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临终前曾点燃49盏灯,表面是为续命,实则暗含两大“毒计”

诸葛亮临终前曾点燃49盏灯,表面是为续命,实则暗含两大“毒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4/2/4 17:28:00

一首短诗,几乎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都囊括了。一部《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将仁义和智慧融汇于一身的诸葛亮,诸葛亮也由此成为智慧的化身。

其实纵观《三国演义》一书,罗贯中不仅塑造了一个机智超乎常人的诸葛亮,还塑造了一个悲情英雄——诸葛亮。

说诸葛亮机智超乎常人,这一点我相信但凡对《三国演义》有一些了解的人的共识,在人们心目中诸葛亮已成为智慧的化身了;但如果说诸葛亮是悲情英雄,很少有人会赞同。

算无遗策的悲情英雄

其实诸葛亮的悲情英雄角色在他没出山以前,罗贯中就早已埋下伏笔。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水镜先生司马徽打听诸葛亮时,司马徽曾经叹道:“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

一句“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已将孔明后半生的命运概括进去。刘备在当时看来是明主,值得孔明辅佐,这是“得其主”;但大汉王朝的覆灭已经无法逆转,所以是“不得其时”。

孔明一生劳心劳力,为的就是扶大汉王朝于即倒,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无法避免大汉王朝的覆灭,其一生岂不可悲乎?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的悲情命运始于刘备三顾茅庐,止于命丧五丈原。也许有人感觉他一生的悲剧的极致是命丧五丈原,但更多人会觉得他一生最悲情的时刻是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灯禳星。

孔明一生为了刘氏父子呕心沥血,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明知大汉王朝已经不可扶,但他还要禳星,而他禳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续命。

每每人们读到这里,都会禁不住叹息,叹息诸葛亮的悲剧人生。但又有几人知道孔明禳明的真实目的呢?

五丈原禳星的真实目的

五丈原点四十九盏灯禳星是因为诸葛亮自知自己的命只在几日之内,已经无法挽回,所以聪明如孔明不会傻到再为自己续命。如果能续命的话,他就早已给刘备续命了。

到了五丈原点四十九盏灯的时刻,已是诸葛孔明人生的最后时刻。这时他最不放心的是后主刘禅——这个自己为之呕心泣血,但从不让自己省心的主公。

刘禅不是明主,但他是刘备的儿子。为报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要努力为刘禅做最后两件事:一是保证蜀汉出征队伍全师而返;二是清除内奸。这才是孔明五丈原禳星的真实目的。

保证蜀军全师而返

诸葛亮在这次出征前,他已经下定不收复中原,绝不收兵的决心。他在祁山屯田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会这么快走向终点。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首先想到的是后主刘禅——这个自己为之倾尽半生心血的主公,必须保证这个主公的以后幸福,所以必须让蜀军全师而返。

诸葛亮与司马懿打交道多年,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司马懿这时已知诸葛亮命不久矣,但只要诸葛亮的将星不落,司马懿就不敢全力追击蜀军。

而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点起了四十九盏灯,就是为保证自己的将星不落,从而引起司马懿疑惑,不确定孔明的生死,这样才能保证蜀军全师而返。

正因为五丈原前点起了四十九盏灯,才有了后来诸葛亮死后,他的将星“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司马懿据此判定诸葛亮已死,所以他派兵追击蜀军。

但因为诸葛亮的将星没有彻底落下,他的内心还是有所怀疑,所以当后来他追击蜀军过急时,蜀军“回旗返鼓”时,他才会勒回马便走,一逃就逃出了五十余里,犹自用手摸头问:“我有头否?”

其实这不仅仅司马懿的疑心病作祟,更是司马懿对诸葛亮无法克服的恐惧心理在作祟。诸葛武侯生前打得司马懿不敢出战,死后一尊木像就吓跑了司马懿。这便是“死诸葛能走活仲达”的笑话。

清除内奸

这里的内奸是指魏延。首先,魏延在进入刘备阵营之前,原是韩玄部将,韩玄对他有恩,但他为投刘备,却杀了韩玄,诸葛亮据此认定他脑后生有反骨。

其次诸葛亮北伐中原,魏延曾多次献上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因为此谋略过于危险而不敢采纳。这令魏延十分不满,孔明对此十分清楚,但为了利用魏延的勇猛,不得不装作不知。

再次,魏延是智勇双全的将军。在蜀汉后期,魏延是武力值第一的猛将。论智谋,他也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

最后,这是诸葛亮生命的最后时候。他知道魏延是蜀汉政权硕果仅存的上将,但他更知道一旦自己死去,以魏延的性格和能力,将无人能制服。所以,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诸葛亮必须杀掉魏延。

但为了避免错杀良将,诸葛亮做了最后的试探—五丈原禳星。

因为当时的蜀军众所周知,那主灯不灭,诸葛亮可以延寿一纪。当时忠心于蜀汉政权的人,无不盼着诸葛亮能多活几年。魏延如果能忠于蜀汉,就不会来打搅乱,如果魏延不能忠于蜀汉,他必然想办法让主灯灭掉。

其实诸葛亮并不希望魏延这么做,如果魏延不这么做,说明他能忠于后主,后主手下还有一员猛将,汉室复兴还有一线希望。但魏延这么做了,说明魏延不会忠于后主,孔明只能杀掉他。

悲乎,诸葛孔明,一生为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那怕最后一死也成为他为蜀汉政权的最后努力。忠如诸葛,千古不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烽火戏诸侯”不是历史真相,周幽王亡国还要被造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烽火戏诸侯的剧情,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派人点燃烽火狼烟,各路诸侯十万火急连夜买了站票,赶来救驾,谁知到了现场,敌寇是一个都没有!笑得如花乱颤的王后倒是有一个。诸侯一气之下纷纷返程。 不料周幽王一招鲜吃遍天,在往后的日子,又乐此不疲地把此剧演了几个来回。最后

  • 在刘邦的带领下,韩信才是顶级名将,战略能力甚至超越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韩信之前的对手加起来也不够项羽打的,而唯一一次交战,还是韩信占据绝对优势,所以要是让韩信一人对抗全盛时的项羽,很难说胜败。韩信一生以少胜多如家常便饭,唯独面对项羽不敢托大,30万对10万优势,韩信老老实实退回来用优势兵力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就这样还能让项羽突出重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韩信军事才能没

  • 他是夏朝最后一个王,荒淫无度,为人暴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最后一个王叫做桀,他是有名的暴君,荒淫无度,为人暴虐。商汤便起兵把他给灭了。商汤通过“伐谋”、“伐 交”、“伐兵”,最终取得战争速胜,这对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此历时500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商朝建立。后来商朝中期,把都城迁到了殷,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因此就叫做

  • 三国中,此人斩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爱将,为何曹操不敢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演义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荀彧为什么要帮曹操又要反曹操,救了曹操却被曹操杀的人

    被低估的猛将张绣,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一个曾让曹操无情鄙视的人,结果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战秒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儿和心腹爱将,令曹操颜面扫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故事还得从董卓祸乱汉室开始!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掌权,开始针对宦官。原本以何进的实力,打压宦官乃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却

  • 历史上真的有妲己这个人吗?她把商纣王迷成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历史上真实的纣王和妲己,妲己和纣王的故事是真的吗

    影视剧中的妲己说起妲己,马上就会想到影视剧中那个精通妖术,邪恶歹毒的形象。历史上真的有妲己这个人,古书记载,妲己本人是绝世美人,商纣王沉迷妲己美色导致王朝覆灭,妲己多美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也不会让看惯了美女的商纣王神魂颠倒。商纣王是历史有名的昏君,昏到什么程度?整体饮酒作乐,不务朝政,当朝一些

  • 徐庶进曹营后,给曹操出两个计策,其中第一个使刘备伤亡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庶进曹营后的下场,徐庶为曹操献了多少计谋,徐庶给曹操出谋划策吗

    曹操经过打探得知,刘备之所以能够战胜曹仁,主要是军师徐庶的功劳。他于是想得到徐庶,增强己方实力,削弱刘备的实力。在程昱的谋划下,曹操将徐庶的母亲强行“请”到许都,程昱模仿徐庶老母亲的笔迹写了一封信,将徐庶骗来许都。徐庶是一个大孝子,虽然疑虑重重,但是不得不前往查看。徐庶不远万里到了许昌,见到母亲之后

  • 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妇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妇好是商王朝第二十三代王武丁六十位妻⼦中的⼀位,也是武丁的王后。武丁被称为中兴君主,是盘庚的侄子。武丁执政期间改革祭祀制度,加强王权,对周边的方国部落进行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胜利,国力强盛,而辅佐他中兴的就是妇好。妇好的名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小屯的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上,有10

  • 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免死金牌,或者让她跟儿子到封地,免受残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可以给戚夫人免死金牌,吕后就可以收回她的免死金牌。刘邦可以让戚夫人到赵国,吕后就可以召回她。不回来?嘿,你想造反!派兵去剿灭!正好连赵王刘如意一块儿干掉。刘邦可以有一百条计策保护戚夫人,吕后就有一百零一种方法杀掉戚夫人。毕竟,刘邦已经死了。死人怎么跟活人争!你别不信,也别拿“遗诏”什么的说事。当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玩儿死自己,周朝从此分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周幽王周幽王执政不久,褒国国君褒珦在朝中任大夫,因性格耿直,良言相谏,得罪了昏庸的周幽王,将其打入牢中,褒珦的儿子洪德为救父亲,将褒国的美女褒姒献给了周幽王,幽王见褒姒长得如花似玉,妩媚动人,随即免除褒珦的罪过,并官复原职。美人 褒姒褒姒人很美,却是一位冷美人,进宫之后从没笑过,为使美人一笑,周幽王

  • 历史上十大杰出帝王,秦始皇倒数,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你敢相信吗?堂堂秦始皇,竟然只能在十大杰出帝王中垫底,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呢?这里咱先卖个关子,就先说说垫底的秦始皇,嬴政这一辈子就宛如天上的流星一般,既耀眼又短暂,他在位期间创造的功绩,无论是哪个皇帝见了都只能心甘情愿的竖起大拇指,比如第一个一统的王朝,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