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事实上,元朝挖了个坑埋了自己,还准备好填土的人:朱元璋

事实上,元朝挖了个坑埋了自己,还准备好填土的人: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2 更新时间:2024/1/17 14:13:45

那么元朝呢?版图之大,旷古绝今,前所未有,为什么只有短短的89年国祚就亡国了呢?此非天时,亦是人为也!

朝政腐败国家混乱,官逼民反

元朝的灭亡,在于朝政的腐败,在于对汉人的荼毒,四等等级制度,把汉人打下了深渊,南方的汉人如猪如狗,可以被其他等级的人随意宰杀,代价也只是赔偿一头羊而已,如果被杀的汉人只是一个工匠一类的贱业,更是连一只羊都不用赔,这是汉人的可悲,是华夏的耻辱。

可即使如此情况下,劳苦的广大民众仍然能屈膝忍受,只要能活着就行,没人会想去造反,因为造反是要死人的,世上有几个人不怕死?那种真正不为自己只为民请愿的烈士终究是少数。

可就算如此,元朝统治者们仍然不让老百姓好活,他们还在一味地逼迫老百姓,也是在挖坑,埋葬自己的大坑,他们从来不会顾忌老百姓被逼到无路可退了会干什么,所以一味的逼迫,那就让民心来告诉他们,天意不可违,民意不可违,就这样,元朝的统治者一步一步的把自己亲手送到灭亡的大路上一去不复返:

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没了活路

元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泛滥成灾,黄河沿岸的山东河南几十万百姓沦为难民渴望救援。但凡是明君,但凡是还想稳坐江山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肯定第一时间赈灾,可是元朝人不这么想,百姓的生死与他们无关,只要不造反就行。即使不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所以修黄河河堤就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对于黄河泛滥这种必须紧急处理的事情,在元政府中竟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一定要修,另一种认为不能修。这得是多么奇葩的行为?

老百姓受灾严重,不管是真的为了老百姓着想,还是为了收取民心,作为政府你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救援吗?可是元朝政府就是这么奇葩,修的人也不是什么为民所虑的忠臣良将,只是为了在赈灾的物资中大捞特捞,还有黄河泛滥,难民成灾,必然瘟疫横行,到时候把救援物资卡上十天半个月,饿死一大批人,又能贪了这批物资。

而黄河的修缮,到时候偷工减料,克扣劳工伙食和工钱,绝对能肥了一大帮人的腰包,到时候在修建的时候抓取劳工,还能压榨收钱,给钱的人,免除劳作,不给的,上黄河修河,照样克扣工钱和伙食贪污,如果不想去也没钱,可以,拿田地来换,不然就是死,老百姓左右没活路,因为这些贪官不管你老百姓没饭吃,没工钱没土地要怎么活,这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元朝的掘墓人被制造出来

所以,老百姓只能逃亡,黄河没修好,反而出现了更多的难民,田地大连荒芜,经济崩坏,国力早已衰败不堪,这就是元朝的贪官污吏啊,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就是魔鬼,只能逃亡。但是逃亡就行了吗?不,当然不行,因为这些人不把你逼到无路可退只能造反的份儿上是绝对不会甘心的,所以,在这种逼迫下,元朝的填土者掘墓人朱重八就这样被元朝的贪官污吏造出来了:

灾难到来后,朱重八的家人在贪官污吏的压迫下,短短的十几天几乎全部饿死,就剩下了朱重八和他二哥以及大嫂和一个侄儿。

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一段痛苦经历。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痛哭。可是哭完了,他还要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埋葬他的父母,可是没有棺材、没有寿衣、没有坟地。他只能去找地主刘德,求刘德看在父亲给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分上,找个地方埋了他爹,可换来的却是对方的无情拒绝和冷嘲热讽。

朱重八没有办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然后拿门板抬着到处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埋葬父母。可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朱重八心里恨啊,犀利的目光直视苍穹,恨不得把天捅一个窟窿。

后来,还是在四方相邻倾尽家财的帮助下才帮朱重八的父母换来了一块低洼处墓地,老人刚埋进去,雨水跟着就灌了进去,朱重八和二哥不由得号啕大哭。可是哭过之后活着的人还得活着,于是兄弟二人分道扬镳,各自谋生,一辈子都没能再见。

而此时的朱重八,依然没有造反的念头,他只想好好的活着,后来为了生存,他走到了一间寺庙,皇觉寺,当了和尚,只为混口饭吃,而这里的和尚不念经,也不吃素,他们吃肉喝酒,还娶媳妇儿,但是这些没有朱重八的份儿,他每天吃最差的残羹剩饭,干最累的活,扫地刷马桶打扫厕所,几乎整个寺院的脏活累活都是他干,晚上也只能在柴房栖身,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也满足了,最起码在这种乱世,他还能活着。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天灾连连,寺庙没了香客,也就没有了香油钱,方丈只能让弟子们出去化缘,但是因为当时老百姓生活艰苦,所以和尚不能都到一个地方去化缘,于是每个人划分了一个区域,而朱重八去的正是濠州一带,在那里他要饭化缘整整三年。

每敲开一扇门,几乎面对的都是对方的打骂,但是朱重八没有一点儿脾气,只能连连道歉,可以说这三年的讨饭生活,朱重八受尽了屈辱。只不过,到底是朱重八,他虽是讨饭,但也时刻注意周围山川河流地势,像安徽凤阳,钟离等地的地形牢牢地刻在了他的心里,这也为他后来扎根凤阳等地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后,灾难有所缓解,朱重八结束了讨饭生活,回到了寺院,仍然本本分分的干着他自己的脏活累活度日。

百姓起义,朱元璋顺势而为

可是天下早已风云突变,元朝廷的不作为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早已民怨沸腾,大乱就在顷刻之间,而在这种大乱之前,总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天降异象:

在修缮黄河的时候,河道挖到山东境内时,突然挖出了一座只有一只眼的石像,背上刻着一句话: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无异于平地惊雷,就像火药桶里扔了一点儿火星子,爆炸就在瞬间,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了一颗改朝换代的种子在发芽。

就在这个时候,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的白莲教出现了,宣扬光明世界的教义,所以人们称它为光明教,里面的弟子自称明教。因为元朝的压迫,韩山童等人的白莲教壮大得很快。

但所谓枪打出头鸟,韩山童刘福通等人也没拜托陈胜吴广的命运,被迅速镇压,但是起义的种子早已遍地开花,郭子兴孙德崖等人就是后继之人,起义如火如荼的就这样开始了。

而元朝的军队多年废弛,早已没有了昔日蒙古帝国铁骑的强大战力,打不过起义军,怎么办呢?打了败仗回去得杀头啊,脑子里灵光一闪,有了,杀老百姓顶替获得军功,元军们感觉似乎发现了发财的途径,打不过起义军,但是砍杀普通老百姓还不是砍瓜切菜一般。

就这样,无数的百姓死于非命,就连忍辱负重的活着都办不到,到了此时,老百姓为了活命,也只有起义这一条路了,所以,起义军都不用号召,就在不断壮大,只能说元朝廷太给力了,从上到下都在挖埋自己的坑。

而此时的朱重八还在寺院里幸苦的干着脏活,突然有一天,他小时候的玩伴汤河给他送来一封信,说是自己在义军里当了千总,邀请朱重八参加义军,共谋大事。朱重八看完之后直接烧了信件,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朱元璋从军起义,元朝的丧钟敲响了

他不想造反,真的不想造反,虽然元朝和他有切齿之恨,但最起码他还活着,这就够了,但是造反会死人的,所以他真的不想造反。可是这已经由不得他了,因为一个和尚告诉他,自己看见他偷看反贼的信件了,他要去举报得奖赏,这下子朱重八没有退路了,自己要是落在那些杀良冒功的元军手里,绝对没有活路。

直到此刻,朱重八终于下定了决心,反了,不成功不过就是死而已,最起码轰轰烈烈,要是赢了,从此自己也是人上人。于是,朱重八接受汤河的邀请,前往濠州找郭子兴从军,朱重八的崛起之路也就正式开开了。

元朝的政府不知道的是,他们一系列的昏庸作为,终于把埋葬自己的坑挖成了,而那个填土埋葬他们的人也已正式到位,朱重八成了过去式,朱元璋也就是诛元璋,诛灭元朝的利器,出现了!此后的二十年,他将成为元朝人的噩梦。

元朝!蒙古人!等着吧,你们的末日到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李约为什么要挑拨公主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诡事录的李约是谁,李约简介,李约诗词大全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想必,很多观众都没有想到,人面妖花竟然是公主用来试探洛阳官员的手段。不得不说,《人面花》案的反转来得太快。只不过,在我看来该案还不能宣布结案。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该案还存有很多疑点。就比如说,洛阳留守李约,为什么要给公主出这样的主意。他的动机何在?#唐朝诡事录#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公主

  • 《唐朝诡事录》里三胞胎、阴十郎等都不算恐怖,可怕的另有其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世上,既没有神,也没有鬼,只有装神弄鬼的人。”苏无名的这句话一开始便奠定了本剧的基调。苏无名和卢凌风联手组建“破案小组”,追踪蛛丝马迹,揭开层层迷雾,侦破一件件离奇的案件。《唐朝诡事录》虽然讲述了8个不同风格的诡异案件,可是每个案件都是幕后之人假借鬼神之名行害人之事。所以这部剧最可怕的不是那

  • 为何朱棣如此偏爱朱瞻基?不仅是因为“隔代亲”,好圣孙奠定基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和朱瞻基关系如何,朱棣临死前和朱瞻基的对话,朱棣对朱瞻基怎么样

    (一)为嫡长孙,出生吉兆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长子朱高炽就是指定的王位继承人,而靖难之役起于建文元年(1399),也是朱瞻基出生的时候,自1386年朱高燧(燕王三子)出生以来燕王府就没有出生过男丁了。他的出世是一种吉兆。传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

  • 《满江红》那么慷慨激昂,为什么还有人怀疑不是岳飞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上面这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 曾国藩的一个经历告诫世人,如果做人不能避免这个词,将一事无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国藩31岁一事无成,曾国藩做人做事的三点,曾国藩人生经历的三大定律

    曾国藩的一个经历告诫世人,如果做人不能避免这个词,将一事无成晚清名臣曾国藩带给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政治上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还有他为人处事所坚守的一些人生信条。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不仅促使着他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官员,同样也激励着如今的年轻人向他学习。曾国藩的一生中有着许许多多令人感悟很深的格言。而他

  • 一位清廉的正四品道员有多少家产?乾隆时期一个抄家案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最著名的抄家案有几起,和珅抄家抄了多少钱,清朝四品道员和二品副将谁大

    不过,和珅毕竟是朝廷重臣,能够贪污如此数目,也是有可能的。那么清朝一名最常见的普通正四品道员,在不贪污的情况下,大概又能有多少家产呢?关于这个问题,乾隆用一件抄家案,给后人揭晓了答案。 庄肇奎 案件主角名为庄肇奎,出生于浙江一个书香门第。不过这里的书香门第家庭,可绝非普通,而是能够直接借助祖辈荫庇,

  • 大清在位最长的皇帝:一生政绩卓著,成功秘诀让人感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上,康熙皇帝之下的大清王朝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8岁登基即位,13岁正亲政,在位时间长达60多年,中国历代帝王无出其右。康熙帝能够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图伟业,既是自己励精图治的结果,也离不开身边重臣的得力辅佐,周培公就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周培公和武将图海一同去平定地

  • 康熙驾崩前为何要支走皇十四子?雍正晚年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文/清歌读历史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上演古代片,对里面的皇上可是很羡慕,有不少人生出这样的心思。我要是能生活在古代皇家就好了,其实小编要说皇家其实并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好,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有名的故事传说,无一不是说明了皇家的残忍。历史上为了争权夺位可是用尽手段,最出名的恐怕就是玄武门之变了,远的不说,今

  • 清朝的一品大员,官职到底有多大,拿到现在相当于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系原创,请勿转载在我国古代,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只有考上进士,去做官。历史上好像对于商人不是那么的推崇,大多数的皇帝都是重农抑商的,因为只有农民便于管理。但是今天小编要带大家讨论的是在大清朝时期的正一品官职相当于什么级别,那么这个职位和大家想的一样吗?清朝时期的官职和传统意义上的官职有些许的

  • 和珅被处死后,住宅成旅游胜地,但这两处地方最好不要去拍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之前的住在后来归恭亲王奕?所有了,对于他的这所住宅,那就不是用别墅来命名了,这个住宅面积多达六万平方米,里面包括很多府邸,并且也是现在的一个旅游景点,这个院子里代表着清王朝的兴衰历史,可以说也是经历过炮火洗礼的一座文化遗产。但是作为文化遗产就会有人参观,在这所院子里有这样的两个地方不适合游客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