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诡事录》李约为什么要挑拨公主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唐朝诡事录》李约为什么要挑拨公主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92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0:03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想必,很多观众都没有想到,人面妖花竟然是公主用来试探洛阳官员的手段。不得不说,《人面花》案的反转来得太快。只不过,在我看来该案还不能宣布结案。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该案还存有很多疑点。就比如说,洛阳留守李约,为什么要给公主出这样的主意。他的动机何在?

#唐朝诡事录#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主为什么要试探洛阳的官员?

熟悉中国历史的观众,一定会知道,唐朝有两个都城。西都为长安,而东都则是洛阳。唐朝之所以会有两个都城,皆是为了保持政治集团的平衡。因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并不能很好的匹配。设立两个都城,就大大的加强了对于财政的控制,以此来维持统治。由此可见,洛阳的重要性。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主所以要用人面妖花对洛阳的官员进行试探,皆是因为她想成为大唐的第二位女皇,而当朝天子却想将皇位传给太子。公主想向天子发难,她就必须牢牢地掌控住洛阳的实权。而洛阳的实权,都掌握在官员的手中。于是,公主便采纳了洛阳留守李约的主意,对洛阳的官员进行了一番试探。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约为什么要给公主出这样一个主意?

不得不说,公主真的很会演戏,她利用人面妖花,几乎骗过了所有人。可问题是,李约为什么要给公主出这样一个主意?要知道人性是不能拿来试探的,尤其是在官场上。公主若在,她提拔上来的官员,自然会对其忠心。可公主若不在了,这些官员自然会另寻靠山。这完全是人之常情。

可问题是,李约这位洛阳留守,偏偏要让公主去试探洛阳官员们的人性。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李约的动机。在我看来,李约之所以会这样做,皆是希望挑拨公主与太子之间的矛盾。要知道,这对姑侄曾经为了捍卫大唐的皇权,曾经联手合作过。如果,他们两人联手,李约真的很难实现自己复国的理想。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主和太子曾经合作过?

在真实的历史上,太平公主李隆基确实曾有过一次合作。正如裴喜君所说的“前皇韦庶人当政”,裴喜君所说的“前皇”,并不是指武则天,而是唐中宗李显。他曾两度为帝,在武则天病居仙宫之时,被朝中大臣拥立上位。后被韦氏所害。而这个韦氏便是裴喜君口中的“韦庶人”。

而在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中的天子,则是唐睿宗李旦。他之所以会登上王位,皆是因为,时任临淄王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帝都长安,共同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杀死了韦后与安乐公主,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而剧中的太子便是李隆基,他之所以心疼自己的姑姑,皆是因为两人都心系着大唐的社稷。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洛阳留守李约正是利用了公主与太子之间的嫌弃,才会给公主出了这么一个恶毒的主意。他希望看到公主和太子能够自相残杀,最终导致大唐内乱。而大唐如果因内乱而发生战事,那他的复国理想,便很有可能实现。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唐朝诡事录》这部电视剧?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里三胞胎、阴十郎等都不算恐怖,可怕的另有其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世上,既没有神,也没有鬼,只有装神弄鬼的人。”苏无名的这句话一开始便奠定了本剧的基调。苏无名和卢凌风联手组建“破案小组”,追踪蛛丝马迹,揭开层层迷雾,侦破一件件离奇的案件。《唐朝诡事录》虽然讲述了8个不同风格的诡异案件,可是每个案件都是幕后之人假借鬼神之名行害人之事。所以这部剧最可怕的不是那

  • 为何朱棣如此偏爱朱瞻基?不仅是因为“隔代亲”,好圣孙奠定基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和朱瞻基关系如何,朱棣临死前和朱瞻基的对话,朱棣对朱瞻基怎么样

    (一)为嫡长孙,出生吉兆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长子朱高炽就是指定的王位继承人,而靖难之役起于建文元年(1399),也是朱瞻基出生的时候,自1386年朱高燧(燕王三子)出生以来燕王府就没有出生过男丁了。他的出世是一种吉兆。传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

  • 《满江红》那么慷慨激昂,为什么还有人怀疑不是岳飞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上面这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 曾国藩的一个经历告诫世人,如果做人不能避免这个词,将一事无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31岁一事无成,曾国藩做人做事的三点,曾国藩人生经历的三大定律

    曾国藩的一个经历告诫世人,如果做人不能避免这个词,将一事无成晚清名臣曾国藩带给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还有他为人处事所坚守的一些人生信条。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不仅促使着他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官员,同样也激励着如今的年轻人向他学习。曾国藩的一生中有着许许多多令人感悟很深的格言。而他

  • 一位清廉的正四品道员有多少家产?乾隆时期一个抄家案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最著名的抄家案有几起,和珅抄家抄了多少钱,清朝四品道员和二品副将谁大

    不过,和珅毕竟是朝廷重臣,能够贪污如此数目,也是有可能的。那么清朝一名最常见的普通正四品道员,在不贪污的情况下,大概又能有多少家产呢?关于这个问题,乾隆用一件抄家案,给后人揭晓了答案。 庄肇奎 案件主角名为庄肇奎,出生于浙江一个书香门第。不过这里的书香门第家庭,可绝非普通,而是能够直接借助祖辈荫庇,

  • 大清在位最长的皇帝:一生政绩卓著,成功秘诀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上,康熙皇帝之下的大清王朝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8岁登基即位,13岁正亲政,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中国历代帝王无出其右。康熙帝能够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图伟业,既是自己励精图治的结果,也离不开身边重臣的得力辅佐,周培公就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周培公和武将图海一同去平定地

  • 康熙驾崩前为何要支走皇十四子?雍正晚年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文/清歌读历史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上演古代片,对里面的皇上可是很羡慕,有不少人生出这样的心思。我要是能生活在古代皇家就好了,其实小编要说皇家其实并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好,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有名的故事传说,无一不是说明了皇家的残忍。历史上为了争权夺位可是用尽手段,最出名的恐怕就是玄武门之变了,远的不说,今

  • 清朝的一品大员,官职到底有多大,拿到现在相当于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系原创,请勿转载在我国古代,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只有考上进士,去做官。历史上好像对于商人不是那么的推崇,大多数的皇帝都是重农抑商的,因为只有农民便于管理。但是今天小编要带大家讨论的是在大清朝时期的正一品官职相当于什么级别,那么这个职位和大家想的一样吗?清朝时期的官职和传统意义上的官职有些许的

  • 和珅被处死后,住宅成旅游胜地,但这两处地方最好不要去拍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之前的住在后来归恭亲王奕?所有了,对于他的这所住宅,那就不是用别墅来命名了,这个住宅面积多达六万平方米,里面包括很多府邸,并且也是现在的一个旅游景点,这个院子里代表着清王朝的兴衰历史,可以说也是经历过炮火洗礼的一座文化遗产。但是作为文化遗产就会有人参观,在这所院子里有这样的两个地方不适合游客拍照

  • 清朝一铁匠修祖坟,挖出一块22个字的石板,后来子孙全部官居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张英出生于明朝天启年间,康熙六年考中进士,编入翰林院,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成为当朝宰相。虽然同样官居大学士,但张英的名气远不及儿子张廷玉。张廷玉从小生长在官宦之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康熙年间考中进士。雍正年间,张廷玉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皇帝在死时特意下旨,允许张廷玉将来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