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触底反弹后破釜沉舟,为秦国打败霸主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触底反弹后破釜沉舟,为秦国打败霸主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96 更新时间:2024/2/3 22:18:02

秦穆公能够答应此事,是因为他自己本就想着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认为此次是一个好的开始,于是就屯兵于东边的郑国边界,晋国的士兵在郑国西边屯兵。

[var1]

不过此仗并没有打起来,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说服了他退兵,那就是郑国国君的辩士烛之武,此次事件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上提到过的“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作为使者到达秦军军营,给秦穆公分析了利弊:秦晋合攻郑国,郑国必亡,但郑国离秦国较远,一旦胜仗,郑国土地必会归到较近的晋国,晋国势力会更加强大;晋国今天若是打下了郑国,明天说不定会继续向西攻打到秦国去;若秦国与郑国讲和,之后若是有使者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作为东道主尽心接待。秦穆公衡量利弊后,答应了与郑国的讲和,不过还是留下了三个将军和几千士兵替郑国镇守北门。因着秦军的倒戈,晋军也只得偃旗息鼓,晋文公并没有让人去追击秦军,反而又把郑国拉拢了回来。

秦穆公得知郑国又和晋国签立了盟约,短时间内也并没有什么良策能向东扩张,只能蛰伏下来以待时机。过了两年,晋文公病死,其子继位称晋襄公,就有人向穆公进言,现在晋国正在准备丧礼,自顾不暇,不会出兵援军,是个可以攻打郑国的好时机。况且之前留人镇守的郑国北门也在秦国的掌握之中,若是秘密派兵偷袭,一定能够手到擒来。

[var1]

但其中有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jiǎn)叔和百里奚坚决反对,认为派兵偷袭那么远的国家,兵困马乏,行军路线较长,很容易被对方察觉,若是对方早早做下准备,恐怕会被瓮中捉鳖。

但秦穆公已经等待了太长的时间了,所以有些急功近利,他没有听取两个老臣的意见,派遣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为副将,带了几百辎重,悄然赶往郑国准备趁机偷袭。

[var1]

之后果然不出秦国老臣所言,秦军一到郑国附近的小国滑国就被人发现了,这个人自称是郑国国君派来的使者,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秦国将士,所以特意在此等候,并献上了薄礼,也就是4张熟牛皮和12头肥牛来慰劳他们。主将孟明视本打算趁郑国毫无防备时偷袭的,不过既然已经被知晓,先前的计划便就不作数了,因为己方并没有长期的物资补充,若是强攻不下,围攻又不具备条件,心下就只能放弃此次伐郑的计划,面上收下了礼物,并改称不是要去郑国,让对方不必多虑。后率众灭掉滑国,就打算返回秦国了。

这个“使者”名叫弦高,其实是个郑国的牛贩子。他在赶牛到洛邑去卖的路上刚好碰到了秦军,意外得知秦军欲偷袭的计划,赶紧就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自己则急中生智,冒充了郑国的使者蒙骗了孟明视等一行人,不可谓不艺高人胆大。与此同时,郑国国君在得到消息后,派人去观察驻守北门的秦军的动静,看果然有异动。于是就向驻守在此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借口诸军在此久矣,郑国实在是供应不起了,刚好对方也“打算离开”了,就不远送了。三个将军见机密已经泄漏,不欲增添伤亡,就带兵连夜离开了郑国,正好也与之前弦高蒙骗孟明视等一行人的情况相合。

孟明视带领的人原是偷偷通过晋国的崤(xiáo)山去攻打郑国的,晋国当然会察觉到动向,时值晋文公故去,晋襄公继位。得知此事后,卿大夫先轸认为本是相好的两国,秦国竟然还在晋国有国丧的时候,不悲其所悲,还来攻打晋国的盟国,是无礼的行为,况且“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于是晋襄公同意派兵征讨孟明视所带领的秦军,晋襄公任命先轸为中军元帅,派兵守住了平原的险要路段,又联合了姜戎军队守在沟谷处,在崤山设好了埋伏,将毫无所觉的孟明视等人打的落花流水,并活捉孟明视等三将。

[var1]

因着晋襄公的母亲(怀嬴)乃是秦国人,他的母亲不愿与秦国结仇,于是就对得胜而归的晋襄公表示秦晋一向友好,若是将俘虏杀掉,两国的仇怨会更深,不若将他们放回,让秦君去处理。晋襄公认为母亲说的有理,就在没有与大臣讨论前就命人将三人放走了,“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晋襄公放走了俘虏的孟明视等三将,也为后面晋军失掉几座城池埋下了伏笔,真算的上是放虎归山了。

秦军两次攻打郑国的计划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夭折了。

[var1]

这次偷袭郑国计划失败,又被晋军灭军于崤山后还被俘虏,被释放逃回秦国的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在城外见到了着素服来迎接他们的秦穆公时,三人都感到更加的羞愧了。秦穆公却并没有因为他们打了败仗就打杀他们,而是宽和的说,是自己没有听从他们父亲的劝告,才使得他们兵败受辱,所以不会怪责他们,况且不能因为一点小的失误,就抹杀了他们的大功劳,所以就这样简单地的放过了他们。三人感激涕零之下,决定更加刻苦的训练士兵,一雪前耻。

过了三年,孟明视向秦穆公请战去攻打晋国以报崤山之仇,但因晋襄公早有防备,此次出征又败兵了。

所谓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孟明视作为主将的两次战役都失败了,所以秦国的一些人就认为孟明视是无能之辈。一些依附秦国的小国和西戎看到秦军打了败仗,纷纷脱离了秦国的管制,秦穆公仍然没有因此就治孟明视的罪责。

他的宽和仁慈使得孟明视在面对败仗与外界的质疑时,并没有因此就垂头丧气,裹足不前。他将自己的财产和俸禄都用来抚恤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们的亲属。之后天天苦练兵马,在晋国联合盟国来攻打秦国的时候,只率军守城,不准士兵随便与之交战,结果让晋国又夺取了秦国两城。

在崤山之战过后的第三年,孟明视认为自己做好了准备,在国内挑选了精兵强将,拨出了几百辎重,秦穆公也随之拿出了大量的粮食和财物发给出征将士的家属,用来安定民心,将士们也更加的斗志昂扬。

之后在渡河到达了晋国边境时,孟明视对将士们说,此次出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与众将士商讨后,为了坚定大家的决心,孟明视下令毁掉了返回时用的船只。若是打了胜仗,自然会有船,若是败了,也就不回了。将士们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将憋了几年的仇恨发挥的淋漓尽致,很快就夺回了上次失掉的两城,又趁热打铁攻下了晋国的另外几座城池。

[var1]

面对秦国的猛烈攻势,晋军惊慌失措,晋襄公与大臣商讨后,也决定只守城不交战。

秦军见晋国龟缩不出,也算是报了当初的崤山之仇,大军到崤山将当年战死于此的将士尸骨埋于地下并祭奠一番后,就拔师回国了。

秦国此次战役打败了称霸中原的晋国,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也一直相安无事,秦国也算是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里有了一席之地。

*小贴士

“百里奚举于市”,出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指百里奚发迹于市井之中,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从集市上将百里奚买回来的,百里奚大器晚成,是秦国的名相,被称为“五羖(gǔ)大夫”,其子孟明视。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项羽分封诸侯王是对六国王族势力的一次沉重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在咸阳分封诸侯王。后世一般认为项羽分封诸侯王是历史的倒退,项羽的最终失败也与这次分封诸侯王密不可分。不过项羽分封也不是一点进步意义没有,汉元年的项羽分封诸侯王对原六国的王族势力是一次沉重打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var1]虽然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但“王侯将相有种”

  • 曹操:三国里面最能打的那个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在竞技场上起家时,不过才五千人,士兵大部分是家兵,将领则是他的宗族兄弟,曹洪、夏侯惇这些人,也就等于把平时看家护院的武装扩充了一下而已。部队经费怎么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有一份家产,老爷子想在清理之后,远走它乡避难。曹操一番动员,从这部分家产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军费,就还不够,有个叫卫兹的人,是曹操

  • 三家分晋:瓜分的虽然是晋国,毁掉的却是周王朝800年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三家分晋的定义三家分晋,是指中国周代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那么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那么,为什么三家分晋意味着战国时代开启呢?《左传事纬》里也明确指出:“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

  • 曹操一生令人猜不透,临终遗言暴露本性,苏轼评价:要死才说真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曹操临终前,他留下了一段话,就是这段遗言,让后世的人对曹操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曹操的遗言是什么呢?语出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大意就是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

  • 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扩张,而要和北方那么难打的诸侯国争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

  • 完美的行为艺术家——西楚霸王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从性格上来说,男人的人格从大处区分,无非就是两个类型:刘邦和项羽。在很多时候,男人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你是觉得自己是刘邦还是项羽?从历史来看,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刘邦比项羽大24岁。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发生时,刘邦50岁,项羽26岁。项羽直到乌江自刎,也不过30岁。

  • 宁让皇帝赏赐的牛肉臭掉,也不分给部将分毫,霍去病为何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各个面露饥色,霍去病宁愿把食物放坏了扔掉,也不给士兵吃。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踢足球。霍去病,是个私生子。公元前139年,平阳侯府中的歌女因为受到汉武帝刘彻的宠幸,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就是一代贤后卫子夫。就在卫子夫平步青云的前一年,她的姐姐卫少儿与在平阳侯府上供

  • 三国杂谈:如果关羽守住了荆州,刘备能统一吗?有希望但很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可蜀国却有诸葛亮这样的神人存在,同时还有赵云、关羽、马超等一流猛将辅佐,加上刘备深得民心,因此蜀国也有与其他2国相对抗的实力。尤其在《三国演义》的剧情里,刘备还老是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出现,因此他所建立的蜀国似乎才是正统政权。有了正统的标签,加上老百姓支持,所以刘备在巅峰时期也能和魏国掰下手腕。不过到

  • 杨大眼:骁勇胜过关羽、张飞的北魏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杨大眼,北魏名将,武都氐人杨难当之孙。原名不详。杨大眼少有胆气,跳走如飞。北魏世宗元恪时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爵,寻加辅国将军、游击将军。北魏永平年间,为防御梁武帝萧衍入侵,北魏便征召杨大眼为太尉长史、持节、假平南将军、征东别将。后因战功,加封为平东将军。又以平东将军身份出任荆州刺史。后来,在任两年,死

  • 西晋洛阳小吏为何会一夜暴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晋小吏,西晋首富是怎么死的,东晋斗富的故事

    洛阳城南捕盗衙门有一位小吏,长得端庄俊美,举止文雅。忽然有一天,这个小差役竟然穿上了非同平常的衣服。于是,大家都怀疑这身衣服是他盗窃来的,县尉也心有怀疑,对他进行审查。这个小吏为了洗刷自己,就娓娓道来:那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妇人,她说家里有得重病之人,巫师占卜讲,要得到家住城南的少年来驱邪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