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温《孝庄秘史》:那件“被扯烂”的衣服,已说明皇太极不爱孝庄

重温《孝庄秘史》:那件“被扯烂”的衣服,已说明皇太极不爱孝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5 更新时间:2024/1/27 23:15:26

皇太极爱玉儿吗?

曾几何时,我以为是爱的。

无论是永福宫外,他满心期待地问玉儿“嫁给我,有没有觉得委屈?”

还是得知玉儿与多尔衮之间的往事时,他黯然神伤地感叹“我渴望着全部的你,你的人,你的心。可是你的心,很久很久之前就给了别人”。

亦或者是为了引玉儿吃醋、嫉妒,他不顾众议地娶了玉儿的亲姐姐海兰珠,并给了海兰珠无尽的宠爱,却在一次梦魇中,声声呼唤玉儿的名字。

这一个个场景,仿佛都验证着皇太极是爱玉儿的,且爱得很深。

多年之后重刷《孝庄秘史》,细品皇太极与玉儿之间的始末,却发现有些感情再深刻,也算不上是爱。

占有欲

皇太极为什么会娶玉儿?

结合剧情来看,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玉儿的美;一是喇嘛的预言。

玉儿素有满蒙第一美人的称号,即便在皇太极美女如云的后宫里,玉儿也是顶尖的存在。

这样的玉儿,让身为男人的皇太极动了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像剧中哲哲说的那样:

“这样的美人,是个正常的男人,看了都容易心动。”

只不过,动心并不等于爱。

对美的喜爱,是人的天性,皇太极的心动,也是男性本能的驱使,根本涉及不到爱的层面。

所以,最初的皇太极也没有娶玉儿的打算,单纯的美貌,他喜欢但不贪恋,想拥有但不足以达到非玉儿不娶的地步。

毕竟从辈分上来说,他是玉儿的亲姑父。

而真正促使他娶玉儿的,是另一个原因,也就是开头提到的喇嘛的预言。

当皇太极从吴克善的口中得知,喇嘛预言玉儿将会嫁给一国之君,母仪天下的时候,他才真正下定决心要娶玉儿。

对他来说,无论喇嘛的预言是真是假,他都不会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就像剧中他面对哲哲的疑惑时的解释:

“可是哲哲,我不能把这个万一,拱手交到别人手上去吧。”

此时,在皇太极的眼中,玉儿已经成为了“皇权”的象征,这对野心勃勃、心怀天下的皇太极而言,是致命的诱惑。他情愿玉儿死了,也不会让玉儿嫁给别人。

细品皇太极娶玉儿的这两个原因,你会发现无论是对玉儿的美的心动,还是对玉儿将会“母仪天下”的命运得不能罢手,都与爱搭不上关系。

史铁生在《喜欢与爱》中写道:“喜欢,是看某物好甚至极好,随之而来的念头是:欲占有。爱,则多是看某物不好或还不够好,其实是期盼它好以至非常好,随之而得的激励是:愿付出。”

皇太极对玉儿就是如此。

他不爱玉儿,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占有欲。他要占有这个美貌且命运不凡的女人,进而彰显自己的地位与权势。

欣赏与防备

皇太极是个极其爱才的人。

同时,他自己又是一个擅长谋略,精明至极的人。

这样的人,是瞧不上“无脑”女人的。也是因为这个,他才不喜欢为自己生下长子豪格的庶福晋,嫌弃她上不了台面,拎不清事情。

在没有发现玉儿与多尔衮的事情之前,皇太极对玉儿是欣赏的。他曾称赞过玉儿是“后宫第一谋士”。

这不仅源于玉儿知进退、懂分寸,还源于玉儿过人的见识与胸襟。

当皇太极因为阿敏的傲慢无礼而愤怒时,玉儿建议他提拔年轻一辈的贝勒子侄,以衡制阿敏;当皇太极为如何除掉袁崇焕这个心腹大患而苦恼时,玉儿的一句话,便让皇太极兵不血刃地解决了袁崇焕;当皇太极因为前线吃了败仗而恼怒时,只有玉儿以退为进的劝解,宽了皇太极的心……

而且,玉儿的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一旦涉及敏感的问题,她都会以示弱、装傻来化解,完全一副“你是我的天”的样子。

男人喜欢聪明的女人,尤其是懂得自己的心思,会讨自己欢心,最好还能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帮助的女人。可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聪明的女人一定是全心全意爱自己、为自己着想的。

一旦失去这个前提,那么聪明这个特质,就会瞬间从优点转化为缺点。

皇太极对玉儿的情感中就存在着这种情况。

在皇太极的眼中,玉儿是个聪明的女人,但也是因为太过聪明,当得知玉儿与多尔衮的往事之后,他对玉儿的欣赏一下子转变为了防备。

就像剧中,哲哲曾劝慰皇太极,不要在意时过境迁的事,并细数玉儿的尽心尽力与聪慧时,皇太极说道:

“我就是担心这个,万一我这么信任她,她背叛了我,跟多尔衮两个暗通款曲,帮着他跟我作对。”

从知道玉儿与多尔衮之间有情意,皇太极对玉儿就只剩下防备了。

他担心玉儿是多尔衮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暗线,他担心玉儿会帮助多尔衮夺权,他更担心躺在身边的玉儿某一天起了加害自己的心思。

曾经有多么的欣赏,如今就有多么的忌惮。

如果不是玉儿有预言在身,加之科尔沁与哲哲的因素,皇太极很可能会处置了玉儿,以绝后患。既然不能杀,那么唯有防。

征服欲

皇太极自认为他是爱玉儿的。

在他看来,自己所有的冷落与疏离,甚至收了海兰珠,都是为了试探玉儿对他的心意。就像剧中说的那样:

“我对玉儿是不同的,我这么做是因为爱她。”

起初,皇太极或许真的是这样想的,他想看看玉儿到底会不会为了自己而争风吃醋。

可是,在玉儿发现他与海兰珠的事情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为海兰珠求名分,看着无动于衷的玉儿,皇太极的情感在那一刻被输赢欲压制到了最低。

在他的眼中,玉儿就应该像哲哲或者海兰珠那样,顺从他、依附他,他想看她争风吃醋,她就该争风吃醋,而不是一味地与自己赌气。

作为一国之君,他最无法容忍的是别人忤逆自己的意愿,他需要所有人服从他、顺从他,否则就是对他皇权的挑战。

那时的皇太极,要的已经不是玉儿的真心,而是玉儿的臣服与低头。

正因如此,看着苦心相劝的哲哲,皇太极才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我也告诉你,我会征服玉儿,我会征服多尔衮,我会征服所有人。”

他把玉儿当成了他的“疆土”,必须打下来的“疆土”。

这一点,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

在苏茉儿的助攻下,皇太极从海兰珠的关雎宫踏进了玉儿的永福宫。

面对身着汉服、美得如画中人的玉儿,皇太极迫不及待地想要宠幸玉儿。可是,汉服比较繁琐复杂,皇太极一时无法解开。看着手忙脚乱的皇太极,玉儿打趣道:

“皇上连汉人的衣裳都解不开,还怎么征服汉人的天下呀。”

听到这句话的皇太极,恼羞成怒地吼道:

“我是天生的征服者,没有任何人能挡得住我。”

之后便粗暴地将那件阻碍他的汉服生生撕烂。

一件解不开的衣服,一句无心的话,刺激了皇太极高高在上的自尊心,让他想要征服一切的欲望暴露无遗。

从最初的占有欲,到后来真心欣赏玉儿的才情。皇太极对玉儿是有感情的,只不过,这种感情在玉儿的“拒不低头”下,最终演变成了赤裸裸的征服欲。

对皇太极来说,征服玉儿,不仅意味着能否维护作为男人的尊严,更是他作为一国之君皇权不可侵犯的象征。

所以,皇太极口口声声地爱的试探,不过是他征服玉儿的手段罢了,这一点旁观一切的哲哲看得很清楚:

“有这种爱法吗?就像猫捉老鼠,等逗弄个够,就洋洋得意地一口把她给吃了……她又不是在跟你争天下,需要这样跟她勾心斗角的吗?”

爱与不爱,全在细节中

人世间的爱,有千般模样。每个人对爱的定义与理解也是不同的。

但是,我一直坚信,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不爱一个人也是装不出来的。

如果你看过皇太极是怎样爱海兰珠的,你会发现他根本不爱玉儿。爱与不爱,全在生活的细节中。

对待海兰珠,皇太极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全给她。

仅次于哲哲的尊贵地位,羡煞后宫的独宠,八阿哥没满月,他就迫不及待地将大清的江山留给他们的儿子。

在海兰珠受到哲哲责骂的时候,皇太极气势汹汹地跑到哲哲宫里要说法,在海兰珠因为梦魇寝食难安的时候,皇太极除了处理日常政务,基本不会离开海兰珠半步……

不得已去前线打仗,在得知海兰珠病危的时候,他抛下一切,骑了六天六夜的马赶回了盛京,在海兰珠去世之后,更是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地呆在关雎宫里。

就连多尔衮都曾感叹,从未想过高高在上的皇太极,也会为了一个女人如此不知所措。

皇太极把温柔、宠爱、包容、陪伴,安全感甚至江山都给了海兰珠,可他又给了玉儿什么?

玉儿怀孕,他没有半分喜悦,海兰珠的婢女差点害死早产的玉儿,他没有半分责备,玉儿生下九阿哥三天后,他才勉强去看了一眼,至于满月宴更是连摆都不摆。

八阿哥夭折,他让玉儿的九阿哥陪葬,海兰珠病逝,他不问青红皂白地让玉儿抵命……至于那次夜里惊醒时的呼唤,不过是他要杀了多尔衮,却梦见多尔衮亲娘来索命时,内心不安的狡辩罢了。

他把一个男人不该给予爱人的防备、无情、狠心、委屈以及伤害全给了玉儿。

如此对比,爱与不爱一目了然。

当然,我从不认为皇太极对玉儿没有感情,只不过无论是喜欢还是欣赏,无论是占有还是征服,这都不能算是爱。或许这里面的有些情感,是爱的前身,可能会转化为爱,但皇太极对玉儿的感情,却在出现裂痕之后,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最终消失殆尽。

在皇太极去世之前,与玉儿的最后一次对话中说道:

“我要跟你说句心里话呀。我是喜欢你的,我还真该喜欢你,因为你还是当年的玉格格。”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喜欢你,也应该喜欢你。因为你的美貌,你的聪明,你的见识,以及你身上的“预言”。只不过,我可以喜欢你,但是我却不爱你。

对于爱,我们很难下一个绝对的定义。

但是,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我们真的爱一个人的时候是什么模样。是放下自尊的追逐,是心心念念的牵绊,是不忍对方受到一丝伤害,还是像信仰一样永不背叛……这样我们就会明白,皇太极对玉儿,不是爱。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家书: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农家子弟出身,最终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还让子子孙孙都能获福。这个人就是曾国藩。毛泽东说:“予于近

  • 九岁皇孙射中一头鹿,乾隆仰天大喊:我爱新觉罗的江山后继有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爱新觉罗后代在北京实力,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爱新觉罗弘历个人简介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个故事,就是跟狩猎有关,乾隆时期,在清朝也算是一个鼎盛的时期了,但是呢,满人长时间居住在关中,很多人都快忘了自己的老本行,于是乾隆皇帝也举行一些狩猎活动,同行的还有一些皇子皇孙。九岁的绵宁也跟随者自己的爷爷去狩猎。这个时候,在绵宁的面前不远处,出现了一头鹿,恰巧别人也看到了,这可

  • 纪晓岚称呼乾隆为“老头子”,乾隆大发雷霆,机智的他,三句化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纪晓岚称呼乾隆老头子,纪晓岚传奇,纪晓岚第三部全集完整版免费看

    但是,这只是电视剧情的需要,是编剧的杜撰罢了,真实历史上的乾隆,和珅,纪晓岚根本无法如此融洽,毕竟君臣有别,在古代封建那种阶级分明的社会,谁敢戏弄皇帝,不要命了?只能说,电视剧就是电视剧,与正史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说到乾隆和纪晓岚,两人就流传下来了不少的趣事,不管是对子故事,还是生活趣事,总是让人看后

  • 如果雍正早知道做皇帝这么累这么苦,他还会参与夺嫡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如果雍正早知道做皇帝这么累这么苦,他还会参与夺嫡吗?首先,我们没有尝试过权力,可能无法理解权力的诱惑和魅力,至于雍正是不是因为权力的诱惑而夺嫡的,想必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是不因为权力的诱惑,雍正或许还是会参与夺嫡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命,只有自己当了皇帝,才可以不用担心被对手搞死,不

  • 清朝一虎将,打了58年仗,身上却没有一处伤口,原因只有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最能打的军事将领,清朝有没有打胜仗被抬旗的人,清朝大将军最新消息

    因此,古代武将身上的疤痕,几乎可以作为判断其勇气和能力的标准之一。经常身先士卒舍命搏杀的武将,动不动光着脊梁挥舞大刀冲杀,受伤挂彩的频率和次数,也必然大大增加。而怯懦畏战的无能之辈,临阵之时保命为先,根本不敢轻易上阵,负伤的可能性自然要小得多。不过也有例外情况。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有一员虎将,身经百

  • 清朝最长寿的皇子,活了八十七岁,却因一缺陷无缘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皇子就是八阿哥永璇。爱新觉罗·永璇,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于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七月十五日午时生。永璇的腿脚有残疾。或许,正是因为身体有缺陷,永璇明知永远不可能被立为太子,索性破罐子破摔,由着自己的性子为人处事,反正皇位跟自己无关。因为先天缺陷,永璇自幼就不受待见,不受宠爱,故自暴自弃,借

  • 清朝皇帝死后国库存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 清朝得位最正的皇帝,一生勤俭宽仁,是有德之君,却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清宣宗道光皇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他是嘉庆皇帝第二个儿子,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由于嘉庆皇帝的第一个儿子过早夭折,所以道光皇帝成了嫡长子,后来就成为了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于祖父和父亲在位时间很长,所以当他继

  • 考古专家挖掘雍正陵墓,挖到地下2米深时,被紧急叫停不敢继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帝埋在了清西陵,称为泰陵,位于河北易县。1928年、这一年孙殿英几乎把清东陵刨了个遍,为了军费他也是疯了,可清西陵却毫发无损。虽属近代,但是交通还是不太便捷吧,导航一下,唔~292.4公里。1975年、考古专家在清理清东陵时,就有专家提出来要发掘雍正的泰陵。孙殿英很出名,他因盗慈禧墓一炮走红,之

  • 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名字一个比一个搞笑,看你的家乡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有些城市改了名字以后,发展的是越来越好,而有的城市改了名字之后,就逐渐的被人淡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比如:北平改成了北京,金陵改成了南京,兰陵改成了枣庄,琅琊改成了临沂等等。有些城市被夸改得好,而有的城市就没有从前的名字有底蕴。比如:兰陵,这个名字美得温润,美得霸气,而改成了枣庄,让人第一反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