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秘的夏朝史,孔甲养龙,养的到底是什么生物?

神秘的夏朝史,孔甲养龙,养的到底是什么生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93 更新时间:2023/12/12 2:38:43

孔甲,夏朝的第十四代国君。属于夏朝历史上比较戏剧性的一个君主,这个戏剧性从他的继位大统生平都可以窥见一二。

本来他的父亲不降死后应该由他来继位的,但是他的父亲却把帝位禅让给了弟弟扃,也就是孔甲的叔叔。

孔甲的叔叔扃死后,扃的儿子廑又继位,按照正逻辑,这个帝位距离孔甲好像越来越远。但是世事就是这么出人意料。

当廑在位的后几年,华夏大地上开始连年大旱,田间地头一片干枯,老百姓饿死病死不计其数。对于这样的天灾人祸,夏朝的臣子们以为这是因为没有让孔甲(从他父亲那里)继位的原因导致的,是违背了天意,惹得天帝发怒才降罪人间的。所以在廑死后,大家将孔甲扶上了位。

王位就这么喜从天降了,历史真的太有意思了。

没想到,等孔甲继位后竟然真的开始下雨了,夏朝的旱灾也迎刃而解,这让他的王位更加稳固,同时威望也直接达到人生顶峰。大家都认为这是因为孔甲的德行让人们从旱灾中解脱出来。

而夏朝也重新走上了繁荣的道路,连他自己都相信他是有天神在保佑,于是孔甲自此迷上了鬼神之说。

《史记》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

传说有一天,孔甲来到一条大河边,在河边游玩的时候看见两个庞大的怪物浮出水面,并且缓缓爬上岸来到孔甲的面前。大家都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是上天派下来伺候大王的。

孔甲听后非常的高兴,命令随从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将这两条龙捉住,并带回了王宫进行豢养。但是那个时候,从舜时期就专门养龙的豢龙氏已经销声匿迹,现在全国上下没有人会养龙,眼看着两条龙竟然快要饿死了。

这时候,一个大臣他禀报说在东海之滨有个叫刘累的人,曾跟豢龙氏学过养龙术。孔甲喜出望外,急忙命大臣速请刘累。

为了把龙养好,孔甲对刘累言听计从,不仅修了一个很大的龙池来养龙,而且对于刘累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还孔甲封他为御龙氏,代行豕韦国君。

《左传》中记载: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

这个刘累会不会养龙咱们不太清楚,可是据传说,没过多长时间,他将孔甲的两条龙养死了一条,也不知道这个刘累是怎么想的,竟然将死的这条龙剁成肉酱,告诉孔甲这是海里产的一条大鱼,吃了可以增加精气神。

孔甲吃了之后感觉非常的美味,于是就要求刘累隔段时间就要敬献一些这种鱼肉。

等死的这条龙肉被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刘累也将潜逃的准备工作做完,于是趁着月黑风高逃之夭夭了。

一连几天看不到刘累,孔甲就派人去询问,但是派去的人很快慌慌张地跑回来报告说刘累人不见了,他屋子里贵重的东西也不见了。孔甲大吃一惊,他顾不得坐车,随着侍从向养“龙”的地方赶去。

突然,孔甲在刘累的住所发现了一堆“龙骨头”。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被刘累骗了,不仅将自己的龙养死,还让自己吃下了龙肉。

于是孔甲下令捉拿刘累,但直到孔甲死,也没有捉到这个帮他养龙的刘累。

我认为,如果这种传说可信的话,那么孔甲确实是在大河边发现了两个水陆两生的巨大生物,并且它们可能就是我们华夏明龙图腾的来源生物,是真实存在过的一种独立物种。

因为在夏朝那个时期,龙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晰,大家不可能指着一个随便什么动物欺骗孔甲说就是龙。

而且,从尧舜时期,华夏每个政权都有专门养龙的部落和职位——豢龙氏。他们只豢养龙这一种物种。所以,这个物种一定是从上古时代一直存活下来的一个动物物种,这个物种可能是到了夏朝之后才从地球上灭绝的。

更多文章

  • 纣王无道与妲己无关,妲己背了千年的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但其实纣王的昏庸无道和妲己无关,甚至在很早之前就有显现了。纣王早期的时候就非常的暴虐纣王在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家庭,自幼生活在奴仆成群,一呼百应的生活当中,再加上他的母后对他十分宠溺。所以在纣王的眼里,这些奴婢都不是人,只是他的玩物,所以自小他就养成了刚复自用、刻薄寡恩、狠毒残暴的性格。商代

  • 西周历史人物:实行军政改革的第六任君主“周共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共王简介,西周皇帝统治时期,西周初期周天子与百姓的关系

    周共王简介:周共王,姬姓,名繄扈(yī hù),周朝第六任君主,上任君主周穆王之子。主要事迹:1、 灭亡密国有一次,周共王在泾水边上游玩,当时密国国君密康公跟随着周共王。恰逢有三位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君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

  • 汉字的起源,最早出现在皇帝?夏代?殷商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形成的,殷商的汉字起源,汉字最早可追溯到哪个朝代

    仓颉像第一个理论是“仓颉造字说”。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制了“书契”。 “书契”是指刻在陶坯或甲骨上的文字。原始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是“八卦”、“结绳”、“书契”。 因此,在众多汉字起源学说中,“仓颉造字”影响较大。 《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也肯定了“

  • 为什么武王姬发能号令神仙帮自己打仗?主要有这3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姬发!点击看完整视频武王伐纣,带头冲锋的竟然是一众道教神仙。这不仅是神话小说封神榜里面的故事,还是很早就有的民间传说,那么,为什么这些神仙们都愿意听武王姬发的差遣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天命。“殷商气数已尽,商周更迭必然发生”,这是贯穿始末的灵魂纲领,是上天的指示,每个人都应该坚信不疑

  • 花费数万条人命,汉武帝为中国攻下了两个大省,如今却发现真英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我国实现大一统局面,从秦始皇开始。但历史上还有一个皇帝很厉害,他不仅以武力扫平周边反抗势力,而且还拓展我国领土,他就是有名的汉武帝。汉武帝开拓领土的目标之一就是西域。汉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值得重视的意义。正如张维华的《论汉武帝》中所说:“张骞通西域,不仅对于中国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 东汉末日:孙坚轻进战死岘山,董卓势盛大建郿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孙瓒部下有一骁将,姓赵名云,表字子龙,乃是常山郡真定人氏。本属冀州管辖,袁绍据住冀州,士多趋附;独赵云往依公孙瓒。公孙瓒且喜且嘲道:“闻贵州人多愿从袁氏,君独何心,乃来依我?”赵云答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百姓方苦倒悬,但得仁政所在便当依托,正不必计及远近呢!”公孙瓒闻言大悦,留居麾下,款待颇优

  • 三星堆拯救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武王克商年研究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牧野之战昨天有位网友在帖子里回言,非常有意思。从回帖内容看,这位网友非常专业,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报告里的相关数据也非常熟悉,很大可能当年曾参与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这个网友在文章中介绍了当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武王克商年的一些论证方法,也希望我能认可官方结论,不要自己随便臆造结论。说实话,我是非常欢

  • 秦始皇死亡之谜被揭露?郭沫若:被人用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死前细思极恐的细节,秦始皇死前的真实经历,秦始皇一生被刺死多少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临江仙》 这首诗描述了多少英雄豪杰如流水般就这样消逝,的确,任你是一代枭雄天之骄子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结局。就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年轻时就遍寻长生不老药,可仍旧英年早逝,49岁时就憋屈的去世了。而郭沫若在一部文学作品中曾这样描述:秦始皇是被人用3

  • 中国传统的分封制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时候?至今还有影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这是份超长期合同,你死了之后,如果不出意外呀,子孙还可以一直拥有封地。不过权力永远伴随着义务,根据周武王要求,你要随时到都城去朝见他,汇报工作,每年进贡一些钱,土特产,然后再发生战争的时候,你要出兵为周朝卖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分封制。跟周武王签下合同的人就合称为诸侯。因为诸侯的权力极大,又是世世

  • 秦国灭亡蜀国为什么会成为改变整个战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衰败后,战国历史进入了秦、齐、楚三强争霸的是时代。秦国的对外兼并此时面临两个问题:第一,秦国进攻“三晋”遭到了北方合纵和齐楚两国的阻碍;第二,秦国与齐国不接壤,同时无法真正威胁楚国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无法通过战争打击两个最强的对手。于是秦国上层分为两派:一派以张仪为代表,主张进攻“三晋”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