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翦灭六国为何先从韩国开始,顺序是怎样的?

秦始皇翦灭六国为何先从韩国开始,顺序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97 更新时间:2024/2/10 19:00:58

秦国将灭韩作为翦灭六国的第一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深思。

1、韩国阻碍了秦国东进中原之路

韩国的地理位置特殊,秦军东进中原,一般需要从函谷关出发,而函谷关的东边,恰好是韩国的疆域。

秦国如果不灭掉韩国,日后攻打其余诸国,都要从韩国借道,韩国是否会大方让道,以及会不会在秦军作战之际切断秦军粮草,这些都是问题。

对秦国来说,最保险的解决方式就是搬开韩国这块拦路石。

[var1]

2、“远交近攻”的国策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六卿,掌握晋国的军政大权。晋平公时期,六卿相互倾轧,至公元前453年,六卿仅剩韩、赵、魏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形成韩、赵、魏三国。

至此,韩、赵、魏成为了离秦国最近的三个国家。

秦国一开始将斗争的重点放在近旁的韩、赵、魏三国身上,从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是王之尺”,这一策略还破坏了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策略。

[var1]

3、韩国实力最弱

俗话说“柿子要挑软的捏”,韩国相对于其他诸侯国就是那个“软柿子”。

与秦国接壤的国家包括楚国、赵国、魏国和韩国。在这些国家里,楚国和魏国都是大国,不好惹。

就连并非大国的赵国,也不容小觑。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国名将白起坑杀了40万士兵,实力严重受损。可是,赵国军队雄风犹存,在名将李牧的率领下还能在肥之战(公元前232年)和番吾之战(公元前232年)中,两次击败秦军。

相比之下,只有韩国实力最弱,比较容易下手。

[var1]

4、墙头草人缘差

韩国实力弱,被秦、魏、楚三个大国包围,韩国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只好采取“见风使舵”的策略,哪个国家变得强大,就与它结盟;哪个国家落了下风,就联合别国收拾它。

比如,在秦赵长平之战,正是韩国将上党地区献给赵国引发的,这样韩国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在战国后期,韩国的策略就是尽量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或者挑起诸侯国之间的大战,以此实现明哲保身的目标。

基于此,尽管韩国在公元前230年已经俯首称臣,但对于秦国来说,依然需要彻底解决掉这一颗“墙头草”,以此避免夜长梦多。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一路势如破竹,几无抵抗,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

[var1]

灭掉韩国后,秦国迅速拉开剪灭六国之势——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将军王翦破赵,克邯郸。赵王迁投降,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灭魏。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燕,灭赵。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

九年之间,秦扫六合,一一翦灭六国。

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赢政自称“始皇帝”,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大一统"政治的时代。

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成为历史的定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封神中,姜子牙为何要封金灵圣母为坎宫斗母?你看她生前负责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其中,要说神位最高,权力最大的,还得说是截教仙人金灵圣母,按封神原文所写:特敕封尔执掌金阙,坐镇斗府,居周天列宿之首,为北极紫气之尊,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咸听驱使,永坐坎宫斗母正神之职。姜子牙斩将封神时,将金灵圣母被封为坎宫斗母,其职责是“执掌金阙,坐镇斗府”,也就是说,金灵圣母掌管着天庭的斗部,

  • 秦国凭什么灭了六国一统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 秦国的发迹史 《史记 秦本纪》中记载:“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俊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祭,号曰秦嬴一”,据史书记载,秦国的先祖早在尧舜时期就因为养牲畜有功被赐姓嬴,周朝时期,秦人先祖负责给周王室养马,当时的周王就认为秦人养马有功,就将秦邑

  • 《左传》故事齐桓公争霸第一步:当头一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战车:车右、国君(将领)、驾车人齐桓公发兵之初,想杀死管仲,鲍叔牙竭力阻止,“我很幸运地追随了您,您最终被立为了国君。您的地位,以我的能力是无法再助您提升一步了。您要治理齐国,有高傒和我就足够了。如果您想壮大齐国,在诸侯中称霸,那么非管仲不可。而管仲在哪里,哪个国家就会重用他,我们必

  • 《左传》故事 齐国争霸路之吞并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齐国便把矛头对准了周边的小国,第一个便是谭(史记做郯)。理由很荒谬,就是公子小白逃亡的时候经过了谭国,谭国没有以礼相待。具体的没有以礼相待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可能是没有把小白当做公子来对待,或者有过嘲讽的语言。公子小白回国后继位,诸侯都来祝贺,唯独谭没有派使者来。于是在公元前684年冬天出兵灭亡

  • 《左传》故事 宋国再次内乱:说不得的玩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战,鲁庄公用自己的金仆姑箭射中了宋国的大夫南宫长万,庄公的车右歂孙生活捉了他。后来宋国请求交换俘虏,南宫长万回到了国内。宋闵公于是便开玩笑似的嘲笑南宫长万,说:“原来我还很敬重你,但今天你成为了鲁国的俘虏,从此以后,我就不会再敬重你了。”南宫长万不认为是玩笑,而觉得这是耻辱。于是,第二年,公元前

  • 历史上“最接近神”的7个人物,诸葛亮排不了前5,谁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用这首诗来描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再好不过的了,他机关算尽,一生扶持刘禅,甚至临死前都在为蜀国忧心,只可惜这一生天命不眷顾于他,也被看做是三国的悲情英雄之一。但是他靠着自己忠心耿耿的风骨和机关算尽的聪明,也成为了历史上响当当的军师,不过

  • 春秋是什么?什么是战国?,中国历史-春秋战国.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夏商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战国,统一秦汉。”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首朝歌。众所周知,东周分为春秋战国。其中,春秋显然是从平王东迁开始的,但春秋与战国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名称及渊源[var1] 要想区分春秋战国的分界点,首先要弄清楚春秋战国的定义是什么。 一、春秋“春秋”一

  • 春秋战国的春秋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为什么叫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完全包括东周,但东周并不完全包括春秋战国。战国晚期,秦国尚未吞并六国,在世界统一之前,东周王朝已被秦国灭亡。在秦国推翻周朝之前,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只有一个皇帝。公元前367年,此时战国末期,赵国和韩国两个诸侯国逼迫当时的周天子姬卞进行了继庚(纣王姬羲之弟)的分治。烈),周宪王被迫将周朝王吉

  • 张飞长子意外身亡!诸葛亮为何会哭至吐血昏厥?竟是因为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死因简介,诸葛亮张飞刘备厉害吗,张飞气走诸葛亮完整版

    并且跟随者刘备四处征战,赵云对刘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后来更是在长坂坡中救出了刘备的妻子还有儿子刘禅,因此赵云在刘备的心中地位是不低于关羽和张飞的,刘备如此,诸葛亮也是如此,诸葛亮每次出门时,带的最多的大将便是赵云,但是后来随着赵云的年龄增长最后也因病而死,诸葛亮放声大哭,这本是情理之中,但是刘备手下

  • 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争雄的“春秋五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齐桓公最先称霸[var1] 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借助齐国优良的自然水准和丰富多彩的资源,他选择管仲为丞相。齐国英人管仲为未来改革创新内政,改进学者、农民、工商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地方税收法规,推进军政融合,“一体化”兵农”,打造三军,使国家富强。 [var1] 齐桓公打着“敬王打夷”的幌子大喊大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