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侯?

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为何最后没有被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5 更新时间:2024/2/4 5:01:31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话出自王昌龄,但是这句话到底说的是谁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是李广,还有人说是霍去病,什么说法都有,所以,不能不能作为评判李广军功的依据。

根据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一般老板会在什么情况下,给职员升职加薪?

一般情况下,员工为公司创造了巨大收益,或者员工作为老板的元老骨干员工,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升职加薪,也就这两种情况了,可是李广出奇的那条也占不上。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朝的军功爵制度,虽然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秦亡以后,汉承秦制,我们可以通过秦朝,以及前几朝的军功爵制度的相关记载,对汉朝的军功爵制度进行推敲。

大家都知道从秦朝到汉朝,中间经历了,从和平到战乱再到和平的转变,再加上时局的变化,军功爵制度也随之改变。

第一段时期是刘邦时期,刘邦统一中原后,为了拉拢诸侯和奖励功臣,只要对社稷有功,或者与刘邦本人有功,刘邦都给封了侯,不以抢夺土地和所杀人头数,作为封侯条件为唯一标准。

第二阶段就是刘盈登基后,吕后专政的时期,因为吕后的家族没有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得到最大的利益,这个利益就要吕后自己争取了,所以,吕后打破了刘邦“不许非刘姓者不能称王,非有军功者不能封侯”的遗言。

大肆分封吕家的人为王为侯,不仅如此,吕后为了拉拢大臣,还大规模封赏民爵。这就是部分比较低下的爵位变得不再那么有含金量,所以爵位变得名不副实。

第三阶段是文景之治时期,匈奴经常骚扰边境,为中原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为了招兵买马,汉朝改变旧的军功爵制度,百姓多缴纳税务和粮食,就可以得到爵位的奖励;当兵可以赏赐爵位等,来保护边疆太平,应对当时的国情。

第三阶段是汉武帝时期,当时的汉朝虽然也算是国富民强,但是汉武帝为了能尽快地收复失地,平定匈奴,在文景之治时期的基础上,还加大了军功爵低的赏赐力度,爵位甚至可以买卖,这样就使得爵位变得泛滥。

而李广正是经历了景帝和武帝时期,通过了解李广这个人,我们不能发现,其实李广本人并没有什么著名战役,像什么巨鹿之战,淝水之战什么的,李广都没有,李广的军功多都是守城之功,对匈奴来讲就是比较难打。

如果李广这样的军功放在汉高祖时期,一定会被封侯的,但是李广在文景时期和汉武帝时期,根据军功种类的不同,封赏也变得不同了。

比如,汉高祖时期,武将可以凭借自己所获得的土地,和杀敌人头数来论功行赏,武将想要升迁就比较容易,毕竟是战乱年代,刘邦更想要更多人的追随,以尽快的夺取天下。

连景帝都对李广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可见李广的守城之功,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都不再封侯的条件范围内,不足以封侯。也就是说,李广的守城之功变成的份内职责,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就是犯罪。

以上就是李广不能封侯的第一个原因。

至于剩下的两个原因,我们通过李广的生平,来进行了解。

李广是陇西成纪人,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李信生平最出色的战绩就是,曾经击败了燕国的太子丹,后来在攻打楚国的时候,被昌平君反叛攻击,昌平君和项燕联手腹背夹击李信,最后李信战败而死。

之后李信的后代没有留在秦朝做官,而是隐居起来,躲避乱世,但是仍然让李家的后代,学习兵法和骑射。

所以李广仍然保留李家的家学兵法。

在李广长大之后就想要将自己的家传兵法学以致用,所以就以曾经民兵的身份参加了抗击匈奴的战争,作战十分勇猛,所以被汉文帝封为汉中将。

后来,吴王刘濞联合其他诸侯,发动七王之乱,汉景帝刘派大将军周亚夫平定叛乱。在征战的过程中李广也参加了战争,在战争中梁王刘武,发现李广具有超出常人的军事水平,所以临战将将军令交给李广使用,这就是李广真正意义上的出彩。

之后,李广果然不负刘武所望,一路胜利,按理来说,李广立下了军功,应该论功行赏才是。

但是李广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这样的状况显然不合常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汉景帝正在猜忌梁王刘武,因为窦太后喜爱刘武,所以多次提出要刘启立刘武为皇太弟。

自古以来都没有传位给弟弟的说法,汉景帝对这件事既无奈有排斥。汉景帝作为儿子,不能对窦太后发火,就把怒火发泄在刘武身上。

不仅收回刘武诸侯国的独立任免权,还禁止刘武擅自进宫,对刘武颇为忌惮。

所以汉景帝没有封赏李广。是因为忌惮刘武,小伙伴们试想一下,李广因为刘武临时任命地获得战功,李广是不是应该感谢刘武的恩情,一有机会就回报刘武,若是刘武反叛,李广怕是也会帮忙。

而且忠君爱国,所效忠的君主只有一个,所以,即使李广立下不小的战功,汉景帝也不能对李广进行任何封赏。

但是汉景帝知道李广这个武将是个可用之人,才能出众,所以在心里暗暗记下,只等有机会,在提拔李广,到时候李广就是完完全全的属于汉景帝一个人的刀。

后来汉景帝果然调任李广为上谷太守。

为什么要李广做太守呢?

因为七国之乱平定,汉朝内部在没有战争,只剩下和匈奴的仗要打,但是当时朝廷并没有实力和匈奴对战,所以与匈奴作战只有防备。

而地方太守这个职位,既要处理地方政务,又可以防守一方,抵御匈奴,这样李广的军事能力也得到了发挥。

因为匈奴骚扰边境不会固定地点,所以汉景帝决定匈奴在哪里骚扰,就调李广去哪里做太守。

李广果然不负汉景帝的期望,将匈奴防守得牢牢的,维护了边境的平安。

虽然李广守备多地,但还是因为所立战功不符合当时的封侯标准,所以没有被封侯。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继位。

众所周知,汉武帝十分热爱打仗,所以李广终于有了出击匈奴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汉武帝和李广等待了8年。

因为汉武帝刚刚继位,还没有完全地掌握朝政,所有重大的决策还要经过,奶奶窦太后和母亲王太后才能定夺,而窦太后和王太后都是女流之辈,信奉黄老之说,与汉武帝政见不和,不支持汉武帝打仗。

所以,汉武帝想要打仗,只能等到自己完全地掌握政权才行,经过了八年激烈内斗,汉武帝终于熬死了窦太后,斗过了王太后,能够自己独立掌权了,这才有了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试探匈奴的第一战,是在王诙的建议下,和商人里应外合,想要伏击匈奴,意外的计划泄露,所以 马邑之战破产。

虽然马邑之战失败,但是汉武帝想要征伐匈奴的想法却更加强烈,不久就迎来了机会。

四年之后,匈奴大举入侵中原,汉武帝终于等来了战争的机会,因为是匈奴主动发起战争,如果汉朝再次和亲,只会让天下人耻笑,这仗不打也得打。

得到这个结果,汉武帝和李广都开心的不得了。

汉武帝派李广等人,开开心心去打仗了。

没想到,这场战役,李广不幸被俘虏还折损了不少将士。李广第一次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

虽然李广逃了回来,但是李广战败是事实,按照汉朝的律法是要处死的,幸好汉朝的律法同时规定,可以用钱赎罪,于是李广被贬为平民。

过了几年,匈奴再次入侵,汉武帝又重新启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镇守右北平郡,但是中间李广做了一件十分意气的事。

李广因为当地的霸陵尉曾经羞辱过他,为了泄愤,将巴陵郡杀掉了。

汉武帝知道后之分恼怒,当场就想治李广的罪,但是现在汉朝还需要李广镇守右北平,于是只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让李广好好镇守右北平了事,又北平因为有李广镇守,匈奴很多年不敢侵扰。

之后,李广陆陆续续打过几场仗,都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军功,而且还经常失利,比如迷路。

这分别是两场战争,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在河西之战中,李广不幸陷入匈奴围攻的陷阱,但是后来突出重围杀掉了匈奴四千多人,因为功过相抵,于是李广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再来就是漠北之战,李广因为迷路延误战机,一无所获,所以没有立功。或许是因为接连的失败令李广万念俱灰,或许是因为延误战机,死伤了太多兵将,李广因自责太深而自杀了。

这就是李广的一生。

其中比较心酸,但是这就是事实,名传天下的李广,有防守的能力,但是没有进攻的能力,在与匈奴交战的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可以封侯,而且李广还会犯一些不可理喻的错误,比如为谢私仇杀霸陵尉,杀五百反叛投降的羌人。

这样的罪行,放在一般的君主面前,早就将李广处死了,李广之所以没有被处死,就是因为李广还有用。

所以综上所述,李广战功赫赫却没有封侯,有李广自身的原因,也有军功爵制度的问题。

更多文章

  • 孙策去世后,孙权上位,孙策的子孙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儿子死时孙策说了什么,孙策带着射手追孙策,孙策可以坐孙策的船吗

    一方面,对于孙策的女儿,孙权堪称视若己出,甚至比自己亲闺女还亲。孙策的几个女儿,在孙权的操作下,全都嫁给了吴国重臣的孩子,甚至比孙权自己的女儿嫁得都好,一生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另一方面,对于孙策的儿子,孙权给的待遇,真的很不咋地。孙策唯一的儿子,也就只封了一个侯爵。最重要的是,后来孙策唯一的孙子

  • 为什么有人说曹操其实不姓曹?曹阿瞒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不姓曹是真实的吗,曹操的曹的拼音咋写,口加一个曹操的曹是什么字

    至于为何曹操姓曹,为何叫阿瞒,这就说来话长了。曹操字孟德,又名曹阿瞒,生于公元155年,一生活了65岁。纵观曹操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同时曹操还是一位诗人,具有出色的文学功底。曹操的一生,对于中国历史更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曹操的父亲叫做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

  • 曹操让多员大将一起围攻吕布,为何不敢围攻张飞?原因想不到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飞吕布谁大,关羽张飞马超围攻吕布,张飞对吕布视频完整版

    当然是吕布!关羽、张飞、刘备三人合力攻打吕布,险胜吕布。关羽和张飞有错人的勇气,武力值不言而喻。刘备!虽然实力一般,但或多或少还是发挥了那么一点作用!这场战争确立了吕布三国第一军事将领的地位,无人撼动!对于吕布三国第一的位置,张飞表示了1万的不服,每三五天就会找吕布单挑一次,还故意刺激吕布的话,暴露

  • 东汉风云:阴后被废邓绥册后,和帝亲政崇尚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阴皇后妒恨邓贵人,已被和帝察觉,随时加防,到了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间,有人告发阴皇后,说是与外祖母邓朱等共为巫盅,私下咒诅等情况。和帝即令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会同掖庭令,捕入邓朱并二子邓奉、邓毅,及阴后弟阴轶、阴辅、阴敞一并到案,严刑拷讯。当即录述口供证明咒诅属实,应以大逆不道论罪,定谳

  • 这位妃子的一次“例假”,为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又续命195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野史关于刘邦的记载,刘邦的下臣与戚姬,刘邦的后宫谁最厉害

    蜀汉创立者是刘备,刘备总是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门在外,常挂嘴边。而刘胜的父亲便是汉景帝刘启。今天不说刘胜,来说上一说汉景帝的另外一个儿子——长沙定王刘发。听到名字,感觉到俗,发,发什么……汉景帝说:“发觉了,这个女人压根不是她。”怎么回事?故事得从程姬说起……程姬很受汉景帝的宠爱,这天刘启不知道

  • 为啥说刘秀是古代最完美皇帝?三点原因,最后一条才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秀最完美的皇帝,光武皇帝刘秀电视剧,皇帝的成长计划2刘秀

    关于光武帝刘秀,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其名声极大,而且口碑极佳,近乎是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让键盘侠们简直“喷无可喷”。那么光武帝刘秀究竟是有何种魅力呢?一,颜值很高据《后汉书》记载,刘秀长相为“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哇塞,这可是典型的帅哥一枚,相比于豹眼驼背的嬴政,长臂大耳的刘备,我想这位“京城

  • 秦始皇暴毙可能真的不是阴谋,这几种病端倪早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死时三件怪事,秦始皇为何难逃一死,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暴毙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年仅五十的秦始皇早已灭了六国,春秋战国甚至以前,都因为他而被历史压缩成了“先秦时代”。这个现在看起来尚在壮年的半百帝王对自己的功绩非常满意,于是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出巡,也就是最后一次。离开咸阳向东的时候,他大概是想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看看自己的宫殿。因为继承人并不是

  • 刘备为何让儿子娶张飞两个闺女,却不娶关羽女儿做皇后,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关羽张飞跳舞视频,刘备去汝南接关羽张飞,刘禅为何只娶张飞的女儿

    所以这时候刘备为这件事情特别烦恼,偶然的一次却发现他兄弟的女儿比较适合,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就把她封为刘禅的老婆,随后刘备去世刘禅顺利登基当上了皇帝,他的老婆也就变成了皇后。可是在那个比较叛乱的年代当中,好景不长,再加上医疗条件比较差,所以即便是有个人感冒,也可能会夺取他的生命,然而他的老婆就

  • 萧何助吕后杀了韩信。刘邦听闻非常高兴,拜萧何为相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后和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萧何追韩信中萧何品质,生也萧何死也萧何

    召平说道:现在皇帝在外征战,大人留守关内,却增加封邑,配给卫兵,你想想韩信才被诛杀,这怕是皇帝不放心你,才出此下策啊?再说,韩信号称兵仙,他能带兵,才被猜忌,大人身居关中,要什么兵啊,这不是给自己凭空增加祸端吗?萧何听了,额头直冒冷汗,召平说的句句在理。刘邦班师回朝的时候,萧何进宫朝见,婉拒封邑,不

  • 刘邦想要从项羽那分一杯父亲的肉羹,导致我们误解了刘邦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项羽个人简介,周老师讲项羽和刘邦,项羽烹煮刘邦的父亲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以项羽与刘邦两方势力最大。秦朝灭亡以后,楚汉相争了好几年,最后,以项羽的失败告终,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代帝王。俗话说得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胜利的一方刘邦,他的名声却不如失败的项羽的名声好,在很多的人的印象当中,刘邦是一个贪财好色,奸诈,无赖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