝廷非常苦恼。这个国家曾盛极一时,但现在还没见到它的影子,它叫契丹族。在此相信有人要问了,现在我们这些少数民族中究竟哪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是契丹族后裔呢?假如我们带您揭晓这一结果的话,您也许会感

  • 她有清朝皇室血统,却发誓不演清宫剧,因为刘德华特邀破例出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德华最虐心经典影片,阿虎刘德华,刘德华几个孩子

    现在看来,爱新觉罗氏就是满清的国姓,让人信服,让人信服。然而,据史料记载,这个姓氏原本是满洲族群中的冷门姓氏,甚至无法与“满洲八大姓”相提并论。满清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原本就对罗氏有感触。直到明末清初,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小家庭,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和他的22个儿子。最终,爱新觉罗氏之所以能够枝繁叶茂,

  • 明英宗朱祁镇,一个冷酷无情,恩将仇报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残暴和冷酷无情的行为使他成为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皇帝。英宗皇帝在位期间,大肆清洗官员和平民,恩将仇报,导致社会不安和百姓流离失所,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朱祁镇在1536年继承了皇位,即位之初,他表现出了一些有为的行动。他实行了一些有效的

  • 清平乐:李玮,从未入过公主法眼的男人,为什么是嘉庆子眼中的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清平乐》越是到最后,越让人觉得虐心。徽柔公主为爱执着,爱而不得,深受折磨,倍感痛苦。怀吉一心保护公主,可却屡次被言官要求处死。他忠心守护公主,却如此不受待见,连吃瓜群众都为他不值,都替他打抱不平。可他自己内心却非常平静,他守护公主完全是出于心甘情愿,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纯净而真挚,只是外人不懂、不解

  • 民国趣事:林庚白怕死,专门去学易经;黄侃贪酒,还总欺负保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林庚白和黄侃,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师。两人有个共同特点,都狂放不羁,脾气古怪,一个专门骂大人物,一个欺负老实人。林庚白一生放浪不羁,恃才傲物,写了许多专骂大人物的文章,关键是他狂得十分有底气,而民国大师黄侃脾气古怪,还曾经欺负过门卫。一、林庚白专骂大人物人们今天熟悉林庚白,更多因他星命师的身份。他曾准确

  • 朱元璋不慎摔倒之后,只有一人前去搀扶,事后却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的殉葬有没有逃脱的,刘墉搀扶朱元璋,朱元璋处死秦升是第几集

    据一些历史记载,有一次朱元璋不慎摔倒在地,众臣无动于衷,假装没有看见。唯独有一位官员上前去帮助他,结果却被朱元璋下令弄死了。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朱元璋的时代,政治压力和权力斗争是如此紧张,以至于人们宁愿冷眼旁观,也不敢在这样的环境下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和善良。在这种恐怖的环境下,人们已经失

  • 谭嗣同以君子心救国,曾国藩以势利眼立身,身后美名相差远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确实,曾国藩不仅在做官上有颇多研究和建树,甚至在如何做人、如何交友、如何退隐、如何处世、如何治家、如何修身、如何做学问等方面,都颇有研究和建树,当得起一个“伟大的学者型官员”的称号。胡雪岩,凭借自己卓越的商业才华,在全国各地设立“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其在杭州创立的“胡庆余堂”中药店传承

  • 太平天国后期投降清军的将领很多,出现好几万人投降清军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攻打下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后,本应继续努力,利用大好形势趁机北上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统一天下。可是这个时候以洪秀全为首的核心人员却被眼前的大好形势遮住了眼睛,迷失了初心和丧失了斗志,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和残酷内斗的节奏!虽然也派出了以林凤祥和李开芳为首的2万多人北伐军和在北方活动的捻军呼应,可惜只是

  • 慈禧到底长啥样?此美国人扫地时发现一张旧照片,揭开慈禧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相传慈禧太后的真实样貌照片被美国博物馆珍藏,但真实性仍待商榷。(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慈禧(1835-1908),是一个出生在19世纪中叶的皇后,她在1861年开始担任咸丰皇帝的皇后,直到她在1908年去世。她统治时期持续长达47年之久,期间经历了太平天国、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