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个人带你出国,你去不去?民国千金放弃婚约和财富,只身赴约

有个人带你出国,你去不去?民国千金放弃婚约和财富,只身赴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59 更新时间:2024/2/13 15:59:02

蒋碧薇随悲鸿远走他乡,被后世称为“二十世纪的君”。当时的徐悲鸿,既无钱财也无如今盛名,蒋碧薇与他私奔出逃,竟然只是因朋友的一句“假如”。

一、为生活劳奔,徐悲鸿只身前往上海谋生

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市岐亭镇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徐达章能诗善文,尤其擅长画画。

徐达章私塾任教的工资微薄,闲暇时,他还常常帮远乡近邻作画,获取薄利补贴家用,但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

9岁时,徐悲鸿就开始与父亲正式学习作画。徐达章十分看重徐悲鸿的绘画天赋,希望他能珍惜老天爷赏的这口饭。徐悲鸿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0岁就可以帮父亲填彩敷色,还可以为乡邻写春联作年画。

13岁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徐悲鸿辍学与父亲辗转于各乡镇,以卖画为生。背井离乡的清苦日子,使徐悲鸿的视野见闻的渐渐丰满。他对艺术的感受力大增,自然,绘画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

父亲去世后,徐悲鸿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家里一夜之间失去了经济大梁,身为长子,他必须挑起养家的重任。

17岁时,徐悲鸿孤身来到上海谋生,一则在上海居住的犹太人的哈同花园招聘美术指导的广告吸引了他,并改变了他的一生。

徐悲鸿心想,美术指导的工作既能贴补家用,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一举两得,便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应聘。

二、徐悲鸿幸遇伯乐,并与蒋碧薇一见钟情

哈同花园的总管姬觉弥先生,可以说是徐悲鸿的伯乐,是徐悲鸿的贵人。

姬觉弥看了徐悲鸿的作品后大为欣赏,并许诺资助他到法国学习提升绘画修养,还出资送他到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为将来出国深造做准备。

自此,徐悲鸿的生活不再是一片惨淡,蒋碧薇的出现,更是将他的生活铺满光亮和暖意。

蒋碧薇与徐悲鸿同为江苏宜兴人,为求些许照应,徐悲鸿以同乡晚辈之礼,前去拜访蒋碧薇的父亲。

蒋碧薇对徐悲鸿这个名字早有耳闻,一见面又见到徐悲鸿相貌堂堂、器宇不凡,对其更是欣赏有加。

身姿曼妙的蒋碧薇,举手投足都带着南国佳人的柔韵,两人一对视,徐悲鸿也深陷在蒋碧薇的眼波中。

蒋碧薇和徐悲鸿出身悬殊。

蒋家是书香门第,往上三代都是读书人,蒋父满腹经纶,还曾在清朝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

早在13岁时,蒋碧薇就与浙江海宁县的查家公子定下婚约,查家也算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与蒋家可谓是“门当户对”。

不凡的家庭给了蒋碧薇出色的教育,念过私塾、上过师范,她对琴棋书画都十分有兴趣。开明先进的教育,使她从始至终都反对与查家公子的婚约,徐悲鸿的出现,使她冲破最后一丝顾虑,无论父母好说歹说,她决心不嫁查家。

三、蒋碧薇为爱出走,只因一句“假如”

蒋父心中赏识徐悲鸿,但俗话说“一女不许二夫”,只能暗暗对妻子说:“要是我们再有一个女儿就好了。”

蒋母只当是戏言,便将此事当做玩笑话讲给蒋碧薇听,没曾想,这些玩笑话加深了女儿对徐悲鸿的爱慕之情。

另一边,徐悲鸿多次以探望蒋父蒋母为借口,登门拜访。二人眉目相传暗许心意,虽不曾明说,但二人心中都跟明镜儿似的。

为促成此事,徐悲鸿找到一位与蒋家熟识的教书先生朱了洲帮忙。

徐悲鸿对蒋碧薇的心意多少有些不确定,只好请朱了洲先生帮忙打探一下她的口风。

朱了洲与蒋家算得上是远亲,有一天他拜访蒋家,便趁无人之时暗对蒋碧薇说:

“假如有一个人想带你去外国,你去不去?”

蒋碧薇一听,莞尔一笑,心意了然,因为她早已听说,徐悲鸿不久后将去法国学习。

蒋碧薇已经到了当嫁的年龄,查家的婚约将在一年之后履行,但此时她心里已经有了徐悲鸿,无论如是不可能再与查家结亲了。

听到朱了洲试探性的询问,蒋碧薇是满心欣喜的。

她回道:“您说的是徐悲鸿先生吧?去!为什么不去呢?”

朱了洲一听舒然一笑,解释道:

“徐先生最近得到哈同花园姬觉弥先生的资助,要去法国深造,他很希望与你一同前去。”

由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进行,为求安全,徐悲鸿决定先带着蒋碧薇到日本,再决定接下来的事。

就这样,蒋碧薇放弃婚约与优渥的小姐生活,与徐悲鸿出走他国,为爱私奔,成为了二十世纪的卓文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晚年生活风流荒淫,守寡多年竟然怀孕,为此还杀了两名太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晚年慈禧的生活非常奢靡,在她46岁时竟突然怀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最后又是如何处理的?今天百味就给朋友们揭开谜底,一起了解历史真相: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您没“钱”时想要“钱”,有“钱”时又想要“权”,当您“钱”和“权”双拥之后,自然就会“温饱思淫欲”,想要“色”了,作为位于权力

  • 慈禧陵墓有多惨?被孙殿英扒得只剩一条红裤衩,财宝装了30卡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殿英打开慈禧墓,孙殿英什么时候打开慈禧墓的,孙殿英为什么敢挖慈禧太后的陵墓

    慈禧太后慈禧下场1908年11月,慈禧感觉自己大限将至的最后一刻,下令毒死光绪皇帝,不久便去世了。这位大清的实际控制人,生前就奢侈到极点,每顿饭超过百样山珍海味,一年四季用十万斤水果保持寝室清新气味,连便盆都是檀香木雕刻金银装饰的。而她死后的规格,更加恐怖,首先每天都要用大量的冰块和香料来防腐,并且

  • 中国一强硬他们就退缩了,100年前大清海军也曾用过炮舰外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政府有巡洋舰吗,中国现役海军登陆能力,当年中国海军的四大金刚

    不过,纵使在国力羸弱的境况之下,一批有识之士还是力主清廷重整海防,维护国家利益。清政府在一番努力之下勉强筹集了一批资金,先后从英德等国买回43艘军舰,舰船,再建海军。其中,从英国买入了海圻号巡洋舰作为未来重建海军的种子。清朝海军访问美国的照片意大利强租三门湾没想到,清政府刚刚买回几艘巡洋舰就派上了用

  • 慈禧为何去世一年才下葬?出殡时恶臭冲天,棺椁滴血至今无人能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清朝最有权利的统治者,慈禧为何去世一年后才敢下葬?棺内又为何频频渗出鲜血?怪事的背后是所谓的风水玄学?还是说慈禧早就另有预谋?今天让我们把指针拨回清朝,一起探寻事情背后的秘密1908年11月,清朝的两位元首,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双双离世,前后不过相差一天,清廷也因此遭逢巨变,小溥仪成为了下一个统治者

  • 一条辫子拖垮了清王朝?穿越历史,探究“剃发令”对清朝政治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令人钦佩的是,朱元璋并没有歧视那些曾经在汉族人头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允许他们与汉族通婚,从而融入华夏文明之中。然而到了清朝,多尔衮入关之后,先后多次下达“剃发易服”的严令,造成了激烈的民族对抗!清朝初期“剃发易服”一个王朝初建,首要的问题,是稳定人心,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而清朝初期“剃发令”的实施,

  • 【狐说历史】被称之为父母官知府,在清朝时期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知县的权力,父母官指的是什么官,清朝爵位讲解

    在清朝时其实知县品级是比较低层级,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主要负责的事务繁琐复杂,权力在地方上也很大。当在其他地方地作用就微乎其微,在清朝在全国共设有大约一千多个县,而我们所以知县都是七品芝麻官,属于最基层的领导,再往下就只能靠地方,乡绅和宗族的势力来自制维持。正所谓是皇权不下。县知县以下设有两

  • 慈禧的老公,难度系数最高的皇帝(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是哪个皇帝老婆,被慈禧囚禁的皇帝,慈禧与咸丰皇帝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第三件事用人才是最重要的,而咸丰做的也是最差的。如果我们今天认真地去揣摩咸丰这个人,你会发现他的很多政策都是有问题的,不能落地。不知道是他对国家官僚体系真实情况不了解,还是自己能力不足。比如说有一次咸丰让沿海官员筹防,因为洋人搞事情嘛,我们也得有所准备加固海防。下面就官员也很听话,

  • 慈禧当过青楼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是云南曲靖人吗,慈禧生活作风,慈禧秘史36

    1-剧中的慈禧剧中,慈禧的爸爸是一个烟鬼,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继母在家里没有话语权。慈禧为了攒钱当秀女,就开始在青楼里打工。她每天搔首弄姿,为的就是吸引富家子弟的注意,为此她不惜霸王硬上弓,久而久之所有的男子都对她唯恐避之不及。而四阿哥就是一个大聪明,竟然爱上了她,还想娶了她。2-历史上的慈禧历史上的

  • 慈禧一天只吃20个鸡蛋,御厨却做了500个?剩下的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的一日三餐,慈禧十大奢华食物,慈禧最爱喝的汤和吃的东西

    经历了清朝灭亡到民国建立的历史变迁,掌握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清朝史实。明秀早年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他也日夜苦读,梦想走科举之路。结果,他多次尝试都失败了。再加上家境没落,他觉得前途渺茫。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干净利落地去了皇宫。明秀良好的文学功底并没有使他功成名就,但在清朝灭亡后,他写了一本《宫廷笔记》,被

  • 和珅一生中有3大对手,只有1人压了他30年,其中2人徒有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珅历史上真正的对手,和珅和谁的关系最好,和珅一生的三个对手

    案例简讲 在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一共有两部,一部是铁齿铜牙纪晓岚,另外一部是宰相刘罗锅。在这两部电视剧中,我认为纪晓岚是非常优秀非常牛的一个人物,同时还有一个人物非常厉害,那个人就是刘墉。我为什么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来呢?因为这两部电视剧都有一个最大反派,就是和珅。和珅不管多么厉害,翻手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