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甲是以布料和棉花制作,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棉甲制作容易,价格低廉,且不像传统重型铠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产,重量轻,而且对火器有一定防护力,早期火器的铅弹打上,不会造成重伤,只会受轻伤。
制作一件棉甲,需要棉花7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以不膨胀为度,而后晒干。清军使用的棉甲,在要害部位衬入铁片,如心脏、肝肾等致命部位,其他部位则没有铁片。
棉甲对火器远程射击有一定防护能力,但也只是能防不死或死得慢,不能保证完全防护。而对冷兵器的防护力就更差了。没有铁片的部位,弓箭一射就透,大枪一扎就漏,手部、腿部更是难抵大刀一砍,这样的铠甲,近战时几乎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因为近战是你死我活的,只要把你杀伤,你就失去了战斗力,结果是必死无疑。
棉甲防护力不强,清朝却一直在使用,历代皇帝还很青睐,每人都做了好几套,而且非常豪华。
康熙皇帝有一套“黄色云龙纹暗花缎面绵盔甲”,这套盔甲是康熙御驾亲征和阅兵时穿的,其上遍缀鎏金铜钉,既华贵又显威严,就是禁不住大枪一扎,这样的铠甲,康熙亲征也敢穿,胆儿够大。
雍正皇帝也有一套“月白缎绣金龙棉甲”,这身铠甲月白缎地绣金龙、火珠、云纹、海水江崖等图案,布铜镀金钉,穿时各部分由金纽扣绊联缀成一整体,不用说别的,就甲衣上这些金扣子就值钱了。值钱是值钱,防不了身啊,好在雍正胆大,又有大内侍卫,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