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策小故事:英雄不问出处,姚贾谏秦王用人选才之道

战国策小故事:英雄不问出处,姚贾谏秦王用人选才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65 更新时间:2024/1/29 11:18:39

[var1]

图片来自网页搜索

姚贾:魏国人,书中记载“世监门子”其实就是看城门的家庭出身。这位姚同志不但出身不好,而且名声也不好,同事韩非说他“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就是说姚同志在魏国开封大梁内做盗贼,去赵国谋差事又被驱逐出境。可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了非议的人物却得到了秦王阿政的赏识还成了座上宾。

[var1]

秦王政--图片为网上搜索

秦王:嬴政,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阿政同学可不简单,奋六世之于威,抖长策御宇内,横吞八荒统一中国,认为功绩盖过三皇五帝,给自己起了个新的职位:皇帝。

[var1]

韩非图片从网上搜索

韩非:这第三位就是韩非子,也是引出此故事的始作俑者。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出身高贵,因其学识渊博,被始皇帝召唤入秦,正欲重用,却遭人妒忌被同学李斯害死。

话说秦王政当老板的时候,发出招聘事广招天下贤臣良将,姚贾这“梁之大盗,赵之逐臣”看到了招聘信息后便跑到了秦国应聘,得到了阿政老板的赏识,成为了秦王政的谋臣。

突然有一天快马来报,荆、吴、燕、代四国组建了联合国军,要合纵政秦。姚贾一看建功立业大显神通的时候来了,便主动请缨,临危而上,愿意出使四国,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厉害,瓦解合纵同盟,以求不战而退敌之兵。这姚贾也真是非比常人,硬是达成了目的,四国联军果然退兵止戈,让秦国有惊无险。秦王非常满意,对这位有功之臣也没丝毫吝啬,给予了重重赏赐加官晋爵。一时间姚贾红得发紫,却也遭来了同事的妒忌,

其中韩非就是纵多红眼病患者之一,找到秦王细说姚贾种种不是,揭开姚贾不为人知的老底什么“监门之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总之一句话这个人不能重用,更不能爬到我韩非的头上……秦王听完后就找来姚贾当面对质流言蜚语是否属实,这位姚同志口才心智不是一般的好,对自己的出身和过去也毫不隐晦,并反驳到,嫉贤妒能岂是君子,国家举贤任能用之所长,并提出了一个选择人才的标准问题

[var1]

说道:姜太公,在齐国是被老婆赶跑的男人,在朝歌是连肉都卖不出去的屠夫,就连卖劳力都没有人雇佣的人,然周文王却拜他为相统一了天下。管仲曾经是市井之间的小商贩,在鲁国是一个没有定罪的囚徒,却被齐桓公拜为相国,助他称霸诸侯成为第一个霸主。百里奚曾经是一个只值五张羊皮的奴隶,却被你家的秦穆公任为相国,使得西戎各国都来朝拜。晋文公任用中山的大盗,在濮城战胜了楚国。这四个人都有缺点,又都出身低微被人看不起,但是却得到了英明君主的赏识重用,因为英明君主知道重用他们可以开疆拓土,建立功业。反之,如果天下的人才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这样,虽有经天纬地的才华却甘当隐士,不愿出山辅保明主,助君王树立功绩,那国君又该任用谁呢?

[var1]

五张羊皮换回百里奚,百里奚也被称为五羊大夫

所以英明君主用人,不必在乎其出身高低,也不能听别人对他们的诽议,而要看他是否有能为自己所用的独特能力。只要可以使国家得以保存的,即使有人诽谤他们也决不可听信。即使一个人才空有高风亮节的名声,对君王却没有尺寸功劳的也不可予以赏赐重用。这样一来,满朝大臣就没有谁敢不建功立业就向君王索取奖赏的。”秦王政听后龙颜大悦,受益匪浅,于是继续任用姚贾,而杀掉了韩非。

注:其实在战国策.秦策中此段文言文,原内容也很短暂,我依据某些注解译成白话文,又充实了一点内容,文中图片也是从百度搜索中下载的。文言功底有限,语言组织的不是太好,谨供参考阅读。

看看历史,还是影视题材,大家都会发现有一个现象。那就是金子一定会发光,是人才就会受到重用,但是受到重用就难免会招致小人的妒忌和诽谤,因此丢掉性命的比比皆是。像岳飞被秦检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风波亭,汉武帝太子刘据被诬告蛊惑而死等等。人才的能力都无法全面,也都无法守身如玉,都难免授人口舌,在碰上糊涂的老板领导,自己很可能要玩完。想来,这位姚贾还算是个幸运儿。

所以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要擦亮眼睛,认清事实,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斯。不能冤枉一个人才,也不能放过一个小人,才能让自己的团队越来越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到底本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据我所知,史料上没有武则天真名是什么的具体记载,不过,民间倒有她被推断出来的本名传说,相传武则天的本名可能是武元华。因为,古时的人取名字一般都要依班论字辈,由于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彟,他的三个兄弟分别叫士稜、士让、士逸。而据说武则天她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一个叫元庆,另一个叫元爽,也基本都是按此班字辈而

  •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争夺天下,赵国必然要输!原因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诸侯国征战,军事地形优先,什么都不说,先上地图。[var1]秦国的军事地形优势周王分封秦国的时候,秦国的经济相当落后。而当时天下的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中原区域,秦国那块地方在中原国家看来就是西陲之地,野蛮贫瘠,任何一位诸侯国君王都不愿意攻打秦国,去占那一块儿不毛之地,这样就为秦国前期的发展赢得

  • 武则天: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关于武则天的无字碑,简述武则天的功过是非

    宗承灏的《武则天及其时代》根据正史资料对武则天的一生,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剖析,让我们站在颇为公正的角度真正认识历史上这位不一般的武皇帝。作者开篇为我们讲述了武则天之父武士彠的发家史及其后来的家变(这是我历往没有见过的一部分史实),让我们对武则天有了全面深刻的重新认识,大有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悟。武则天

  • 武则天是不是一个风流的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世的时候,武则天只是个小小的才人,很不受宠,只能谨小慎微的过日子,在太宗最后的日子里,她和侍疾的李治打交道多了,相互有了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一个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一个要在父皇身边留一个自己的眼线,两个聪明人一拍即合结成了同盟。然后就是李治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顺利登基。武则天回归皇宫之路

  •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历代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衰(?-前622年,成子,不详)2、盾(前655-前601年,宣子,成子之子)3、朔(前637-前595年,庄子,宣子之子)4、武(?-前541年,文子,庄子之子)[var1]赵武5、成(?-前518年,景子、景叔,文子之子)6、鞅(?-前476年,简子,景子之子)7、无恤(?-前425年,襄子

  • 武人集团的溃败,五代十国的末路,北宋统一战争,赵匡胤结束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太祖画像北宋建国:继承后周衣钵,五代十国后期,社会生产恢复,经济形势好转,特别是后周世宗柴荣的一系列举措, 使得当时后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柴荣决心重新统一天下,于是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很快就击败了后蜀和南唐两个南方政权。公元959年,柴荣率军对契丹用兵,一连拿下燕云十六州当中的瀛、莫二州,以及

  • 曹丕问赵咨:“吴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他的回答让人服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丕与赵咨对话,曹丕为什么封吴王,三国演义赵咨怎么评价孙权

    [var1]影视剧中的曹丕照例,只要接到加封的谕诏,就应当派人谢恩。派谁去呢?这人要有蔺相如那样的才智,才能不辱使命。于是孙权就派了赵咨去。赵咨拜见魏王曹丕,曹丕便询问赵咨:“吴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赵咨昂然回答:“我吴王秉承父兄大业,从镇江而来,是大智大勇仁义雄略之主。”曹丕一听,心中大为不快,但

  •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起战国名将,春秋战国大将吴起故事,战国人物传说吴起

    吴起杀妻这事情听起来很凄惨,很悲哀,这女人临死的时候,如果要问吴起,你问什么要杀我?吴起该怎么样回答?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怎么就可以随意的剥夺!吴起最终的结局是被杀,一生坎坷,跌宕起伏。在魏国被人诬陷,在楚国乱箭射杀,没有善终。吴起在鲁国遭人诋毁,于是投奔魏文侯,文候问李克,吴起这人怎么样?李克说

  • 武则天两次杀了自己的男宠?男宠二张的死与武则天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之后,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迅速崛起,成为了武则天的新宠。这两兄弟长的模样非常峻峭,而且出身也比冯小宝要好,富有艺术才华,没有冯小宝身上的那股俗气,。但是这两个人会不会接受冯小宝的教训,安分守己呢?他们的所作所为又给武则天的统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张昌宗是唐高宗时代的宰相

  • 武则天称帝15年,最后把江山还给李唐,只因狄仁杰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能登上皇帝宝座的都不是泛泛之辈,尤其是武则天,为了登上高位,她是做了大量工作的。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高宗驾崩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