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王分封的异姓诸侯

武王分封的异姓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31 更新时间:2024/2/4 17:28:36

武王所封的先代之后,有所谓“三恪”。“恪”是“敬”意,“三恪”无非表示对先代君王的尊敬。“三恪”之一,是虞舜的后代,古书上有明确记载。武王时,虞的阏父担任周的陶正(掌制作陶器的官)。武王嘉奖他制作器物对人有利,并且是“神明”(指虞舜)的后代,把元女(长女)大姬配给他的儿子满,称为胡公,封于陈,“以备三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子产语)。陈在今河南淮阳。《史记·陈杞世家》也说陈的始祖胡公满,是虞舜之后,为武王克殷后所封。

“三恪”中的另外二恪,说法不一。《左传》杜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这是主张以虞、夏、殷三代之后为“三恪”。而《古春秋左氏说》(《礼记·郊特牲》正义引)又说:“周封黄帝、舜之后为三恪。”这一说法是依据《礼记·乐记》的。《乐记》说:“武王克殷及商(“及”原误作“反”,从郑注改正),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后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吕氏春秋·慎大览》有类似的叙述,只是把黄帝和帝尧的封邑对调,作“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蓟”和“黎”声相近,“铸”和“祝”是一声之转。《乐记》郑注:“祝或为铸。”当以《吕氏春秋》之说为是。铸国到春秋时尚存。铸公簠载:“铸公作孟妊车母媵簠。”孟妊车母是铸公之女,孟车母是她的“字”,妊是她的姓,即是任姓。而《世本》(《左传·隐公十一年》正义引)、《潜夫论·志氏姓》都说:“祝,任姓。”任姓为黄帝之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铸。”杜注:“铸国,济北蛇丘县所治。”在今山东肥城南。“尧后”所封的黎,在何处不详。杞的始祖为东楼公,是夏禹之后,确也是武王克殷后所封,见《史记·陈杞世家》。建都于雍丘,《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雍丘,“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在今河南杞县(春秋前东迁)。《周本纪》有和《乐记》相同的记载,但是多出“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之说,集解以《汉书·地理志》弘农陕县的焦城来解释,不确。这个焦国是姬姓,并非神农之后。《通典》以为在亳州焦县,焦在春秋时为陈邑,即汉代沛郡谯县,在今安徽亳县。如此说来,武王所封先代之后不止三个。

武王这样分封先代之后为诸侯,称为“三恪”,用来表示对先代君王的尊敬,用来团结有势力的异姓贵族,从而巩固周朝的统治基础。其政治目的,就是《论语·尧曰》所说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同时武王还分封了一批有功的异姓贵族,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而出力。《左传·成公十一年》记载刘康公、单襄公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苏,金文作“稣”,己姓,金文作“妃”。《国语·郑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苏忿生在武王时担任司寇,到成王时继续任此职,掌管刑狱大权。《尚书·立政》的结尾,记载周公说:

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这是周公要担任太史、司寇的苏公,郑重使用刑狱,使得王朝的统治能够延长;要谨慎使用,要用中平的刑罚。苏忿生掌握着刑罚大权,对周朝的统治关系重大。因此他得到封国,正当黄河中游的北岸,有所谓“苏忿生之田”十三个邑(《左传·隐公十一年》),在今河南济源、孟县、温县、沁阳、武陟、修武、获嘉一带,正当原商代王畿的西南部分,是从盟津通往原商都的必经之地,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檀伯的封邑也该在这个地区,靠近黄河。

至于对待敌对的殷贵族,虽然也有给封地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当时原商朝王畿以内,殷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特别是殷贵族的基层“士”一级的人数众多,很难统治。武王对此采用了一面加以安抚笼络,一面加强监督控制的方法。加强监督控制的方法,就是设置“三监”。关于这点留待下面细谈。安抚笼络的方法,也有多种。首先把原来商代王畿分割成几个部分,西南部分(即黄河北岸太行山东南的“河内”地区)作为司寇苏忿生的封国;中部和东南部分作为“三监”的封国;只留下北部继续作为殷王纣之子武庚(即禄父)的封国,“俾守商祀”,用作安抚笼络殷贵族的手段。同时对殷的高级贵族中比较有诚意投降的人,就采取宽容优待的措施,使保持原有的封邑,武王对待微子就是采用这一措施。当时微子启“面缚衔璧(杜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大夫衰绖(穿丧服),士舆榇(抬棺材)”,向武王投降,“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除凶之礼),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左传·僖公六年》)。“使复其所”,就是使回归原来的封邑微。《路史·国名纪丁》引京相璠曰:“微子国,东平寿张西北三十里有微乡。”在今山东梁山西北。

《乐记》说武王在分封黄帝、尧、舜、夏后氏之后的同时,“投殷之后于宋”。郑注:“投,举徙之辞也。时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墟。所徙者微子也,后周公更封而大之。”《吕氏春秋·慎大览》和《乐记》相同,也说:武王“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吕氏春秋·诚廉》又说:武王“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即微子启)于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按桑林在宋都商丘附近。宋有桑林之门,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韩诗外传》卷三第十三章也有和《乐记》相同的记载,说武王“封殷之后于宋”。《荀子·成相》说:“纣卒易乡启(启指微子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潜夫论·志氏姓》也说:“微子开,武王封之宋。”可知微子启在投降周以后,武王先命他复位,再徙封到宋国。武王这样把投降的重要的殷贵族微子徙封到宋,使帮助统治商在黄河以南的旧都周围地区,这也是安抚笼络殷贵族的重要措施。《书序》说:“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这是说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为了安抚殷贵族,改命微子启代为殷之后,奉其先祀。并不是说成王才封微子启于宋。《史记》于本纪、世家多处说封宋在成王时,乃出于对《书序》的误解。

更多文章

  • 武王进军牧野的时间和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王之誓牧野,牧野之战武王在牧野说了什么话,牧野之战周武王取得胜利的原因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武王迺朝步自周,于征伐纣。粤若来二月既死霸,越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逸周书·世俘解》作“维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有错误)。根据王国维的考定,“既死霸”是二十三日,旁死霸为二十五日。一月癸巳,是壬辰旁死霸的翌日,即二十六日,武王从周兴师伐纣。二月甲子,是既死霸之

  • 纣王的最后一棵稻草,十余万大军人间蒸发,如今在印第安找到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的纣王,纣王及时行乐,老梁故事汇纣王

    文丨小冷知识仓(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一场决定王朝生死的战斗打响。战争的结果早在意料之中,胜利者姬发正领着自己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商朝的都城朝歌前进,而此时的帝辛登上鹿台,身穿华服,保留着最后一丝帝王之尊,毅然决然的奔向火海之中。商朝就此灭亡,国祚八百

  • 所有朝代的君主都称帝,为什么只有周朝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朝君主为什么不称帝,古代称王和称帝的区别,周朝历代皇帝顺序及照片

    当我们浏览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的朝代无数,却只有周代的君主称王,其余的朝代无论大小,均称帝,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我们来聊聊。中国的朝代,从典籍记载来看,先后经历了虞夏商周、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么多的朝代,除了周朝,君主的称号都是帝,比如虞朝的尧帝

  • 幽王为美色,举烽火唤诸侯,寻欢作乐灭西周-千金一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忠臣赵书带多次为了国家上书周幽王,要他勤政爱民,重用贤臣,周幽王不但不听,反将赵叔带驱逐出朝,永不任用。大夫褒珦听说赵大夫被逐出朝廷,急忙入朝进谏:“大王千万不能驱赶忠臣啊!现在国家本来就不安定已经动摇,这样做,江山社稷难保啊”!周幽王最爱听夸奖他表扬他的话,这样不好听的肺腑之言他哪能容忍?随即大怒

  • 暴虐荒淫,征色猎艳,这个君主凭一己之力使夏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夏桀桀,姒姓,名履癸,西河(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东菜园镇西河村)人,夏朝第十七代君主,帝发的儿子,暴虐凶残,荒淫骄奢,征敛无度,凭一己之力葬送了夏王朝。刘向《列女传》:“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日夜与末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末

  • 很多人普遍默认嫦娥和后羿是一对夫妻,但历史上真是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嫦娥和后羿什么关系,吴刚嫦娥后羿三人关系,后羿与嫦娥的故事完整版

    本来神话中射日的人被称为"羿",跟夏朝的"后羿"并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在唐代,"后羿"这个词已经和"羿"不分,后人就将两人看作一个人了。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传说中的后羿。《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死后,王位应该能者居之、择贤而立,但其子“启”用了非常手段,杀害了继承人“伯益”,破坏了禅让制,让公天下变成了

  • 当暴君纣王和隋炀帝知道了刘子业后,都默默地后退了十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山阴公主本名刘楚玉,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公主。她父亲从小对她十分宠溺,所以她从小便养成了骄纵自大的性格。当她在试婚年龄之时,她的父亲就给他找了一个出生名门的驸马,驸马不仅出生名门还饱读诗书,富有才华,你以为接下来是才子佳人的剧情?那你就就错了,我们的山阴公主可是历史上的渣女。时间一长山阴公主觉得只有一

  • 刘邦真的不孝顺吗?如果你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如标题所言,很多人都认为刘邦不孝顺,因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大家听过一个故事,就是刘邦项羽打仗的时候,项羽抓了刘邦的家人,在两军对峙时,项羽要杀了刘太公熬汤喝。刘邦说了一句话: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意思就是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杀你爹熬汤喝,那也分给我一杯如何?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件事,对刘

  • 历史的沉重:韩信与钟室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十年,陈豨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 周武王去世,周公旦受命代为管理朝政,蔡叔管叔发动三监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公旦与周武王的关系,管叔蔡叔,管叔蔡叔是什么意思

    周文王去世之后,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他率领周军讨伐商纣王,灭掉了殷商王朝,建立了西周王朝,等天下平定之后,周武王封赏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在战斗当中立下功劳的大臣,他把鲁地纷纷给了姬旦,而且任命姬旦为丞相,因此人们称姬旦为周公,或者是周公旦,他又把管地分封给了管叔姬鲜,把蔡地分封给了蔡叔姬度,把曹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