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6位君主中,也有很多水分。比如说秦孝文王,也就是安国君,他在位仅仅3天就薨逝了,他能有什么出色的政绩呢?
再比如说秦庄襄王,也就是异人,他是秦始皇的父亲。不过他在位也不过只有3年时间,期间政绩平平,也没留下什么旷世之举。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秦惠文王任用张仪瓦解六国联盟,任用司马错灭蜀,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任用范雎远交近攻,任用白起灭六国百万雄兵。秦始皇统一六国。
以上这4位,似乎才是真正为秦国做出伟大功绩的君主。其实这6位君主在位期间,还有1位君主没有上榜,那就是秦武王。
[var1]
秦武王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也是秦昭襄王的哥哥,那么问题来了,他能不能列入六世之余烈呢?他对秦国做了哪些贡献呢?
秦武王是个很有意思的君主,他天生孔武有力,一言不合就要彰显自己的力气,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力士。
为此,秦武王也非常喜欢大力士,身边的宠臣任鄙、乌获、孟说等人,全都是大力士出身。他身边的宠臣孟说提醒秦武王:听说周朝的龙文赤鼎很重,可不可以去试着扛鼎?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百无聊赖的秦武王果然带着一大帮大力士,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洛阳,他们不仅要来举大鼎,更是为了彰显秦国的武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周赧王只能眼睁睁看着秦武王进入周朝的太庙,尝试着举起龙文赤鼎。结果报应来了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年仅23岁。
最关键的是,秦武王薨逝前,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因此秦国的国君之位,就这么空了出来。秦惠文王的儿子们,成为了角逐大位的重要人选。
[var1]
秦昭襄王
最终芈八子的儿子嬴稷,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强行登上了秦国国君的大位。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他的曾孙便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占宜阳,设三川郡,秦武王打开了东出之门
秦武王之所以能得到这么个谥号,不仅仅是因为他孔武有力,更是因为他好战的缘故。秦武王时期,就已经有了问鼎中原的计划。奈何韩国和周国,挡在了函谷关跟前,死死地挡住了秦国东出的大门。尤其是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兵精粮足,随时会阻拦秦国大军的东进之路,简直就是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还得了?为此,秦武王特地召集了一大批朝臣,商量着灭亡周朝,拿下宜阳的战略。这事儿遭到了右丞相樗里疾的强烈反对,因为他觉得劳师远征,万一遭到魏国和赵国的偷袭,那可就完了。
可左丞相甘茂却觉得这是秦国统一天下的重要一步,因此甘茂主动请缨,游说魏国,与魏国签订了盟约,使得魏国和秦国站在了同一阵线。“
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原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昔曾参之处费,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著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返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只要魏国挡住赵国,那么秦国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为啥说这个故事呢?甘茂就是为了告诉秦武王,宜阳难打啊,如果中途有人进谗言,导致秦武王让甘茂撤军,那岂不是要功亏一篑?
[var1]
甘茂
因此甘茂希望秦武王与之订立盟约,不打下宜阳,绝不撤军!由于订立盟约的地方叫息壤,所以史称息壤之盟。
此后甘茂亲自带兵攻打宜阳,不过很可惜,甘茂打了5个月愣是没能啃下宜阳。这时候秦武王也怂了,打算撤军。“
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
秦武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果断增兵5万,又把他那些心爱的大力士都派上了战场。甘茂自己则散尽家财,鼓舞士气,最终一举拿下了宜阳,斩首韩军多达6万人。
这一战过后,秦国的领土直接扩张到了周朝都城洛阳的边上,韩国也失去了抵挡秦国大军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自此秦国可以自由出入函谷关,随时对山东六国发起进攻。
由此可见,秦武王,也不是什么事儿都没做。除此以外,秦武王还平定了蜀地叛乱,同时派兵攻打过义渠、丹犁。
秦武王应该也算得上六世余烈之一
秦武王在位只有4年时间,所立下的功业,其实说到底也只有攻占宜阳,这一件事。但是这件事的意义是非凡的。
[var1]
秦攻宜阳路线图
宜阳是韩国西部的屏障,又是周朝都城洛阳的壁垒。同时还是连接上党、南阳、新郑三地的枢纽。失去了宜阳,等于是把韩国给切成了零碎的好几块。
上党后来成为飞地,也成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其实就跟秦武王夺取宜阳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从后果上来讲,秦武王拿下宜阳,直接伤害了韩国、周朝、赵国的利益。
此外,秦国拿下宜阳以后,随时可以出兵东进。这也使得山东六国转攻为守,改变了过去的战争策略。由此可见,攻下宜阳,对秦国统一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