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明白了

李渊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4/1/16 9:14:01

那么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野心”了。不论人们追求什么,追求荣华富贵也好、追求号令天下也好、只要有牟利,这世间便会有争端。而争端的来源便是“野心”。而争端的强烈与否,那便要看对方有多足的野心了。

隋朝时期,李渊作为一名臣子,他没有对当朝皇帝尽忠尽责,反而将自己的野心暴露无遗,最后伐隋,李渊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你就会明白了。

一、李渊的往事

都说每个开国皇帝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段往事,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不例外。李渊出生于世家,他的家族在当时是地道的贵族,可见其出身是十分的好。如此雄厚的家庭背景,再加上李渊这个人个性洒脱、为人正直亲厚,又喜好结交一些能人异士,所以他的身边便时刻围绕着许多的的忠心跟随者,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李渊这个人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他的祖父辈是当时朝代的当朝重臣,而他的父亲也是朝中的股肱之臣。到了自己这一代,虽当时李渊的名气还不如长辈,但隋朝皇帝杨坚在迎娶皇后之前,心中曾有一个心上人,而她,正是李渊的母亲——独孤曼陀

可惜的是独孤曼陀最后并没有同隋文帝结为夫妻,但在隋文帝的心中却始终忘不掉这个女人。或许是为了填补心中的空缺吧,隋文帝便让独孤曼陀的儿子——李渊在自己身边担任要职,这就算是弥补对独孤曼陀的“亏欠”了吧。但这却偏偏给李渊后期称帝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

二、篡位的种子

李渊入宫后的日子里,他无时无刻地跟随在隋文帝的身边,不仅了解了皇帝的日常,还陪伴皇帝打理国事。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日子久了,李渊难免积累了不少当皇帝的经验。最关键的是李渊在积累人脉方面做得也很不错,以至于李渊的身边常常伴有好友和忠心的随从。但日子久了,慢慢的李渊开始对当朝皇帝的治国之道十分不满,于是从此李渊便在自己那躁动的心里埋藏了一颗热血的种子,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推翻掉来自皇帝的昏庸统治,但奈何李渊觉得自己毕竟只是一名臣子,就算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颇高,但某些事情还是想想算了,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

但即便当时的李渊没有谋反之心,可奈何所发生的事情却总与他心愿相违。当时李渊手握重兵,他没有去谋反,但却受到了来自皇帝的猜忌。当时隋朝的皇帝将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吃喝玩乐,也不想着去管理国家、爱护子民,这种做法本就让李渊内心十分不满。后来皇帝的身边出现了许多奸臣,昏庸的皇帝在这些奸臣的蛊惑下不仅荒废朝政,还到处猜忌,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惹得李渊篡位的野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沸腾、燃烧。

三、不言而喻的野心

李渊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在他给自己儿子取名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于世了。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奉行的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因此嫡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长子李建成的名字满满地寄托了李渊的内心愿望。“建成”——即建立功勋、成就一番大业,由此可见李渊早早就已心怀抱负,拥有希望一统天下的野心。次子李世民代表着济世安民的意思,也代表着国家可以世代昌盛。

接下来便是第三子李玄霸,玄也可以理解成天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李渊想要掌握天命,想要称霸天下,由此可见他的野心不同凡响。而四子李元吉,元吉便是万事大吉。可见李渊一开始便是对皇帝之位早有图谋,自己称帝当家做主是迟早的事。

四、李渊登上皇帝之位

李渊其人,绝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他早期便知道要韬光养晦,当时的他只要求得自保就好。中期的他借朝廷名义征兵,结交各路英豪,已做好了将各路人脉收为己用的准备。后期的他从晋阳发兵,他的上位之路正式开幕了。一路走来,李渊最终登上了皇帝之位,开创了新一代李氏帝国。

而李渊在称帝之时国内战事仍然未消,李渊这个人还算不错,没有贪图享受、没有放弃他所打下的城池,他又开始了征战之路。在李渊的带领下,他的兵将先是平定了西北地区,再巩固了关中根据地,最后彻底平定南方。至此,李渊的江山才算是太平了,从此安心地过上了皇帝该有的生活。李渊在位九年后,封李世民为储君,不久便禅位给李世民,此后便自封太上皇,居住于太极宫不问政事。贞观九年,李渊于大安宫垂拱前殿崩逝,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说起李渊这个人物,作为唐高祖,他自然是不凡的。李渊所获得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他的野心,不管他是单纯地为了称帝也好、还是真心想要推翻腐败的政权也罢。从作为一个臣子一步步登上帝位,其中辛苦或许不得人知,但他的野心壮志是确实存在的。

虽然李渊后期常常被自己的儿子李世民的光芒所掩盖,甚至名气可能还不如李世民,但李渊留在历史上的光辉记录是不可磨灭的,是依旧可被后人夸赞的。

【专注历史、品味历史】喜欢就点个关注、赞赞、评论吧,更多精彩内容将继续为您呈现。

更多文章

  • 李商隐的诗有多大胆?7个字写出唐朝最丑陋的事,一点面子都不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商隐最好的10首诗,李商隐最有名的十首诗及赏析,李商隐最美的十首诗及赏析

    不过,这些诗人各有各的风格,李白的诗洒脱飘逸,大气恢宏;杜甫的诗更注重民间疾苦,往往带有一丝忧郁和苦闷;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朴素真切;而李商隐的诗,则更为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和大多数诗人一样,李商隐的一生也非常坎坷,饱尝失败的滋味。后来有一位名叫王茂元的泾原节度使,很赏识李商隐,不仅请他做了自己

  • 李乾:唐朝的先天太上皇,生个儿子影响全世界数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乾简介,唐朝太子李乾怎么死的,隋唐英雄李乾

    李乾,又名李敬,字元果,生卒年不详,一生事迹不详。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的父亲,妻子是益寿氏女婴敷。李乾曾担任周王室的御史大夫。唐朝的时候,被唐玄宗追尊为“先天太上皇”。 按照《北史》及《新唐书》记载,李氏的远古先祖是皋陶。皋陶是帝颛顼的第七子,由于处事公正,长大后,担任帝尧的大理,大理也就是古代

  • 杀害李白的特务落网记,曾想暗杀我上海高官,是知名交际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949年5月28日,李世英副部长走上南下干部和旧警察局地下党员的会师大会讲台,庄严的发出了接管上海市警察局以及13438名警员的命令。 第二天一大早,上海各界人士来到上海市提篮桥监狱,迎接受尽苦难的同志们出狱。在无数欢迎的人群当中,李白夫人裘慧英却没有接到自己的亲人李白出狱。5月30日,有人在上

  • 王阳明:坐中静,事上练,舍中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正德年间,江西土匪四起。朝廷多次围剿,依然不见成效。王阳明临危受命江西巡抚,仅仅一年多时间,用几千人平复朝廷十年匪患。很多人称赞王阳明的成就。王阳明却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剿贼这种事其实很容易,难的是破心中之贼。坐中静,破焦虑之贼;事上练,破慌乱之贼;舍中得,破欲望之贼。三贼皆破,万事皆成

  • 岳飞墓前的秦桧跪像是何时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岳飞墓前跪像最早什么时候出现,河南周口秦桧跪像是什么做的,秦桧夫妇跪像是谁造的

    《朝野遗记》记载:岳飞遇害后,无人敢为他收尸,也无人敢在尸体旁哭泣,最后是狱卒隗顺冒死背着岳飞遗体连夜逃出临安城,将其偷葬在了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临终前才将此事告知其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主张北伐的宋孝宗继位,岳飞终于得以平冤昭雪。宋孝宗以500贯白银的高价征寻岳飞的遗体,隗顺之子便把其

  • 江陵之祸:比靖康之耻还耻辱,10万士族成俘虏,举家北迁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场靖康之耻,是多少宋朝人的心头痛,所以宋词里我们总能看到不少人提及靖康耻犹未雪,南宋人的诗歌里也能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靖康耻确实十分严重了——北宋接连两个皇帝被俘虏,连带着王室成员,朝廷大臣,普通百姓,都沦为了货物,被取笑、被售卖、被奴役……可历史上还有一件比靖康之耻还要严重的惨案

  • 秦桧遗书中这样说岳飞,后代子孙看到后,高兴坏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岳飞秦桧故事是真实历史吗,秦桧子孙在岳飞墓前写诗,秦桧为什么要跪在岳飞的墓前

    文/卢哥侃历史秦桧真的可谓是遗臭万年啊,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后人骂的够惨的,到现在他还跪在岳飞的雕塑前边呢,很多人认为秦桧就应该一直跪在那,不能起来,应该一直跪下去,直到地老天荒,还有一些人认为秦桧跪的时间够长了,都已经跪了一千多年了,十恶不赦的罪过大概也就这样了吧,应该换换人了,应该换成赵构,也就是宋

  • 明朝一共有十六个皇帝,十三陵里“消失”了哪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一,朱元璋朱元璋25岁开始参加地方豪强郭子兴的红巾军起义,正式反抗元代统治。39岁,率领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收复大片土地。40岁,于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墓葬,因为古人“视死如视生”,人们相信去世后灵魂仍在。与之对应,形成了独特的墓葬文化,例如选择墓穴的八卦风水学;按照不同等级划

  • 聊会儿王阳明:当官、挣钱都是容易事儿,要做就做第一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玩什么游戏呢?“战争游戏”。就是他给自己封个大将军,然后对手下的人进行排兵布阵,指挥他们左右走动。不知道看到这里你想起了谁?没错,就是法国一哥拿破仑。那哥也带着同学们玩战争游戏,不过人家外国课堂上支持,拿破仑总是出奇制胜。但是中国封建课堂可不认战争游戏,于是王阳明被提着耳朵,受了一通批评。事儿还没有

  • 明朝皇后群体扫描及特征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16位皇后列表,明朝最漂亮的皇后,明朝皇后画像

    所谓群体,是指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因为某种共同部分而联结为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集合体。从广义上说,它可以是一个阶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狭义上说,它特指某些具有共同属性、共同特征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比如现实社会中的老年、青少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阶层和职业团体等,都可以归结为群体。一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