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阳太守袁遗:堂弟袁绍委任的扬州刺史,为何与堂弟袁术同室操戈

山阳太守袁遗:堂弟袁绍委任的扬州刺史,为何与堂弟袁术同室操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93 更新时间:2024/1/27 18:36:40

初平四年(193年),扬州刺史袁遗与扬州刺史袁术为了争夺扬州而爆发了大战。袁遗与袁术是堂兄弟,都出身汝南袁氏,为何要同室操戈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出身名门

袁遗出身汝南袁氏,为袁绍、袁术堂兄。由于史书并未记载袁遗父亲的任何信息,所以他父亲袁氏与袁逢(袁绍之父)的具体关系不详,只能推测出是堂兄弟。袁遗的母亲何氏则出自大族陈郡何氏,可见袁遗之父在族内地位不低,当是距汝南袁氏大宗较近的旁系。

袁遗少时就受到良好教育,为人勤奋好学,与堂弟袁绍关系不错,还与曹操成为好友。袁遗长大后出仕为官,凭着家族的强大影响力,得以出任长安县令。东汉虽然定都洛阳,但长安保留了陪都的身份,地位仅次于洛阳。袁遗一出仕就能担任京县县令,可见四世三公的袁家对东汉朝廷的巨大影响。

遗字伯业,绍从兄。为长安令。河间张超尝荐遗于太尉朱俊,称遗“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其忠允亮直,固天所纵;若乃包罗载籍,管综百氏,登高能赋,睹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俦。”(三国志·武帝纪裴注)

袁遗担任长安县令后恪尽职守,政绩卓越,得到好友张超的大力称赞。张超是留侯张良后人,很有才学,便向太尉朱儁(Jun)推荐袁遗,称赞他说:“袁遗品德高尚,心胸宽广,为人忠诚公允,聪明正直,还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是当今世上少有的天纵英才,无人能比。”

张超所说明显有不少溢美之词,把袁遗夸得是天花乱坠,有些过度了。由此可见张超虽然是开国名臣之后,但此时家族的影响力早已没有先祖张良时那么辉煌,需要巴结汝南袁氏以获得他们的推举而步步高升。

朱儁是汉末名将,因平定黄巾之乱而位居高位。不过朱儁担任太尉是在董卓被杀之后的初平四年(193年),当时李傕郭汜专权,关中大乱,而朱儁担任的太尉只是虚职,任职一年就被罢免,无力阻止李傕、郭汜为乱。可袁遗当时忙于对付袁术,在当年就去世了,所以张超推举袁遗的时间当在董卓乱政之前,文中称朱儁为太尉有误。

曹操曾经称赞袁遗说:“年纪渐长仍能坚持好学不倦的,就只有我与袁遗了。”由此可见袁遗好学上进,才学不差,是汉末名士。如果天下太平,袁遗位居三公,延续家族辉煌不是问题。可惜袁遗遇到了汉末乱世,军事才能有限的他必定无法在乱世长期立足,导致了他以后悲惨的结局。

二,参与讨董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三国志·武帝纪)

初平元年(190年),渤海太守袁绍等关东群雄起兵讨伐专权乱政的权臣董卓。山阳太守袁遗参加了此次讨董之战,为十余路诸侯之一。由于袁绍畏惧凉州铁骑,所以多数诸侯不思进取,按兵不动。

袁遗作为汝南袁氏一员,还是袁绍、袁术的哥哥,但在家族中属于小宗旁系,地位远不及出身大宗嫡系的二人,影响力自然比二人差不少,便跟随群雄所议,推举堂弟袁绍为盟主。此后袁遗也主动服从袁绍的号令,按兵不动,保存实力。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西退长安,关东群雄为了争夺地盘而内讧。袁遗在此期间的动向不明,不过从他后来被袁绍任命为扬州刺史推断,极有可能是站在了袁绍一方,帮其对抗堂弟袁术。

三,兵败被杀

陈温字元悌,汝南人。先为杨州刺史,自病死。袁绍遣袁遗领州,败散,奔沛国,为兵所杀。(英雄记)

初平四年(193年),袁术率大军攻打兖州牧曹操,结果在封丘为曹操与袁绍联军大败,只得一路南逃至扬州。袁术为了占据扬州,便带兵击杀扬州刺史陈温,自封扬州刺史。袁绍为了争夺扬州,便任命袁遗为扬州刺史,让他带兵夺取扬州。可袁遗明显在军事方面不行,很快就为袁术击败,只得逃往沛国,但路上为乱兵所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早年一直身体强壮,为啥活到51岁就去世了?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善政,那么,唐朝的“贞观之治”,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历史。在当时李世民的统治之下,古代中国无论是在经济、生产亦或是人民的生活上,都无一不十分发达,充满勃勃生机。这段时期,也同样是史书上记载的辉煌年代,也给我们后世的人们无尽启发与敬佩。然而,恰恰是这个统治者——李世民,他的历史,却也

  • 此女不死,李世民不敢造反,此女不在,李世民立马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玄武门之变虽说是政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两个哥哥,逼着父亲李渊让位,但是也着实成就了一位千古帝王。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唐朝在他的领导下,风气开放,国家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唐朝的名声也在当时传遍了海外诸国。唐高宗和唐太宗时期,是唐朝疆域最广的时期。历史

  • 孙权是如何将铸造大钱的责任推给谢宏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直百五铢面对东吴的强力反击,蜀汉被迫采用了通货膨胀战术的第二种方法,即减少重量。于是直百五铢钱的面值,虽然没有再增加。但是,重量却已经从,最初铸造时的重约7克,急剧地减重为1克,甚至最轻时仅有0.5克。大泉当千蜀汉的这一回击手段,也非常的阴狠,看似没有改变货币的面值,实际在重量上,已经又贬值了六、七

  • 都说李隆基爱着杨贵妃,为何杨玉环连孩子都没有?真相终于被说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和杨玉环为什么没有孩子,李隆基真的爱杨玉环吗,李隆基与杨玉环爱情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能生,杨贵妃的前夫寿王李瑁能生,唯独杨贵妃没孩子,基本可以断定她存在生育问题。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姿质丰艳,能歌善舞,是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被后世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本为寿王李瑁的王妃,是太玄宗的儿媳。后来唐玄宗喜爱的武惠妃逝世,终日郁郁寡欢。此时有人建议唐

  • 就新公平晏:西汉丞相平当之子,自己也是汉相,为何力助王莽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莽为什么葬在衡阳,王莽与赵飞燕,王莽篡权的整个过程

    平当与平晏父子是西汉少有的父子皆为丞相的名臣,可父子两人却完全不同,一个是忠于汉朝的忠臣,一个忠于王莽的叛臣。那平晏身为汉朝丞相,为何力助王莽篡汉建新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名门平晏出身右扶风平陵县大族,为西汉丞相平当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精通儒家经典,很有才学。可平当为人正直,屡次直言

  • 李渊53岁登基,死后留下30个儿女,李世民表示压力好大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说的李渊是有22个儿子的,其中五个是称帝前的生的,登基之时他已经是53岁的人了。那还有女儿呢,女儿的总数是有19个的,具体那几个是登基前生的那就没法考究了,但我们按照最多的说法6个给他算,那在登基之后就是生了13个。这也是不得了,可以说李渊真的是老当益壮啊,真是一点都没有耽误。但是这也是意味着

  • 司马懿鹰视狼顾,处心积虑要夺曹魏江山,曹操祖孙三代为何没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发现司马懿狼顾之相,司马懿狼顾鹰眼视频,司马懿是否杀了曹操的所有后人

    曹操不仅生性多疑,而且有很多滥杀无辜的记录。他年轻时,就曾经因为猜忌父亲的好友吕伯奢要去官府举报正在逃亡的自己,把吕伯奢一家全部杀光。在战场上战绩非凡的曹操,也有很多屠城记录。公元194年,曹操屠徐州,史书记载曹操这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195年,屠雍丘。公元198年,屠彭城。公

  • 西晋丧失军权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吸取了曹魏宗室有爵无权而亡国的教训,大行分封。晋武帝司马炎先后分封了57个王,这些藩王都是有封邑、有独立的财政,有军队的,妥妥的地方实力派。拱卫王室完全不在话下,然而,西晋也只是比曹魏政权多存在了四年而已。那么问题来了,西晋又是如何一步步丧失军权的呢?小边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细节。西晋的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乐舞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民族交流中产生的《西凉乐》《西凉乐》最早产生于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晋末,中原丧乱,张轨占据的河西相对安定,一部分西晋的宫廷乐人逃往河西,他们将中原《清商乐》带到凉州一带,杂以羌胡之声,形成当地官民喜爱、流行的音乐。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派大将吕光率领七万精兵征服西域,将高僧鸠摩罗什

  • 唐太宗和刘邦的作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子孙到2020多少代了,刘邦德古拉伯爵值不值得换,爱江山更爱美人刘邦

    文 / 子玉有作业可抄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不管你作为参考的案例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就像领导交给你一个方案,你没有头绪,但是你可以通过参考别人做过的同类方案将框架先搭起来,然后在填充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有可能,你还会进一步创新,将同类方案作出一个新的高度来。来看唐太宗李世民的镜子——说实话,李世民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