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如何做才能避免二世而亡,商君早给了方法,可惜秦国没听进去

秦朝如何做才能避免二世而亡,商君早给了方法,可惜秦国没听进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6 更新时间:2024/1/21 7:26:31

秦国在春秋战国版图的最西边,是个化荒地。

别看现在陕西是一个历史文化大省,但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陕西这块地可以说是最没有文化的一个地儿。

有没有证据呢?

小伙伴们看看诸子百家就知道,没有一个诸子百家是在陕西这地儿产生的。

人家楚国一直被称之为楚蛮子,但好歹出了屈原大圣人不是。

[var1]

但是,陕西这地儿虽然没有出什么诸子百家圣人,可是却懂得把这些诸子百家学问融会贯通,并且进行实践运用。

这就是陕西这地儿厉害的地方。

那么陕西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之一呢?

那是因为陕西的西安在秦朝时成为了首都,后在两千年的时间里,陆续又成为了十二个朝代的首都,这文化底蕴便叠加起来了。

那么当初要啥没啥的秦国为能强大呢?

[var1]

这事儿当然不能不提到商鞅,商鞅的变法使得秦国彻底强大起来,最终秦国实现了统一七国的宏愿。

但是,商鞅的变法是不是真的很成功呢?

其实并不是。

至少结局并不是最完美的结局。

当年,商鞅来到秦国,见了秦孝公,他和秦孝公彻夜相聊,提供了三个可以壮大秦国的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道。

商鞅给秦孝公讲了一大段三皇五帝的故事,深刻解刨了什么叫做王道主义。

但是秦孝公兴趣索然,听得睡着了,睡醒之后还给宠臣景监吐槽,这家伙尽说些没有用的东西。

景监一听着急了,因为商鞅是他推荐给秦孝公的,于是连忙找到商鞅,语重心长地对商鞅说:我们老板亲自面试你,你总得讲点干货吧!

商鞅回答:老板既然不喜欢王道,那我换个东西讲。

[var1]

所以第二次,商鞅讲起了周礼,他觉得老板既然不喜欢王道,那正在流行的周礼老板肯定喜欢。

但是这一次,秦孝公又睡着了,睡醒之后当然是又找来景监吐槽:看来这小子没有真本事。

景监这次也真的急了,见到商鞅就劈头盖脸一顿大骂:我不惜身家性命把你推荐给老板,你现在和老板讲这个?

商鞅听后沉默了,既然不喜欢王道也不喜欢周礼,那只剩下一个了。

这最后一个就是霸道。

这一次商鞅一开口,秦孝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双眼放光地听完了商鞅的最后一个字。

等商鞅发表演讲完,秦孝公一拍桌子,你早点说这个啊,早干嘛去了。

好,这秦国的CEO就你了。

在商鞅的三个方案中,秦孝公选择了最后一个方案——霸道。

而这个方案最终也的确让秦国强盛起来。

[var1]

在这个方案中,有土地改制,也就是土地重新分配、有连坐法,也就是一个犯罪,亲朋好友全部扑街、有责任制,就是里长如果管理不好地方,那么同样属于犯罪。

霸道属于法家的产物,商鞅是实践者,当然,最终这些法律商鞅自己也体会了一遍。

那么,对于秦国而言,选择霸道之路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

其实不是,在商鞅的三个方案之中,秦孝公选择的是最差的一个。

为什么呢?

因为在秦孝公决定用霸道之术让秦国强大的时候,商鞅就对推荐他的人景监说:用霸道可以让秦国强大,但秦国的德行可就和周礼比不了了。

[var1]

也就是说,霸道其实是一剂猛药,这药方一下的确可以瞬间变成猛男,但是副作用会很大,也就是说一开始你会很猛,但猛不了多久就会扑街。

而后也果不其然,秦国在下了一剂猛药后变得异常强大,进而一统天下,但猛过之后迎来的却是二世而亡。

其实秦国一开始如果走王道,秦国也可以强大起来,虽然过程慢,但过程越慢基础越稳,靠着稳定的基础,秦国依旧可以成为强国。

[var1]

而秦国用了霸道,虽然百年内统一了七国,但很快灭亡,连八百年秦国也一起亡了。

所以战国七雄争杀数百年,其实没有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们没有找对道路。

而这些道路其实都在商鞅的三个方案里,而正确的使用方式是,先用霸道之术实现发展,在统一七国后立马实施王道稳固,最后以周礼下治。

而秦国败就败在没有在合适的时机转弯,秦国在一统山河之后依旧走的是军国主义,而二世而亡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更多文章

  • 13岁的秦王嬴政有多强?李斯的这段话,意味深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斯和嬴政,对秦王嬴政的评价简述,李斯与嬴政谁厉害

    而在这个重新推导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机会得到一些令人震惊的结论。例如,李斯从吕不韦的食客变成了秦王嬴政的长史,就值得细细推敲一番。甚至于吕不韦为何被嬴政快速剪除?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端倪。[var1]依照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来到秦国之后,就投入了吕不韦门下,吕不韦给了李斯一个“舍人”的官职

  • 自春秋战国到宋代,社会思想的转变,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思想,宋代陈亮主要思想,宋代绘画思想背景

    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思想。一是以管子思想为主要代表,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规划思想。二是以《周礼考工记》中描述的营国制度并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以礼制思想为核心,反映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规划思想。[var1]第二种规划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长期占据主导

  • 比凌迟还残忍的“刑罚”,惨无人道,孔子得意门生就死于此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最残酷的10大刑罚,古代最解恨的刑罚,历史上有哪些残酷的刑罚

    说到古代刑罚,我认为大部分人会想到“晚”。陵诗开始出现在辽代,那么陵志是什么?也就是说,不能让受刑者痛快地死去,目睹自己被刀剑摧毁,但不能立即死亡,会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死亡)这样看,晚了就够残忍了,但晚了之前还有更残忍的刑法,作为孔子最勇猛的弟子,他死于这一刑罚。[va

  • 《大秦赋》只露一面的魏国小将,嬴政悬赏千金未得,后成灭秦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秦赋嬴政霸气宣言,嬴政妻子,秦王嬴政50集全完整版

    [var1]王本不占战胜魏国的优势,波罗政府提供王本15万人,听起来很多,但梁威驻军将有8万人,粮草可以支援3年,魏国前期土地,魏国战斗力强,梁城很强,所以王本占据大梁城并不容易。事实上,在魏国围攻初期,魏军中的两名少将指出了秦军的缺点。他们都属于军官般的少管所。当时不知名的他们以后成为了陈灭的著名

  • 自商鞅试行“耕战”政策强国以后,秦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显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耕战制度,商鞅走遍秦国,秦国商鞅死的原因

    [var1]这种政策独重农业耕作,形成了一种忽略工业、商业等经济成分的特殊农业系统。然而,这一政策在战国时期被列国普遍采用。从上古伏羲、女娲时期开始,氏族社会的生活方式由渔猎转至游牧,度过了中华文明中蒙昧、原始的“创世纪”时代。到殷商中后期的奴隶制社会,居于都城内部的贵族将奴隶的居住地安排在城郭周围

  • 谁是战国时期战力最猛的国家,答案并非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和秦国实力相当的国家,战国全面战争秦国兵种,战国陈轸是秦国间谍吗

    [var1]或许有朋友要说了,赵国我知道,不就是被秦军在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大军后就一蹶不振了么?依我说,这个话只说对了一半。赵国确实是被秦将白起坑杀了四十万精锐,然而要是说他就此一蹶不振,可就大错特错了。[var1]事实上,也正是长平一役之后,我们才真正发现了赵军实力。长平之后,赵国全国的精锐大军几

  • 他是秦国战略大师,若不是他一计谋,秦国一统天下要再等50年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十大谋士,秦国最牛战略家,历史上真正的秦国军师

    [var1]我们先来看一看秦国在统一天下这块宏图伟业的版图上,哪些勇士们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历史功绩。若论及谁当属秦国首位名将,人们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王翦和白起这两位大将军。没错,王翦位列当时的四大名将里的一位,在灭掉楚国,平定赵国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绝对应该算得上是秦国著名大将军。而白起这个人,

  •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谁,你如何评价他们,我最喜欢信陵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四公子都有谁,司马迁对战国四公子的评价,四公子和信陵君谁厉害

    [var1]一: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嫠王的异母兄弟,他为人仁厚并礼贤下士,因为有他,其他国家十多年不敢动魏国的心思。设计偷窃兵符假托皇命救助赵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英雄佳话。[var1]点评:孟尝君是个知错能改、貌似宽厚的大叔,所以

  • 战国四大名将结局如何?两个被杀,一个客死他乡,仅一个隐居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四大名将之死,战国4大名将排行榜,战国名士有善终的吗

    [var1]在兼并战争中,各国都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军事人才,他们为他们所孝忠的君主疯狂战斗,其中又以秦国的战神白起、老将王翦,赵国的大将廉颇、李牧四人最为出名,后人将他们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无一例外都为本国的兼并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们的结局如何?我们今天一一梳理一下。[var1]战神白起

  • 历史上只有2人坐轮椅出征,孙膑是不得不坐,诸葛亮却故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于孙膑这个人物在古代资料,历史上真实孙膑,历史上孙膑的背景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作为将领,保护国家大业,无论如何,无愧于自己的君主,尽自己的本职,将领的战略是促使战役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有数不胜数的战役,在作战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士气。倘若士气很衰败,自己作战都不相信自己,那么这场战役是很可悲的。作战中,将领及其士兵都是