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中真正的智者,看到宋江上了山,赶快下了山,结局比谁都好

水浒中真正的智者,看到宋江上了山,赶快下了山,结局比谁都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02 更新时间:2024/1/29 7:45:51

梁山众好汉的结局令人唏嘘,死的死,残的残,走的走,散的散,能得以善终的极少,而公孙胜就是极少数中的其中一个。在混乱厮杀的社会背景下,公孙胜能有一个比其他人都好的结局,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道士神秘出场助力智取生辰纲,身在三界外心在红尘中

《水浒传》中,公孙胜是在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以道士的身份登场的。道士给人的形象总有些神叨叨的,而公孙胜的神秘出现,也确实让人费解。

召集劫生辰纲人手时,晁盖等六人已集结完毕,正在家中边喝酒边商量,突然有人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个云游四方的道士求见,晁盖吩咐人打发他走。谁知,这道士出手打倒十几个人,晁盖便自己来相见。

可以说公孙胜的出场是很离奇的。首先,他跟道士的形象不符,一出场就是施展暴力;其次,道士应清心寡欲,而他好像心在红尘中;再者,他说跟师父在偏远幽静的山中修行,是怎么知道劫生辰纲这个消息呢?

从他的出场方式来看,公孙胜算得上是梁山泊的一个奇人。

公孙胜虽然是智取生辰纲中的一员,但从事实看来,他好像是个多余人。在智取生辰纲的行动中,吴用用心策划,晁盖奋力指挥,公孙胜充当打杂的。如果把他从这队伍中开除,整个故事也依然完整。

但,公孙胜也是有他的聪明在里面。他作为一个不请自来的合伙人,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如果表现过胜,怕引来猜忌招来麻烦,还不如当个透明小跟班呢!但自己又想有进入梁山泊的入场券。

智取生辰纲应该是梁山起义的发轫之举,是梁山好汉首次有组织地对抗官府,参与此次行动的人必将身份地位有所拔高,会成为元老级人物,公孙胜积极掺和此次活动,是在为他的将来铺路。

劫不义之财劫得很顺利,宰相的生日礼物被劫走了,必然是大案,上级责令破案。卖蒙汗药的白胜被锁定,锒铛入狱,挨不住打就全招了,团伙其他人全被供了出来。

官府派人来抓,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公孙胜偏偏没走,跟随晁盖和官兵们狠狠打了一仗,就上了梁山,这时他在晁盖心目中的形象又高了一截,真讲义气。

在火并王伦的政变中,公孙胜也是参与其中的要员,经历了这次惊险又刺激的行动后,公孙胜就顺利进入了水泊梁山的核心领导队伍中,担任非常重要的领导角色,受到晁盖的重用。

宋江上梁山,公孙胜下梁山

公孙胜在梁山定下来,以山寨高级领导人的身份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当宋江上梁山以后,公孙胜却下定决心要下山。

宋江上梁山后,马上回到家中把宋太公搬请上山,李逵也坐不住了,也要去搬自己的老母亲上山,公孙胜看到这情景就借机说自己也要离开山寨,回家探望自己的母亲。

梁山即将迎来大发展,公孙胜却选择中途退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从宋江上山后排座次以及晁盖的反应等事件中,公孙胜看出梁山虽天时地利却人心不和,这个团体的社会复杂性已经显现出来。

公孙胜是一路跟随晁盖上的梁山,自然是支持和扶持晁盖的,但他发现晁盖并不是宋江的对手,这个集团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兄弟相残也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公孙胜的中途退场并不是盲目的,是他根据对人性的认识做出的判断,是对梁山不透明的环境做出的反应。

公孙胜离开以后,梁山依然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宋江在攻打唐州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叫高廉的对手,这个对手是有些法术在身上的,这一点让宋江有些束手无策。

用魔法打败魔法。高廉会法术,那就找个会法术的人跟他对抗,宋江自然想到了公孙胜,于是派戴宗和李逵去请公孙胜回来,公孙胜趁机拿捏了他们一番,听说两位来请自己出山,先躲了起来,不照面。

他的师父罗真人替他出面,对着李逵一顿狠狠的取笑,这下把李逵给整治住了,公孙胜在李逵心中的威信先立了起来。之后,在对抗高廉的过程中又立了功,名声更盛,这也是公孙胜的第二次出山。

不表态的透明打工人,一应大事全是无声沉默

但是,公孙胜再次回归梁山后,他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以前那般积极主动了。他只勤勤恳恳地打工,按部就班地做事,不多说话不凑热闹,对事情也不主动想办法出点子。

这是公孙胜新的职场规则,那就是就事论事,只谈工作,不谈感情。领导集团争斗时,他也是处中立地位,两不相帮,用行动大大方方地表明我就是个打工人,只想做好本职工作,不想谈什么私人感情。

除了不谈感情,在梁山泊的很多事情上,公孙胜也是不表态的。

晁盖中箭时,别人都哭得悲悲切切,他不表态;宋江被推上一把手的位置时,他只是附议罢了;卢俊义上山,领导团体重新排位置,他被排到第四位,也不计较;朝廷要招安,他也是不表示自己的想法。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公孙胜其实过得还是蛮舒服的,领导核心成员增加,他身上的压力减少,种种事情他也不做决定。此时的他享受着极高的待遇,却没什么烦心事,有些尸位素餐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他主攻专业技术,当对方用妖法来犯,那公孙胜就会大显身手,摆平对方,帮梁山度过重重危机。公孙胜是有道家做派在身上的,虽主张清静无为,却也心系天下,颇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在其中。

征辽得胜归朝,公孙胜如期归隐

朝廷开始招安,脑子里一直有君臣那一套的宋江不愿被称为草寇,在梁山终其一生,想着能替朝廷做事,有些功劳的话,加官晋爵锦绣前程也是指日可待。

但此时的公孙胜却已经看明白了,朝廷看梁山的动静越来越大,围剿时多以兵败结束,打不过就拉其入伙,拉入伙站在统一战线上,让梁山替自己卖命攻打方腊

他知道朝廷招安的这一举动绝不会给梁山团体带来什么好下场,只是想利用他们的战斗力罢了。表面上看起来红红火火,其实这团体就快要垮了。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还是趁着现在赶紧离开吧。

果然梁山被招安后,宋江被委以重任,率兵前去攻打辽国,打到了公孙胜的家乡蓟州。他前去拜访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罗真人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徒弟公孙胜的心思,于是便对宋江说了下面这一番话。

他说公孙胜在跟着你们干事业,这我也不加阻拦,眼看着你们的仗就要打赢了。公孙胜的母亲年纪也大了,需要他在身边尽孝,我也需要他传承修行。罗真人便和宋江约定,这仗打完后,放回公孙胜。

宋江打了大胜仗,按照和罗真人的约定,公孙胜照约被放回,公孙胜这一离开,此后便再没有露过面。

公孙胜在梁山最辉煌的时刻选择退出,也无非是看到梁山即将走下坡路的局面。

梁山在连续的征战中,伤亡巨大,招安这招并没有让他们去掉贼寇的帽子,他们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再观公孙胜,他的结局无疑是梁山众好汉中最好的一个了。

他是个真正的智者,知道什么叫进退有度,什么叫做事有章法。有句话叫做“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多少人因为不知进退有度,在面临绝境时,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只能任人宰割。

就像范蠡,他跟着勾践出生入死,立下过很多功劳。当陪着勾践稳定好时局后,勾践要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范蠡给他留了张纸条就走人了,转而投身商业,成了有名的商人,他的故事也流芳百世。

再看看历史上那些陪君王打天下的功臣,最后落了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凄惨下场,而这样的结局也无非是因为他们贪恋官场,不知道君王的恐惧,不知人生的进与退。

在梁山众好汉中,公孙胜算得上是英勇的,也是出色的。他能发挥出色的本领,为梁山的事业做出贡献,也能在发展势头最足最为辉煌的时刻选择转身,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他的大智慧。

因为他知道这世间的繁华热闹终究会归于平淡平静,所以选择了在梁山事业最辉煌的时刻转身离去,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更不贪恋这一站,走得那般毅然决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较量,清朝为何输得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甲午战争为什么标志洋务失败,洋务与维新异同点,洋务运动史

    一,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到底有何差距?1861年,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逐渐开始了工业化之路。日本也从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走上全面学习西方的道路。到1894年,两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落后于日本了,甲午中日战争只是一种体现或者证明。我们以下表格的内容来看看洋务运动和明治

  • 岳飞和《满江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岳飞,因为最近在喜马拉雅刚讲完《两宋文明》,所以对宋史算是下了一点功夫,既然大家兴趣这么大,我也来凑个热闹,聊聊岳飞和《满江红》的事。 ‍‍‍‍‍‍‍‍‍说起岳飞,大家很自然会联想起"岳母刺字"、"朱仙镇大捷"、"十二道金牌"、"风波亭"、"还我河山"、"满江红"等等熟悉的词语。 ‍‍‍‍‍‍‍

  • 元朝权臣燕帖木儿:位极人臣,娶泰定帝皇后,纳宗室公主数十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元文宗图帖睦尔在燕帖木儿的帮助下终于第二次登下了皇帝位,文宗再次即位后,就更加倚重燕帖木儿。为了表彰燕铁木儿特意追封燕帖木儿的祖上及其父母,并命人在大都北郊刻石记录其功绩。元文宗任命他为中书右丞相后,还特意取消了左丞相,以示独尊。同时还昭告天下,凡是帝国的号令、选法、刑名、钱粮、造作等百务,都要听从

  • 皇帝斗不过太监,清朝内务府花式贪污,奴才吃垮了主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皇帝喜欢吃粉汤,曾经下令御膳房做粉汤。可等了多日没见到粉汤的影子,道光皇帝就招来内务府官员质问,官员诉苦做粉汤的成本太高了,奴才们们正在筹措资金呢。道光皇帝大怒,一碗粉汤要几个钱?官员回答道,御膳房要成立专门做粉汤的机构,要增加相关的编制,加上原料采购运输,每年需要增加6万两预算。有史上最抠门皇

  • 秦桧害死岳飞之后,写下这幅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南京人。北宋末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被俘至金,后纵之使归,诈称逃回,为相于南宋19年,主张投降,一味求和,为高宗所宠幸。后秉高宗旨意,以“莫须有”之名杀抗金名将岳飞,力主对金人投降,为世人所唾弃,遗臭千年。图/秦桧书法《偈语帖》110字秦桧是佞臣,却

  • 甲午战争-战端开启之清、日双方战略规划和部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清日对战从丰岛日军偷袭清军开始,到陆上成欢驿对战结束,为甲午战争的第一阶段。日本人可谓把卑鄙无耻诠释到了极致!因为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和清廷宣战,反而在其国的《日清战史》,诬陷清军先向日方炮击,尤属无耻已极。虽然说“兵不厌诈”,但是在当时的国际公法范围之内,也不能如此得没有信义!丰岛海战,清军可以说准

  • 皇太极读《三国演义》,找到了除掉袁崇焕的妙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满清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努尔哈赤带领他的八旗军与明军的战斗,每战必胜。直到遇到了明将袁崇焕,努尔哈赤“战神”的神话幻灭了。后金军队6万人,袁崇焕只有2万人守卫孤城宁远。经过5天的惨烈战斗,后金军队死伤惨重。宁远之战,成了努尔哈赤的“滑铁卢”,几个月之后,努尔哈赤含恨病逝在沈阳。皇太极继位之后,

  • 在秦桧当权的时代,搞笑是要就地正法的重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按:这是一个文史学者观影追剧的小系列。 2023年春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新作《满江红》在全国热映。相较于对岳飞的评价或《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归属等热门问题,那个侧身于历史阴影中的秦桧形象,似乎并未引起当代观众足够的兴趣。实则编剧陈宇在对秦桧形象的设计上应当参考了不少史料,颇多细节能够在稗史笔记中找

  • 王清任清朝医学家、解剖学家,著作《医林改错》,记录了人体器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王清任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解剖医学家”。他出生在河北玉田,自幼习武的他头脑灵活,捐过一个下级军官。但是爱打抱不平的他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要想为老百姓做实事,就改学医学。他的心中认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种积极的思想下,他勤奋熟读了古代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医学著作

  • 《满江红》被移出课本,民族英雄称号被取消,岳飞究竟干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的‘‘满江红’’被移出课本,民族英雄称号被取消,甚至还有文学院的教授说他是赵家走狗,岳飞到底做了什么事?他是不是秦桧害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第二,是满江红的某些词句看起来太过暴力血腥 比如笑谈渴饮匈奴血,专家觉得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如今也有专家回应说通用教材从未选编过,满江红,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