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国皇帝为何经常杀老同志,韩信的经历,或许就是标准答案

开国皇帝为何经常杀老同志,韩信的经历,或许就是标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44 更新时间:2024/2/4 17:12:15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韩信早年不够出名,而是因为他被吕后和萧何阴杀之后,有关他的很多资料都被清空了。

不过从他后来在军事上的表现来看,他的身世背景应该和纯平民出身的刘邦有所不同。

据现有史料记载,韩信在投奔刘邦以后,并没有直接就被刘邦重用,韩信因此差点就离开了刘邦,好在萧何月下去追他,并让刘邦对他特殊对待,韩信这才留了下来。

从此处来看,韩信当年面对纯平民出身的刘邦,其实是很有自信和优越感的。

韩信加入刘邦阵营之后,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成功制定了逐鹿天下的军事战略。

韩信投奔刘邦时,刘邦只是偏居西南的一股势力,当时中原的巨无霸是项羽,单从纸面实力分析,刘邦能在蜀地平安过完一生,就算不错了,要想冲出西南挺近中原,就是刘邦自己,当时恐怕都未必有这么大的野心。

但是韩信被萧何追回来之后,韩信曾给刘邦来了一个秦末版的“隆中对”,在这次的隆中对中,韩信像诸葛亮一样,给刘邦谋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和诸葛亮不同的是,后来韩信真的完成了这份当年他所规划的蓝图,让刘邦真的当上了皇帝,如果单以这份开国之功来看,韩信当年的功劳可要丞相更厉害。

第二,韩信在刘邦麾下时,不是一个光输出理论的参谋,人家还是一个能把这些理论转变成实干的一线指挥,不管是三秦大地,还是什么齐、楚、燕、赵,人家韩信在刘邦领地的扩充中,他都是可以居首功的,等到刘邦和项羽决战之时,韩信更是能影响最终结垢的砝码,如果当年韩信选择站在项羽一边,那么刘邦之前的努力全都要打水漂。

由此来看,韩信对刘汉天下的功劳,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但是在他征求陈平的意见时,陈平曾问刘邦,咱们这边的兵马干的过韩信吗,大王您的手下有人能干的过韩信吗,陈平的问题虽然尖锐,但是刘邦却知道陈平已经问的很委婉了,人家陈平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是,你刘邦想去搞定韩信,就以你的实力,你自认为是人家韩信的对手吗?

刘邦也是个实诚人,他明确表示自己的确干不过,于是陈平给了出了个歪招,韩信这才第一次被抓。不过当时并不是韩信没看清形势,也不是他的实力不足以做得更多,而是他当时没有反心,只是想要找刘邦要个说法,结果他的命留下了,行动却受限了,当然王位自然也是被削了。

从这两段记载,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第一,刘邦统军的能力不如韩信,

第二,这件事不光当事人知道,这也是一些外人的共识;

也就是说,在开国勋将的眼里,那个在外人眼里高高在上的皇帝,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你的天下是我帮你打下来,论起打天下的本事,你可能还不如我,既然你能当皇帝,那么我又比你差多少呢?

这种想法未必每个开国将领都会有,但是每代的开国勋臣中,一定不会少少了这样的人,且不说抱有这样心态并表现出来的人会让开国皇帝们怎么想,换你是开国皇帝,你会任由他们和你共享天下吗?

有人可能会问,韩信当年被刘邦“软禁”之后,他如果没有动反心,且已经开始行动,刘邦是不是就不会杀他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看两则记录:

韩信被刘邦软禁在首都之后,曾去大将樊哙串门,众所周知,樊哙是刘邦起家时的班底,论和刘邦的远近,他要比韩信更嫡系,想当年他为了项羽,曾经在鸿门宴时硬顶过项羽,但是就是这么个刘邦的顶级亲信,在面对已经失势的韩信时表现的是什么样的:

行动上跪迎跪送,嘴里面也是自谦称臣。

在韩信被杀前夕,刘邦曾任命自己老兄弟陈豨为代宰相,陈豨升官之后,前去拜会韩信,结果韩信三言两语之间,就怂恿陈豨跟他里应外合来反刘邦,刚刚新官上任的陈豨,并没有选择站在已经是皇帝的刘邦一边,而是选择听从已经被软禁的韩信的安排,不久之后就策应韩信起兵;

从这两件事我们能看出什么,对于开国勋臣来说,他就是失去了往日的权力,但是他曾经的功勋,和他曾经奋斗过的同志们不会忘记,他的能力和威望,并不会随着他的现状而消失,他的影响力,会随着他的生命力一直存在在人心之中!

如果当年不是有人碰巧出卖了韩信,韩信又被曾经提携过自己的恩人萧何骗到宫中,然后被吕后当场杀掉,那么汉朝的历史恐怕就要彻底改写了,由此可见,即使被刘邦软禁,即使被削去了王位,即使被剥夺了军权,但是韩信依然有能力改天换日,后来的某些历史也证明,老同志的战斗力是绝不能被低估的。

所以对于开国君王来说,他除非能彻底解决韩信这样的后顾之忧,否则他就绝对不会放任这些曾经跟他一起奋斗过,能力比他不弱,影响力和威望还依然存在的老同志走在他的后面!

更多文章

  • 纣王的身边人全被封神,为何唯独妲己没有?你看元始天尊说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纣王是封神之战最大的反派,但是,他的身边人却无不被姜子牙封神,只有一人是个例外。纣王身边至少有八人封神,王后姜王后被封太阴星,两位王妃黄妃和杨妃分别被封地后星、红艳星,两个儿子殷郊和殷洪分别被封值年太岁、五谷星君,最器重的重臣闻仲更是被封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就连他宠幸的奸臣费仲、尤浑也分别被封

  • 袁绍为什么敢叫板董卓,称“我的剑未尝不利”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袁绍表示反对的意见后,董卓对袁绍说:“我想要做的事情,谁敢阻拦,你难道认为我董卓的刀不够锋利吗?”袁绍一听非常生气,针锋相对地说:“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么!”说完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那么,问题来了,袁绍为什么敢叫板董卓,称“我的剑未尝不利”呢?一首先,袁绍的底气来自于四世

  • 华佗麻沸散之谜 到底是什么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曾创制麻沸散,并成功地用之于外科大手术中。《三国志》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那么麻沸散究竟是什么药呢?因为史料缺乏,详情不可确知,成了千

  • 中国历史之西周人物故事-平王东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周平王话说当年周幽王废了申王后以及当时还是太子的平王,立爱姬褒姒为王后以及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周幽王此举激怒了他的岳父申侯,为了替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出气,也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申侯便找到了犬戎人,欲通过犬戎人来逼周幽王重新立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为王后和太子。平王继位很快,申侯与犬戎就达成了一致,准备攻伐

  • 中国历史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史书上第一个记载的王朝夏朝,夏朝是怎样成为稳固的王朝,我国第1个王朝夏朝是谁建立的

    那么我们今天呢,就从地缘结构的角度来回顾一下夏的历史,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在炎黄两族战胜蚩尤后,就开始了部落联盟时代,而对于上古时期来说,所谓的国家更多的是以各个城邦或拒地的所谓的盟主呢,更多的也只是名义上的,真正的部族利益啊,还是要从自己所控制的辖区来获得的。但是夏朝建立后呢,就凭借治水形成的影响力

  • 曹操高陵西侧有新发现!千年前或是守陵户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高陵及建筑遗存发掘区位置曹操高陵的发掘与认定曾引起广泛关注,此后发掘调查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2010年夏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曹操高陵周边开展大范围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寻找高陵陵园及陪葬墓相关线索。勘探除了发现陵园遗迹之外,还同时在周边区域发现了数百座不同时代的墓葬和其它遗迹。其中,陵园西部

  • 为什么丹朱杀不了舜而登位,而夏启能杀伯益而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启如何夺得伯益之位,夏启和伯益什么关系,夏启杀伯益故事

    禹帝在位时,也一直在培养儿子启,启也是德行高尚,贤能之人。舜帝选伯益为继承人,但启能最终杀了伯益称王。有相似的开头,为什么会是不同的结尾呢?从尧、禹对儿子的培养和对继承人的选择来看:尧在传位给舜时,已经考察了舜二十八年,这些年中,一直是舜作为部落联盟的实际管理者,舜在受禅时,在朝中已经根基稳固。而丹

  • 西汉和东汉的首都在哪里?西汉改过一次,东汉改过两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汉和东汉版图哪个大,东汉和西汉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西汉与东汉算一个朝代吗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趁机迅速做大,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后终于经过垓下之战,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夺得天下。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称帝,建国号为汉,初定都洛阳,意图与周朝比试一下兴隆,但是大臣娄敬却认为,周朝之所以能建都洛阳,是因为其以仁德得到了天下,不用驻守一兵一卒,四方诸侯都心甘情愿的来进行朝拜

  • 《封神演义》中的杨戬,不当伐纣的先锋,是有重要原因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杨戬的本事在同辈中稳稳占据第一位,就是与十二金仙相比,也未必落得下风。无论是在艰巨的西岐保卫战中,还是在凶险的伐纣大决战中,杨戬都绝没有辜负修成八九玄中妙,任尔纵横在世间的美誉,每有困局,他必然及时赶到,独力支撑,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打倒看似不能打倒的敌人,完成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魔家四将强不强?梅

  • 方志江苏 | 三国奇才吕岱,“常胜将军”还是“长寿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皋博物馆内的吕岱雕像屡建战功,分设广州汉末,天下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吕岱从位于江北的海陵渡江到孙权幕府任职,时年40岁。起初他负责看管犯人,因工作出色先后担任录事官、余姚长,后平定会稽5县贼寇,加封昭信中郎将。公元215年,平定长沙三郡叛乱、醴陵叛乱,被任命庐陵太守。公元220年,吕岱担任交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