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炯作《从军行》:士子投笔从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作《从军行》:士子投笔从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67 更新时间:2024/1/19 7:08:17

唐高宗永隆年间,因吐蕃、突厥多次侵入偷袭甘肃一带,高宗不胜其扰派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领兵征讨。

杨炯虽是文人,也渴望建功立业,奈何时运不济朝廷重武轻文,自己空有才华无处施展,心中不免愤愤难平,写几句直白的牢骚诗,不曾想竟成流传后世的经典: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文人投笔从戎的畅想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顾名思义,多用于书写军旅生活。

首联写边疆传来战报,激起士子的报国热情,“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自古以来是传递军情消息的工具,西京指长安,一个“照”字凸显出军情的紧急,志向报国的士子心中自是不能平静的,书生想要投笔从戎的心情油然而生。

颔联勾勒将帅奉命出征,领兵包围敌人的场面,“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将军奉旨出兵离了宫门口,立马带着铁骑直到塞外匈奴的王庭。

牙璋是古代兵符,军中统帅以此为令信,凤阙即为皇宫,龙城是匈奴的据点要塞,汉代卫青曾在此大败匈奴。“辞”字、“绕”字不仅凸显大唐将士行动之迅捷,还将唐军火速包围敌军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颈联着笔于悲壮的战争场面,“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大雪纷飞天昏地暗,连军旗都褪成了灰色,狂风肆虐呼啸而过,其中还夹杂着雄壮的军鼓声。

军旗附上雪花失了本色,狂风中军鼓依旧鼓舞着士气,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将士们浴血疆场、奋勇杀敌、竭尽全力、无所畏惧的场面,用环境侧面烘托显然更加感染人心。

尾联道出书生宁愿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志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愿去做个百夫长领兵冲锋陷阵,远远胜过在长安做个安安稳稳磨墨写字的书生。

百夫长其实不是那么好当的,麾下满员100人,相当于现在军队编制的“连长”,那也是需要积攒功劳的,真正的书生投笔从戎未必能够直接做到百夫长,毕竟不能服众嘛!

即便如此,结尾两句爆发出来的气势,依旧让人热血沸腾。杨炯志向远大,可惜他从头到尾都当了书生,未能真正到边塞体验艰难困苦的军旅生活。

封建王朝中寻常人想要出头只有两条路,一为从文,一为从武,杨炯少年从文,及至中年方才感觉处处碰壁,“重武轻文”的现状让他意难平,与其说是这首诗牢骚之语,不如说是杨炯无法企及的理想呢!

关于杨炯

杨炯人生的前30年从未到过边塞,从弘文馆待制、九品末流小官到太子东宫詹事、被推荐为崇文馆学士,大抵便是杨炯生命中最意气风发的日子了。

没过两年,因堂兄杨神让跟随徐敬业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失败,杨炯受到株连被贬四川梓州,直到武则天登基那年才奉诏回洛阳管理教习工作,和宋之问做同事,再过两年外放县令勤政爱民,被当地百姓奉为“贤令”,可惜第二年就病故了,享年43岁。

我是 @晴空莽莽 ,闲来读诗,感谢你的关注、点赞、转发支持,欢迎留言。

更多文章

  • 浅谈在淝水之战中,东晋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场战役的最终获胜者却是处于弱势的东晋,无怪乎这场战役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获胜一方的军队领导者谢安、谢石名声大噪。这场战役除了解了东晋之围,让谢氏扬名外,也促使本来已处于统一下的北方再次分裂,中华北方大地再次陷于战乱之中。淝水之战如此重要又如此传奇,关于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也众说纷纭,

  • 洛阳:到底是丽景门,还是丽京门?金元时期却挂隋唐城牌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洛阳的历史文化丽景门,洛阳丽景门的传说,洛阳丽景门和洛邑古城什么关系

    由于洛阳的地理位置,后多次历经战火,目前我们看到的丽景门是在金元时期建设的丽景门遗址上复建的。近段时间,有网友发布一张照片,并且有一些疑问。丽景门怎么变成了丽京门,如今的丽景门不是金元时期的丽景门吗?怎么上边挂了隋唐城的牌子?有一些网友给出了解释,如今洛阳老城区的丽景门的位置是金元时期建设的丽景门的

  • 洛阳为啥在唐代之后不光失去了帝都的地位,连河南省会都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洛阳隋唐城遗址公园唐代之后,开封异军突起,在之后近千年时间里,开封的重要性都高过洛阳。洛阳为啥在唐代之后不光失去了帝都的地位,就连河南省会都不是了?先来说说唐代的洛阳繁荣的原因。唐代洛阳为东都,甚至在武则天时期成为神都,成为准都城。《全唐书》中记载洛阳:“东都有河朔之饶,食江淮之利,九年之储已积,四

  • 武则天亲笔赎罪金简在崇山被发现,留下无字碑,一代女皇经历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无字石碑之谜,武则天除罪金简全文,金简简介

    武则天亲笔赎罪金简在崇山被发现,留下无字碑,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代女皇的经历传奇。发现金简崇山某个村里的年轻人最爱做的就是四处搜集一些石块,再把它们从山崖上推下来,然后听着峡谷中传来的轰鸣声,这是一项名为“滚雷”的休闲活动。一九八二年,嵩山有一位名叫屈西怀的村人,在上山采药的过程中,顺便寻找新的石头用

  • 武则天晚年眷养面首,后宫四大男宠争辉,因为身体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妃子众多,于是便有了对古代皇帝后妃的俗称,三宫六院之体系。这也可能是做为皇帝,唯一不多的好处了。古代的每任皇帝都有着众多的妃子,毕竟还是需要子嗣来继承自己的国家,且这个子嗣还不能太过于平庸,那这时候后宫的佳丽三千就有了用处,生一个出来不优秀,不相信生10个、20个还是不优秀。武则天做为历史上

  • 柳宗元:不完美才是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柳宗元人生经历,不完美才是人生最大的完美,人生没有完美的诗句

    柳宗元的人生简单而坎坷。他名门出身,年少进士及第,在官场高歌猛进,他因永贞革新迅速升迁,荣耀加冕,但也因改革失败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柳宗元33岁前可用四个字形容:人生赢家。柳宗元出身名门望族,他一出生就顶着顶级士族——河东柳氏的光环,在唐朝,河东柳氏就是一张镀金的名片,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自

  • 武则天如果不拿女儿当棋子,小公主就能活下来吗?成功总让人嫉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是李世民什么人,红楼梦武则天

    但是武则天拿女儿当棋子,真的是错了吗?她还有别的选择吗?肯定是有的,只是,如果她不走这一步,历史上有可能就没有“武则天”这个人了。当年,先皇去世,媚娘流落到感业寺,她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在感业寺这种地方,不仅无处施展,还被践踏得一文不值。即使不是她武媚娘,换作任何一位皇宫里出来的女人,也不甘心屈身在这

  • 武则天最没用的儿子:频繁被戴绿帽子,最后还被老婆毒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肉麻的诗,武则天为何杀薛仁贵,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

    这位唐中宗原名李显,显赫的显,后来改名为李哲,哲学的哲。为了方便称呼,我们都用他的本名李显来称呼他。李显的一生曾当过一次太子,两次皇帝。第一次是因为他的二哥李贤被怀疑谋逆,太子被废,贬为平民。三子李显顺位继承了太子。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就继承了皇位,成了唐中宗。第二次则是武则天退位后,又将皇位传给

  • 武惠妃:那个差点成为杨贵妃婆婆的女人,也曾是唐玄宗的挚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惠妃与杨贵妃,唐玄宗和武惠妃,武惠妃和杨玉环的关系

    01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武则天堂侄)之女,因其父早逝,武则天怜爱这个年幼的侄孙女,就把她养在宫中,悉心照顾。等到唐玄宗即位时,武氏已经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犹如清池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十分楚楚动人。同是皇室中人,唐宫中的这缕清纯倩影,毫无悬念地引起了玄宗的注意。由于武氏从小生活在这刀光

  • 武则天,爱的是李世民还是他儿子李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一生最爱李世民还是李治,武则天是李治老婆还是李世民老婆,武则天为什么跟了李世民又跟李治

    说起武则天,她是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虽然武则天是一介女流,但是在她的治理之下,确实是国泰民安,不得不说她是一位成功的帝王。在唐朝那么封建的朝代作为一位女子,她也深得皇帝李治的喜爱,武则天花季年龄时就进入皇宫,因为她长得很好看,所以他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他被唐太宗授予“武媚”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