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时期,共有7位“武皇帝”,谁的含金量最高?

南北朝时期,共有7位“武皇帝”,谁的含金量最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44 更新时间:2024/1/19 22:47:11

一、宋武帝刘裕

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凭借着巨大的战功,刘裕得以总揽东晋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由此,刘裕完全配得上武皇帝的谥号,纵观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刘裕的战功也是难逢敌手的。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师,便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

二、宋孝武帝刘骏

刘骏是刘宋第五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父,刘骏起兵攻杀刘劭,夺得帝位。刘骏在位期间,任用颜师伯等将领击溃北魏,取得了第一次青州之战的胜利,收复了济水以北的失地。

但是,刘骏在位后期,大兴土木、滥杀无辜、奢侈无度,耽于享乐。为了巩固皇帝的宝座,过度削弱宗室力量,引发宗室内斗局面,动摇刘宋的基础。大明八年(464年),刘骏在建康玉烛殿崩逝,在位十二年,年仅三十五岁。庙号世祖,谥号孝武皇帝。对此,在笔者看来,刘骏获得武皇帝的谥号,其实是比较勉强的。

三、齐武帝萧赜

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南朝齐第二位皇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建元四年(482年)正式即位,是为齐武帝,年号永明。齐武帝是一个英明果断的君主。在位期间,继承了齐高帝的作风,崇尚节俭,关心百姓疾苦,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德行。

永明三年(485年),萧赜平定富阳郡唐寓之叛乱,对外与北魏通好,边境比较安定。永明十一年(493年),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为武。诚然,从整体上来看,齐武帝萧赜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但是,作为一位武皇帝,萧赜的含金量还是相对不足的。

四、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齐明帝时,萧衍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入侵。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

萧衍即位后,抵御北魏南侵,一度在钟离之战取胜,维持了南北均势;后数次发动北伐,但战果不大。在位后期,萧衍开始怠于政事。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对此,在笔者看来,梁武帝萧衍前期的表现,其实配得上武皇帝的谥号,可是,他后期直接引发侯景之乱,自然是饱受诟病的,也影响到自己的整体评价。

五、陈武帝陈霸先

陈武帝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侯景之乱,陈霸先得知都城被围,立即准备赴援。大宝三年三月,在建康摧毁侯景势力。陈霸执掌南梁大权后,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年)底和太平元年(556年)六月,先后击溃北齐的两次大规模进犯。后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又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

南梁太平二年(557年),受梁禅称帝。陈朝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去世,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七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和刘裕一样,陈霸先也是一手打下了江山,而且在对外作战上没有较大的过失,所以是名副其实的武皇帝。

六、齐武成帝高湛

齐武成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561年~565年在位)。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皇建二年(561年),高湛即位,改元太宁。在位期间,多次遣将击败北周、突厥,并御驾亲征解救了晋阳、洛阳。有帝王般的度量,使得文武百官尽心尽力。

但是,高湛肆意诛杀宗室,导致朝政日益混乱,国势日益衰败。河清四年(565年),高湛传位于太子高纬,自号太上皇帝。天统四年十二月(569年1月),高湛去世,年仅三十二岁,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祖。

七、北周武帝宇文邕

周武帝宇文邕,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准备兼并北齐。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灭亡北齐。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宇文邕病逝,年仅三十六岁。谥号武帝,庙号高祖。虽然是英年早逝,但是,凭借灭亡北齐的功绩,宇文邕完全配得上武皇帝的谥号。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则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士兵的老乡后来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士兵的母亲,老人听后大哭不已。别人以为是感激而泣,老人的回答却出乎意料。她说:“其实我不是为儿子的伤痛而哭,也不是为吴将军爱兵如子而哭。当年,吴将军也用类似方法为我丈夫吸过脓血。后来在战争中,我丈夫为报将军的恩德,奋勇作战,结果死在了战场上,这次又轮到我儿子,我知道

  • 淝水之战——秦晋人物的命运透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383年,爆发了一场几乎尽人皆知,被奉为以少敌多、以弱胜强经典战例的战役——(前)秦(东)晋淝水之战。在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里,不仅有兵戈相向,更兼王谢桓庾(东晋王朝四大家族)之士家风流。往事历千年,万千风流早已被雨打风吹去,但那时的胡族枭雄、江左豪杰之才智胆识,史书字字如刻,纵今日读来仍令人感慨

  •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 郑国如何缔造出独霸的事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时期郑国现状,春秋时期的郑国大事记,春秋战国的郑国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郑庄公排除国内的威胁,遏止了亲弟弟共叔段策划的政变。这一篇我们回归到春秋诸侯列国间的争衡,来看一看郑庄公如何成为春秋初期的"小霸"。郑、卫两国的恩怨共叔段的儿子公子滑在政变失败后逃到了卫国,这就让卫国多了一张对付郑国的手牌。卫国在这个时候,正是卫桓公当政时期。个人认为,对于卫国而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并不是武则天,起义称帝后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01女帝是唐朝农民起义的女队长陈硕真,由于她的勇敢和精确的战略,她的士兵屡战屡胜,最终成为历史上王成的女皇帝。但是,她不平凡的一生,归功于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当陈硕真年轻的时候,她的父母离开了她和她的妹妹。年轻的陈硕珍把妹妹托付给邻居,踏上了自食其力的劳动之路。她一直在一个官宦人家做奴隶,生活很平静

  •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历代国君大夫时期1、毕万(?-?,不详,毕公高之裔孙)2、犨(?-?,武子‬,不详‬)3、不详(?-?,悼子,武子之子)4、绛(?-前552年,昭子、庄子,不详)5、舒(?-前509年,献子,昭子之孙)6、取(?-?,简子,献子之子)7、侈(?-?,襄子,简子之子)8、驹(?-前446年,桓子,

  •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一块石碑:武则天的无字碑,民间说法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神龙二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为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也是唐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且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过的。乾隆的规制庞大, 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陵域占地“周八十里”,总面积接近240万平方米,堪称“帝陵之冠

  • 春秋战国时期纪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历代国君,战国秦国历代国君一览表,战国七国国君结局

    纪国历代国君1、不详(?-?,了公,不详)2、不详(?-?,归公,了公之子)3、不详(?-?,丁公,归公之子)3、不详(?-?,元公,丁公之子)4、静/丁(?-前1026年,文侯,不详)5、烘(?-前996年,景侯,不详)6、寇(?-前975年,昭侯,不详)7、虎/窔(?-前964年,穆侯,不详)8

  • 「历史春秋」历史十大奇女子:千古一帝女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用计谋与杀戮阐明了权力巅峰的血雨腥风;武则天,用魅惑与心计搅乱了封建正统的清水;武则天,用无字天碑闪耀着封建社会的光怪陆离;武则天,用武氏春秋来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沧桑浮沉!封建社会横跨历史长河2133年,是一个社会形态。而能让这个社会形态的纯净实质长出一个鲜艳胎记的只有华夏大地第一女性皇帝—

  • 春秋战国人物篇—杀神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杀神白起,杀神白起图片壁纸,春秋战国白起

    [var1]起初白起任秦国左庶长,带兵攻打韩国;公元前293年白起带兵多次击破韩魏联军,将韩魏主力包围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经此一战白起一战成名,被提拔任秦国国尉。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80年白起率兵两次伐楚均以楚军大败而终。攻占楚国都城,楚军溃不成军,退败到陈,将陈做为新的都城,而后楚国重新聚集武

  • 春秋五霸,楚庄王视力强劲,这其中孙叔敖煞费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楚庄王的自身实力雄厚无可厚非,但是俗话说“孤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一个高明的君主身边必然有一帮贤能之士,在辅佐着他的大业。在楚庄王的麾下也有这么一大批的能人异士,孙叔敖就是这其中之一。孙叔敖是楚国大司马蔿贾的儿子,说起蔿贾,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他的儿子有名气,但是也是个智力超群的人物。史书中记载,蔿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