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韩国扩张的最大成便是公元前375年,韩国国君哀侯消灭郑国后,将国都迁至新郑。韩国国势最为强势的时期是韩昭侯在位期间,他任用法家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使得国力大增。但是,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没有向外扩展的空间。韩国的国土已经将周天子的领地包围在其中,倘若意欲称霸,就可挟天子以令诸侯。
[var1]
[var1]
[var1]
魏国由于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奋发有为的魏文侯忌惮于外部严峻的环境形势,是战国诸国中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魏文侯任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以李悝变法,依法治国;又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西占秦国河西之地,北灭中山国。到了魏武侯登基继位,攻占了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使得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一代霸主。倘若魏国此时尽全力铲除当时的秦国,吞并西边领土,历史很有可能改写。
燕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建国后,同中原诸国甚少来往,文化较为落后,在春秋初年更是差点让戎狄攻克灭国。公元前314年,燕昭王继位后,随国力日增,疆域日益扩大,攻占了中山国北境一带,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公元284年,燕昭王同韩、赵、秦国合力攻破齐国,基本占领齐国全境,燕国国势达到顶峰。倘若这时彻底消灭齐国,燕国将有足够的资本和疆域称雄。
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建国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到齐桓公时,齐国已经是富强的大国。公元前301年,齐国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公元前298年,齐又联合韩、魏攻入大秦,迫使秦王割地称臣。十二年后,齐湣王灭了宋国后,南侵楚地,西占三晋,当时的齐国俨然成为不可小觑的霸主。倘若齐国君主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锐意进取,远交近攻,非常有可能问鼎天下。
战国初期的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国家变得兵强马壮,已经显露出称雄的态势。楚国在宣王、威王时期进入历史最巅峰时期,楚怀王即位之初重用屈原实行变法革新,大败魏国,扩充了疆域。此时,形成了以秦、齐、楚为首的天下,而楚国又拥有最广阔的领土,完全可以称雄,进军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