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结局如何?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6 更新时间:2024/2/21 8:57:16

就是这么强大的晋国,最后的下场却和周朝有些类似,国君被诸侯不断架空,最后终于爆发了“三家分晋”,以至于晋国从历史上彻底消失,那么晋国是如一步步走灭亡,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晋国国君下场又如何呢?

[var1]

六强变四强

到了公元前497年,经过晋国内部的一系列动乱之后,其实当时的晋国国君实权已经严重被削弱,晋国真正的实权掌握在晋国六卿手上,这六卿分别是智氏、魏氏、赵氏、韩氏、范氏、中行氏。

当时赵氏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与本族的一个别支邯郸氏之间发生矛盾,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处于动乱年代,一旦有这种好事情,其的人都想出来占点便宜,于是晋国内部的其余五卿就开始站队了。

范氏以及中行氏两大家族因为与赵氏之间有些隔阂,并且他们对当时的晋国国君晋定公还抱有一些希望,所以他们不想赵氏趁机削弱皇权,变得一家独大,因此他们两家都支持了实力比较弱的邯郸氏。

当然了,晋定公本人也是支持邯郸氏的,他明白赵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要是赵氏灭掉邯郸氏,继续削弱自己的皇权,那么晋定公这个国君,貌似就要变成一个没有实权的国君了,他可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var1]

智氏、魏氏、韩式心中有私欲,早就想削弱皇权,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化,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就支持了赵氏,按照当时的实力情况来看,本来赵氏这一边实力就要稍微强一点,邯郸氏那边好在有晋定公支持,可惜此时的晋定公真正能够掌握的实权也并不大。

战火不断蔓延,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了八年,在公元前490年,终于以邯郸氏被赵氏吞并,范氏、中行氏被击败逃亡齐国的结局收场,在战争结束之后,邯郸氏、范氏、中行氏的封地被没收充公,也就是说按理来说应该是交给晋定公的。

可是前边我已经说过,晋定公最开始就是支持邯郸氏的,因此他和赵氏这群人站在了对立面,如今赵氏等人取得胜利,就意味着晋定公在实力上已经彻底被赵氏等人碾压了,所以充公的封地,自然轮不到晋定公来享有。

通过八年的战争,晋国国君的实权再次被削弱,晋国从原本的六卿时代,变成了现在的四卿时代,似乎在这场战争中,晋定公成了一个吃瓜群众,全程参与,但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还失去了威严与更多实权。

[var1]

四卿变三家

公元前476年,智氏的家主智瑶成为中军将,掌握了晋国的实权,在权力上开始碾压魏赵韩三卿,智瑶想要一家独大的野心,在此时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了,可是因为他掌握实权,并且人多势众,其余三家还是不敢轻易惹怒他。

随着野心的膨胀,智瑶开始了自己一家独大行动的第一步,那就是继续削弱君权,当然这件事情其余三家都是一致同意的,所以在公元前458年,在智瑶的带领下,他们四家瓜分了之前属于范氏以及中行氏的那些土地(充公给晋定公的)。

晋出公得知四家居然野心如此之大,不觉怒火中烧,他决定发威给四家一点颜色看看,于是征集兵马准备对四家动手,可尴尬问题随之而来,晋出公征集半天人马,却发现自己仅仅有800士兵属于可以调动的,这么少的人,怎么可能打得过四家联手的军队呢?

晋出公左思右想,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去找邻国齐国和鲁国借兵马来对付目无法的四家,当然兵马是借到了,只是这些兵马的战斗力很差,明明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你晋国是死是活,与齐国和鲁国有什么关系,别人才不愿意给你卖命呢。

[var1]

毫无疑问,晋出公这次战争最后以失败结束了,并且因为这场战争晋出公变得更加悲哀起来。战争失败后,晋出公深知自己的危险所在,便离开国都新田,投奔楚国去了。奈何晋出公命运不济,在投奔楚国的半路上就去世了,至于他的死是否与四卿有关,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晋出公刚死,四卿就冲进都城新田,改立公孙骄为新国君,也就是我们后世所称的晋哀公。晋哀公本来就没有什么实权,是四卿扶持上位的一个傀儡而已,后来的生活中虽然贵为晋国国君,可是早已经没有了一点点国君该有的尊严与威信。

国君这里基本上是已经搞定了,智瑶实现一家独大的第一步顺利完成,下边就是对帮助自己一起收拾国君的其余三卿下手了,智瑶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说为了表示对新国君的礼貌与支持,“四卿各献一百里土地,一万户人口”给新国君。

很显然给国君是假,想要削弱其余三卿来满足自己的野心才是真。魏氏、韩氏虽然也明白一些智瑶的意思,可是迫于智瑶的权威之下,最终选择顺从,只有赵氏看穿了智瑶的野心,坚决不同意。

[var1]

既然你不同意,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智瑶随即便联合魏氏以及韩氏对赵氏展开疯狂攻击,想要直接把赵氏给灭掉,经过一段时间抵抗,赵氏发现自己实力不足,便逃回自己老家晋阳躲起来。

结果智瑶穷追不舍,硬是追到晋阳与赵氏继续坚持打了三年,在赵氏精疲力尽奄奄一息之际,智瑶想出一个灭掉赵氏的最佳方法,那就是借助赵氏所在晋阳靠近水源的地理特点,对其进行水攻。

此战之后,晋国算是从原本的四卿时代,正式迈向三卿时代了,同时三卿手里的实权越来越大,晋国国君手里的实权则在不断缩水,可即便如此,三卿似乎还是并不满足现状,接下来又会如何发展呢?

[var1]

三家分晋

公元前434年,当了18年傀儡的晋哀公去世,他在位期间,可以说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干,就是眼睁睁看着四卿之间不断争斗了,结果到头来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把小命熬没了,简直就是血亏啊。

晋哀公虽然去世了,但是晋国此时还没有结束,因为三卿尚且没有想好接下来要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他们表面上还是依附于晋国,并且继续立了一个新国君晋幽公。

晋幽公比前边的国君还要惨,才上位就被魏赵韩三卿将皇室所剩无几的土地分了,只留下曲沃与绛都两座城池,用来给晋幽公收点租金,勉强维持自己生活。被三卿分掉仅剩的土地之后,晋幽公被要求需要过一段时间去三卿的地盘拜见一下三卿,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晋幽公有其余想法,另外一方面就是充分展现三卿此时的地位。

晋幽公悲伤抑郁,从此以后沉迷于酒色之中,可是自己身边没有那么多美女,于是晋幽公就偷偷溜出宫去找美女,结果在出宫之后,遇到强盗就被杀了,简直活成了一个笑话。

[var1]

晋幽公去世之后,三卿拥立晋幽公的儿子公子止继承国君之位,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晋烈公。晋烈公上位之后,三卿野心开始暴露,他们觉得以前这个“卿”的头衔似乎不能满足自己地位身份了,想要晋烈公封他们为诸侯。

晋烈公亲眼目睹了之前父亲晋幽公在世时的很多事情,心里当然明白三卿心里所想,更加明白就算自己不答应他们,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得到想要的东西的,于是晋烈公顺水推舟,将三卿封为魏、赵、韩三国的诸侯,让他们正式建立起来属于自己的国家。

至此,三家分晋的局面已经形成,后来的岁月里,就是等待晋国国君销声匿迹了,晋烈公死于绛都之后,儿子公子欣继位,史称晋孝公,晋孝公在位十二年后死于绛都,传位于儿子晋静公。

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从绛都迁离到屯留,后来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晋静公颠沛流离于屯留与端氏之间,最终于公元前349年在屯留去世,随着晋静公的去世,晋国算是彻底从历史上销声匿迹了,这个存在七百多年的帝国,就这样惨淡收场,实在可悲可叹。

[var1]

结语

晋国的灭亡过程,就是弱肉强食的最佳证明,自己被六卿、四卿乃至后来的三卿不断侵蚀,终于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最终它从历史上消失,也仅仅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而已,只是在这种规律背后,留给人们的,除了无尽感叹,还有诸多深思!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赢驷:差点被割鼻子的秦君,杀商鞅,第一位秦王,与张仪相知退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仪是怎么评价商鞅的,嬴驷为什么临死后悔杀商鞅,历史上嬴驷真的看望过商鞅吗

    但商鞅的结局却是惨烈的,他因为推进变法而得罪了多数人的利益,最终被秦国的一位君主车裂而死,而这个君主却在杀了商鞅后仍然采用商鞅的变法内容,并且内修政治、外拓宽疆土,最后使秦走向真正的强国之路,这个君主就是秦国惠文王嬴驷。[var1] ?年轻太子多叛逆,只身犯法难逃罚 嬴驷是秦国的公子,是大名鼎鼎的秦

  • 赢稷: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组织了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惠文王赢驷去世以后,秦武王赢荡即位。秦武王是一个好武之人,从小的时候就酷爱武力,而且崇信武士。在武士的激烈下,前往周天子的地方举鼎,但是没有想到却因为伤到了胫骨,气绝身亡,秦国内部发生冲突。[var1] 秦昭襄王赢稷是秦惠文王赢驷和芈八子的儿子,秦惠文王赢驷还在世的时候,朝中就因为立长(秦武王赢荡

  • 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蠡与西施的故事,西施,范蠡怎么读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与范蠡之间的故事。[var1] 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范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从政时,辅佐越王勾践,挽救了处在危

  • 战国七雄,各国第一个称王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时期七雄实力排名,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故事,战国七雄都谁称王

    其实,周武王分封的8个公国都是有背景的,虞国是周文王的叔叔太伯和仲雍所建立的公国;虢国是周武王的叔叔虢仲、虢叔所建立的公国;宋国是商朝后裔所建立的公国;杞国是大禹治水那个大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公国;陈国是舜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祝国是尧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蓟国是黄帝的后裔所建立的公国;焦国是炎帝的后裔

  • 战国七雄各自的始祖是谁,哪个国家最开始地位最尊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1、齐国齐国的始祖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周武王封于齐地,封国建邦,齐国是个侯爵国。齐国自建国开始,数代君主励精图治,到第16代君主齐桓公时,齐国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战国时期的齐国已经不是姜子牙传下来的姜姓

  • 战国四大武安君,个个战功显赫却没一个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1、白起白起,有“人屠”之称,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的代表人物,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白起大破韩魏联军24万人,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白起率兵攻占楚国都城郢都,逼迫楚王迁都,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

  • 战国末年,六国最后一位国君都是怎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定“皇帝”名号,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同时他也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那么除了秦始皇之外,其他六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都是怎样的下场呢?本文就跟大家简单地聊一聊。1、韩国最后一位国君——韩王安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但是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前403年,

  • 吴王李恪:最像李世民的皇子却被诬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和吴王李恪之死,李世民的三子李恪,李世民为什么不传位李恪

    [var1]影视剧中的李恪:当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贞观长歌》,说实话剧中聂远演的李恪太形象了以至于很长时间都都把他当作历史上真实的李恪。我对剧中李恪所做的两件事印象非常深刻:一是长安附近闹旱灾,李恪奉命催缴粮食,李恪不顾权贵的颜面,征缴豪门大户的粮食甚至是自己的叔叔们的粮食他也要征缴,甚至由于这

  • 助秦始皇平定六国的10大名将,最后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的十大名将,秦始皇平定六国名将,秦始皇的最强大将军都有谁

    当然这样的伟业也不是秦始皇一个人完成的,在平定六国的过程中他任用了很多名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秦始皇平定六国的过程中任命的10大名将。1、王翦王翦是秦始皇平定六国最大的功臣,他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及其子王贲先后率部平定了赵、魏、燕、楚、齐五国。王翦是陕西富平人,年少之时便喜欢军事,随侍秦始

  • 除了秦始皇,这位春秋霸主也称得上是奋六世之余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是哪六世,秦王奋六世之余烈,奋六世之余烈一共多少年

    除了秦始皇外,比他更早的楚国有一位君主,也称得上是奋六世之余烈,最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称霸中原的霸主。这位霸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他之上的六世君主分别是楚蚡冒、楚武王、楚文王、楚王堵敖、楚成王和楚穆王。那么这六王为楚国打下了哪些基础呢,以致于楚庄王能够打败晋国,称霸中原。本文跟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