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为何他在诸葛亮死后心怀激愤而病死?

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为何他在诸葛亮死后心怀激愤而病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65 更新时间:2024/1/24 8:19:15

李严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和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大臣,他得知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会心怀激愤而病死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34年,一代名臣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汉举国哀痛,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他虽远在梓潼,但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也因此而悲伤过度,最终发病而死。这个人既不是诸葛亮的至亲至爱,也未曾受过诸葛亮大恩,相反,他还曾是诸葛亮最大的政敌,他就是刘备驾崩前钦定的两大托孤重臣之一的李严。

关于诸葛亮的死,若以常理度之,最为开心的应该就是李严了,连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或许都不希望诸葛亮早死。但事实上,诸葛亮死后,李严不仅没有一种大仇得报的感觉,甚至可以说他是当时最为悲痛欲绝的一人,那么李严为何会为曾经的政敌之死而痛哭不已呢?是他不计前嫌,高风亮节之本色使然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三国志》里已经明确记载过了: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诸葛亮死的这一年,李严已经被流放到梓潼达三年之久,从蜀汉的主政大臣宝座上跌落下来,成为一介平民,李严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在梓潼的三年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朝堂之上,而回到朝堂之上的唯一希望,就是诸葛亮对他的重新用,所以他一直在等待着诸葛亮的“回心转意”,可是他最终等来的却是诸葛亮死亡的消息,如此怎能不令他悲痛呢?而且李严深深地明白一个现实,那就是假如诸葛亮不启用自己,那么蜀汉朝堂从此再无人敢,也无人会启用自己。

因此,李严对于诸葛亮病逝所表现出的悲痛,不是出于对诸葛亮的尊重与不舍,而是出于自己不能再次获得朝廷启用的绝望。

那么诸葛亮病逝以后,李严为何会觉得自己不能再次受到朝廷的启用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便是李严是诸葛亮当年亲自下令贬黜的,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影响力,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准许,后人是不敢跨过这条禁线,私自决定取消对李严的惩罚,令其回到朝堂的,甚至连刘禅都不敢。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诸葛亮死前对于蜀汉朝堂的重新规划,以此来佐证这一原因。

早在诸葛亮去世之前,他便提拔蒋琬为丞相府长史,之后诸葛亮在外用兵,尤其是李严被罢黜后,都是蒋琬负责后方粮草的调运,蒋琬的能力得到诸葛亮的认可,所以诸葛亮曾对刘禅说

“为臣若不幸去世,后事应托付蒋琬。”

我若不幸去世,蒋琬可接替我。而事实上,诸葛亮死后,刘禅便立即升蒋琬为尚书令,加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不久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成为继诸葛亮之后蜀汉第二任丞相,蒋琬迅速位极人臣。与此同时,蒋琬还向刘禅举荐了费祎董允,希望刘禅重用此二人,这两人的名字想必大家不陌生吧?

没错,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及的两人。前有诸葛亮的保举,后有蒋琬的推荐,费祎和董允两人也迅速得到升迁,在蒋琬死后,两人还曾担任过尚书令,掌握朝廷大权。而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也就是蜀汉著名的“四相”。

也就是说,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朝堂其实一直掌控在诸葛亮所提拔的大臣手中的,而这些人也都是诸葛亮最忠诚的追随者,一生都在努力完成诸葛亮未竟的北伐事业,所以,诸葛亮虽死,但影响力依旧存在。

如此情况下,若诸葛亮不启用李严,那么蒋琬,费祎,董允等人更不可能违背诸葛亮的意愿而私自启用他了,尤其是李严与诸葛亮的矛盾,就在于是否继续北伐这件事上,蒋琬等人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与实践者,因此反对北伐的李严又如何能够得到蒋琬等人的“特赦”呢?

李严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诸葛亮死后,远在梓潼的李严才会如此悲痛,最终竟“激愤而死”。

通过李严的死大家也许可以对他的性格猜测一二。一个曾经被刘备委以重任,且曾得到诸葛亮“处理公务行云流水,解决难题从不滞留”的高度评价的辅政大臣,最终竟然会因为无法继续做官而“激愤至死”,其内心之阴暗小气,可见一斑。

标签: 李严蜀汉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林甫死后,他的子孙受到了什么惩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林甫死后,他的子孙受到了什么惩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奸相李林甫出身宗室,因攀结武惠妃、高力士得以出任宰相,并在这个位子上坐了19年时间。李林甫对上邀宠固位,对下则排斥良善、蔽塞言路,导致纲纪紊乱、朝政混乱。更要命的是,李林甫还大力提拔胡人掌兵,致使安禄山尾大难掉,被认为是使唐朝

  • 蜀汉的衰败与刘备滥发货币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的衰败与刘备滥发货币有关系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通货膨胀并非只会发生于当今的纸钞时代,早在金属铸币的三国时期其实就已经发生过。刘备袭夺益州后 ,为了筹措军资,充实财政,既不用抢掠,也不用偷盗,仅凭手中掌握的货币铸造、发行、流通权利,大肆铸造钱币,遂引发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将一场

  • 于禁身为五子良将之一,为何结局却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于禁,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经过多番苦战最后留下了三方大势力,也就是我们后世习惯称呼的“魏蜀吴”,受《三国演义》影响,蜀汉五虎将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真实的蜀汉历史上却并没有五虎将,反而曹魏倒有五子良将,那就是于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其中于禁最终因战败投降成为了魏国的污点,最终屈辱而

  • 范雎为何要提出“远交近攻”,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白起,历史解密

    说到“远交近攻”,很多人都会想起范雎,一般评价说: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之策,同时范雎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的人,这是范雎对秦国的杰出贡献,为秦逐个兼并六国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战略基础,而且对后世影响也相当深远,为中国政治、外交思想史增添了重要的一页,感兴趣的读者可

  • 宋代土地制度有哪些特点?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宋朝经济的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土地制度,历史解密

    宋朝时期,土地逐渐成了私有物,国家为了保护土地,制定了相关的土地制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开创的宋朝后,其土地制度主要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宋朝私有土地包括新兴的庶族地主大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

  • 历史上的丰绅殷德有没有报复固伦和孝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丰绅殷德有没有报复固伦和孝公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有十个女儿,和孝公主出生的时候,乾隆帝已经六十五岁,老来得女,乾隆对和孝公主非常宠爱,而且和孝公主长相酷似父亲,就连性格和四维方式都和乾隆小的时候一样,乾隆把她当做掌上明珠,曾对和孝公主说:“如果你是男孩,我一定立你为太子

  • 吴蜀联盟后,为何孙权没有支持诸葛亮北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在当初的历史上,汉中战争的胜利标志着蜀汉的实力到达顶峰,在这次战争中,刘备击败了曹军,成功夺取了汉中,让他成功迎来了人生巅峰,他的成功却让曾经的盟友孙权红了眼,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派吕蒙前去偷袭荆州,斩杀了刘备的一员大将关羽,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让两人彻底结成仇家,曾经的联盟也宣告破裂,感兴趣的

  • 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他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元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元诩的成就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北魏孝明帝元诩(510年-52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九位皇帝(515—528年在位),宣武帝元恪次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元诩幼年继位,权臣元叉、母后胡氏相继擅权乱政,大失

  • 吴国在春秋末期的疆域有多大?最后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国,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衰微,进入了春秋时代。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这一成语典故,和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有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

  • 司马懿的一生有多腹黑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的一生有多腹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曾闻“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懿以渺渺之身,最后掏空曹魏帝国,成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的确非乎寻常。他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装逼的人生,成功地把自己的人生道路,装扮成潜伏、灿烂、致命一击三个精彩片段,段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