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尹立祥||慈禧与延津行宫的故事

尹立祥||慈禧与延津行宫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15 更新时间:2024/2/1 14:37:29

在延津作家刘震云作品《故乡相处流传》里,描写慈禧太后专门为了上辈子的情人“六指哥”来了趟延津,还和六指哥发生了不可言语的一夜温存。

我很好奇慈禧和光绪怎么来到延津了?她们来干什么了?什么是“庚子西狩”?什么是“两宫回銮”。莫非真是像刘震云说描写的慈禧是为了上辈子的轮回转世的情人“六指哥”来延津的吗?带着这些疑问,我查了一下资料和网上的文献。1901年是辛丑年,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前一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直逼紫禁城。慈禧惊惧万分,仓皇带着光绪和几个宫女太监仓皇向西跑去。一口气跑了两个月,跑到西安后,躲避了或逃跑了一年,但为顾及大清颜面,慈禧对外只能宣称“庚子西狩”。所谓“西狩”,本来是古代皇帝出去打猎,称为狩,如清代有区木兰围场狩猎的习俗。但这次慈禧的“西狩”,主要是逃跑,为了掩人耳目,还美其名曰“西狩”,所谓的“两宫回銮”其实是灰溜溜的回到北京。原来“西狩”、“两宫回銮”,“秋狩”、“北狩”……那些听着光鲜、实际是如此不堪的历史往事。难怪刘震云用那样荒诞怪离的小说讽刺大清的慈禧太后

说来好笑,慈禧逃跑的路上还真和某人发生了旷世奇缘,这个和慈禧有缘分的人还居然把自己跟着慈禧逃跑的亲历亲闻如实的录下来,后来写了本书,叫《庚子西狩丛谈》。写这本书的人是用三碗小米粥换来官升三级的吴永,吴永当时为怀来知县,慈禧听说外国人打过来,连忙仓皇逃出北京,一路上屁滚尿流跑到河北怀来,给她饿坏了,怀来知县吴永给亲自端了三碗小米粥,等慈禧喝第三碗时,才缓过气来,抹抹嘴,就随便问吴永:“所有的地方官都逃了,你为什么还守在这里?”吴永答道:“食君之禄,当与职守共存亡。” 慈禧听后大喜,说:“你不愧是我大清的忠臣,尽忠尽责,你就担任前路粮台会办,随我一路西行吧!”就这样,吴永献上的三碗小米粥,换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官职连升三级,从七品知县升到了从四品的前路粮台会办。后来还做到了民国要员国务秘书一职,可谓旷世奇缘。

一、“庚子西狩”:

书归正传,据《庚子西狩丛谈》一书记载,“西狩”路线如下三个阶段:8月15日晨,第一阶段逃跑路线(北京-直隶段),经西华门出德胜门,西奔而去。沿途经昌西贯市村、岔道、榆林堡、沙城、鸡鸣驿、宣化、怀安;

第二阶段逃跑路线(直隶-山西太原段),阳高、大同、怀仁、代州、崞县、忻州、阳曲黄土寨、太原;

第三阶段逃跑路线(直隶-山西太原段),徐沟、祁县、平遥、介休、灵石、霍州、赵城、平阳、太平、曲沃、闻喜、安邑、临晋、蒲州、永济、陕西潼关,10月26日抵达陕西西安。

二.“两宫回銮”:

在西安待了近一年,1901年,奕劻、李鸿章代表清廷在北京与英、美、德、法、俄、日等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需赔款4.5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十几年的收入。列强的军队撤离北京。于是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决定返京。八月二十四日,自西安跸返,京的路线为出陕西,入河南,向黄河一路往东走到开封,慈禧光绪又在河南省城开封逗留月余,开始折转过黄河北上。

三、“住延津”

经驻封丘、延津、卫辉,然后再折向北,从安阳进入河北,最后返回北京。沿途各地官员对迎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返京事宜都十分重视,河南巡抚松寿,对迎接御驾之事也很是重视。指示河南沿途各州、府、县竞赛供应,做好迎驾事宜。规定沿途开辟3丈6尺宽的御道,每60里设一大行宫,用于过夜。每30里设一小行宫,用于午休。御道旁每10步放置一个水缸,内贮清水,在御驾到来之前洒在御道的黄土之上,此乃龙不行乾道之意。仅此一项就毁良田无数,至于耗费的钱财,出动的劳力,更是不可计数。1901年十一月初五,慈禧一行由开封启程,回京车队浩浩荡荡,先由一太监乘马前导,负责检验道路,督促洒水,并指示群众跪列道旁相迎。各式仪仗和随从多达数万人,仅随行的车辆就多达2000多辆。辛丑年十一月初五,慈禧、光绪一行渡过黄河,驻在封丘辛店村。初六上午抵达封丘县城,用过茶点后赶赴延津。

1900年延津知县就接到慈禧、光绪一行返京路过延津的通知,提前就在县衙后边新盖了一栋仿皇宫式的“行宫”。房为五间,砖木结构,东西长16.5米,南北宽9.27米,面积153平方米,坐北向南,前出厦,木条亮窗,房高3.5米,方椽、巴砖,顶覆蓝瓦,屋脊砖有图案花纹,两螭东西遥对,雄姿勃然。光绪、慈禧分乘八抬大轿前呼后拥被人抬到延津,沿途允许撩起轿帘让延津百姓跪瞻,凡头顶托盘敬献果品者,赏银牌一枚,以作留念。慈禧的返京队伍进入延津县境内。延津知县和官员提前跪道迎驾,经问话后,回南门二次跪道迎驾。待慈禧、光绪进城后,提前赶回行宫门前再行迎驾。天至傍晚,慈禧、光绪等人入住行宫,府县官员一直在行宫守候至半夜,以备随时召见。在延津行宫住一晚后,第二天十一月初七己巳时(上午9-11时),用过早餐后(估计有菠菜,火烧,鲤鱼,豆腐),慈禧等人整装,起銮驾北上,向北卫辉进发。南从与延津县县城北门,北至与延津县与卫辉交界,沿着管道北行至卫辉,沿途组织群众跪列道旁相送。知县护送出县城后,赶紧赶到延津和卫辉边界,跪迎队伍至边界,然后等慈禧和光绪过去后,县官们跪拜至皇家队伍行不见踪影,约申正二刻,行七十里,抵卫辉府驻跸,延津官员群众撤离管道。

(1934年《延津政治视察报告》中记载,民国延津第一小学乃当日行宫旧址,所用帐幔衾枕等遗物,仍存署内仓库中,皆系红黄锻料所制,亦有绣花者大半损毁不堪,今行宫约在县武装部位置。)

转入卫辉境内,卫辉的迎驾事宜由卫辉府知府于沧澜会同汲县(今卫辉市)知事谢蓄刚负责筹办迎送事宜。首先成立支应局,抽调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开辟南从与延津县交界的王福寺起、北至与淇县交界的小双村以北的御道。在卫辉境内设两处临时行宫,大行宫在城内,利用卫辉府公署(今卫辉一中校址),按照北京皇宫样式进行修葺改造,布置得富丽堂皇,用于住宿。小行宫在顿坊店村附近,用于休息,也修建的无比奢华,一切陈设应有尽有。城内专门设大厨房一处,集中全县的知名厨师,对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准备,均得经知府于沧澜亲自检验,以免届时发生差错。行五初八日,由卫辉启銮。十里,至淇县驻跸。”

史料记载慈禧、光绪虽只在汲县一日一夜,其一行的吃、喝、用诸项费用,就耗银17万两。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认为北京安全了,这开始动身回銮。然而,两宫却恬不知耻,与狼狈出逃相比,回宫则极尽奢侈铺张而风光无限,犹如得胜还朝一般。清李希圣《庚子国变记》云:“八月二十四日,自西安启跸,仪卫甚盛,发卒数万人,各省所供献太后私财六七百万,尽辇之而东。”数万人的队伍,光行李车就有3000辆,浩浩荡荡,出潼关经河南、直隶,历时三个月回到北京。

四、臭名远扬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追杀下被迫进行了长征,但始终不忘党的初心和解放中国的梦想,一直未中国寻找一个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而奋斗,宣传,流血牺牲,真心真意为民族解放,最终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心。

反观慈禧逃跑的路线为什么要兜个大圈子,从河南绕道返回京城呢?非但不对自己腐朽落后感到羞耻,还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大讲究排场,兴建行宫,征用民夫,连累百姓,生怕别不知道她是被外国人吓跑的,最终导致的臭名远扬,骂声一片,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分析,大抵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愚昧迷信,慈禧不想走回头路,因为来路狼狈,路上忧心忡忡,不吉利,不顺利,返京时就要,换换心情,沿途看看风景,来一场旅游疗伤。

第二,窥探民意,庚子之乱,波及最严重的是山西、河北两地,这里的义和团受到镇压,人口流失,经济凋敝,人民愤懑而哀伤,在庚子西狩过程中,深切自己也遭到人民的唾弃,不敢走原路返回,因为人民不欢迎慈禧,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三,躲避灾难,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慈禧之所以能够回銮,是因为远在北京的奕劻、李鸿章等人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但《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八国联军还未彻底撤完,京城不宁,仍需等待。

第四,贪图享受,自陕入豫比较稳妥,因为河南知府正是慈禧的心腹,洛阳的接待服务一定会很好,慈禧心中有数。

第五,考察古都,谋求突变不测时,做迁都考察,因此在西安、洛阳、开封逗留时间比较久。

1902年1月8日,慈禧、光绪一行从西安回到北京进入紫禁城皇宫,结束了一年多的逃亡生活。同年李鸿章去世。

十多年后,大清灭亡,人民开始抛弃腐朽的封建王朝,走向共和。

参考文献:

1. 清吴永口述、刘治襄所记《庚子西狩丛谈》

○初五日,由辛店启銮,申正二刻至延津县行宫住跸,按延津属河南卫辉府,古酸枣郡也。

○初七日,由延津启銮,申正二刻行七十里抵卫辉住跸。按卫辉古朝歌第。

2. 清李希圣《庚子国变记》

3.民国《光绪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九》

○丙寅。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开封府启銮。

○是日驻跸新店镇(封丘辛店村)。

○丁卯(早上5~7点)。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新店镇启銮。

○是日驻跸延津县。翌日如之。

○己巳(上午9-11时)。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延津县启銮。

○是日驻跸行宫卫辉府。

○庚午(11~13点)。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行宫卫辉府启銮。

4.当代《封丘县志·大事记》(1994年版):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太后同光绪皇帝自西安回銮。初五过黄河驻封丘辛店集。初六巳时到县城,用茶点后赴延津”。

5.李贤才《延津县志·大事记》(1991年版):

“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一月,因辛丑和约已成,慈禧同光绪皇帝取道汴梁回京。初五,过黄河,驻辛店集。初六,上午抵封丘,用茶后来延津,进东门宿行宫。次日,出北门,过汲北上。皇帝过境,供应浩繁,官民不堪其苦”。

6.当代《1901年大事记》

1月15日——清政府与列强签署议和大纲。

5月3日——清政府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11月7日——晚清名臣李鸿章逝世,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7. 网上文章《慈禧在新乡的五天四夜》

8. 网上文章《新乡卫辉那一夜简直惊心动魄》

作者简介:尹立祥,河南延津人,园林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硕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蓝玉的凄惨下场一年前早已定下,原因绝非造反,更不是私占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有两位皇帝以诛杀功臣闻名,一个是被评论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汉高祖刘邦,而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要说朱元璋诛杀功臣,比起汉高祖刘邦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仅胡蓝党案就诛杀了一公、十三侯和二伯。在明初四大案中,蓝玉案发生在最后。经此一案后,明初开国功臣中被封为公侯的,除了颍国公傅

  • 《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福临卷」243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口气看完大清史,中国通史之清朝的崛起,清代福临简历

    挺进东南就在西线高歌猛进的同时,东南战场也相当顺利。除了前文说年轻有为的勒克德浑表现不俗之外,其实还有一位高人在主持局面。我们的老朋友,洪城畴同志。多尔衮任命他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允许其便宜行事,可以不受勒克德浑节制。洪城畴对待前明地方势力的态度比较温和,一般以招抚为主。毕竟过去同朝为官,他深

  • 马皇后大脚被嘲笑,朱元璋杀了那一整条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时候上层社会的女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用干活,所以都是从小要裹小脚,这样才显得好看又尊贵。马皇后从小就是个孤儿,寄人篱下,整天洗衣做饭、扫地擦桌子的,又没有爹娘照顾,自然也没这福气,只能长这一双大脚。马皇后虽然长得不怎么漂亮,但是内心非常善良,也是一个贤惠的好妻子。郭子兴这个人是个大老粗,不如朱元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晚清文学之五:太平天国革命文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晚清文学,晚清时期有什么文学作品,晚清文学革新运动及其意义

    发生于 1851 年至 1864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也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斗争的同时,十分重视思想文化斗争。在戎马倥偬的紧张岁月中,他们发布文告、诏书等,提出革命的文艺主张,制定完整的文艺政策;在太平天国

  • 蓝玉案爆发,一万五千颗人头落地,为何明朝众臣都争相买聋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借蓝玉案任性发挥,又开始罗列各种罪名向其他文武大臣举起屠刀,瞬间,京城变得血雨腥风。今天这个大臣的脑袋搬家了,明天那个大臣被灭门了,一时成了令人心惊肉跳的新闻。朱元璋举起血淋淋的屠刀,朝中大臣人人自危。更让人害怕的是,蓝玉是被一个不起眼的家仆出卖的,当下锦衣卫又无孔不入,说错一句话

  • 美国人买下清朝女人当商品,做“动物”展览,收费50美分观看身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女人被送进博物馆当展品,美国清朝古董,老外美女买清朝花瓶

    在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当时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也凭借着鸦片战争,真正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进行商业贸易。在这些外国人中,有一些是做正经生意的商人,但也有一些是靠买卖人口等勾当发家致富的不良商人。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落后,许多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

  • 究竟是成吉思汗,还是他的安答札木合用七十口锅,煮人而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史集》,《元史.太祖记》及《圣武亲征录》都记载说十三翼之战,成吉思汗战胜了札木合,然后支起了七十口大锅,把背叛他的人,和作乱的人全部煮了。也有的记载说札木合在撤退的时候恼羞成怒,把背叛他的人煮了,也有的说煮的是狼。但是《蒙古秘史》却说是成吉思汗打不过札木合,成吉思汗撤退了,札木合把俘虏成吉思汗的人

  • 从平反到神化:岳飞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在中国搞一个古代英雄的评选活动,相信岳飞一定会高票入选。从还没上学的小朋友,到七八十岁的老大爷,不会有谁没听说过岳飞的名字。或许自明清以来,岳飞就是英雄的代名词。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曾指出,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历史的岳飞是抗金名将,文学的岳飞是忠臣孝子,民间

  • 5张老照片,看看真正的抗日战争,图1鬼子女俘虏,图3鬼子进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抗日战争的老照片,100张抗日战争照片,历史上真实的抗日老照片

    其实,战争都是惨烈的,如果不能正视战争带来的伤害,那么人类迟早会再一次受伤。下面有5张真正的抗日战争老照片,大家一起来看看。1.日本女战俘这是一张鬼子女战俘的老照片,一名国际友人正在为她包扎伤口,后面站着两位我军战士。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名日本女战俘对战争充满悔恨,也许是身上的伤病太痛苦,也许是对曾

  • 探讨宋代文学的雅俗变化与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雅诗俗化——由高雅逐渐走向世俗的宋诗 文化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要想了解宋代文学的雅俗变化,不能空谈文学上的考据,而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解析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况。与其他的封建王朝更迭不同,五代十国的乱世并没有彻底摧毁唐朝的文化传统,又或者是因为宋代早期并没有出现上官仪这样的人物,将刚刚从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