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酒文化风貌:解读楚系青铜酒器,分析楚人为何如此爱酒?

楚国酒文化风貌:解读楚系青铜酒器,分析楚人为何如此爱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1/22 19:57:09

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翻开那些文人墨客的作品,就能闻到千百年前的酒香伴着墨香飘进自己的脑海之中。无论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还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亦或是“酒酣胸胆尚开张”的壮怀,我们都能看到酒对于古人来说的重要性。

例如颇具盛名的“酒仙”李白,他的很多作品都和酒有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我们读过太多李白的作品,也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酒带给他的灵感和畅快。

然而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酒就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我们知道周朝重“礼”,而酒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融入了“礼”之中。无论是婚嫁丧娶,还是宴会,都能够看到酒的存在。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当中,“酒”出现的次数高达60次,由此可见酒在当时重要性。

先秦时期,楚国作为一个除了秦国之外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有着很多自己独有的风俗,本文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楚国的酒文化。下文将结合楚国自身的历史和中国几千年酒文化的风貌来看一看楚国的酒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 楚国简介

1、 楚国的建立及灭亡

楚国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了八百年之久。楚国的先祖熊绎在周成王时期被分封为王,成立了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度成为了极其强大的国家,灭掉了华南的不少小国家,拥有了大面积的土地,成为了华南地区的霸主。楚国鼎盛时期的君主大多有忧患意识,这也是楚国能够持续八百年的原因之一。

[var1]

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掉了楚国,结束了楚国八百年的历史。虽然后来项羽的出现使得楚国又重新出现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由于项羽败于刘邦之手,楚国最终还是消散在了历史之中。

2、 从楚国名人看楚国文化特点

提到楚国,我们脑海中想到的一定有屈原和项羽。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人,并结合他们的经历来分析一下楚国的文化特点。

提到屈原和项羽,其实我们最先想到的并不是他们的经历,我们并没有那么在意屈原流放时仍心系国家的愤懑的心情,我们也并没有那么在意项羽和刘邦之间究竟有过多少次对抗,项羽到底败在了哪里。

我们更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屈原的《离骚》,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当时的历史,所以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来认识楚国,而我们对于楚国的第一印象,就来自屈原和项羽。

屈原浪漫主义诗人的形象和项羽虞姬浪漫的爱情故事成为了楚国的象征,所以我们可以先简单的认为楚国的文化是浪漫的。

其实在楚国时期,诗、舞、乐、绘画等等艺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土的楚国文物当中就出现了很多的乐器,我国古代最早的帛画也出自于楚国。

在我们现在的认知当中,艺术大部分时候是浪漫的,能够把艺术发展的如此鼎盛的国家也一定不会太过粗鄙。这也证明了我们从第一印象当中分析的楚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这一看法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二、 酒文化简介

1、 酒的起源

关于酒的起源大概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是仪狄酿酒,《战国策》中曾记述到有关仪狄酿酒的故事,据说仪狄把自己酿好的酒谨献给大禹,大禹品尝后称赞酒的美味,但也发现了酒能够让人沉迷其中从而忽略了日常的工作,所以决定日后都要远离酒。

第二种是杜康酿酒,据说杜康一次偶然间把剩饭放进空桑之中,过了一段时日发现食物变成了液体,并且散发出甜美的气味,酒就这样诞生了。李白曾说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见杜康在酿酒历史上的地位。

[var1]

不管上述哪一种猜测是真实的,酒确确实实是古代人们生活当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时期。从现存的文字资料当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古代的酿酒技术其实已经十分成熟了,这也给酒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 酒为什么在中国如此盛行

酒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且从现存的文学作品当中也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文人墨客都十分喜欢饮酒。

被称为“诗仙”的李白,隐居乡野的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无一不写过很多和酒有关的传世佳作。竹林七贤爱酒,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的就是“流觞曲水”,开怀畅饮,曹操也曾写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可以说魏晋时期的名士无一不爱酒。

于是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酒能够如此盛行呢?其实这和楚国人爱酒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周朝重礼,担心喝酒误事,所以周朝时酒并没有那么风靡,然而楚国位于东南地区,远离中心,再加上有外族文化的影响,对酒本身就没有十分排斥。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酒逐渐成为了楚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刘邦虽然建立了汉朝,但是他也深受楚人的影响,对于酒自然是十分热爱的,所以酒在汉朝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奠定了酒文化的基础。

后世的文人们模仿古人,于是连喝酒也一起模仿了去。楚人嗜酒,有《离骚》传世,汉人爱酒,汉朝的发展十分强盛,可见酒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也并不会导致国家混乱,再加上酒本身的美味,自然成为了文人墨客的最爱。

[var1]

越来越多的文人写酒,后世继续模仿,后世的文人继续饮酒,进而继续写酒,于是酒就在这样的循环中融进了文化里,并且传扬了近千年。

3、《诗经》中的酒文化

《诗经》的时间跨度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春秋中叶,《诗经》里收录的作品描述了当时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些祭祀等大型活动,可以说《诗经》就是先秦时期民俗文化的写照。而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当中,“酒”却出现了很多次,可见酒从很早开始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诗经》中的酒大多用于宴请,祭祀等活动中,在《小雅······宾之初筵》中就有“酒既和旨,饮酒孔偕”的描述,这首诗就描述了在宴席之中宾客饮酒的场景。

而《周颂·臣工之什·丰年》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的一句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用酒来祭祀祖先的做法。除此之外,酒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抒发情绪的途径之一,《周南·卷耳》中就写到“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这是通过酒来抒发自己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酒第一次进入文学作品也是通过《诗经》,所以可以说《诗经》是酒文化的开端。

三、 楚国酒文化简介

1、 从《楚辞》看楚国酒文化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而屈原是第一个写出这样文体的诗人。我们上文提到过楚国是一个相对浪漫的国家,所以屈原能够写出这样风格的作品,楚人爱酒,所以在《楚辞》当中,我们也能够找到很多酒的影子。

在《楚辞·东君》中写到了人们为了庆祝东君得胜而开怀畅饮的场面,在《东皇太一》中“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则是描写了人们用桂酒和椒浆祭祀天神的场景,而《招魂》描写的场面则更加疯狂,人们参加宴会,因喝酒而暂时的抛去繁杂的礼数,彻夜饮酒,享受片刻的欢愉。

[var1]

《诗经》当中的酒除了祭祀之外虽然还用于宴会和日常抒怀,但我们很难在《诗经》当中找到人们因酒而舍弃礼仪的事例。《诗经》中描写的人,大多都把酒当做一种调剂和礼仪,并非是生活的全部。

然而《楚辞》当中关于酒的描述却是稍带一些疯狂的色彩的,无论描写的场面是祭祀还是宴会,我们读来总能看到楚人对酒的狂热。不论什么场合,酒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楚人喝酒追求大醉,我们不能否认酒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但是这种凡饮酒必醉的文化却并不一定是好的。

2、 从楚系青铜酒器看楚国酒文化

楚人嗜酒,所以自然会有很多盛酒的器皿,由于开采和技术的限制,楚国的酒器多为青铜材质。在楚国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的酒器存在,例如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爵,角,觚等等,都是当时人们用来饮酒的器皿。

楚国的酒器不同于商周时期在于楚人的饮酒方法略有不同。楚人喜欢喝“冷饮”,所以楚系的酒器中最为特别的就是尊缶,建缶,盘尊等器皿。

这些酒器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在其中放入冰块,使人能在夏天喝到冰镇的酒,而冬天的时候又能够进行加热,从而喝到温的酒。由此可见楚人为了能更好的享受美酒也是花足了心思。

楚国时期喝酒,盛酒有专门的酒器,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到了明清时期凡是能够盛水的器皿都可以用来喝酒,这样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楚人对于酒的重视。当一样事物需要专门的工具才能使用的时候,要么它是稀有而珍贵的,要么它是受到所有人重视的,而酒器,属于后者。

[var1]

楚人因为痴迷于酒,所以给了酒极高的地位,这样的地位自然需要与之配套的器皿,再加上商周时期重礼,各事各物都有自己的规范,所以酒器在楚国自然就成为了相比于其他时期独特的存在。

3、 楚国酒文化的特点

从《楚辞》和楚系的酒器中我们可以看出楚人对于酒是无比热爱的。我们站在现在角度去看酒对于文化的影响,不可否认酒给那些诗人提供了灵感,让诗人们能够脱离现实的桎梏,借着酒意纵情徜徉,让思想得以飞到九霄之外,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作品,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酒带来的坏处。

对于楚人来说,有了酒酒可以抛却其他的事情,然而这种有了酒就什么都不想的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因为酒而耽误了更重要的事情。大禹能够看出酒让人沉迷的缺点,楚人却并没有重视,从这一点来说,楚人沉迷于酒并不是一种多么值得提倡的文化。

四、 总结

虽然我认为楚国的酒文化并不值得提倡,但是随着儒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不断渗透,后人们对于酒有了一定的克制,即便李白爱酒,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追求,所以我们才会给李白的作品打上如此高的评价。

不管楚国的酒文化是否值得提倡,我们都要承认酒的出现的的确确给了文学更多的发展,更多的可能性,这样看来,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文化的一份养料。

参考资料:

《论楚国酒文化风貌——以《楚辞》与楚系青铜酒器为例》 刘桂华

《先秦时期酒文化探析》 孙婷婷

《诗经中的酒文化赏析》 邬坛坊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喝酒》 意外文化

《楚辞与中国酒文化》

更多文章

  • 关二爷勇猛无敌,为何只怕甘宁一人?东吴孙权终于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力大无穷,手持青龙衍月刀,胯下赤兔马。他个子很高,留着长胡子。他是一个有实力的帅哥!因为他的实力,我们经常用“父亲”来形容他,叫他关二爷真的是对他的一种敬佩!关羽镇守荆州,荆州却是兵家必争之地。拿下荆州后,他不敢说要统一中原,但一定可以进一步壮大势力,巩固自己。因此,东吴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也

  • 关二和屠夫围攻吕布,大耳贼来补,你怎么认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换句话说,吕布赢了关二和张三,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一开始,武安国和公孙瓒展开了车轮战。经过那些战斗,吕布耗尽了很多体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二才决定果断出手。毕竟,他比那个卖猪的还要有心计。可他没想到吕布这么难打,要是保不住,他就得拿自己的性命冒险。关二已经是个好色之徒。他没碰过女人,不会去拿盒饭。

  •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家族命运如何?他居然和司马懿还有亲戚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诸葛亮家族在三国时期算上他出了三位英杰人物,最难得的是诸葛家族居然是三面押宝,魏蜀吴三国都有诸葛家族的人出任高官,下面就来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有什么亲戚关系以及在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家族命运如何。 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三位英杰人物 诸葛亮的家族出身于当时著名的名门世家琅琊诸葛家族,诸葛亮的家族祖

  • 占领益州之后,刘备为何一直提防张飞?还把汉中太守位置给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为啥让魏延守汉中,关羽张飞魏延能玩吗,左将军魏延还是张飞

    刘备提防张飞关羽是刘备的好兄弟,无论个人武力还是军事能力都非常强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刘备率军进攻益州后,直接让关羽镇守了荆州!同为刘备的好兄弟,张飞的个人武力和军事能力也非常强悍,按照常理来说,关羽都能镇守荆州,张飞自然也可以镇守汉中了,可为何打下汉中以后,刘备不让张飞做汉中太守,反而把汉

  • 陪伴刘备征战半生的兵士,才是真正救他于困境的的卢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千多年来,无数关于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在不断地被评说和演绎。这段动荡的岁月,一面是风云际会,群雄逐鹿;另一面却是生灵涂炭,尸骨遍野。可以说战争贯穿了整个三国史,有战争就离不开军队,聊到三国,就不得不提那些威震天下的精锐之师。像是我们上次聊的公孙瓒的骑兵白马义从、曹操的虎豹骑和虎卫军、马超的西凉骑兵。而

  • “三国”中你最清楚的那些“歪理”,影响后世达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不过是“肥奶”而已,孩子的成长,最终还是要靠后天的“努力”!三国还在。曹操,他一生的英雄,没有白费。他敢于动摇“贵族”等利益集团的地位,实行军事安置,鼓励民心,增加军费开支。他是真正有谋略有胆识的人才!而继承江东的孙权、欺民的刘备又怎么能和“一统中华”的曹操平起平坐呢

  • 这个家族在三国时期控制一州之地,长达数十年,最终被孙权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诸侯 前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后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到底何谓诸侯?诸侯一词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当时土地和人口都是贵族的资源,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后,便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功臣、王族子弟、以及其他贵族,让他们就建立自己的领地,以拱卫王室。这些封地就是诸侯国,国君即为诸侯,这些国君的爵位虽

  • 历史考古:传说中的大秦国,究竟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汉朝开始,中国史书中就记载了一个神秘的大秦国。关于它的位置,主流学界认为是在欧洲,也就是古罗马帝国。但这个说法破绽百出,经不起推敲。我原本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怎奈不把它说清楚,我发现没办法深挖古罗马和基督教的历史。不得已,我查了几天资料后,又来挑战学术界了。关于大秦国,先说明一件事:除了明朝出土

  • 刘秀削弱相权、改革兵制,对豪强治理不彻底导致了东汉的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政务改革导致皇权加强,相权削弱,最终产生外戚、宦官胁主专权东汉初建时,针对西汉和新朝出现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做了深刻反思,为了这种历史情况不至于重新上演。光武帝极力促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便于后期统治。东汉初年,光武帝重赏功臣,其中封侯者百余人,汉明帝刘庄追思他父亲光武帝刘秀的诸位功臣,就把

  • 桂陵之战-孙膑采取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膑围魏救赵简介,围魏救赵时孙膑多少岁,孙膑桂陵之战

    战国七雄,上演了一幕幕争雄兼并、干戈不休、你死我活的精彩剧幕。根据这一时代特色,人们称这一历史阶段为“战国时期”。[var1]战国地图魏国地处于,七雄的中心位置。最先崛起的,也是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贤能之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政治上,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论功授禄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