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和嬴政本是好友,为何又要派荆轲刺秦王?最终却灭国丧命

他和嬴政本是好友,为何又要派荆轲刺秦王?最终却灭国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65 更新时间:2024/2/18 17:46:37

可当荆轲以接近秦王为由,逼死樊将军时,“广结良友”的太子丹却没有再发声,最终还是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也不过只是对付秦王的借口,你可知小小燕国太子为何非要与秦王作对?

[var1]

昭襄王十九年,秦国日益强大,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各国人心惶惶。秦国之将樊於期因得罪秦王惨遭满门抄斩,唯樊於期一人逃到了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太子丹的老师鞠武用“实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劝其将樊於期驱逐到匈奴。

太子丹虽知晓燕国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不该收留樊於期惹怒秦王,可太子丹年轻气盛,反驳说“樊将军穷困与天下,以身归丹,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更虑之!”太子丹为执意对付秦王,保全樊於期,思量之下,只能去卫国请剑术超人的荆轲,来刺杀秦王。

[var1]

太子丹用国家大义晓之以情,以攻破秦国晓之以利,说服荆轲为己所用,荆轲跟去燕国后,还未掌握秦国形势,赵国就被秦国攻破。太子丹仓皇之下多番催促,荆轲为人臣下不好多加拒绝,只能草草行事。

为取得秦王信任,荆轲求取秦国叛将樊於期头颅,太子丹虽与樊於期只有几日交情,但樊於期一死,秦王便没有针对燕国的理由,而自己也不能再加害于秦王,面对这样的局势,太子丹只能拒绝杀害樊於期,又将取得秦王信任这个难题,抛给了荆轲。

荆轲为成事,私下找到樊於期,用“报将军之仇”为名,逼得樊於期自刎。太子丹得知此消息后,早已无力回天,只好催促荆轲早日上路,从“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则可看出太子丹早有准备,拒绝杀樊於期,也只是他维护自己仁爱形象的小技俩。

[var1]

若非樊於期一事,太子丹与秦王又有何过节呢?两人曾一起在赵国为质子,也曾是患难与共的兄弟,可当太子丹被送去秦国为质时,嬴政却一反常态,对太子丹甚是无礼。而太子丹就因这等小事从秦国逃回燕国后,甚至不惜举国之力,报复嬴政,但因燕国弱小,力不能及。

太史公司马光评价他说:“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时人以为太子丹派荆轲刺秦,是为国家大义,是为兄弟情义,殊不知,他为的只是报自己被苛待之仇,拥有这样的储君,实为燕国之大不幸。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世人把罔顾个人生命,誓死报忠国家之人,看作仁人壮士,可太史公却说“荆轲,君子盗诸!”,这究竟是为何?

[var1]

以荆轲之谋,怎会想不到樊於期只是太子丹推出的幌子,面对太子丹的灭国之举,荆轲不仅不劝阻,反而因数日供奉对他言听计从。何况刺秦王之时,荆轲还未准备妥当,他虽以血肉之躯报了知遇之恩,却也因此断送了太子丹和燕国的性命。

太子丹的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一国太子竟毫无容人气度,为一己之私对付虎狼之国,实为愚蠢。

公元前226年,荆轲失败后,秦军击败太子丹的军队,占领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仓皇出逃,秦军紧追不舍。此时有小人向燕王喜进言,说秦军如此追赶他们,是因太子丹的缘故。如果燕王喜能杀死太子丹,献给秦王政,秦王政一定能谅解燕王喜而保住燕国。

[var1]

愚昧的燕王喜听从小人之言,最终斩杀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秦国。秦国虽得到了太子丹的首级,但还是照样攻打燕国。太子丹或许在临死之际,才能醒悟自己的谋划有多欠缺。公元前223年,秦军俘虏燕王喜,灭亡燕国。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燕丹子》《史记·秦始皇本纪》等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与吕不韦之间的爱恨情仇,实际上与赵姬有着密切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吕不韦绝对是历史上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能够想到这样神奇的办法,已经足够令人吃惊,更为关键的是,他居然还真的把这件事情贯彻落实出来,留给后人无尽感慨与唏嘘。[var1]带着一些好奇,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聊吕不韦和嬴政以及赵姬之间的那些事情,也许从中会给人很多启示,做人做事,往往还是需要有一个度才可

  • 沛县起兵时只是个小官的刘邦,怎么可能当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十里阁主走入绝境秦时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刘季是泗水馆长,一个小官职。虽然地位不高,却是古代的“文官”。这种状态让刘季很满意,因为他真的不喜欢工作,喜欢吃喝玩乐交朋友。由于他本人也是“似龙长颈高鼻”的美男子,自然对美色倾心,爱不释手。好酒和颜色。经常喝王媪和吴寿的酒——《史记》总的来说,刘季是个颜值高

  • 影视作品中的商鞅之死,为何那么“诗情画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直到今天,商鞅变法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关于商鞅变法的影视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就是《大秦帝国之裂变》,整部剧以商鞅变法为背景,演绎了秦国在绝境中由弱转强的过程。该剧从一开始就进行大量的铺垫,将秦国刻画为一个积贫积弱,如果不进行变法,随时都可能亡国的形象。[var1][var1][va

  • 历史上卫青有没有孩子?你知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卫青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将。他在抗击匈奴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汉武帝任命为司马将军,后封为昌平侯。虽然他的身份十分珍贵,但出身却比较卑微,当初只是一个骑奴而已。而且妹妹受到汉武帝的宠爱,让他有机会进入官场,在军中大显身手。卫青的一生也堪称一段传奇故事。平民逆袭成贵人,做得很好。相信大家一定特

  • 南中发生叛乱,诸葛亮为何迟迟两年才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非常非常重要的宰相。诸葛亮原本想立即发动反叛,但王连阻止了诸葛亮。王连认为这只是一片荒地,不值得诸葛亮冒险。诸葛亮在国内的威望是无与伦比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必须要想办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诸葛亮失误,那么蜀国就真的要遭殃了,说不定就是满目疮痍。第二,蜀国此时不宜再开战。

  • 楚国酒文化风貌:解读楚系青铜酒器,分析楚人为何如此爱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分酒器品牌排行榜,楚国六种特色酒,银酒器

    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翻开那些文人墨客的作品,就能闻到千百年前的酒香伴着墨香飘进自己的脑海之中。无论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还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亦或是“酒酣胸胆尚开张”的壮怀,我们都能看到酒对于古人来说的重要性。例如颇具盛名的“酒仙”李白,他的很多作品

  • 关二爷勇猛无敌,为何只怕甘宁一人?东吴孙权终于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力大无穷,手持青龙衍月刀,胯下赤兔马。他个子很高,留着长胡子。他是一个有实力的帅哥!因为他的实力,我们经常用“父亲”来形容他,叫他关二爷真的是对他的一种敬佩!关羽镇守荆州,荆州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拿下荆州后,他不敢说要统一中原,但一定可以进一步壮大势力,巩固自己。因此,东吴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也

  • 关二和屠夫围攻吕布,大耳贼来补,你怎么认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换句话说,吕布赢了关二和张三,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一开始,武安国和公孙瓒展开了车轮战。经过那些战斗,吕布耗尽了很多体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二才决定果断出手。毕竟,他比那个卖猪的还要有心计。可他没想到吕布这么难打,要是保不住,他就得拿自己的性命冒险。关二已经是个好色之徒。他没碰过女人,不会去拿盒饭。

  •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家族命运如何?他居然和司马懿还有亲戚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诸葛亮家族在三国时期算上他出了三位英杰人物,最难得的是诸葛家族居然是三面押宝,魏蜀吴三国都有诸葛家族的人出任高官,下面就来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有什么亲戚关系以及在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家族命运如何。 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三位英杰人物 诸葛亮的家族出身于当时著名的名门世家琅琊诸葛家族,诸葛亮的家族祖

  • 占领益州之后,刘备为何一直提防张飞?还把汉中太守位置给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为啥让魏延守汉中,关羽张飞魏延能玩吗,左将军魏延还是张飞

    刘备提防张飞关羽是刘备的好兄弟,无论个人武力还是军事能力都非常强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刘备率军进攻益州后,直接让关羽镇守了荆州!同为刘备的好兄弟,张飞的个人武力和军事能力也非常强悍,按照常理来说,关羽都能镇守荆州,张飞自然也可以镇守汉中了,可为何打下汉中以后,刘备不让张飞做汉中太守,反而把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