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开李世民宠妃不为人知的秘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非李世民亲生

揭开李世民宠妃不为人知的秘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非李世民亲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9 更新时间:2024/1/19 9:47:38

韦贵妃出身的京兆韦氏,是唐代最重要的士族家族之一。在唐朝的京兆地区很有影响,民间有俗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她的曾祖父韦孝宽,是北朝著名的军事统帅,仕周为太傅、尚书右仆射、雍州牧,郧国公;其祖父韦总,仕周为骠骑大将军、右宫伯、京兆尹、河南怀公;她的父亲韦圆成是韦总的长子,为隋开府仪同三司、陈沈二州刺史,袭爵郧国公;其叔父韦总次子韦匡伯,是太宗昭容韦尼子之父,在隋朝时为尚衣奉御、舒国公;韦圆照,韦总三子,尚隋丰宁公主杨静徽,为驸马都尉。除此之外,京兆韦氏在武德、贞观年间位至中枢的朝臣还有贞观名臣韦挺,时号‘三列宿’的韦凑、韦叔谐和韦叔谦。可见其时韦氏之盛。

韦贵妃是长房之女,一位名副其实的高门淑媛。公元1990年,在陕西昭陵的陪葬墓群东侧挖掘了她的陵墓。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韦贵妃于武德年间以良家入选秦王府,贞观元年四月一日,册拜贵妃,永徽元年正月二十九日,册拜纪国太妃,随纪王李慎居藩。麟德二年九月廿八日,薨于河南敦行里第,享年六十九岁。以她先帝贵妃并纪国太妃的身份,乾封元年十二月被唐高宗李治按制安葬在距昭陵主峰最近的侧峰。韦氏墓志为令狐德棻所撰。其碑犹在,碑文已泯。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他出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少年从军,后来在建立唐朝的时候建立了不少汗马功劳。最后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了唐朝第二个皇帝,成了有名的明君。作为皇帝,他的女人很多,除了正妻长孙皇后之外,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有13个有名份的女人。那么多女人中,最为受宠的就是贵妃韦氏。韦贵妃叫韦珪,出生名门,是隋唐之际著名士族家族之一,亦是陈寅恪先生所云之“李武韦杨”联姻政治集团的四姓之一。李世民可以娶到韦贵妃,可谓非常不容易,也非常脸上有关。或许,是因为出生名门的原因,韦贵妃很受宠,是后宫里除了长孙皇后之外,最尊贵的女人。

韦贵妃一生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可是,你知道吗?其中一个女儿并不是李世民亲生的女儿,而是韦贵妃和别人所生。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还得从一座古墓说起,从阿史那忠说起。1972年,考古专家对阿史那·忠的陵墓进行了考古。随着不断发掘,他们意外得知了一些秘密,一个关于宠妃韦贵妃的秘密。阿史那忠是突厥人,唐朝著名将领,正妻姓李,曾被李世民封为定襄县主。这个定襄县主很不一般,她虽然是李世民的县主,虽然姓李,虽然是韦贵妃的女儿,但并不是李世民的女儿。其实,定襄县主是韦贵妃和前夫所生。韦贵妃的前夫出身渤海李氏,是隋朝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可惜,李珉最后死了,早早离开了人世。于是,韦贵妃就改嫁给了李世民,成了李世民的女人,成了日后的贵妃。

为什么韦氏丧夫之后能嫁给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呢,首先,当时的高门著姓之间通婚非常普遍,《周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三》写道:“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同荆州,与孝宽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联璧”,而独孤信是李渊的外公,和韦贵妃之祖韦孝宽同为隋朝国公,高门勋贵。韦李两家很可能是世交。其次,李渊建国之初利用姻亲关系拉拢隋朝旧臣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当时李世民是次子,韦氏为二嫁而且做妾,这是双方家族都可以接受的事。而她之所以能以二嫁之身受封贵妃,既不是网络上流传的“洛阳城下风流王子对美丽寡妇一见钟情”的故事,也不是“皇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设置”,而主要原因应与是跟贞观初唐太宗杀李建成逼父退位后,稳定政局、拉拢高门贵阀、平衡朝堂势力的朝堂大局有关,另外也跟她侍太宗时间较长并且育有子嗣的资历有关,而李唐皇族的鲜卑族血统,对女性婚姻的开放态度,为她的晋升提供了条件。不可忽视的是,她与前夫李珉之女获封正二品的县主,被以“宗室之女”的身份下嫁薛国公阿史那忠,可见韦贵妃本人在太宗的心目中还是拥有相当情份的。

韦贵妃从出生到去世,历经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5位帝王。拥有过门当户对的婚姻,承受过丈夫被杀的惨痛,受到过家眷籍没的羞辱,二嫁李世民后,位列贵妃,地位尊贵。在唐高宗麟德年间,又以纪国太妃的身份,陪同高宗武后往泰山封禅。其去世之后,墓葬为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规格最高。曾经跌落云泥,而后倍享尊荣,贵妃的命运同隋唐政治的风云变幻紧紧相连,经历了隋末乱世、贞观之治,见证了一个王朝的没落以及另一个帝国的建立,可谓看尽潮起潮落。

其人生本身就是一段传奇,至于她是否和李世民有过惊天动地的爱情,既不可考,也非必要。韦贵妃墓位于礼泉县烟霞镇陵光村北冶姑岭上,西北距昭陵陵山仅一沟之隔,依山而成,是昭陵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韦贵妃墓水平全长49.38米,由墓道、四个过洞、四个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和四壁龛构成。一对彩绘贴金天王俑堪称珍品,墓内壁画从墓道至墓室,都大面积保留了下来。这些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明,有威武雄健的仪卫,肃穆直立的门吏,有神情各异的给使,有亭亭玉立的侍女,有生动传神的乐伎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废的太子,看看他们的结局如何 (隋唐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1.隋太子杨勇杨勇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子,开皇元年被立为太子,但杨勇生性好色,有许多妾侍,其中有位云昭训,特别得到宠爱,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这让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相当不满。而杨勇的正妻元妃因不得宠爱最终病死,杨勇随即让云昭训主持太子宫。独孤伽罗认定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不但责备

  • 看官服1秒钟教你识别在唐代你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不同品级的官服制度初步形成于隋代,正式完成于唐代。官服最明显特点就是以颜色标示等级,按照级别颜色主要分为紫、绯(红)、绿、青四色,文武官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色,佩金玉带;四、五品官服为红色,佩金带;六、七品官服为绿色,佩银带;八、九品官服为青色,佩踰石带;老百姓只能是素衣佩铜铁带了。具体来说,唐朝三

  • 盛唐李白游魏州,晚唐豪横的节度使宰相都敢杀,父子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秋季生活打卡季##历史有知识#孩子有朋友要来,经请示小区楼长和报备外,就是整理本地特色小吃,让小朋友们玩开心,吃开心。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名人,先向小朋友介绍大名府的历史、故事;唐为魏州,魏州当时称魏郡,魏郡少府苏因是李白的朋友,接待了诗仙李白。在苏因陪同下李白遊览了魏州,泛舟淇水(隋朝时开凿为永济渠

  • 王延政投降南唐 大闽国至此亡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十国王延政,王延政简介,南唐闽国之战

    看杨思恭失魂落魄狼狈逃回。王延政害怕了,闭城自守,召董思安、王忠顺从泉州带五千兵来建州救驾,分守要害。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建州的问题没解决,福州又出问题了。王继昌“暗弱嗜酒,不恤将士,将士多怨”。王延政也知道自己侄子德行,就派遣大将黄仁讽率兵保护王继昌。偏是王继昌作死,对黄仁讽横竖看不上眼。想是气场

  •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给他看了两件东西,狄仁杰无言以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神探狄仁杰武则天演技炸裂,武则天误会狄仁杰

    在“神龙之变”后,武则天退位忧死,还算得个善终,可怜她那后宫的面首,尤其是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被斩首示众,曾经的荣华富贵也全都化作一片云烟。朋友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非常荒唐的年代,伦理道德混乱:子娶父妃、父夺子妻的事情时有发生。武则天的上位很不光彩:武则天在上位的过程中,也曾经有过一段很

  • 杨炯作《从军行》:士子投笔从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炯从军行,杨炯任职公示,从军行古诗杨炯朗读

    唐高宗永隆年间,因吐蕃、突厥多次侵入偷袭甘肃一带,高宗不胜其扰派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领兵征讨。 杨炯虽是文人,也渴望建功立业,奈何时运不济朝廷重武轻文,自己空有才华无处施展,心中不免愤愤难平,写几句直白的牢骚诗,不曾想竟成流传后世的经典: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

  • 浅谈在淝水之战中,东晋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这场战役的最终获胜者却是处于弱势的东晋,无怪乎这场战役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获胜一方的军队领导者谢安、谢石名声大噪。这场战役除了解了东晋之围,让谢氏扬名外,也促使本来已处于统一下的北方再次分裂,中华北方大地再次陷于战乱之中。淝水之战如此重要又如此传奇,关于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也众说纷纭,

  • 洛阳:到底是丽景门,还是丽京门?金元时期却挂隋唐城牌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洛阳的历史文化丽景门,洛阳丽景门的传说,洛阳丽景门和洛邑古城什么关系

    由于洛阳的地理位置,后多次历经战火,目前我们看到的丽景门是在金元时期建设的丽景门遗址上复建的。近段时间,有网友发布一张照片,并且有一些疑问。丽景门怎么变成了丽京门,如今的丽景门不是金元时期的丽景门吗?怎么上边挂了隋唐城的牌子?有一些网友给出了解释,如今洛阳老城区的丽景门的位置是金元时期建设的丽景门的

  • 洛阳为啥在唐代之后不光失去了帝都的地位,连河南省会都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洛阳隋唐城遗址公园唐代之后,开封异军突起,在之后近千年时间里,开封的重要性都高过洛阳。洛阳为啥在唐代之后不光失去了帝都的地位,就连河南省会都不是了?先来说说唐代的洛阳繁荣的原因。唐代洛阳为东都,甚至在武则天时期成为神都,成为准都城。《全唐书》中记载洛阳:“东都有河朔之饶,食江淮之利,九年之储已积,四

  • 武则天亲笔赎罪金简在崇山被发现,留下无字碑,一代女皇经历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无字石碑之谜,武则天除罪金简全文,金简简介

    武则天亲笔赎罪金简在崇山被发现,留下无字碑,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代女皇的经历传奇。发现金简崇山某个村里的年轻人最爱做的就是四处搜集一些石块,再把它们从山崖上推下来,然后听着峡谷中传来的轰鸣声,这是一项名为“滚雷”的休闲活动。一九八二年,嵩山有一位名叫屈西怀的村人,在上山采药的过程中,顺便寻找新的石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