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靖难之役之后明朝是怎么强化集权统治的?

历史上靖难之役之后明朝是怎么强化集权统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64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7:04

历史上靖难之役之后明朝是怎么强化集权统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q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理国务,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初一,朱棣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随后扩充内阁至七人。从此内阁开始在明朝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另一方面,由于朱棣是造反称帝的,对大臣有所猜忌,故恢复了洪武年间废除的锦衣卫,重新开始实施明朝的特务统治。随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又设立了东厂,令亲信太监掌权,加强特务统治的同时提高了宦官的地位。有明一代,特务统治几乎贯穿始终,成为一大特点。

由于靖难之役时,京中宦官提供的情报帮助成祖击败惠帝,成祖即位后便改变太祖以来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开始重用宦官。一方面,明朝出现了郑和等著名的优秀宦官,下西洋宣扬国威;另一方面,由于司礼监、东厂等宦官掌权的部门地位提高,且地方镇守、监督采办等重要工作皆由宦官担任(不全为朱棣设置),埋下了日后宦官祸国的种子。

1、继续执行削藩的政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同时,还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一部分授以兵权,命他们驻守北方,抵御蒙古;另一部分则驻于内地各省,使他们监督地方的官吏。在诸中,以北方诸王的势力最大。为了避免权臣擅政,明太祖又规定诸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请君侧的权利。这种分封制度是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背道而驰的,势必造成割据的局面。

明太祖死,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鉴于北方诸王势力太大,决定采取削藩的办法。他们打算先废去一些力量较小的藩王,然后再及于拥重兵的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于是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演变为武装的冲突,这就是“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棣打败了建文帝,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成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先后把被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徒至南方,有的被废为庶人。从此分裂割据的势力更加削弱,军政大权再度集中于皇帝。

2、正式设立内阁:明成祖对中央行政机构作进一步的调整,正式设立内阁。内阁的成员由皇帝亲自从官僚中选拔,臣僚多至五人或七人,作皇帝的顾问,在皇帝的指挥下协助办理政事。按规定其品秩不超过五品,且不置官属,无专制诸司之权,诸司亦无须向其汇报政务。但他们朝夕侍内,接近皇帝,其意见和建议对皇帝制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在废除丞相后为了加强皇权的又一次改革。

3、重用宦官:明成祖又重用司礼监宦宫,并给予宦官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宫民隐事”等大权。在当时,宦官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重大政务最后取决于皇帝,皇权进一步巩固了。

4、增设特务机构东厂: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一个保卫皇帝、并从事侦缉活动的军事机构,叫作锦衣卫。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设立了“东厂”,由皇帝信任的宦官统领。锦衣卫和东厂合称为“厂、卫”。厂、卫专门在南北两京搜捕所谓“妖人”、“叛逆”和“大奸恶”,在厂、卫中有特设的监狱和法庭。厂、卫是极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它的出现,也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九子夺嫡的漏网之鱼,允祹是靠什么平安终老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想知道九子夺嫡的漏网之鱼,允祹是靠什么平安终老的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十二子允祹因出生较晚其母地位不高,幼年由苏麻喇姑抚养,养成了与世无争的性格,顺利的躲过了九子夺嫡事件,成功的活到了79岁,是康熙最长寿的儿子允祹一生较为平淡,但是他有个贯穿一生命运的爱好,他狂热的喜欢

  • 除了重文轻武外,北宋始终难以同北方王朝抗衡的原因还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军事异常孱弱,但它在文化方面却十分昌盛,从经济的发达程度上来看,宋朝有着繁荣的商业以及发达的农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北宋王朝,自诞生之日起,便不得不面对来自北方的强大压力。以至于,北宋王朝最终彻底的灭亡于北方的女真人手中。当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

  • 出身卑微的刘备是怎么成为一方霸主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有很多小人物的发家史,他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百姓变成了手握重权的将军,甚至万人之上的君王。这些人的故事让人羡慕,但却很少有人去了解他们是如何达成成就的。刘备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小人物变成大人物的例子,那么刘备是怎么成为一方霸主的呢?在我看来,刘备的势力之所以会有之后的规模,要得益于成都。相信了解

  • 秦朝灭亡的三大预言,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灭亡的三大预言,分别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

  • 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在功成业就后又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古时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但姜子牙却又一大堆称呼:吕牙、吕尚、吕望、姜子牙、姜太公、太公望、太公、师傅尚等,足以说明其在周朝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此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大家自然喜欢把各种传奇附会到他身上,《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逐步

  • 曹操手下13个大将,几个能抵挡住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手下13个大将,几个能抵挡住关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魏集团和关羽一个档次的封疆大吏,其实也不乏其人。比如说镇守扬州的夏侯惇、镇守荆州的曹仁、镇守汉中的夏侯渊。这三位是曹操集团,对付南方各大战区的封疆大吏,级别和刘备集团的关羽相当。大家都是军区司令,能力、权力自然也是相当的。所以

  • 历经四朝的公主,最终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经四朝的公主,最终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满洲少女嫁国主话说在穆库什14岁那一年,她奉父亲之命嫁给了海西女真乌拉部国主布占泰,实际上是充当努尔哈赤监视布占泰的一枚棋子,对于这一点,布占泰心知肚明。因此,布占泰没有给穆库什好脸色看,甚至千方百计地来羞辱她,用鸣镝来射她。听闻女儿受

  • 周世宗布局如此用心良苦,为什么后周还是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后周,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最让人敬佩当然是周世宗。他在位期间,连连征伐,攻无不克,令人胆寒。但是,周世宗柴荣的运气却不怎么好。他曾在郭威帐下任职的时候,后汉的君主怀疑郭威有二心,便灭了郭威全族,并且牵连到了柴荣身上,柴家被灭族。后来柴荣不断强大自己,且怀有报仇心理,坐上了后周国的皇帝之位,但是因为资历尚浅,没有

  • 西欧封建制度和中国的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共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欧封建制度,君主制,历史解密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

  • 赵高怎么把驾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赵高怎么把驾崩的秦始皇送回咸阳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谁都想不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驾崩后,赵构等人为了掩人耳目,秘不发丧,为了遮掩尸臭,竟然将秦始皇的车上挂满了鲍鱼,以混淆视听。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内心是有一些膨胀的,因而陷入追求长生不老药的事业中,当时有一些方士说蓬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